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唐诗三百首读书报告

唐诗三百首读书报告

2020-09-22 来源:乌哈旅游
唐诗三百首读书报告

——唐诗发展与王朝兴衰

会计111 王安琪 16811106

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唐代诗歌的发展繁盛与李唐王朝的兴衰起伏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唐诗的发展与唐代社会政治经济的盛衰相平衡;另一方面,唐诗作为展现唐代诗人心灵奥秘和唐代文化精神的价值取向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的发展又与唐代社会政治经济的盛衰有着不相一致的地方,故而唐诗史学者根据唐诗发展的特殊情况,习惯上把唐诗的发展分为这四个时期,即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而晚唐诗则成了诗国余晖。

一、初唐诗歌

初唐诗歌 “风神初振”,是唐代诗歌走向兴盛的准备阶段,大体指唐代开国至唐玄宗先天元年之间。此时社会安定,唐代诗歌也开始发展。初唐诗坛有两大创作取向:宫廷诗人诗歌的戏乐取向和初唐四杰、陈子昂等人儒家“诗言志”的创作取向。

初唐前期受南朝文风影响较大,惯性发展,柔靡纤弱。贞观后期出现的重要诗人上官仪形成“上官体”,追求诗的形式技巧与声辞之美,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的最高水平。王绩善写陶然自乐的田园生活诗,风格清新朴素,为盛唐田园诗的先驱人物。《野望》一洗齐梁间的绮丽浮艳之色,有朴素自然之美。

初唐后期的初唐四杰(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在唐诗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其作品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对初唐浮艳诗风或较单一的体制有所突破和革新。四杰仕宦不显而才华横溢,慷慨有志。他们反对绮靡文风,提倡抒发真情实感。其创作在形式上虽未完全摆脱齐梁遗风,但内容与气骨方面已大有突破。代表作有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杨炯的《从军行》。前者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气象阔达,志趣高远。后者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风格雄浑刚健,慷慨激昂,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给人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1

二、盛唐诗歌

到公元8世纪初,唐王朝出现了所说的“开元盛世”,经济、文化发展到鼎盛,诗歌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盛唐诗歌声律风骨兼备,其中田园山水诗和描写边塞战争的诗占相当比重。豪放飘逸的诗仙李白和沉郁顿挫的诗圣杜甫也出现在这时。

孟浩然与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王维抒写自然隐逸情怀,创造“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诗境。孟浩然终身不仕,诗歌更贴近自己生活。王维的诗独具特色的宁静之美与空灵境界奠定了他在中国田园诗发展史上难以企及的正宗地位。《山居秋暝》是王维的一首名作,语言清丽,把山间秋天的月夜描绘得宁静而又富有生气。虽然不免隐士气,但格调清晰,富有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通过写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的向往的情感。

盛唐边塞诗的杰出代表是高适合岑参。他们不仅描绘了壮阔苍凉、绚丽多彩的边塞风光,而且抒写了请缨投笔的豪情壮志以及征人离妇的思想感情。对战争的态度,有歌颂、有批评,也有诅咒和谴责,思想上往往达到一定深度。其诗作情辞慷慨、气氛浓郁、意境雄浑 ,多采用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的形式。杰出作品如高适《燕歌行》、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因时事而作,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意深刻含蓄,富有音律美。通过对比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表达对广大兵士的同情,不恤兵士的将军的讽刺和愤恨。《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岑参创作的一首雄奇豪壮的边塞诗。诗中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从而衬托士卒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诗虽叙征战,却以叙寒冷为主,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语句豪爽,如风发泉涌,真实动人。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别具一格。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素材,构成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 李白为唐诗的繁荣与发展打开了新局面,批判继承前人传统并形成独特风格,其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并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望庐山瀑布》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该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2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其人格和诗文均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杜甫的诗集前代之大成,内容上地负海涵,成一代诗史,艺术上沉郁顿挫,波澜老成,深受后世推崇。由于经历了唐代由盛到衰的过程。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 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他所写的诗,全方位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唐王朝社会面貌,被人称为“诗史”。代表作有: 三吏、三别、望岳、春望等。杜甫是自李白以来华夏诗坛第一人,杜诗也普遍被认为是中国诗歌的根基。望岳,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三、中唐诗歌

中唐是继盛唐之后,诗歌的又一繁荣时期。但是由于经历了安史之乱,整体风貌没有了盛唐时的青春风貌和刚健豪迈,中唐诗歌不断创新求变而趋于多元化。与盛唐诗歌相比,其内容上现实主义倾向有所加强,题材有所拓宽,总结历史教训的题材增多;同时,诗歌形式上流派众多,风格各异;另外,其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如以文为诗,以议论为传,以律调人歌行,用传奇的手法叙事写人等。

白居易等人倡导、参与新乐府运动。有一套较系统明确的理论,主张发挥诗歌的美刺作用,干预现实,是对杜甫的现实主义有所继承和发展。乐府诗派务求晓畅坦易,以俗为美,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审美心理,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流派。《暮江吟》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该诗从侧面反映出了作者离开朝廷后轻松畅快的心情。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另一派以韩愈为代表,有李贺、贾岛等人。他们都以奇崛险怪为美。韩愈继承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以怪奇怒张为美,追求惊世骇俗的审美情趣,形成奇崛险峭的风格。韩愈才雄,长于古体,有“以文为诗”的特点。《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韩愈的经典作品之一。诗人运用简朴的文字 ,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李贺的乐府,作意奇险,幽深秾丽,被称为诗鬼,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雁门太守行》原为乐府诗题, 李贺用它创作了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这首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

3

柳宗元的诗“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风格近于陶渊明,与韦应物并称韦柳。韦应物的山水诗,高雅闲淡,于王维、孟浩然之外,自成一家。韦诗以五古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有“五言长城”之称。《滁州西涧》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句,写景如画,为后世称许。柳宗元的山水诗,大多描写比较幽僻清冷的境界,借以抒发自己遭受迫害而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江雪》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表现了诗人永贞革新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刘禹锡的诗长于咏史吊古,工于七言律绝,雄健苍劲,被誉为“诗豪”。 刘禹锡与柳宗元并称“刘柳”。晚年住在洛阳,与白居易唱和较多,时称 “刘白”。《乌衣巷》是一首抚今吊古的诗,作者选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经不是旧时的主人这一平常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富贵荣华难以常保。诗中没有一句议论,而是通过野草、夕阳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引导人们去思考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含着深刻的寓意。

四、晚唐诗歌

晚唐时社会状况急转而下,宦官专权、藩镇割剧、又爆发了最终令唐王朝轰然坍塌的黄巢大起义,面对这种情况,诗人们大都忧时嗟生、消极悲观,关注对象从社会转入自身情感,吟诵男女之情蔚成风气,艺术格调上,一方面继承中唐精工雕琢的“人工之美”诗风,另一方面也推重天真隽永、平淡的诗风。晚唐诗歌是诗国的余晖。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杜牧诗风清丽感伤风格,追求语言典丽、空灵飘逸。晚唐诗歌的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杜牧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过华清宫》另翻新意地选取“荔枝”这一特殊物象将贵妃的恃宠而骄,皇帝为讨宠妃欢心无所不为的荒唐和驿骑挥汗淋漓,苦不堪言衔接成一幅画面。全诗通过以小见大的独特视角,选择“一骑红尘”与“妃子笑”之间的戏剧性冲突烘托全诗的中心主题,构思、布局之妙,令人叹服。

李商隐,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具有浪漫主义的特征,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夜雨寄北》是李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诗只有四句,

4

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何当”为设想之词,设想由实景而生,所以第二句中的巴山夜雨成为设想中回忆的话题,自然成为“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样的巧妙诗句。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很有意境。

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富有天才,文思敏捷,然恃才不羁,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其诗词工于体物,有声调色彩之美。诗辞藻华丽,多写个人遭际,于时政亦有所反映,吊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气韵清新,犹存风骨,多写女子闺情,风格秾艳精巧,清新明快,开香艳一派。《商山早行》是一首五律,描写了旅途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整首诗正文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早”字,但是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

李唐王朝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国力之强大,文化之繁荣,文明之发达,执掌着当时世界文明发展之牛耳。唐诗,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绚烂的篇章,它像一颗熠熠生辉的繁星,闪耀在中华文学浩渺的苍穹中。唐诗的发展演变整体上是以整个唐代为依托的,它在初唐产生,最终又随着唐朝的灭亡而走向衰落,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等时局状况密不可分。唐诗作品丰富多彩,思想内容深刻而富含艺术性,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本质和历史面貌。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