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电子标书-技术标2、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电子标书-技术标2、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2020-06-10 来源:乌哈旅游


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一、编制依据

(1)《安县民安小区五期公共租赁住房项目》招标文件。 (2)有关规范、标准。

(3)目前我公司的施工技术水平和设备装备情况以及过去和正在修建的工程的经验。 (4)现场考察的实际情况。 二、工程概况

建设地点:安县花荄镇启明星大道延长段; 工期要求:420日历天; 质量要求:合格。

第二章 施工现场布置

一、现场平面布置原则

1、本工程工人宿舍、食堂可就近租用。

2、考虑施工点较分散,材料进场堆放,集中加工生产,在用运输车辆运输至施工点。

3、本工程电源可就近从业主指定点引出,并自备柴油发电机以备停电,临时输电线沿施工路线敷设,方便施工用电,施工用水取自当地自来水或者井水,使用输水管接至现场。

二、主要施工机械选择及进出场计划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为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加快施工进度,避免较大的噪声,拟投入性能先进的施工机械,根据施

工进度合理配备施工机械和安排施工机械进出场。

三、施工临时用水

场内水源用Ф50干管从场外水源接入,施工用水以Ф35支管布置到位。

选用DN50的管径作为供水主管,支管管径选用DN25-DN35,以满足施工要求。

四、施工现场用电

施工现场用电从业主指定点接出,我公司自备柴油发电机发电,以备停电,沿场内埋设地下电缆输送电,现场用电采用铝芯线(绝缘包护)三相五线制采用TN-S系统严格,按照JGJ59-99《施工现场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面设整个现场供电系统。施工用电线路随着施工路线的移动而移动,施工电源由现场电盘引出后分两条线路布设现场用电,第一条线路为搅拌机等机械用电,第二条线路为场内照明用电。

(一)负荷计算

从主要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表中动力用电量约为50KW 施工照明按动力用电量的10%计算:5KW 总用电量P=1.05×(50+5)=57.5KW (二)配电线路设计 1、总分配电箱的设置

(1)采用分支设漏电保护器。

(2)总分配应作好保护零线和重复接地。

(3)零线经过漏电开关后,只能作为工作零线,严禁将工作零线接在设备外壳上。

(4)所有进出线头应压接,不得绕接。

(5)作好总分配电箱的防潮、防雨、防尘和高空落物的损伤保护。

2、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1)在临时配电箱处设重复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姆。

(2)施工现场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及用电设备金属外壳必须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用电设备的保护接零应配电房总配电柜内引出的专用保护零线(PE线)连接,并不得串联连接。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

(3)施工现场所有成品配电箱和开关箱必须选用有关劳动部门认可的合格产品,所有用电设备必须通过开关箱控制,并设置漏电保护装置。用电设备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严禁一个开关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备。

(4)在潮湿和危险的场所,负荷线应采用YHS型橡皮护套电缆,并使用安全电压,灯具配防水防爆罩体。

(5)对运行中用的设备及线路要随时进行巡视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6)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持证电工

完成,同时有专人值守。

3、施工现场布置具体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第三章 施工组织机构及项目管理班子配备情况 如果我公司中标,为有效管理控制该工程项目,我公司将成立一支技术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项目经理班子,负责对业主、监理及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对整个合同工程的施工管理,工程质量、安全、进度作安排、布置和督促检查等工作。下设:工程技术部、质量监督部、安全管理部、材料管理部。各工作职责如下:

一、工程技术部

1、工程技术部中施工技术人员由公司部门派出,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负责现场的施工技术管理和指导工作。施工技术人员分专业派遣,驻现场时间根据现场工作的需要确定。

2、熟悉工程设计图纸,从施工方面提出意见,并审查提供现场施工图纸资料的完整性。

3、研究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工作。

4、解释设计意图和处理设计上出现的一般问题。对于较重大的问题应及时反映协助解决。

5、参与施工工序中间交接、工程中间交接、工程交接验收工作。

6、处理设计变更和材料代用问题。 7、按规定积累竣工验收需要的资料。

8、负责项目中的设计文件资料的收发工作。 二、质量监督部

1、质量监督部人员由公司派出,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负责现场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工作。

2、熟悉工程设计图纸和资料,了解设计意图和质量要求。 3、督促施工工段按照设计图纸和资料、技术规范、规定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4、参与现场重大施工质量事故的处理,并记录。 5、审查并检查、督促施工工段执行施工质量保证程序。 6、与用户的质检部门商定质量验收程序、方法和规定。 7、参加各项质量检验活动,签署质量确认文件。 8、做好日常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并做好日记,按月提交施工质量情况报告。

三、安全管理部

1、负责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宣传工作,指导监督班部安全员做好系统工作。

2、对本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做到每天检查,重点检查各项安全防护各分项工程的完善情况,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立即进行纠正,发现险情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并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

3、按照公司、分公司劳动保护制度审核发放保健食品及个人防护用品。

4、负责各种安全报表的统计上报,参加本项目伤亡事故调查分析,并做好调查记录,建立健全安全档案。

四、材料管理部

1、材料管理部人员由公司派出,负责施工期间设备、材料交接及库房管理。

2、参加设备、材料运抵现场后的暂存、开箱检验工作。 3、运抵现场的设备、材料经过开箱检验并办理验收交接手续后,即从采购人员移交给现场设备、材料管理人员。在开箱检验中有缺件、损件及资料不全等问题,应在验收报告中说明仍由采购人员负责解决。

4、签署托收单、交财务人员付款。如需拒付,应附以付报告,说明理由。

5、管理现场设备、材料的入库、贮存、出库。 6、按月提交设备、材料情况报告。 7、负责现场大型施工机具的管理。 8、按规定积累竣工验收需要的资料。

拟为承包本合同工程设立的项目组织机构图见下:

拟为承包本合同工程设立的项目组织机构图

说明: 项目经理: 全面负责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生产经营,工程质量责任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技术负责人: 负责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参与经营决策,协调各专业技术施工的交叉作业。 施工技术人员:按图纸、规范、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保证工期和质量、管理专业工长和现场劳动的使用。 质量管理人员:落实各项质量控制措施,工程质量监督、检查。 安全管理人员: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材料管理人员:负责材料的采购、运输、保管。 施 工 技 术 人 员 质 量 管 理 人 员 安 全 管 理 人 员 材 料 管 理 人 员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第四章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第一节 基础及主体主要分项施工方案

一、 施工准备

施工前我们将沿规划道边构筑围墙,并沿场区内主干道引入施工便道,让场内有一个较好的通车、施工环境,便于加快施工进度。做好前期的技术准备工作:施工前认真组织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工作,做好变更记录;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深化设计,编制各工序、工种的作业设计并落实到施工的工长和作业队伍及班组。掌握水准点标高,轴线控制点,地下原有障碍物等资料。

二、施工顺序:

总体安排为:基础→主体工程 →屋面工程→装

饰工程→楼地面工程→门窗工程→室外工程

三、施工测量

单体建筑呈长方形。故结构竖向偏差直接影响结构受力情况,在施工测量中要求竖向投点精度高。

本工程施工测量应遵守先整体后局部和高精度控制

低精度的工作程序,要有严格的审核制度,一切定位、放线工作要经自检、互检、专职检合格后,方可申请验收。

建立整个场区测量一级控制网。控制点采用钢制强制归心测站,控制网精度完全可以保证。

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部测量队将对现场水准点及轴线进行全面复查。

㈠、平面控制:

本工程必须建立方格控制网,从整个施工过程考虑,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定轴线均能应用所建立的施工控制网,除了经常复测校核外,随着施工的进行,将控制网延伸到施工影响区之外。

1、建筑物的放线:首先测设控制桩,利用安置在建筑物各轴线桩的经纬仪,将建筑物各轴线延长至基坑以外,然后在轴线的延长线上,每一端设置两个控制桩,采用埋设砼桩做标志,近处的一个桩叫引桩,约距基坑边线4m,远处一个称为远程桩,与建筑物的距离应大于建筑物的高度,便于向建筑物上部投测轴线依据场内导线控制点,沿距桩位开挖线约3m 远位置测设各轴线方向控制基准点,以各单位工程主轴线为主控制线布网,埋设外控基准点,要求埋深0.5m,并浇注混凝土。

2、建筑竖向投测:基础工程完成后,根据建筑物场地平面控制网,校测建筑物轴线控制桩后,将建筑轮廓和各细部轴线精确地弹到±0.000首层平面上,作为向上投测轴线的依据。采用经纬仪竖向投测法,在建筑物轴线延长线上的控制桩上安置经纬仪,以首层轴线为准,向上逐层投测到施工层。然后根据控制轴线作墙、柱列线等细部放样,以备绑扎钢筋,支模板和浇筑砼之用。

轴线控制、楼层标高必须由责任工长和各专业人员亲自操作,项目责任工程师和质检员督促检查,使建筑物整体及各房间横平竖直,轴线及标高控制沿建筑的四周转通,标设好就用经纬仪复核。为保证轴线标高的准确,测量所采用的仪器必须经过检测合格,且必须坚持经纬仪闭合验线制度。

㈡、高程基准点的测设 1、对水准点的检测及要求

(1)对场内设的水准点,每月定时检测一次,以作相互检校。仪器采用S3 精密水准仪,精度按二等水准技术指标执行。

(2)对检测后的数据须采用微机电算,电算成果须作一一分析,以保证水准点使用的准确性。

2.结构施工中楼层标高控制方法及测设要求 (1)在首层平面易于向上传递标高的位置布设基本传递高程点,用S3 水准仪往返测,测设合格后,用红色油漆标记“∇”并在旁边注建筑标高,以红“∇”上顶线为标高基准,同-区域、同一层平面内红“∇”不得少于三个,间距分布均匀并要满足结构施工的需要,且红“∇”需设在同一水平高度,其误差控制在±5mm 以内则认为合格,在施测各层标高时,应后视其中的两个红“∇”上顶线以作校核。

(2)±0.000 以上各层的标高传递均利用首层红“∇”上顶线为标高基准,用检定合格的钢尺向上引测,并在投测层标记红“∇”,复检核合格后,方可在该层施测。

(3)在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后,应重新引测相应的结构标高,以保证拟建物的质量要求。

⑷、将水准仪安置到施工层,校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水平线,误差应在±6mm以内,在各层抄平时,应后视两条水平线以作校核。

⑸、观测时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 四、基础施工

㈠、施工顺序:放线→土方开挖→砼垫层→基础→验收→人工回填土

㈡、土方开挖

工艺流程:确定开挖顺序和坡度→人工下挖→修边和清底→验槽

本工程采用人工开挖,人工清底,开挖弃土及时用汽车运出工地外甲方指定的地方堆放。操作时应随时注意土壁的变动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坍塌现象,应及时进行支撑或放坡,并注意支撑的稳固和土壁的变化。用手推车把土方运离坑边,以便及时运走。在距槽底设计标高50cm基坑侧壁处,找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橛,然后用将暂留土层挖走。同时由两端轴线引桩拉通线,检查基坑开挖尺寸,确定基坑宽度,以便修整坑边,最后清除坑底土方。

基坑开挖完毕后,会同勘察、设计、监理等有关部门验槽,在确定已达到设计标高和地基承载力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基坑开挖时需注意:

⑴在自然地面放出开挖线,按设计坡度制作坡度三角尺,用线锤或水平尺严格控制开挖坡度。

⑵严格控制开挖坡度,放坡面必须人工修整,严禁出现倒坡。

⑶开挖过程中加强轴线、标高控制,及时复撒灰线,避免超挖。

⑷基坑周边2米范围内做成2%坡度,防止地

面水渗入或流入坡体层引起塌方。

⑸基坑部分安全防护:

基坑开挖过程中严格按要求放坡,并经常注意监测土壁变化,若有异常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班前、班中或雨后必须检查土壁稳定性,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

机械应停留在坚实的地基上,运土汽车不宜靠近基坑行驶,防止塌方。

基坑四周设1.5m高护栏,防护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柱杆组成。上杆离地高度为1m下杆离地高度O.6m,采用Φ48×3.5mm管材,以扣件固定,钢管打入地面50~70cm深,立杆间距2m,钢管离边口距离不应小于50cm。

基础施工时须搭设供施工人员上下的爬梯,并做好防护。

㈢、混凝土基础施工 1、混凝土施工

工艺流程: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养护

⑴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

面不得留有积水。在支模的板内清除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⑵混凝土用现场机械搅拌混凝土。 ⑶混凝土的浇筑:

①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的表面高度不得超过2m。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③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

④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

⑤混凝土不能连续进行浇筑时,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

⑥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注意观察模板、支架、管道和预留孔、预埋件有无走动情况,当发现有变形、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处理好,再继续浇筑。

⑦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表面应用木抹子搓平。 ⑧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

⑷质量标准

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必须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的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其强度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对设计不允许有裂缝的结构,严禁出现裂缝;设计允许出现裂缝的结构,其裂缝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

素混凝土基础允许偏差 项次 允许项 目 偏差 (mm) 标高 ±10 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检验方法

1

2 表面平整度 8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用经纬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3 基础轴线位移 15 +15 -10 5 4 基础截面尺寸 预留洞中心线位移 5 尺量检查 ㈤、土方回填:

基坑土方回填施工主要机具:载重汽车(倒土),挖掘机,推土机,蛙式打夯机,手推车等

材料要求:回填土不得含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直径不大于50mm。 1、施工准备:

⑴回填时,对基础进行验收,并办理隐验手续。 ⑵在回填土前,先送实际填用土料到当地具有资质的试验室做标准击实试验,定出回填时控制干容度重及含水率的标准。由实验室根据回填土来源、种类,取样进行击实试验,从而确定压实系数及最大干密度指标,提供给现场,作为施工中控制回填土质量的技术依据。

⑶回填前,对基槽进行清理,去除杂物。 ⑷正式回填时严格分层夯实,每层虚铺25cm

厚左右,夯实至20cm 厚左右,然后用环刀法取样,测实际干密度,合格后才能往上填下一层。每层环刀取样要记录所填层次的起始标高及在图上标明取样位置。

现场回填土时,分层用环刀取样,测其干密度不小于预先控制指标,含水率在最佳含水率的±2%内,经双方协商此项试验。试验报告由检测机构签字盖章,才能生效。

⑷房心和管沟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的管道安装和管沟墙间加固定再进行。

2、操作工艺: ⑴工艺流程:

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土→碾压、夯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⑵回填土分层铺,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虚铺厚度为200~250mm,若采用振动式打夯机,虚铺厚度控制在250~300mm范围内。

⑶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m。

⑷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严禁采用水

浇使之下沉的所谓“水夯”法施工。

3、质量标准

⑴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⑵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⑶同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实。取样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

项目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mm) 1 顶面标高 +0, 一50 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枪查 2 表面甲整 20 度 用2m靠尺和楔形尺量检查 ㈥框架独立柱基础:

放线一基坑土方开挖(根据地质情况排降水及支护)一验槽一C15砼垫层一独立柱基、基梁钢筋,模板(立柱立筋)一验筋一独立柱基、基梁砼一弹线、复合标高一基础验收一室外土方回填。

1、基坑开挖按规定放坡,出于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的考虑,为了防止雨水及地表水的影响,基坑土壁局部采用彩条布覆盖,和坑顶四周设置钢管护

栏,高度为1.2米,钢管护栏同样用彩条布立面封闭覆盖。在基坑靠近搅拌机处设置通道,供人员及运输斗车上下。从上到下按1m左右分二层进行,四面按规定放坡,并考虑工作面每边加宽300mm,按此施工作业,挖至1/2H时,进行工程轴线的复核,挖至3/4H时进行土方基底平整度的检测,无误后继续施工。

2、基坑捡平验收后,严格按施工图测量放线并浇垫层。然后在垫层之上放出基底边框线及柱边框线,核对无误后支立底阶边模;支撑牢固后绑扎底板钢筋,固定绑扎地梁钢筋、柱插筋;然后支基梁边模,用横管锁定:在边模底每2米设置一根φ25,长0.5米的模支架。

3、钢筋经建设、监理验收后方可浇筑砼。砼浇筑前,应允浇水润湿模板,然后用人工至浇筑点浇注,斗车配合,并用振动棒振捣密实,收光表面。

4、模板采用组合钢模现场拼装,对局部不合模数、几何型不规则部位采用木模。模板支撑间距为900mm,注意不应支撑在虚土上,斜撑底部必须加设50mm木垫板,斜撑、水平撑要求连接成整体,以免位移柱基。模板支撑和浇筑用脚手架分开,避免混凝土振动使模板产生位移。

5、基础混凝土浇灌分层,每层不得大于400mm厚。基础梁施工,梁底模采用20厚1:2水泥砂浆找平基础梁底,为防止漏浆。基础梁施工时应注意校正其位置及标高与柱基相接的位置必须平顺,防止涨模和漏浆。

6、独立柱基础、框架柱采用钢模为主,不足处用木模拼补,并用钢管架支撑。浇筑架应与支撑架分开搭设。

立柱基础侧壁砼侧压力较大,所以侧壁模板必须有足够的强度,侧壁模板支撑采用钢管横竖顶撑背肋加固,间距横肋300mm,竖肋800mm。

五、主体结构施工 ㈠、主体施工: 1、脚手架工程

本工程脚手架工程包括: 满堂脚手架(承重架) 装饰双排外架 结构单排防护架

全部采用Φ48钢管,配件及50mm原木架板等进行架设。

外脚手架搭设流程

搭设至需要高度,在脚手架顶外侧安扶手横杆、档脚校正立杆 安放一步架的大小横杆 基础处安放垫板 安放底座 竖立杆同时安排地杆 铺脚踏板 安放二、三、四、……步架的大小横杆,铺脚手板 安剪刀撑、⑴脚手架工程要承受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垂直和水平荷载,脚手架必须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强度和稳定性。本工程在建筑四周搭设扣件式双排钢管脚手架,双排架宽1.2米、立杆间距1.8米、水平杆间距1.2米、与建筑的距离50mm~100mm。供本工

程的主体防护和外装的使用。并在层高处设拉墙杆,间距2米,剪刀撑15米。随主体上升,外架上每层步高处铺设木架板,做为施工操作面,每二层楼搭设一道水平网。作业层距地(楼)面高度≥2.0m的脚手架,作业层铺板的高度不应小于:外脚手架为750mm,里脚步手架为500mm,铺板边缘与墙面的间隙应不小于300mm,与挡脚步板的间隙应大于100mm,当边侧脚手板不贴靠立杆时,应予可靠固定。

⑵、扣件式双排钢管脚手架搭设程序:搭设准备→放立杆线→铺垫板→摆放扫地杆→竖立杆和扫地杆扣紧→安放大横杆→安放小横杆→加设临时斜撑杆→绑扎斜撑和剪刀撑→铺脚手板→挂安全立网

⑶、扣件式双排钢管脚手架搭设原则:横平竖直,连接安全,防护可靠。

⑷、对搭设的材料进行逐一检查和验收,不合格的构配件不能使用。进场的钢管、扣件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堆放场地按施工平面布置图所示的位置进行。

⑸、铺好垫块后安装立杆。竖立杆时,每隔6跨设抛撑一道,直到连墙杆安稳后,方可拆除。第一层立杆采用6.0米和3.6米的两种不同长度的立杆相互交错。参差布置,使立杆接头相互错开。上面各层采用6米长立杆接头。

⑹、装立杆的同时安装扫地杆。与立杆连成为整体,以保证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扫地杆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200mm的立杆上。

⑺、竖立第一步架时,施工员负责校正立杆的垂直度和大横杆的平直度。先校正两端头的立杆,中间立杆以端头立杆为准穿直即可。其它立杆、大

小横杆也按上述操作要点进行。

⑻、在建筑物的转角处,以及每隔6根立杆设剪刀撑。剪刀撑的宽度不小于4跨且不小于6m,绑扎剪刀撑时,剪刀撑杆用搭接接长,搭接长度为60cm,与地面夹角为45°,斜杆两端扣件与立杆节点的距离为200mm,最下面的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距地面为30mm,以保证架子的安全。

⑼、连墙杆与脚手架连接为直角扣件连接。当搭至有连墙件处时,搭完该处的立杆、大小横杆和剪力撑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连墙杆与脚手架、墙体保持垂直。连墙点的水平距离=6.0米,垂直距离=4.0米。使脚手架保持垂直或略向建筑物倾斜,严禁向外倾斜。

连墙点设置规定:当架高≥6m时,必须设置均匀分布的连墙点。

⑽、大小横杆的接点不得在同一步架或同一跨内,并要求上下错开连接。大横杆应安放在立杆内侧,各杆件用扣件相互连接伸出的端头,均应大于100mm,以防滑脱。

⑾、操作层的脚手板应满铺,搭接铺设的脚手板,接头必须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不允许有探头板,脚手板总挑长度不超过150mm。脚手架操作层必须有180mm高的挡脚板和高度1.2米护身栏。

⑿、整体性拉结杆件设置规定:脚手架应根据确保整体稳定和抵抗侧力作用的要求,按以下规定设置剪刀撑或其它有相应作用的整体性拉结杆件。

①周边交圈设置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当架高为6-25m时,应于外侧面的两端和其间按≤15m的中心距并自下而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②满堂脚手架应接构架稳定要求设置适量的竖向和水平整体拉结杆件。

③剪刀撑的斜杆水平面的交角宜在45度-60度。之间,水平投影宽度应不小于2跨或4m和不大于4跨或8m,斜杆应与脚手架基本构架杆件加以可靠连接,且斜杆相邻连接点之间杆段的长细比不得大于60。

⒀、杆件连接构造规定 .

脚手架的杆件连接构造应按以下规定:

①立杆式脚手架左右相邻立杆的接头应相互错开并置于不同的构架框格内。

②搭接杆件接头长度: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0.8m;搭接部分的结扎应不小于2道,且结扎点间距应不大于0.6m

③杆件在结扎处的端头伸出长度应不小于0.1m双排脚手架每3米设一道水平安全网,外用绿色网全部封闭。

3001200密目安全网3300立杆@1200小横步距杆@15003300连墙杆@50003300小横杆间距@1200立架剖面图

⒀、梁、板的支撑全部使用满堂脚手架:立杆和横杆间距均为1.2米,立杆底脚增设垫块,采用5cm厚 20cm宽的通长木板,同时设置扫地杆。在外侧周围和内部每隔5米间距设置剪刀撑,剪刀撑的宽度为6米,斜杆与地面的倾角为45°。立杆用1.8米和3米的杆件错开布置,不得将接头布置在同一位置。

A、脚手架搭设的质量要求

⑴、立杆垂直偏差:纵向偏差不大于H/400,且不大于100mm,横向偏差不大于H/600,且不大于50mm。

⑵、向水平杆水平偏差不大于总长度的1/300,且不大于20mm,同跨内外高差不大于10mm;横向水平杆水平偏差不大于10mm,外伸尺寸的误差不应大于50mm。

⑶、墙杆和剪刀撑的数量、位置要正确,连接牢固,无松动现象。

⑷、大横杆的对接扣件,开口朝架子内侧,螺栓向上,避免开口朝上,以防雨水进入。

B、脚手架的拆除

⑴、拆除脚手架时,划出安全区,设立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管理,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警戒区域。

⑵、拆除的杆件、部件采用吊具送下,禁止从高空往下抛掷。

⑶、严禁上下同时进行作业,严禁采用推倒或拉倒的方法进行拆除。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敲打,拆下的连接件应放入袋内保管。

⑷、拆除到地面的构配件应及时清理、维护并分类堆放,以便运输和保管。

2、模板工程

模板设计的基本原则:A.保证模板的平整度及刚度,完成穿墙螺栓的技术处理,保证混凝土出模后的整体效果。B.采用定型化、整体化、工具化的模板,提高工效,缩短工期。C.采用组合定型模板,增强模板可变性、适应性和再利用性,减少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本工程模板体系分三种形式,采用工具式模板体系。先进的模板体系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因此,结合本工程特点和以往施工经验,设计出实用而科学的模板体系,满足该工程质量要求。

⑴、柱模板 ①支模程序

放线→设置定位基准→支模 →搭支撑→调直纠偏→安装柱模箍→全面检查校准→柱模固定→清除柱模内杂物→封闭清扫口

②支模方法

柱模采用钢模和木模拼拆,用钢管脚手架锁扣固定。柱模采用φ48×3.5钢管及扣件紧固,支撑间距500,柱下设300×300的清扫口,便于清除柱内残渣浇筑前封堵好。组拼时先将柱子第一段四面模板就位组拼好,校正调整好对角线,要求模板竖直,位置准确,并用柱箍固定。然后以第一段模板为基准,用同样方法组拼第二段模板,直到柱全高。各段组拼时,其水平接头要同时用U形卡正反交换连接。支设的柱模,其标高、位置要准确,支设应牢固;柱模根部要用水泥砂浆堵严,防止跑浆;柱模的浇筑口和清扫口,在配模时应一并考虑留出。

⑵梁、板模板

梁板采用钢管架支撑体系,并配合使用模板早拆支承头。钢管架立杆间距按纵横900mm布置,

早拆除支点设置按沿梁每1.8m左右设一点,在每块楼板中间设一点,模板在支点留空,以使后拆支杆的上顶板直接接触砼表面。

早拆体系施工工艺:楼板模板设计→备料→按模板图弹线确定立杆位置→立钢管架立杆并安装横杆→安装早拆头调节器→调整早拆支点上顶板高度、背楞托架高度、U型托高度尺寸→铺架顶水平杆→摆放50×100mm木枋→铺楼板模板→绑扎钢筋→浇砼→养护、砼强度达到50%早拆模板要求→下调早拆托架、调节器(保留后拆支杆上顶板不动)→拆除背楞→拆除楼板模板→砼达到规范要求的拆模时间拆除所有支架→清理施工面。

①梁模板的安装

A、安装施工顺序:搭设梁下支承→梁底模→梁侧模→安梁侧模档→与梁板支承系统连成事件。

B、第一步:先安装梁底模,以与框架柱第一安装高度的上口平为准,安好后,应以施工面水平控制标高校核一次,再依据施工层面轴线控制网弹出的框架梁外框线,用线锤校正梁底模位置,无误后。用扣件将其固定在梁支撑上。

C、第二步:支设梁侧模时,梁侧模高度为梁高减去板厚,安装好后,应挂线调直调平。再用钢筋棍支在梁上部的侧模内,其长度与梁宽相同,其间路在1.5m左右。支好后准备加固梁模板,加固前应按设计要求或《钢筋砼施工和验收规范》有关条文要求起拱。加固时用短钢管与梁侧立杆和梁下横杆形成三角支撑侧模,间距同梁下支承。

②现浇板模板的支设 A、现浇模板的安装顺序

搭设现浇板支承→找设标高→安装木檀条→铺

设胶合板→板缝贴胶纸带。

B现浇板模板的安装第一步:根据框架柱网的大小及经计算确定的立杆的上限值,确定纵横方向上立柱的位置。依据施工层面上标高控制线,找设顶横杆标高线,并挂好线,按线支设顶横杆。后在立柱竖向方向上加设水平系杆的剪刀撑。

C、第二步:铺板应按配模设计要求进行,预留洞口,应先预制出模板,准确固定在模板上,模板支完后,按规定起拱。

D、第三步:找平:板的模板支设完毕后,按施工图楼层结构设计标高在上层柱子立筋上抄设出板顶平的水平控制线,用以控制现浇楼板厚度尺寸和表面的平整。

③.预留孔洞的留置

梁侧面采用钢筋焊成的井字架卡住孔模,井字架与钢筋焊牢。

板底面采用在底模上钻孔,用钢丝固定在定位木块上,孔模与定位木块之间用木楔塞紧。

⑶、楼梯模板

现浇楼梯模板采用钢模板及木模综合使用。楼梯底板采用竹胶板,踏步的立模及侧模采用钢模板拼装,每段楼梯两边采用两道定型倒三角木工具来控制楼梯的步高,但应注意倒三角木的开始和最后一步的高度,提高考虑楼梯地面厚度和楼层地面厚度是否一致,若厚度不一致,最好用主体打砼阶段的步高来调整高差,给装饰装修打下良好的基础。

⑷、模板支设的质量要求和质量控制措施: ①模板的搭设必须准确掌握构件的几何尺寸,保证轴线位置的准确。

②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能

可靠地承受新浇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浇筑前应检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撑扣件是否拧紧。

③所有结构支撑均采用复合模板,余留量由木模和钢模配制。

④模板及其支撑均应落在实处,不得有“虚”脚出现,安拆均设专人负责。

⑤柱脚模板应加垫木,防止砼浆流失造成烂根。 ⑥当梁、板跨度≥4m时,其模板应按跨度的2‰起拱。悬臂构件模板按跨度的5‰起拱,且起拱高度均不得小于20mm。

⑦安装模板时需有保护措施:模板如由人工吊装就位时,钢筋很容易损伤面板,这时需有施工工人在现场扶住模板,轻轻就位,避免损伤模板。

⑸、模板的拆除

①模板拆出要预先制定好拆摸顺序,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和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拆除。

②根据施工现场的温度情况,掌握好混凝土达到初凝的时间。侧模板以不损坏砼表面及楞角时,方可拆除,拆模时不得用铁撬棍开模板,还要保护模板边角和混凝土边角,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清理残渣时,严禁用铁铲、钢刷之类的工具清理,可用模板清洁剂,使其自然脱落或用木铲刮除残留混凝土。

③拆除模时间:侧模板以不损坏砼表面及楞角时,方可拆模,底模拆除详下表所示: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按设计的砼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板 >2,≤8 ≥75

>8 ≥100 ≤8 ≥75 梁 >8 ≥100 3、钢筋工程: ⑴施工准备

①钢筋进场后,必须附有出厂材质证明书,具有见证取样合格证人员按规范要求抽样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钢筋制作安装。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大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划分为若干个出厂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小于或等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作为一个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

②钢筋进场按施工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堆放。在此之前平整好钢筋堆放场地,准备好垫木,钢筋按型号分类堆放,同时挂好产品标识牌,如有锈蚀需预先进行除锈处理。

③钢筋分原材料堆放区,下料制作加工成型区,成品钢筋堆放三大区域,形成原材料堆放,加工成型,半成品堆放,钢筋运输一条线作业紧密衔接。

④核对图纸,配料单、料牌与实物的钢号、规格尺寸、形状、数量上是否一致,如有问题及时解决。

⑤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重新进行检验,合格后在重新投入使用。

⑥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等现象。

⑵钢筋加工

①钢筋表面应洁净。油渍、漆污用锤敲击,能

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在焊接前,焊点处水锈应清除干净,在除锈过程中发现钢筋表面的氧化铁皮鳞落现象,并已损伤钢筋截面或在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班点、伤蚀截面时,应降级使用或剔除不用。

②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A、HPB235级钢筋末端作180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B、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0弯钩时,HRB335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

C、钢筋不大于90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③钢筋调直

钢筋调直时,要根据钢筋直径选用调直模和传送压辊。并要正确掌握调直模的偏移量和压紧程度,采用卷扬机拉直钢筋时,其调直冷拉率:HPB235级钢筋不宜大于4%,HRB335、钢筋不宜大于1%,调直后的钢筋宜平直,无局部曲折。

④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纵向受拉的各型号钢筋锚固长度,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250mm。

⑤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允许偏差项 目 (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10 寸 弯起钢筋的弯折 ±20 箍筋内净尺寸 ±5 ⑶、钢筋连接

①一般要求

A、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B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C、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D、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ae,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E、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有面积百分率为: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F、钢筋的接头不应设在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

G、当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25%,搭接长度

为1.2laE,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25%-50%时,搭接长度为1.4laE。

H、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均不应小于300mm。

②焊接工艺

A、柱及其暗柱的纵筋均采用焊接接头,钢筋直径≥20时采用电渣压力焊,其余情况采用双面搭接焊,焊缝长度〉5d。HRB400钢筋直径d≥22时梁和连梁纵筋应采用闪光对接焊头。纵向钢筋的接头应采用焊接接头,水平布筋采用绑扎搭接。

B、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

工艺过程包括:引弧、电弧、电渣和顶压过程。 检查设备、电源→钢筋端头制备→选择焊接参数→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安放铁丝球→安放焊剂罐、填装焊剂→试焊、作试片→确定焊接参数→施焊→回收焊剂→卸下夹具→质量检查

Ⅰ、引弧过程

直接引弧是在通电后迅速将上钢筋提起,使两端头之藴的距离为2-4mm引弧。当钢筋端头夹杂不导电物质或端头过于平滑造成引弧困难时,可以多次把上钢筋移下与下钢筋短接后再提起,达到引弧目的。

Ⅱ、电弧过程

靠电弧的高温作用,将钢筋端头的凸出部分不断烧化;同时将接口周围的焊剂充分熔化,形成一定深度的渣池。

Ⅲ、渣池形成一定深度后,将上钢筋缓缓插入渣池中,此时电弧熄灭,进入电渣过程。由于电流直接通过渣池,产生大量的电阻热,使渣池温度升到近2000度,将钢筋端头迅速而均匀地熔化。上钢

筋端头熔化量比下钢筋大一倍。经熔化后的上钢筋端面呈微凸形,并在钢筋的端面上形成一个由液态向固态转化的过渡薄层。

Ⅳ、挤压过程

电渣压力焊的接头,是利用过渡层使钢筋端部的分子与原子产生巨大的结合力完成的。因此在停止供电的瞬间,对钢筋施加挤压力,把焊口部分熔化的金属、熔渣及氧化物等杂质全部挤出结合面。由于挤压时焊口处于熔融状态,所需的挤压很小,对各种规格的钢筋仅为0.2-0.3KN。

Ⅵ、钢筋电渣压力焊接的质量检验

接头焊包应饱满和比较均匀,钢筋表面无明显烧伤等缺陷。

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得超过钢筋直径的0.1倍,同时不得大于2mm。

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或采取补强措施。

Ⅶ、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在钢筋电渣压力焊生产中,应重视焊接全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接头部位应清理干净;钢筋安装应上下同心;夹具紧固,严防晃动;引弧过程,力求可靠;电弧过程,延时充分;电渣过程,短而稳定;挤压过程,压力适当。若出现异常现象,应参照表查找原因,及时清除。

电渣压力焊可在负温条件下进行,但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则不宜进行施焊。雨天、雪天不宜进行施焊,必须施焊时,应采取有效的遮盖措施。焊后未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

⑷、钢筋安装操作工艺 钢筋绑扎:钢筋应按顺序绑扎,先长轴后短轴,

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进行。操作时按图纸要求划线、铺铁、穿箍、绑扎,最后成型。

受力钢筋搭接接头位置应正确。其接头应相互错开,所有受力钢筋和箍筋交接处全绑扎,不得有跳扣现象。

底部钢筋下垫水泥砂浆垫块,保护层的厚度按设计要求制作,每隔1m放一块,侧面的垫块应与钢筋绑牢,不应遗漏。

①柱钢筋绑扎

A、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都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立柱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接头。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应符合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的规定。钢筋接头不应设在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

B、在立好的柱子钢筋上用粉笔划出箍筋间距,然后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采用缠扣绑扎。箍筋与主筋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箍筋的接头(即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向交错布置。柱基、柱顶、梁柱交接处,箍筋间距应按设计要求加密。

C、柱筋保护层:垫块应绑在柱立筋外皮上,间距一般1000mm左右,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的正确。

②梁钢筋绑扎

A、本工程采用先支底模,主筋钢筋在模板内绑扎,然后安装侧模。其方法是: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

间距绑扎( 注意:绑扎箍筋时应按设计要求部位间距加密)。

B、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应交错绑扎,根据抗震要求,箍筋弯钩为135°。如果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应6~10d。弯起筋和负弯矩钢筋位置要准确,梁与柱交接处,梁钢筋锚入柱内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主次梁钢筋,要在主筋下垫好垫块, 以保证主筋保护层的厚度。

C、梁主筋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保证钢筋的间距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板钢筋绑扎

A、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B、按画好的间距,先摆受力筋,后放分布箍,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C、钢筋搭接长度,搭接长度的末端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八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受力钢筋直径30倍区段范围内( 且不小于500mm), 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

D、绑扎用顺扣,所有钢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连接钢筋,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E、板底受力筋应伸至梁中心线,且进入支座长度>150mm,板面负筋沿墙支座轴线或梁中心对称布置,负筋在支座处未接通时应锚入支座内。

F、双向板向板底筋的短向筋放在底层,长向筋

布置于短向筋上。

G、各层端跨板的转角处,为消除板面45°斜裂缝,在1/4短跨范围内配置φ6@100双向负筋。

H、所有板钢筋(包括受力及非受力筋)当须搭接时,其搭接长度为1.2aE,且不小于300mm,在同一接头区段内受力钢筋接头面积不应超过受力钢筋总截面积的25%。板内钢筋遇洞时,当洞口≤300mm(圆洞直径、方洞长边尺寸)时,钢筋须绕过洞边,不得切断。板的上部受力钢筋伸入支座长度不小于短跨的1/4,若相邻板的跨度不相等时,按跨度较大者计。

I、相邻板底标高及下部筋相同时可将下部筋拉通。

K、绑扎负弯矩钢筋,每个扣均要绑扎。最后在主筋下垫砂浆垫块。

④楼梯钢筋绑扎

A、在楼梯段底模上画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B、在根据设计图纸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绑扎,有楼梯梁,先绑梁后绑板筋,且板筋要锚固到梁内。

C、底板筋绑完,待踏步模板吊邦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

4、砼工程

砼施工顺序:作业准备→现场搅拌混凝土→砼浇筑与振捣→养护

⑴、施工准备

①进入施工现场所有材料必须具有材料产品合格证、性能报告,出产合格证,确保“三证”齐全。施工现场的材料要标识、挂牌并及时进行复检,复检结果未出来,不得随意使用。

②作业准备: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油污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水泥砂浆垫块是否垫好,并浇水湿润模板。

⑵、砼运输

砼由现场搅拌后采用人工送至各浇筑点。在施工中应合理组织、统筹安排,严格按规范标准控制砼运输和浇筑的间隙时间,防止砼离析,水泥流失及产生初凝等现象,如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有离析现象,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合。

⑺、砼浇筑振捣

砼浇筑前应对模板、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位置、标高、轴线等进行仔细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每次移动的距离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距离模板应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2,并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模板及预埋件,如气泡停止排出,拌合物不再沉陷,并在表面泛出灰浆,表示砼已经振实。当分层浇筑时,为使上下层砼结合成整体,上层砼应在下层砼初凝前浇筑,振捣时要插入下层砼5cm。砼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砼浇筑完毕,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 和浇水,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湿润状态,养护期不少于7昼夜。施工现场设专人对砼坍落度进行检查,并按规定留置试块。

①柱的混凝土浇筑:

A、柱浇筑前底部应先填以5~10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去石子砂浆,柱混凝土应分层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棒

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除了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

B、柱高在3m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料浇筑,超过3m时可用串筒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每段混凝土浇筑后将门子洞模板封闭严实,并用箍箍牢。

C、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时应留在梁下面。在与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D、浇筑完后应随时将伸出的钢筋整理到位。 ②梁、板混凝土浇筑:

A、本工程的梁、板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连续向前进行。浇捣时,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二层料,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帮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预埋件。

B、梁柱节点部位的混凝土应振捣密实,当节点钢筋较密时,浇筑此处混凝土时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当柱与梁板砼强度等级不一致时,应将柱浇至梁板顶标高,与梁接头处留45°斜槎,

C、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于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并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的部分边缘,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托拉振捣,振捣完毕后用长木

抹子抹平。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找平。浇筑板混凝土时不允许用振捣棒摊铺混凝土。

D、浇筑梁板砼如遇雨天不能继续浇灌情况下,要采用以下两个措施:要强行浇至留施工缝的位置;要在新浇砼上进行遮雨,防止雨水冲刷。接槎留置方法见施工缝方法。

⑻、施工缝 ①施工缝留设

A、梁:主梁不宜留设施工缝;次梁的施工缝可留在跨中1/3区段;悬臂梁应与其相连接的结构整体浇筑,不留设施工缝。

B、板:单位向板施工缝可留设在与主筋平等的任何位置或受力筋垂直方向的跨度1/3处。

C、柱:宜留设在梁底标高以下20-30mm或基础梁、板面标高处。墙:宜留设在门洞口连梁跨中1/3区段;也可留在纵模剪刀墙的交接处。

D、楼梯:楼梯施工缝留在上一层第一跑的1/3处。

②施工缝的处理

A、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砼时,已浇筑的砼必须达到1.2N/mm2以上抗压强度。并先将接缝处松动石子或表面杂质及软弱砼层剔除干净,用清水冲洗润湿,然后调剂1:2水泥砂浆(水灰比为0.4)铺在施工缝结合处,厚度控制在20-30mm。

B、施工缝位置附近回弯钢筋时,要做到钢筋周围的砼不受松动和损坏。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也应清除。

C、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时,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机械振捣前,宜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并距80-100cm处停止振捣,但应加强对施

工缝接缝的捣实工作,使其紧密结合。

⑼、砼试块留置

①每一现浇楼层段同配合比的砼,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②每次取样至少留置一组标准试件,每组三个试件应在同盘砼中取样制作

5、砌体工程施工

施工顺序:作业准备→砖浇水→砂浆搅拌→砌砖墙→验收

①砖浇水: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cm为宜,含水率为10%~15%,常温施工不得用干砖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的砖砌墙。

②砂浆搅拌;砂浆配合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为±2%,砂、灰膏控制在±5%以内。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③砌砖墙

A、组砌方法:砌体采用—顺一丁砌法。

B、排砖撂底(干摆砖):根据弹好门窗洞门位置线.认真核对窗间墙、垛尺寸长度是否符合排砖模数。

C、选砖:应选择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颜色均匀、规格基本一致的砖。

D、盘角:砌砖前应先盘角,每次盘角不要超过五层,新盘的大角,及时进行吊靠,如有偏差要及时修整。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大角盘好后再复查一次,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后才可以挂线砌墙。

E、挂线:砌筑时必须双面挂线,每层砖都要穿

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

F、砌砖:砌砖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砖法,即满铺满挤操作法。砌砖时砖要放平,里手高,墙面就要张,里手低,墙面就要背。砌砖一定要跟线,“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般为lO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在操作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自检,如出现有偏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砸墙。砌筑砂浆应随搅拌随用,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在4h内用完,不得使用过夜砂浆。砌筑采用内脚手架。砌体工程在主体施工至三层时,开始穿插进行,砌块及砂浆用人工垂直运输,人工布置见平面图。砌筑前由施工员按照图纸要求及任务单向班组进行技术、质量、安全进度等交底,并做好记录。为保证砌体质量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必须在砌筑前立好皮数杆,每道墙应先排砖再砌筑。砌筑墙体时,必须拉线,按要求放入墙体拉结筋,不得遗漏。严格控制落地灰,要派人清理,及时利用,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节约材料。

G、木砖、预留孔洞和墙体拉结筋:木砖预埋时应小头在外,大头在内,数量按洞口高度决定。高1.2~2m每边放3块,高2~3m每边放4块,木砖要提前做好防腐处理。墙体拉结筋的位置、钢筋规

格,数量、间距长度、弯钩等均应按设计要求留置,不应错放、漏放。

H、安装过粱:安装过梁时其标高、位置及型号必须准确,坐灰饱满,如坐灰厚度超过2cm时要用豆石混凝土铺垫,过梁安装时两端支承点的长度一致。

④质量标准

A、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B、砂浆品种及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砂浆各组试块的平均强度不小于fm.k,任意一组试块的强度不小于0.75fm.k。

C、砌体砂浆必须密实饱满,实心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

E、其他临时间断处留槎做法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F、砌体上下错缝,窗间墙面无通缝,混水墙每间(处)无4皮砖的通缝。

G、砖砌体接槎处灰浆密实,缝、砖平直,每处接槎部位水平灰缝厚度小于5mm或透亮的缺陷不超过5个。

H、预埋拉筋的数量、长度均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留置间距偏差不超过一皮砖。

I、构造柱留置正确,大马牙槎先退后进,上下顺直,残留砂浆清理干净。

J、允许偏差项目 允许项偏差项目 检验方法 次 (mm) 1 轴线位置偏移 10 用经纬仪或拉线尺量

检查 基础和墙砌体顶面标2 ±15 用水准仪和尺量检查 高 3 垂直度(每层) 5 用2m托线板检查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4 表面平整度 8 检查 5 水平灰缝平直度 10 拉10m线和尺量检查 门窗洞口高、宽(后6 ±5 有尺检查 塞口) 7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 第二节 装饰装修及防水工程

施工方案

装饰装修施工顺序先粗后细,先室内后室外,先天棚,后地面、墙面。为了保证工期,应不适时机地采取室内、室外交叉施工,内墙罩面涂料在门框安装完,玻璃安装前施工。内、外墙抹灰均应打巴出桩,外墙分格及不同面层交接处均应弹线做到横平、竖直。窗眉、阳台下口和其它檐口线均应做成滴水线或鹰咀,针对本工程项目中的特点,现着重说明以下几项的施工:

一、内抹灰工程 ㈠、天棚抹灰施工 1、施工顺序

基层处理→弹天棚水平线→喷水润湿→找平层检验→抹罩面灰

2、施工要点 ⑴、基层处理

20 以底层窗口为准,用经纬仪或吊线检查

楼板底面凡是有突出的砂浆或砼,均应剔平,表面光滑的用剁斧砍毛,表面的凹坑,应清洗后用1:2水泥砂浆分层补平。

①天棚抹灰

在靠近天棚的墙面上弹出水平线,作为抹灰厚度和阴角平直的控制线,同时拉线检查楼板底面平整度情况,对凹面较大的应划上记号作为刮糙灰重点加厚的目标,加厚层应分层找平,抹灰前一天将板面浇水湿透。抹灰前,先用喷雾器喷水湿润板面,待板面无明水时,刷胶水一遍,紧接着抹1:1水泥砂浆底灰,养护2~3d后抹找平层灰。再用木抹子搓平表面,梁和天棚的阴、阳角处,应用阴阳角尺通直,使楞角方正、整齐、角度一致。找平层砂浆凝固后,用喷雾器喷水润湿,接着抹水泥砂浆罩面灰。顶棚抹灰(基层为砼):一般为抹底层和面层两遍。施工前按抹灰要求厚度在四周墙面上弹水平线,作为控制抹灰厚度的依据。将砼顶棚用铁丝刷刷净尘土浮浆,再用清水冲净,如过于光滑,则在抹灰前一天洗刷干净后,用稠度为13-15cm的水泥:砂=1:1~1:1.5的的稀砂浆甩浆处理。抹底层前约一小时将顶棚洒水湿润,等收水后即可抹灰。待底面砂浆终凝后即可面层施工,面层搓平后,应用铁抹子压光。竹胶模板顶棚,用粉刷石膏罩面,对基层突出

砼凿除、磨平,用钢丝刷清除尘土浮浆,用清水冲净。凹面先用砂:粉刷石膏=1:1打底,然后用面层粉刷石膏罩平整。严格控制对墙面的污染。 ㈡、内墙面抹灰 1、施工顺序

基层处理→打巴出桩抹护角→润湿墙面→抹底糙灰→抹墙裙或踢脚线底糙灰→抹墙裙或踢脚线中层糙灰→插入天棚、地面施工→润湿墙面→抹罩面灰

⑴、施工要点

①基层处理:基层表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等清除干净,用沥青麻刀将门窗框与墙的间缝填塞严密,并用水泥浆嵌补平整密实,同时将脚手眼及水电暗管安装后的孔槽分层填实补平,将砼基体表面洗刷或凿毛。

②检查墙平整度和垂直度,从房间的四角起吊垂直线进行打巴,每隔1.2-1.5m打一个巴子,巴子砂浆配合比和糙灰相同,巴子砂浆凝固后进行出桩,桩两侧应割整齐,巴、桩的上表面和找平层相平,随后用水泥砂浆做门口阳角和墙、柱转角的护角。护角高度在1.8m以上,每侧宽度取50mm。护角为三遍成活,即两遍糙灰,一遍罩面灰。

③抹底糙灰:抹灰前洒水润湿墙面,对于混凝土墙面先刷一遍建筑胶水泥浆,刷后紧接着抹灰,抹灰时要用力抹压,将砂浆挤入墙缝中,达到糙灰和基层紧密结合的目的。

④抹中层糙灰:待底层糙灰凝固后抹中层糙灰,采用分层填抹,用长刮尺赶平,阴阳角处用阴阳角尺通直,然后用木抹子搓平表面,做到表面毛、墙

面平、棱角直。做完墙面糙灰以后,再做墙裙或踢脚的糙灰,墙面和墙裙或踢脚糙灰做完后,进行局部修整。

⑤找平层砂浆凝固后,用喷雾器喷水润湿,接着抹水泥砂浆罩面灰。

2、抹灰的质量标准 ⑴、所用的材料品种,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各抹灰层之间,及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无脱皮、空鼓,面层无爆灰和裂缝等缺陷。抹灰表面光滑、洁净,接槎平整,线角顺直清晰。

⑵、室内墙面、柱面和门洞口的阳角,用1:2水泥砂浆做护角,其高度为1.8米,每侧宽度为50mm。

⑶、孔洞、槽、盒尺寸正确、方正、整齐、光滑,管道后面抹灰平整。

⑷、滴水线(槽)流水坡向正确,滴水线顺直,整齐一致。

⑸、允许偏差如下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用2m托线板检立面垂直 5 查 用2m靠尺及楔表面平整 4 形塞尺检查 用2m托线板检阴阳角垂直 4 查 阴阳角方正 4 用角尺检查 ㈢、内墙乳胶漆 ⑴、作业条件

①对涂料施工有影响的其他土建及水电安装工

程均要求已施工完毕,并预先加以覆盖;室内水、暖、电卫设施及门窗等都需要进行必要的遮挡。

②混凝土及抹灰墙面不得有起皮、起砂、松散等缺陷,正常温度气候条件下,一般抹灰面龄期不得少于14d。

③施工环境温度应高于5℃。

④相邻施工环境不应有明火施工。 ⑵、施工顺序 阶段 工序名称 备注 清扫填补孔洞,磨基层处理 平 第一遍满刮腻第一遍满刮腻子磨 子 光 第二遍满刮腻第二遍满刮腻子磨 子 光 至少4h后施涂第一遍料 第一遍涂料、磨光 工 至少6h后施涂第二遍料 第二遍涂料 工 清除遮挡物,清扫清扫 飞溅涂料 ⑶、施涂要点

①表面清扫后,用水与醋酸乙烯乳胶的稀释乳液将腻子调至合适稠度,用它将墙面麻面、蜂窝、洞眼、残缺处填补好。腻子干透后,先用开刀将多余腻子铲平整,然后用粗砂纸打磨平整。

②满刮两遍腻子。第一遍满刮,尽量刮薄,不得漏刮,接头不得留槎。待第一遍腻子干透后,用粗砂纸打磨平整。第二遍满刮腻子方法同第一遍,但刮抹方向与前遍腻子相垂直。然后用细砂纸打磨

平整、光滑。

③滚涂施工

第一遍应稍稀,加水量根据生产厂家要求而定,然后用涂料滚子蘸料涂刷。为了避免流挂,应少蘸、勤蘸。第一遍施工完后,一般需要干燥6h以上,才能进行下一道磨光工序;磨光;第二遍乳胶漆应比第一遍稠,具体掺水量根据生产厂家要求而定,施工方法与第一遍相同。

⑷、质量要求

涂料应符合设计要求,漆膜牢固。涂料表面质量 项项目 质量要求 次 1 掉粉、起皮 不允许 2 漏刷、透底 不允许 3 反碱、咬底 不允许 4 流坠、疙瘩 不允许 5 颜色、刷纹 颜色一致、无砂眼、无刷纹 6 装饰线,分色线平偏差不大于1mm 直(拉5m通线) 7 门窗、灯具等 洁净 二、楼、地面工程

1.材料要求 (1)粗、细骨料:

豆石:粒径为0.5~1.2cm,含泥量不大于3%;

砂子: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水泥:常温施工宜用3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冬期施工宜用425号水泥。

(3)水:用自来水。 2.主要机具

一般应配备:混凝土搅拌机、运输小车、小水桶、半截桶、扫帚、2m靠尺、铁滚子、木抹子、平锹、钢丝刷、凿子、锤子、低压照明灯等设备。

3.作业条件

(1)已施工完的结构办理完验收手续。 (2)室内墙面四周弹好+50cm水平线。 (3)室内门口(框)立完并钉好保护铁皮或木板。

(4)安装好穿过楼板的立管,并将管洞堵严。 (5)浇灌楼板板缝混凝土。

(6)内门口处高于楼板的砖层应剔凿平整。 (7)夜晚作业时,应设置照明以保证操作安全。

4.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弹+50cm水平线→基层清理→洒水湿润→刷素水泥浆→贴灰饼、冲筋→浇灌混凝土→抹面→

养护

(1)基层清理:基层表面的尘土、砂浆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如表面油污,应用5%~10%浓度的火碱溶液清洗干净。

(2)浇灌混凝土的前一天对楼板表面进行洒水湿润。

(3)混凝土浇灌前应先在已湿润过的基层表面刷一道1:0.4~1:0.45(水泥:水)的素水泥浆,并做到随刷随铺混凝土,如基层表面光滑,应在刷浆前将表面凿毛。

(4)贴灰饼冲筋,小房间在房间四周根据标高线做出灰饼,大房间还要冲筋(间距1.5m),有地漏的房间要在地漏四周做出0.5%的泛水坡度。冲筋和灰饼均要采用细石混凝土制作(俗称软筋),随后铺细石混凝土。

(5)铺细石混凝土:细石混凝土的强度配合比应按设计要求试配,无设计要求时,一般不低于C20,坍落度应不大于3cm,并应每5002制作一组试块,不足5002时,也制作一组试块。铺细石混凝土后用长刮杠刮平,振捣密实,表面塌陷处应用细石混凝土铺平,再用长刮杠刮一次,然后用木抹子搓平。

(6)撒水泥砂子干面灰:砂子先过3mm筛子后,用铁锹拌干面(水泥:砂子=1:1),均匀地撒在细石混凝土面层上,待灰面吸水后用长刮杠刮平,随即用木抹子搓平。

(7)第一遍抹压,用铁抹子轻轻抹压面层,把脚印压平。

(8)第二遍抹压,当面层开始凝结,地面面层上有脚印但不下陷时,用铁抹子进行第二遍抹压,此时要注意不漏压,并将面层上的凹坑、砂眼和脚印压平。

(9)第三遍抹压,当地面面层上人稍有脚印,而抹压不出现抹子纹时,用铁抹子进行第三遍抹压,此时抹压要用力稍大,将抹子纹抹平压光,压光的时间应控制在终凝前完成。

(10)养护,地面交活24h后,及时养护,以后每天洒水两次,至少连续养护7d后,方能上人。若设计为分格缝地面,在撒水泥砂子干面灰、过杠和木抹子搓平以后,应在地面上弹线,用铁抹子在弹线两侧各20cm宽范围内抹压一遍,再用溜缝抹子划缝,以后随大面积压光时沿分格缝用溜缝抹子抹压两遍,然后交活。

(11)冬期施工,细石混凝土施工环境温度

应不低于+5℃,并且必须加强养护。

5.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1)细石混凝土面层的材质、强度(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2)面层与基层的结合,必须牢固、无空鼓。 (2)基本项目:

1)表面密实光洁,无裂纹、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缺陷。

2)地漏和带有坡度的面层,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倒泛水,无渗漏,无积水,地漏与管道口结合处应严密平顺。

3)楼地面各种面层邻接处的镶边用料及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规定。

(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3。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1表面平整度5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分格缝平直3拉5m线,不足5m拉通线和尺量检查

6.成品保护

(1)细石混凝土施工时运料小车不得碰撞门口及墙面等处。

(2)地面上铺设的电线管、暖、卫、电气等立管应设保护措施。

(3)地漏、出水口等部位安放的临时墙头要保护好,以防灌入杂物,造成堵塞。

(4)不得在已做好的地面上拌合砂浆杂物。 (5)地面养护期间不准上人,其他工种不得进入操作,养护期过后也要注意成品保护。

(6)油漆工种刷门,窗口扇时,不得污染地面与墙面及露明的各种管线。

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地面起砂:水泥标号不够或使用过期水泥,或水灰比太大,抹压遍数不够,养护不好或不及时要严格执行标准,认真操作,加强养护。

(2)空鼓开裂:砂子过细,接触面基层清理不干净,撒灰面不匀抹压不实,边角和门口等处开裂,砖层过高或砖层湿润不够,局部脱水或地面未做分格缝等。上述缺陷应事先采取预防措施。

(3)地面不平或漏压:地面的边角和水暖立管四周容易漏压或不平,施工时要加强责任心认真操作。

(4)倒泛水:厕浴间、厨房等有地漏的房间要在冲筋时找准泛水,可避免地面积水或水倒流。

三、外墙面装饰

外墙有部分为外墙面砖。

14厚水泥砂浆打底→8厚1:0.15:2水泥石灰砂浆找平→贴外墙砖。

1、水泥砂浆抹灰 ⑴、作业条件

结构工程全部完成,并经有关部门验收,达到合格标准。抹灰前应检查门窗框的位置是否正确,与墙体连接是否牢固。门窗缝隙处理按设计要求嵌填。砖墙、砼墙基体表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等,应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外墙抹水泥砂浆,大面积施工前应先样板带路,经鉴定合格,并确定施工方法后再组织施工。施工时使用的外架应提前准备好,横竖杆要离开墙面及墙角200-250mm,以利于操作,为减少抹灰接槎保证抹灰面的平整,外架子应铺设三步板,以满足施工要求,为了保证外墙抹灰的颜色一致,严禁采用单排外架子。严禁在墙面上预留临时孔洞。

⑵、施工顺序

门窗框四周堵缝→墙面清理→浇水湿润墙面→吊垂直、套方、抹灰饼冲筋→弹灰层控制线→基层处理→抹底层砂浆→弹线分格→粘分格条→抹罩面灰→起条、勾缝→养护

⑶、施工工艺

①基层处理:将墙面上残存的砂浆、污垢、灰尘等清理干净,用水浇墙面,将砖缝中的尘土冲掉,将墙面湿润。

②吊垂直、套方找规矩,抹灰饼、冲筋、抹底层砂浆。

③底层及找平层:采用12mm厚1:3水泥砂浆打底,抹灰时要用力抹压,将砂浆挤入墙缝中,达到和基层紧密结合的目的,待底灰干燥凝固后,采用6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分层与冲筋抹平,采用大杠刮平、找直,木抹子搓毛,终凝后浇水养护。

④弹线按图纸上的尺寸分块,粘分格条后抹面层砂浆。

⑤抹面层砂浆:底层砂浆抹好后,即可抹面层砂浆,首先将墙面洇湿,按图纸尺寸弹线分格,粘分格条、滴水槽,先用水湿润,抹时先薄薄刮一层素水泥浆使其与底灰粘牢,紧跟着抹罩面灰与分格条抹平,并用杠横竖刮平,木抹子搓毛,铁抹子溜光、压实。待其表面无明水时,用软毛刷蘸水垂直于地面的同一方向,轻刷一遍,以保证面层灰的颜色一致,避免和减少收缩裂缝。随后,将分格条起出,待灰层干后,用素水泥浆将缝子勾好。对于难起的分格条,则不应硬起,防止棱角损坏,应待灰层干透后补起,并补勾缝。抹灰的施工程序:从上往下打底,底层砂浆抹完后,再从上往下抹面层砂浆。应注意在抹面层灰以前,应先检查底层砂浆有无空、裂现象,如有空裂,应剔凿返修后再抹面层灰,另外应注意底层砂浆上的尘土、污垢等应先清净,浇水湿润后,方可进行面层抹灰。在檐口、窗台、窗楣、雨篷、阳台、压顶和突出墙面等部位,上面应做出流水坡度,下面应做滴水线(槽)。流水坡度及滴水线(槽)距表面不应小于40mm,滴水线应保证其坡向正确。水泥砂浆抹灰层应喷水养护。

⑷、质量要求

①所用材料的品种、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②各抹灰层之间,及抹灰层与基体之间必须粘

结牢固,无脱层、空鼓,面层无爆灰和裂缝等缺陷。

③表面光滑、洁净,接槎平整,线角顺直、清晰。

④护角应符合装饰工程施工规范,表面光滑、平顺,门窗框与墙体缝隙填塞密实,表面平整。分格条(缝)宽度、深度均匀一致,条(缝)平整光滑,棱角整齐,横平竖直、通顺。滴水线和滴水槽流水坡向正确,滴水槽宽度、深度均不小于10mm,整齐一致。

⑤外墙面一般抹灰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中级允许偏差(mm) 1 立面垂直 5 2 表面平整 4 3 阴阳角垂直 4 4 阴阳角方正 4 5 分格条(缝)平直 3 2、外墙面砖施工 ⑴抹灰前,墙面必须清扫干净,浇水湿润。 ⑵大墙面和四角、门窗口边弹线找规矩,必须由顶层到底一次进行,弹出垂直线,并决定面砖出墙尺寸,分层设点、做灰饼。横线则以楼层为水平基线交圈控制,竖向线则以四周大角和通天垛、柱子为基准线控制。每层打底时则以此灰饼作为基准点进行冲筋,使基底层灰做到横平竖直。同时要注意找好突出檐口、腰线、窗台、雨篷等饰面的流水坡度。

⑶抹底层砂浆:先把墙面浇水湿润,然后用1﹕3水泥砂浆刮一道约6mm厚,紧跟着用同强度等级的灰与所冲的筋抹平,随即用木杠刮平,木抹搓毛,隔天浇水养护。

⑷吊垂直、套方、找规矩、贴灰饼:从顶层开始用特制的大线坠绷铁丝吊垂直,然后根据面砖的规格尺寸分层设点、做灰饼。应全部是整砖。每层打底时则以此灰饼作为基准点进行冲筋,使其底层灰做到横平竖直。

⑸排砖:根据墙面尺寸进行横竖向排砖,以保证面砖缝隙均匀,符合设计图纸要求,非整砖行应排在次要部位,如窗间墙或阴角处等。

⑹在面砖背面采用1﹕2水泥砂浆镶贴,砂浆厚度为6~10mm,贴上后用灰铲柄轻轻敲打,使之附线,再用钢片开刀调整竖缝,并用小框通过标准点调整平面和垂直度。

四、屋面及防水施工工程

1、屋面找平层做法

⑴材料要求

水泥:不得低于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不含有机杂质,级配良好。

⑵作业条件

找平层施工前应对上一工序进行检查验收并办理验收手续。穿过屋面的预埋管件,按规范、施工图要求处理好。根据设计要求的标高、坡度,找好规矩并弹线,找平层施工时,应将原表面清理干净。

⑶、施工方法

施工顺序:基层清理→管根封堵→标高坡度弹线→洒水湿润→施工找平层→养护→验收

将上一工序表面的松散杂物清扫干净,出屋面的管根、墙根部位处理好。抹找平层水泥砂浆前,应适当洒水湿润基层表面,但不可洒水过量,以免

影响找平层的干燥,防水层施工后窝住水汽,使防水层产生空鼓,以达到基层和找平层能牢固结合为度。根据坡度要求,拉线找坡度,按1~2米贴灰饼,铺抹找平砂浆时,先按流水方向冲筋,设分格缝,宽度为20mm,分格缝最大间距6m,并且缝与保温层连通,按分格块装灰铺平,用刮扛靠冲筋条刮平,找坡后用木抹子抹平,铁抹子压光,待浮水沉失后,人踏上去有脚印但不下陷为度,再用铁抹子压第二遍既可交活。拌合稠度控制在7cm。找平层抹平、压实以后24h可浇水养护,一般养护为7d。

⑷、质量要求

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屋面、天沟、檐沟找平层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资料。水泥砂浆找平层无脱皮、起砂等缺陷。找平层与突出屋面构造交接处和转角处,应做成圆弧形或钝角,且要求整齐平顺。找平层分格缝留设位置和间距,应符合设计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2、屋面、卫生间防水施工

屋面变形缝、水落口等处,施工中应进行临时塞堵和挡盖,以防落进材料物,施工完后将临时堵塞、挡盖物清除,保证管、口内畅通。屋面施工时不得污染墙面、檐口侧面及其已施工完的成品。

A、卫生间防水层,涂膜防水 ⑴、材料

①材料进场要有合格证,并复检合格。

②材料应有专门贮存地点,使之不受露水、雨淋、日晒的侵袭,并应远离火源。

⑵、基层要求及处理

①基层应坚实,具有一定强度;清洁干净,表面无

浮土、砂粒等污物。

②基层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松动,对于残留的砂浆块或突起物应以铲刀削平,不允许有凹凸不平及起砂现象。

③平面基层可用1:3水泥砂浆抹成1%-2%的坡度;阴阳角处基层应抹成圆弧形;管道、地漏等细部也应抹平压光,但注意管道应高出基层至少20mm,而排水口或地漏应低于防水基层。

④基层应干燥,含水率以小于9%为宜,可用厚为1.5-2.0mm的1m2橡胶板材覆盖基层表面,放置2-3h,若覆盖的基层表面无水印,且紧贴基层的橡胶板一侧也无凝结水痕,则基层的含水率即不大于9%。

⑤对于不同基层衔接部位、施工缝处,以及基层因变形可能开裂或已开裂的部位,均应嵌补缝隙,铺贴绝缘胶条补强或用伸缩性很强的硫化橡胶胶条进行补强,若再增加涂膜的涂布遍数,则补强更佳。

⑶、施工工艺

①小面积施工可用油漆刷将调好的涂料细致均匀地涂刷在处理好的基层上。

②大面积施工应先用油漆刷沾涂料,将阴阳角、排水口、预埋件等细部均匀细致地涂布一遍,再用长把滚刷在大面积基层上均匀地涂底层涂料。

③涂刷要均匀、厚薄一致,且不得漏涂,涂刷应间隔24h以上(具体时间应根据施工温度测定),待底层涂料固化干燥后,方可施工下道工序。

⑷、涂膜防水施工

①施工顺序:基层→特殊部位增强涂布→涂第一道涂料→涂第二道涂料→铺第一层无纺布→涂第三道涂料→以此类推→细砂保护层→养护7d以上。

②施工方法

a冷底子胶料的涂刷,以增强防水层同基层的粘结,立面铺贴防水层前,必须涂刷冷底子胶料。

b防水层数及铺贴顺序,采用氯丁胶乳沥青二布六涂。铺贴顺序为先铺附加层及垂直面,再铺平面;先铺贴阴阳角及细部,再铺贴大面。

c铺贴

增强涂布与增补涂布:在阴阳角、排水口、管道周围预埋件及设备根部、施工缝等需要增强防水层抗渗性的部位,应做增强或增补涂布。增强涂布的做法是在涂布增强涂膜中铺设玻璃纤维布,用板刷涂刷驱除气泡,将玻璃纤维布紧密地粘贴在基层上,不得出现空鼓或折皱。

大面铺贴采用湿铺法,先采用玻璃丝布开卷、铺平拉紧,再重新卷在直径不小于70mm的塑料管或铁管上。将冷胶料用小桶适量倒在基层上,用长柄大毛刷涂刷均匀,不得漏涂;将玻璃丝布一端粘牢,用手握紧卷轴用力推压滚铺玻璃丝布,随涂冷胶料、随铺玻璃丝布,并及时在已铺好的玻璃丝布上用长柄刷或短柄毛刷赶走残存的气泡,将玻璃丝布进一步刷展贴实。铺贴可按后退方向依次进行,也可铺一条、空一条,交替铺贴,以留出施工操作面,避免踩坏防水层。铺贴一层实干后,再铺贴下一层,依此类推。玻璃丝布的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最后一层冷胶料要涂刷均匀,随涂随洒细砂保护层,并禁止上人踩踏。

铺贴立面防水层方法同上,玻璃丝布可按铺贴长度预先裁好、重新卷紧待铺。铺贴时可按玻璃丝布宽度先涂刷冷胶料,然后自下而上进行铺贴。表层冷胶料撒细砂做完并干燥后,可按石油沥青卷材

防水层的保护结构做法,抹水泥砂浆刚性保护层 。

⑸、注意事项

①注意材料保管,防止变质。虽然实干后即可上人操作但结膜初期粘结力较低,所以两层涂料的施工间隔时间不宜少于12h,最好为24h,以利结膜各项性能的增强。

②施工操作时宜穿平底胶鞋或布鞋,且应避免在尚未干燥的防水层上放置施工机具及踩踏。

③冷涂料施工要满涂均匀,厚度适当。

④每层防水层施工均不得有折皱、气泡、翘边等现象存在。

⑤雨天以及负温度条件下不得施工。

⑥防水层和保护层做好后,在一周内不得上人,以避免损坏防水层。

第十二章 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一、安装工程概况及特点

㈠、安装工程包括室内给排水、电气(照明、防雷接地)、弱电、消防等分部分项工程。

1、本工程生活给水支管采用PP-R管,热熔连接。

2、排水管道采用UPVC排水塑料管材,粘接接口.

3、电气:

⑴、照明:本子项电源电压采用220/380V供电,电缆埋地引入。

⑵、线路敷设方式:采用BV型铜芯绝缘导线沿墙板后穿厚型难燃塑料管暗敷设.

⑶、防雷接地:接地型式为TN-C-S系统,利用基础内钢筋通长焊接及室外接地极做接地体。

⑷、本建筑进行总等电位联结。 ㈡、安装特点

该工程水电施工中互相要交叉、穿插,上下、左右可采用立体平行施工。根据安装特点,施工中必须与土建密切穿插配合,协调好各工种工序的进度安排,做到有条不紊、文明施工。

二、总体施工方法

总体施工方法为平行流水穿插作业,按先内后外、先地下后地上,加工件现场配合,安装与土建保持密切联系,安装内部人员互相协调劳动力,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满足整体施工进度。安装施工应服从项目部的统一调度。

1、各阶段安装工程进度计划

基础工程:配合土建预留、预埋±0.00米以下穿基础套管,给排水管道、电气配管等安装工作。

⑴主体工程: ①现浇梁、板 ,应配合土建预留管道穿楼板洞,暗敷电气配管及灯线盒,土建拆模后,应将所有的灯位盒找出,并堵好管口。

②墙体砌筑时,配合土建预留消防箱、配电箱的孔洞,并将墙体暗配随土建砌筑一次到位,根据土建墙体50cm控制线将暗开关、插座盒安装到位。

⑵装饰工程

①土建进入抹灰前,安装应将所有的箱盒就位,并检查安装位置、标高是否准确。

②室内所有给排水干管、立管、支管、电气管内穿线均应在土建进入墙面粉刷前安装完。箱、盒面板安装后应进行成品保护,以免损坏面漆。

③其它灯具、开关、插座的安装必须在土建墙面粉刷后安装就位。

④工程竣工前,给水管道应按系统进行水压试验,排水管道进行管道通水、通球试验,照明进行绝缘电阻测试,送电系统调试等工作。

四、安装工程施工措施 ㈠、施工技术措施

①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图纸,明确设计意图,施工前由技术负责人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在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由施工员对班组进行分部分项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

②认真处理各工种之间的穿插施工,如安装中出现交叉“打架”的现象,必须通过设计院和建设方代表共同协商解决,绝不允许自行处理。

③技术负责人必须定期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阶段性的书面交底后施工工长应按交底内容逐项监督和检查。结合工程实际和重点,对各专业提出以下注意事项和具体施工措施。

㈡、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措施 1、室内给水

①安装程序:先预留孔洞,后修正调整,先吊线、后埋套管,先安装支架,后安装主管、支管,最后进行水压试验,每道工序紧密相连不能将程序颠倒。

②基本要求:

管道安装前应将管材调直。安装给水主管、支管必须根据图纸进行实测放样、绘制简易草图,根据草图下料。

管道穿过基础、墙体及楼板时,均采用比管径大二号的钢套管保护穿越楼板时,套管下端与楼板平齐,上端高出地坪30mm。安设在墙壁内的套管,

其两端与饰面平,套管与穿管的空隙间填不燃柔性材料。

管道上的各种配件,安装前应该对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开启是否灵活,有无伤痕进行检查。阀门的安装方向应低进高出。阀门安装前,用手动试压泵对其进行耐压强度试验,试验以每批(同牌号、同规格、同型号)数量中抽查10%,且不少于一个,如有漏、裂不合格的再抽查20%,仍有不合格的则逐个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对于安装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逐个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③施工方法

A、室内给水立管安装 a、修整楼板穿管孔洞

从上至下统一吊线,核对各预留洞是否有偏差。当需要修整孔洞时,应先划好线,用手锤、錾子开扩修整孔洞,如遇有钢筋妨碍立管穿越楼板时,不得随意割断。应与有关技术人员协商,按规定妥善解决。

b、预制加工

根据施工图和土建给定的层高及有关尺寸,逐一确定各横支管的位置与中心线。按量记的各层立管尺寸下料。预制加工应符合施工方便快捷和尽量减少安装管件的原则,预制时应尽量将每层立管所带的管件、配件在操作台上安装。在预制管段时,若一个预制管段上带数个需要相对确定方向的管件,预制中要严格找准朝向。

c、立管安装

从上至下统—吊线安装卡件,将预制好的立管按编号分层排出,由下至上顺序安装。

在安装中,核实预留甩口的高度,方向是否正确。直管甩口应加好临时堵头,立管阀门朝向应便于操作和修理。对于竖井内的立管安装,应在管井口设置型钢,上下统一吊线安装卡件。

B、室内给水横支管的安装 a、修正穿墙孔洞

根据施工图横支管的位置与标高,核对预留孔是否正确,并进行修整。

b、横支管下料

根据实际测量的尺寸,按图纸设计排列顺序下料。下料前要选择符合质量要求的管材管件。

c、横支管安装

根据横支管设计排列情况及有关规范,确定支、吊管的位置及数量,定在建筑结构上管道支、吊架,按设计指定的固定位置及方式固定,以保证不影响结构的安全性能。

临时固定卡栽好后,将预制好的支管从立管甩口依次逐段进行安装。待安装完后,按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调节其坡度。支管如装有水表先装上连接管,试压后在交工前拆下连接管,安装水表。

d、水泥砂浆封堵穿墙管道周围孔洞,注意不要突出抹灰面。

2、排水管道安装 ①施工顺序及工艺

排水管道安装一般应自下而上分层进行,先安装立管,后安装横管,连续施工。

②施工方法 A、管道预制

根据设计图纸和规范规定明确各部位所装管件形式,规格,数量及安装尺寸,从而进行量测长度,

下料和预装配。

B、立管安装

按设计坐标要求预留洞口,预留的洞口尺寸应比管道外径大50mm,不得过大,更不可损伤受力钢筋。安装前清理场地,根据需要搭操作平台。将已预制好的立管运到安装部位。首先清理已预留的伸缩节将锁母拧下,取出u型橡胶圈,清理杂物。复查上层洞口是否合适。立管插入端应先划好插入长度标记,然后涂上肥皂液,套上锁母及u型橡胶圈。安装时先将立管上端插入上一层洞口内,垂直用力插人至标记为止(—般预留胀缩量为20-30mm),用力应均匀,不得摇挤,避免橡胶圈顶歪。合适后即用u形钢制抱卡紧固同一伸缩节上沿。然后找正找直,并测量顶板距三通口中心是否符合要求,无误后,随即将立管固定,即可采用与楼层同标号细石砼分层堵洞,第一次为板厚的2/3,待强度达到1.2Mpa以后,再进行第二次浇筑与地坪相平,并将上层预留伸缩节封闭。室内排水管穿楼板或防火墙时,应在板下或墙两侧设阻火圈。

排水塑料管立管支承件的间距不大于下表的规定:

管径50 75 100 150 200 (mm) 间距(m) 1.5 2.0 2.0 2.0 2.0 C、横管安装 复查预埋件或预留孔洞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清理场地,按需要支搭操作平台。将预制好的横支管按编号运至场地。清除粘接部位的污物及水分;采用托,吊管安装时应按设计标高,坐标,坡向做好托吊架,将支管水平初步吊起,涂抹粘接剂,用力

推入预留管口。根据管段长度调整好坡度。合适后固定支架,封闭各预留管口和堵洞。

排水塑料管横管支、吊架的间距不大于下表的规定: 管径50 75 100 150 200 (mm) 间距(m) 0.5 0.75 1.1 1.6 2.1 D、卫生间地漏比所在地面低5毫米,清扫口与所有地面相平。

③排水系统试验

A、排水系统安装后,均需做通球、通水试验,通球体不得小于管径的3/4,通球时会同监理工程师共同验收,并做好记录。

B、雨水斗的安装边缘与屋面相接处应严密不漏。安装后,应做灌水试验,灌水高度必须达到每根立管最上部的雨水漏斗。

3、电气工程施工措施

施工顺序为:施工准备→弹线定位→管件预埋→盒、箱固定→线管安装→穿线→灯具开关等安装→接线→试亮

①工艺要求 A、依据设计图纸密切配合土建进行建筑物电缆管的预埋工作,避免漏埋、错埋、少埋现象发生。

B、暗配电缆管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且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

C、在预埋照明电缆保护管时在安装电器的部位应设置接线盒;镀锌钢管和金属分线盒必须与保护地线(PE线)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D、所有预埋好的电缆管管内均应穿入带线,管口加堵板,以防电缆管堵塞。

E、做好暗配管的隐蔽工程记录,对隐蔽工程必须经工程监理检查合格后方可隐蔽。

F、所有配管出口位置应准确无误。 ②施工方法 A、配管

墙体砌筑时要同时埋线路管,抹灰前在接线盒开关、插座盒留孔、线管内穿铁丝,以便拉电线,抹灰后再用1∶2水泥砂浆固定电器及补边。

配管应结合土建施工图找准位置,然后下料配管,下料用手工钢锯,管口应无毛刺、缺裂。

线敷设应尽量减少弯曲,杜绝U字弯曲,当直线管长度超过8米直角弯超过3个时,应增设接线盒。弯曲暗敷设时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

管子连接需使用专用接头,管子之间对口要严密,套管长度不应小于管径的1.5~3倍,接口处用胶粘剂粘接牢固。管盒连接PVC管与连接盒、配电箱连接宜采用入盒锁扣连接,连接时管口距箱盒外壁为5mm,将入盒接头套在管口上,紧贴敲落孔,再旋入盒锁扣,也可用粘接法连接。管口伸出箱盒长度不应大于5mm。PVC塑料管路穿越墙壁或楼板时应加装金属套管,套管两端要伸出墙壁或楼板各10mm。

楼层、墙体配管施工完毕,应按施工图认真检查,确认无误后,将管口及盒临时封堵,由施工员写好隐蔽记录,向建设单位申请隐蔽。

B、穿线、接线

穿线应在土建抹灰完后进行,先将箱、盒内杂物清除,并用压缩空气将管内杂物、水汽吹干净,其次对照图纸核对导线型号、规格、根数。牵引绳用16#铁丝,一头拉,一头送,配合协调。

导线连接,截面10平方毫米以下的单股或多股铜芯线,可直接缠绕接头,然后用电烙铁进行锡焊,恢复绝缘。16平方毫米以上铜芯均采用铜套管压接,接头必须在接线箱内进行。

穿线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进行,不得损伤绝缘层和线路有扭结。

所有导线连接完后,应分回路进行绝缘电阻测试,绝缘电阻>0.5MΩ,测试时请工程监理验收,并做好记录。

4、防雷接地

施工工艺:基础接地极→引下线连接→避雷网→接地测试。

①施工方法

A、接地极配合土建施工,利用基础内主钢筋焊接做为自然接地体,焊接处焊疑应饱满并有足够机械强度,搭接焊长度≥10d。

B、引下线:利用砼内主筋(不小于2φ14)作为引下线,构造柱主筋引下线与基础接地主筋,每层梁、板主筋连接宜采用φ14圆钢搭接焊,焊缝长≥10d,构造柱主筋引下线必须通长焊接,严禁中途断开,并做好记录,以便测试。

C、避雷网沿屋面设避雷网,避雷网敷设应平直、牢固、接长采用搭接焊,焊缝长≥10d,焊接处均刷防锈漆。凡高出屋面的金属物均应与避雷网焊接。

D、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为TN-C-S系统,各路电源在进线处PEN作重复接地,并在进线处设置总等电位联结端子箱,进行总电位联结,每个卫生间进行局部等电位联结。

E、避雷线接地极的连接均为焊接,焊接长度钢筋为6d双面焊,扁钢搭接长度为2b,三棱边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