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几种主要教育思想及应用
2020-02-25
来源:乌哈旅游
鼋 试周刊2010年第21期 孔子的几种主要教育思想及应用 张谦 475000) (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河南开封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汉代是居于一尊的官方哲学,其 三、启发诱导 教义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走向,而且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国民教育。在长期的教学过程 中,孔子总结了许多基本的教学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因材施教 在教学方法和原则上.孔子注重因材施教.重视了解学生 不同的个性.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他能很高明地概括学 生的个性和特长;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柴也愚,参也 鲁,师也辟,冉也等,并能根据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教导。从 《论语》所记来看,孔子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确实做到了这一 点。一次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日:“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 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日:“闻斯行之。”公西华不理 解为什么同一个问题孔子的回答不同,孔子说:“冉有性格遇 事不前,所以鼓励他该做的就要去做;子路好出头,所以叫他 退而思之,请教父兄之后再去做。”孔子所实践的因材施教原 则,是一个符合辩证法的原则,是根据不同的客观对象的实际 而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和引导培养,以收到实际效果。 这一原则应用于今日.就是要求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根 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充分发 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要因材 施教,提高教学效果,就应该经常地了解和研究学生,既要掌 握全班学生的一般特点,如全班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 学习态度等,又要了解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只有这样,才能 使教学既能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又能针对不同学生的 不同要求,进行个别教学。另外,还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提 出不同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是有各自特点的,他们原有的知识 结构、个性特点等是不同的。这些都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 素。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就应针对学生 各自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 二、学思并重 学与思是人们治学致知的重要途径.孔子很早就提出了 “生而知之”、“学而知之”的命题.并强调学而知之 《劝学》篇日:“不学而好思,虽知不广矣;学而慢其身,虽 学不尊矣。”《卫灵公》篇日:“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 益,不如学也。”《论语为政》亦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孔子所指出的这种学思并重的教育方法.是在他以前的 传统文化中所没有的,它反映了人们认识活动所应遵循的规 律,强调了人类思维的作用,承认、肯定了人类的创造能力。不 动脑筋地死学,是违背掌握知识的规律的,是一种无价值的劳 动,仅仅停留于思考而不愿努力学习,更是一种煞费苦心、毫 无用处的空想。就此意而言,学思并重于今日仍很重要。但是, 有的人凭着天赋和才华的资本,不知把握很好的学习机会,却 把时间都用在空想、“创作”上来,以为依借自己的那点才华可 以白手起家,打出半个天下,到头来,也只能是两手空空。一无 所得。在我们学校,也有很多学生崇尚“灵气”.埋头向内心搜 求、苦思,把极好的读书条件都放弃了。所以灵气固然重要,但 必须靠学习和经验去发展它才行。只有把学与思巧妙地结合 起来,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善于动脑,才能达到既有广博的知 识,又有新颖独到的见解的水平。 不学无以人,不思无以出。有学有思.在学的基础上才能 有所理解、有所体会、有所发挥。所以康有为说:“孔子的话。学 问与思辩,不可缺一,不可偏废。” 孔子主张教学要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 地掌握知识。对于如何做到这一点,他提出首先要使学生好 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次要“不愤不 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一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引导他们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动手 动脑,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不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虚心求教、温故知新 谦虚诚实是人们的美德,同时也是人们治学的好风气。 孔子认为,学习是为了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而不是为了 在别人面前炫耀。因此,人们应该采取老老实实的求学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承认知道,不知 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是聪明的。他反对“亡而为有”、“虚而为 盈”的求学态度。本来没有却装着有,本来空虚.却装着充实. 这种态度是不可能学到东西的。孔子称道的是“以能问于不 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的求学态度。其基本观点为 “毋意,毋义,毋固,毋我”。即不凭空猜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 固执,不自以为是。正因如此,孔子为学不倦、虚心求教.“盖有 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多见而识之。”“三人行.则必 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敏而好学”, 主张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向善者学习,而且要善于向“不善 者”学习,发挥反面教育的作用。 不谦虚谨慎,不会有真才实学.然而要保持知识、技能的 恒久性,还须做到温故知新。《论语》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说文》日:“习,数飞也。从羽从白。”也就是练习的意思。 孔子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学生,不能不重视经常 的练习,这样,学生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而且躬行践履。在 孔子看来适时的“学”与“习”相结合.是巩固知识、掌握新知识 的过程,也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发现新问题的过程。 五、不耻下问 向别人学习,自然少不了问。孔子学无常师.相传他曾问 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谁有一技术 之长,他就拜谁为师。更有甚者,“子人太庙。每事问”。对此就 有人认为孔子“不知礼”,孑L子却回答道:“不懂就问,这正是礼 呀!”由此也说明孔子实践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诺 言。毛泽东就曾提“学孔夫子的‘每事问…,提倡学习孔子的这 种勤学好问精神,不以问之为耻,反以为“礼”。 自满是无知的表现。在我们今天的学习中。只有不耻下 问,博采众长,才有可能发展自己,赶超别人。但不耻下问并不 是件容易的事,要真正做到.首先要虚心。这是一种需要磨练 才能达到的修养,必须在真正感到别人的长处可贵,而自己正 是缺乏这种长处时,才会产生。一般说来,在“一穷二白”的时 候,观察别人的长处,虚心向别人学习,是很自然的,也是大多 数人能够做到的,但是当自己的知识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甚 至胜过别人时,还能学习别人的长处就不容易了.这就需要正 确地对待自己,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更高的起点上 发展自己。 综观孔子的教育思想,虽是以“施于有政.是以为政”为目 的,维护的是旧的奴隶制礼制,但孔子始终站在教育改革的前 沿,其思想具有积极意义。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