邹支龙
(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文昌校区 南京 211800)
摘要:自从生命产生至今,生与死一直在伴随着生命体的进化。人类产生以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生死观。探讨生与死的本质、意义及其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利于人们更有意义地生活,更加自然地面对死亡。 关键词:生死观;本质;意义;辩证关系;自然生死观
The Essence ,Meaning and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and Death and Natural View of Life and Death
Zou Zhilong
(Jiangsu Province Jiangpu Senior Middle School Wenchang Campus Nanjing 211800)
Abstract: Since the birth of life, life and death have been accompanied by the evolution of life. Since the emergence of mankind, as human society has been developed, various kinds view of life and death have been create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ssence, meaning and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and death, which is conducive to more intentional living and naturally to face of death.
Keywords: View of life and death; Essence; Meaning;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National view of life and death.
生死观是人类对生与死的本质、价值和意义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生与死是永恒的哲学命题。生渺渺,死茫茫,充满神秘朦胧之感,吸引了古今中外许多学者进行不断探索。生死观包括生观和死观,对于人类来说,即为人生观和人死观。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思想派别,有不同的生死观。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可以让人生得更有意义,死得更有价值。 1 生与死的本质
诺贝尔说过:生命,那是自然给予人类去雕饰的宝石。
生命是物质世界长期演化的产物之一,是宇宙中物质的特殊存在形式。
关于死亡的判断,古今不一。远古时期,将人不能动作当做死;后来,把不能呼吸当做死;再后来,把心脏停止跳动视为死;现代医学认为:脑死亡是真正的死亡;现代科学认为:死亡是生命体停止生命机能,同时伴有蛋白质的分解[1]-[2]。 2 生与死的意义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毛泽东指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他评价刘胡兰烈士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在生死观中有人生观和人死观,不同阶层、不同派别和不同时期的人,对生与死的意义有不同的回答。
老子说过:“死而不亡者寿”。人死而道存者,是真正的长寿者[3]。
生与死,既是一个生理现象,也是一个精神现象,同时,它还涉及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生死观能体现人的精神境界和气节品质,保尔柯察金有一句名言:“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积
1
极的人生观在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大众谋幸福。
孟子认为:不必关注和计较寿命之长短,只须致力于一己之修身立命。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而死者,非正命也。儒家倡导“立言不朽”,借助诗文沟通人心与历史,穿越历史时空,扎根于人类情感的共通处,在心灵的历史中,延续个体的生命[4]。
古罗马作家塞纳卡指出: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容。
中国近代作家巴金指出:生命是可爱的,但是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宋代诗人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对生与死的评论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汉代王粲在“咏史诗”中也有类似的评述: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 3 生与死的辩证关系
生与死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没有生,谈不上死;没有死,似乎生就没有什么意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任何具体事物,都要经过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并不存在只生不死的事物,也不存在只死无生的生命世界。实际上,生与死存在着辩证关系。
死的前面是原生,死的后面是新生,生与死处于“肯定—否定—肯定—”的循环之中。生是死的前提,死是生的一部分。由生观死,有助于人们坦然地面对死亡,由死观生,有利于人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纵观古今,有的人,生不如死,有的人,虽死犹生;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生命是坚强的,它能够在死神面前毫不惧色,但它又是脆弱的,会在瞬间消失。生命从诞生时候起,大自然就挽着它的手,一步一步地向着死亡走去。
孟子认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清明扫墓踏青有两层含义:一是扫墓以祭亡灵,二是踏青以颂新生。这种风俗可谓哀欣交融,悲欢相接。 4 自然生死观
死亡是一种自然的归宿,是生命体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所决定的必由之路。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生命体是一种开放系统,不断地从外界汲取能量,又耗散能量,使生命体处于远离平衡的有序状态。生就是维护这种有序状态,死就是有序状态的破坏。
在生命过程中,细胞的更新是不断进行的,新陈代谢是生命体的基本生理功能。
实际上,生命体与自然之间没有绝对的距离,生命体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从生到死是简单的自然轮回。
老子曰:“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道法自然,人与其它自然体一样,有始必有终。生与死犹如四季的变化、昼夜的更迭,畏者不可以苟免,贪者不可以苟得。
个体的死亡是群体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生命体生而不死,就没有生物的进化;如果生命体只是不断地老化而不会死亡,那也许是一种最可怕的事情。因此,死亡,对生命而言,是必要的而且是有意义的[5]。
生命体是能进行新陈代谢和生长繁殖的自然体,生长发育与细胞的分裂增殖和分化成形有关,繁衍遗传与DNA的半保留复制有关。
生命体都有一定的寿命,这与细胞的衰老和分裂次数的有限性有关。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生,取决于生物细胞的分裂、分化、生长和半保留复制等;自然死亡,取决于细胞的衰老死亡,非自然死亡是由于生命机能的意外丧失。
生命体的生长过程伴随着细胞的不断更新,一些原有细胞死亡的同时,另一些新细胞会随之产生,生与死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生的内在根据主要在于细胞核,外在条件是生长环境;死的内在原因是细胞功能的丧失,外在原因是不利的环境条件。生与死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2
生不足惧,死不足悲。人不应该为死而操劳,而应该多为生而奋斗。生,不是为活着而活着,而是要活出个样子,活得有意义;死,也要死得坦然,死得有价值。事物总是正反两面同时存在,对立统一又相互转化,盛极必衰,否极泰来,生死顺应自然,强勉不得。
参考文献
[1] 梁剑兵. 中国传统文化生死观念评判[J].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6,(02):9~12. [2] 麻天祥. 中国人的生死观念[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06):55~61+159.
[3] 李霞. 老庄道家生死观研究[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16~21.
[4] 陈力祥. 先秦儒道生死相通论——比较视阈中的先秦儒道生死观研究[J]. 兰州学刊,2006,(01):5~6.
[5] 丁建波,王萍. 论现阶段科学的生死观[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17~22.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