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虚词复习(3)
复习文言虚词,要善用\"减法\"
文言文中的词语大体上与现代汉语相似,包括实词和虚词两大部分,\"实词主其义,虚词通其气\".在文句中,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主要起通语法表语气的作用.汉语本身是一个形态变化不丰富的语言,也就是说,形态变化不是汉语语法的重要手段,汉语语法的重要手段是语序和虚词.虚词在汉语语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虚词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法关系,表达不同的语气.清代学者刘淇在《助字辨略》中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且夫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一句之误,通篇为之梗塞.\"可见虚词在文言文中的地位和作用.高考也把文言虚词的考查放在很重要的位置.高三的师生在复习迎考的时候自然也很重视.
和实词相比,虚词数量要少的多,但是它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乃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四是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迄今只有少数虚词在白话的某些特定语句里继续使用,其余大多数已经不用,或者被另一个说法代替,或者虽仍在使用,但是意义变了.因此,复习的难度很大,学生常常会感到漫无边际,变化莫测,无所适从.
现在,离高考不过一百来天了,我认为,在对文言虚词进行复习时要善用\"减法\". 第一步减去深僻的虚词,只讲,只练,只记常用,常考的.
那么,何为常用,常考的虚词呢 让我们来看看03年以来的历届高考试题中所考的虚词.1\"余得之矣\"一句中的\"之\"是指代 .(03年) 2下列句中的代词,指代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项是(04春季)A.求之树下,不见 之(子胥)B.如是至再 是(歌而呼之)C.此吾前君之剑 此(前君之剑)D.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 其(渔父) 3下列句中\"相\"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04春季)A.价直百金,以此相答 B.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C.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D.富贵莫相忘也4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一项是(04秋季)A.是为何谷 B.何为以公名之C.以臣为愚 D.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5下列对句中加括号的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05年春季) ① 灵隐寺(为)尤/山树(为)盖 ② (而)撮奇得要/坐(而)玩之者 A.①相同,②相同 B.①相同,②不同 C.①不同,②相同 D.①②均不同 6下面句子中\"以\"的含义相同的两项是(05年秋季)A.得以文字相乐之意 B.以谢平昔奖进C.得以文字相乐之意 D. 以成其德耳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06年春季)A 余疑钓之不善 动而掣之则无有 B 皆毕食以出久之,能以足音辨人C 无何,浮子寂然 晴碧泛然 D 亦知其趣焉 且焉置土石.分别为\"之,之,是, 此,其,相,为,为,而,以,之,以,然,焉\".由此可见,\"之\"\"为\"\"以\"\"其\"\"而\"等为常用,常考的虚词.对这些虚词重点复习总不会错的.
第二步减去容易掌握,已经掌握和不需要掌握的义项.
从初一接触古文至今已有六年,我们学过数十篇古文了.文言虚词的复现率很高,应该说,我们对大多数虚词和对虚词的大多数用法是熟悉的.中考时又曾经系统复习过,所以认真排下来,我们会发现,真正没有掌握的用法并不多.希望教师们帮助做一做这个梳理工作,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完善知识结构.以\"之\"为例.其详尽的用法有以下这些.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一般作宾语,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有时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 精品资料 第1页 共28页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也可代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
例如:
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官传序》,代人) 至则无用,放之山下.(《黔之驴》,代物\"驴子\")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代事理) 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代人\"我\")
(二)可以作兼语.所谓兼语,是指\"之\"既是它上面动词的宾语,又好象是它下面述说词(动词或形容词,又称谓词)的主语.
例如:鞣使之然也.(《劝学》) 吏护之还乡.(《童区寄传》)
(三)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此\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例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愚公移山》) 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如: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病梅馆记》)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例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四}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用在被后置的定语之前,可译为\"的\". 例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五)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例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而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七) 音节组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如: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
⒊\"之\"字有时放在不及物动词下,形式像宾语,却不是宾语.一则不及物动词本不应有宾语,二则那不及物动词既不是意动用法,也不是使动用法,也不会有宾语.这\"之\"字毫无必要用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 精品资料 第2页 共28页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它,用它只是多一音节罢了.例如: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孟子》) 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左传》)
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经》)
4.由\"之\"结合的复音词有\"之类\"\"之属\"\"之徒\"\"之流\"等.这类词基本同义,\"之\"似有\"这\"之义,可根据上下文翻译为\"这一类\"\"这一批\"\"这一群\"等.
例如: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六国论》) 5.\"之\"字也有实词用法.如它常用作动词,译为\"到……去\". 例如:吾欲之南海,何如 (《为学》)
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五人墓碑记》)
看起来很多.但用\"减法\"一\"减\你会发现,大概也只剩下\"取消句子独立性\音节组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等不多的用法了.
再如\"其\"字.其详尽的用法有以下这些.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用作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例如:见其二子焉.(《荷条丈人》)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石钟山记》)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立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一般代人时,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或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例如: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
庄宗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伶官传序》)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齐桓晋文之事》)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二)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例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三)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等. 例如:用讫,再令药熔,用手拂之,其印自落.(《活板》)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廉颇蔺相如列传》)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屈原列传》) (四)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如: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为之听.(《弈秋》)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也可省去.
例如: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庄暴见孟子》,表揣测)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 精品资料 第3页 共28页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勾践灭吴》,表反诘)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使\"等;或表选择,可译为\"抑或\"\"还是\".常两个或两个以上连用,译为\"是……还是……\".
例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送东阳马生序》) 呜呼!其信然邪 其梦邪 其传之非其真邪 (《祭十二郎文》)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逍遥游》) 4.用作助词,在句中起调节音节作用,无实际意义,可不译. 例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北风其凉,雨雪其雾.(《诗经》)
让我们用\"减法\"一\"减\就会发现:1.用作代词时,复杂的用法只有\"活用为第一人称\其中的\"等;2.用作副词时,复杂的只有\"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另外,还有连词的部分用法.这么一\"减\也就简单起来.
其他的虚词也是这样.
第三步,减去不容易设题的.
我们以\"而\"字为例.\"而\"字,很常见,用法也较复杂,特别是其连词用法.但是,\"而\"字的许多义项,并不是都可以用来设题的.特别是设选择题,非此即彼,边界要求很清晰,难度是很大的.有时理论上可以,实际上并不行.\"而\"字的详尽的用法如下.
⒈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等. 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冯婉贞》)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例如: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石钟山记》)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伶官传序》)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例如: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鸿门宴》) 渔公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石钟山记》) (五)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以致\"等. 例如:涵淡澎湃而为此也.(《石钟山记》) 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赤壁之战》) (六)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等. 例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七)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例如;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保民而王.(《齐桓晋文之事》)
(八)表示修饰关系(即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可不译.例如:徐而察之.(《石钟山记》) 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左忠毅公逸事》) 老妇恃辇而行.(《触龙说赵太后》) 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 精品资料 第4页 共28页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例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 (《赤壁之战》) 而翁归,自与尔复算耳.(《促织》)
3.用作双音虚词.与别的虚词组合构成双音虚词,又分为下面几种情况:
(一)附在别的虚词后,构成\"以而\"\"既而\"\"俄而\"等固定结构,可译为\"一会儿\"\"不久\"等. 例如:已而英霍山师大起.(《梅花岭记》) 俄而百千人大呼.(《口技》)
以衾相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二) \"而已\"连用,为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己.(《师说》) 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种树郭橐驼传》)
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净过日而已.(《与妻书》)
(三) \"而后\"连用,作为连词,表示前后两件事的连续关系或条件,相当于\"方才\"\"才\". 例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让我们重点来看\"而\"字的连词用法.我们就会发现\"并列\递进\承接\"等用法之间的区别很小,命题容易产生争议.而\"转折\因果\修饰\"等区别要显豁一些,命题产生争议的可能性就要小一些.命题者自然怕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05年春季就只让我们判断\"(而)撮奇得要/坐(而)玩之者\"两句中\"而\"字用法是否相同.
随着复习的深入,如此一减再减,真正没有掌握的用法也就所剩无几了.
其他知识点,能力点的复习,也可采用此法.而且,在高考复习后期,这也是帮助同学心理减压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
附:常用文言虚词用法: 一,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一般作宾语,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有时也可代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
例如:
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官传序》,代人) 至则无用,放之山下.(《黔之驴》,代物\"驴子\")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代事理) 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代人\"我\")
(二)可以作兼语.所谓兼语,是指\"之\"既是它上面动词的宾语,又好象是它下面述说词(动词或形容词,又称谓词)的主语.
例如:鞣使之然也.(《劝学》) 吏护之还乡.(《童区寄传》)
(三)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此\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例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愚公移山》) 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如: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病梅馆记》)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 精品资料 第5页 共28页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例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四}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用在被后置的定语之前,可译为\"的\". 例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五)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例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而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七) 音节组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如: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
⒊\"之\"字有时放在不及物动词下,形式像宾语,却不是宾语.一则不及物动词本不应有宾语,二则那不及物动词既不是意动用法,也不是使动用法,也不会有宾语.这\"之\"字毫无必要用它,用它只是多一音节罢了.例如: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孟子》) 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左传》)
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经》)
4.由\"之\"结合的复音词有\"之类\"\"之属\"\"之徒\"\"之流\"等.这类词基本同义,\"之\"似有\"这\"之义,可根据上下文翻译为\"这一类\"\"这一批\"\"这一群\"等.
例如: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六国论》) 5.\"之\"字也有实词用法.如它常用作动词,译为\"到……去\". 例如:吾欲之南海,何如 (《为学》)
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五人墓碑记》) 二,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用作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例如:见其二子焉.(《荷条丈人》)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石钟山记》)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 精品资料 第6页 共28页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立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一般代人时,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或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例如: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
庄宗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伶官传序》)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齐桓晋文之事》)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二)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例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三)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等. 例如:用讫,再令药熔,用手拂之,其印自落.(《活板》)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廉颇蔺相如列传》)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屈原列传》) (四)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如: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为之听.(《弈秋》)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也可省去.
例如: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庄暴见孟子》,表揣测)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勾践灭吴》,表反诘)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使\"等;或表选择,可译为\"抑或\"\"还是\".常两个或两个以上连用,译为\"是……还是……\".
例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送东阳马生序》) 呜呼!其信然邪 其梦邪 其传之非其真邪 (《祭十二郎文》)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逍遥游》) 4.用作助词,在句中起调节音节作用,无实际意义,可不译. 例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北风其凉,雨雪其雾.(《诗经》) 三,而
⒈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等. 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冯婉贞》)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例如: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石钟山记》)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 精品资料 第7页 共28页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伶官传序》)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例如: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鸿门宴》) 渔公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石钟山记》) (五)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以致\"等. 例如:涵淡澎湃而为此也.(《石钟山记》) 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赤壁之战》) (六)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等. 例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七)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例如;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保民而王.(《齐桓晋文之事》)
(八)表示修饰关系(即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可不译.例如:徐而察之.(《石钟山记》) 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左忠毅公逸事》) 老妇恃辇而行.(《触龙说赵太后》) 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例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 (《赤壁之战》) 而翁归,自与尔复算耳.(《促织》)
3.用作双音虚词.与别的虚词组合构成双音虚词,又分为下面几种情况:
(一)附在别的虚词后,构成\"以而\"\"既而\"\"俄而\"等固定结构,可译为\"一会儿\"\"不久\"等. 例如:已而英霍山师大起.(《梅花岭记》) 俄而百千人大呼.(《口技》)
以衾相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二) \"而已\"连用,为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己.(《师说》) 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种树郭橐驼传》)
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净过日而已.(《与妻书》)
(三) \"而后\"连用,作为连词,表示前后两件事的连续关系或条件,相当于\"方才\"\"才\". 例如: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四,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如果第一件事情略先,第二件事情略后,可译为\"就\"\"便\".
例如: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如果第二件事情并不在第一件事情之后,只是到了第一件事情之后才发现有第二件事情,可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例如: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个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 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 \"\"就\".例如: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兴隆可计日而待也.(《出师表》)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 精品资料 第8页 共28页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可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 学而》)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个分句,可译为\"可是\"\"却\". 例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欲速则不达.(《论语,孑路》)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
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个分句,可译为\"虽\"\"倒是\".例如: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郑风》)
2.用作副词,也分为几种情况:
(一)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例如: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
(二)表示对动作行为的强调.可根据上下文翻译. 例如: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三)表示仅限于某种范围.可译为\"仅\"\"只\"\"才\"等.
例如: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列子'汤问》)
3.\"则\"字也有实词用法.如其用作名词时作\"法则\"解,用作动词时作\"仿效\"解.例如:故有物必有则.(《孟子 告子上》)
惟天为大,惟光则之.(《孟子 滕文公上》) 五,或
1.用作代词.有时分指它前面已经出现的人或物的一部分,有时泛指某人,某物或某种情况,可译为\"有人\"\"有的\"\"某人\"等.例如: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六国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登泰山记》)
2.用作副词,表示不敢或不能肯定,可译为\"或许\"\"也许\"\"可能\"等.例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操刀挟盾,猱进鸷击,或能免乎.(《冯婉贞》)
3.用作连词.表示两种(或以上)的情况可供选择或者动作行为的交替发生,可译为\"或者\"\"有时\"等.
例如: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项脊轩志》)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岳阳楼记》) 或王命急宣.(《三峡》)
4.语气助词,常用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 例如:残贼公行,莫之或止.(《论积贮疏》)
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孟子 滕文公上》)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 精品资料 第9页 共28页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六,乃
1.用作副词,又有下面几种情况.
(一)表示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于是\"等.,例如: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
悉令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又六七里,乃止.(《柳毅传》)
(二)表示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表示有点出乎意料.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三)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仅)\"等.
例如: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也分为几种情况:
(一)用作人称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例如: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二)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样\"\"这\".
例如: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例如: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4.双音虚词.与其他虚词组合起来表示一个固定结构.
如:\"乃今\"连用可译为\"而今\";\"无乃\"连用可译为\"大概\"\"恐怕\表示委婉语气,用于推测性问句.
例如: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逍遥游》) 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七,既
1.用作副词,又分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完结,可译为\"……以后\"\"已经\"\"完全\"等.有时\"既已\"连用,可译为\"已经……之后\".例如: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以求谋臣,无乃后乎 (《勾践灭吴》)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二)作为时间副词,表示在隔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生了某事,可译为\"不久\"\"一会儿\"等.有时\"既而\"连用,意义不变.
例如: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祭十二郎文》) 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三)表示数量的全部,可用\"尽\"字译出.例如: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左传 僖公二十二年》)
东西周皆入于秦,周既不祀.(《史记 周本纪》)
2.用作连词.连接词与词,分句与分句,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或者由前一个分句的事实引出下一个分句的推论,可译为\"既然\常和\"且\"\"又\"等词前后呼应.
例如:既云孟子不见诸侯,因何见梁惠王 (《梦溪笔谈》)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谋攻》)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 精品资料 第10页 共28页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厥秦,将焉取之 (《烛之武退秦师》) 八,遂
1,作副词.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译为\"就\"\"竟\"\"终于\". 例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信陵君窃符救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廉颇蔺相如列传》) 2,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因此\"\"于是\"之义. 例如:遂绝秦,使使如秦受地.(《屈原列传》)
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与公子俱.(《信陵君窃符救赵》) 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促织》) 九,与
1.用作连词.只连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又有下面几种情况: (一)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和\"\"跟\" 例如: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二)表示选择关系.有时单用,有时\"与其\"连用,相当于\"若是\后面常用\"孰若\"\"不如\"等和它呼应,用来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
例如:与其不逊又宁固.(《训俭示康》)
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童区寄传》)
2,用作介词,表示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跟\"\"同\". 例如: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劝学》) 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 3,用作副词.可译为\"皆\"\"都\".
例如;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涉江》) 4.用作语气助词,通\"欤\".表示疑问,感叹,揣测等语气. 例如:子非三闾大夫与 (《屈原列传》) 为是其智弗若与 (《弈秋》)
5.\"与\"也有实词用法.如其用作动词,有\"给予\"\"结交\"\"参与\"等意义. 例如:与之璧,使行.(《完壁归赵》) 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十,盖
1.用作副词.可译为\"大概\一般\".用在句首,也可用在句中.如: 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训俭示康》)
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日月 (《祭十二郎文》)
2,用作连词.连接上文,起说明原因的作用,含有不十分确定之意,可译为\"大 概因为\".如: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愚溪诗序》)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愚溪诗序》) 3.用作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如: 盖儒者之争,尤在于名实.(《答司马谏议书》)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赤壁赋》) 4.\"盖\"的实词义项有:A.车盖.B.覆盖,遮盖.C.压倒,胜过. 十一,所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 精品资料 第11页 共28页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所\代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⒈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座之中,不宜有所过.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⒊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作用.如: ⒈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2.臣所过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⒊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所\"和\"以\"连用,在文言中也常见.其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
⒌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 义,为能急人之困. ⒍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 表示目的和手段的,如 ⒎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⒏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十二, 以
一 虚词用法: (一)介词:
\"以\"字作为介词,它后面一定带有一个名词或者词组.\"以\"字和它后面的名词或词组组成一个介宾词组.以\"字后的名词或词组即是\"以\"字的宾语.整个介宾词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
⒈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
A可译为\"用\"\"拿\"\"把\".如果\"以\" 字的宾语承前省略,可译为\"拿来\"\"拿去\"\"用来\" (但\"以\"字的词性与它们并不完全相同.)
例: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战国策·魏策》) 拿
2)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为学》) 把 3)以精力自致者(用) (《墨池记》)
B可译为\"按\"\"按照\"\"依据\"\"凭\"\"靠着\"\"用(凭)什么身份\" 凭,靠.例:
1)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凭,\"以五十步\"介宾词组作状语,修饰动词\"笑\表示动作凭借的条件.)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 3)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 (《孟子·梁惠王下》) 按照,依照.例:
1)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
2)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 (《雁荡山》)
3)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 介词.凭借……身份,按照.) (c)根据.例:
(1)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以:一说拿. (《捕蛇者说》) (2)贵以近知远. (《察今》)
2.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 \"由于\"\"因\"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 精品资料 第12页 共28页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例:1)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塞翁失马》)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4)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
⒊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于\"
例: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2)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祭妹文》)
⒋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1)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 (《史记·淮阴侯列传》)
2)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战国策·周策》)
3)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
⒌ 与\"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如\"以上\". 关于这一意义究竟是连词还是介词,尚有争议,本人比较同意作介词,因为\"上\"\"下\"\"东\"\"西\"等词是方位名词.
例:1)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陈涉世家》) 2)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意:
A)介词\"以\一般说来都需要宾语部分,以便组成一个介词词组,来修饰动词,但是在文言文中,有时介词\"以\"的宾语可以省略.比如,宾语太长或者宾语已在上文中出现过.这种省略不会影响文义.例:明日,子路行以告.(《论语·微子》)
B)关于\"以\"字组成的介宾词组,在词序上有两种变化值得注意:其一,整个介宾词组可以放在动词前面,也可以放在动词(及其宾语)后面;其二,为了强调介词\"以\"的宾语,可以把宾语提到\"以\"的前面.有时候,提前的宾语是代词\"是\是以\"等于说\"因此\".
(二)连词
\"以\"作连词与\"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可以用\"而\"替换它.二者的区别是:\"而\"是用得最广的连词,可表各种关系,而\"以\"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⒈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 )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例:1)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2)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3) 或脱身以逃. (《五人墓碑记》)
2.表示承接关系或连动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1)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连动 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黔之驴》) 3)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与妻书》)
⒊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为了\"等.
例:
1)火尚足以明. (《游褒禅山记》) 表结果
2)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 (《问说》) 表目的 3)楚人伐宋以救郑. 介词,以便.这里作连词用,用来
4)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隆中对》) 来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 精品资料 第13页 共28页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5)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连词,\"鄙远\"是\"越国\"的目的;连词,\"陪邻\"是\"亡郑\"的结果. (《烛之武退秦师》)
⒋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示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例: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连词,因为,表原因 (《送东阳马生序》) 3)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由果溯因(《烛之武退秦师》) ⒌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1)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兮辞》)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论语·述而》)
3)俯身倾耳以请. 连词\"而\连接状语和谓语 (《送东阳马生序》)
4)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以连接状语\"潜师\"与动词谓语\"来\状语表示动词谓语的方式.《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以\"作介词和连词的区别:(\"以\"字的分辨)
\"以\"字各种用法的分辨,一般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 \"以\"字是介词,那么它后面总要有个名词或词组,组成一个介宾词组,来修饰动词谓语.所以我们只要看到\"以\"字后面有名词或词组,而全句只有一个动词时,那么\"以\"字就是介词了.\" \"以\"字是连词,它总要有被连接的两个部分,而这两个部分大多是目的复句,因果复句.所以我们只要看到\"以\"字前后都有动词谓语,那就可以断定这个\"以\"字是连词了.
\"以\"字难分辨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字是介词,而它的宾语承前省略了,就表面上看,它后面紧接着的是动词,而不是名词.遇到这种情况,只要我们注意一下\"以\"字前面是否还是个动词,如果不是,\"以\"字就是介词,如果是,\"以\"字就是连词.另一种情况象\"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新序·杂事·叶公好龙》)这个例子中的\"钩\"\"凿\"\"雕文\"的目的都是画龙,所以\"以\"是连词,可译为\"来\".这就不仅是从\"以\"字词性的特点上来分辨的问题了,它还牵扯到句中实词的解释,这就需要我们从整个句子的语言环境来判断.只能就具体问题具体来分析了.
(三)副词:
通\"已\"可以译为\"已经\".\"以\"和\"已\"不但同音,而且在篆文中同一个字. 例:固以怪之矣.(《史记 陈涉世家》) 通\"已\".已经
\"以\"作指示词,可作代词,也可作形容词(定语);若作状语,即副词,便当\"如此\"用.例: 以告者过也.(《论语·宪问》)——这是告诉你的人说话过头了. 复音虚词
1.\"以为\"\"以……为\"\"以(之)为\"用法:可以译为\"以为\认为\把……看作(当作)\认为……是……\"
例:1)寡人之国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动词,认为,以为)《孟子·梁惠王下》
2)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认为……是……,任命……为……)《逍遥游》
3)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2.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
例:此可以为援(把,这只可以联络他作为外援) (《隆中对》) 3.以是,是以:\"因此\"
例: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连词,\"因为\";介词,\"把\")(《送东阳马生序》) 2)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 3)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五蠹》)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 精品资料 第14页 共28页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所以
\"所以\"在西汉以前,若\"以\"当\"因\"\"由\"讲,便是\"……的缘故\"之义;若\"以\"当\"用\"讲,便是\"……的方法\"之义.
例: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3)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墨子》)……的方法
二.实词用法:可当名词,作原因解,例:宋人执而问其以.(《列子·周穆王篇》)意即\"宋人捉了他问他的道理(或原因)\" 又可作动词:如(《战国策 韩策三》)\"昔齐桓公九合诸侯,未尝不以襄王之命\" 意即\"过去齐桓公多次会合诸侯,不曾不用周襄王的命令\".还可以当\"以为\"\"认为\"讲,例: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列子》) 十三,于
一虚词用法:
(一)助词 用在动词前面,无实在意思.动词词头. 例:黄鸟于飞.(《诗经·周南·葛覃》)
(二)介词 \"于\"是古代汉语中最常用的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来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今翻译时多应改作状语,有的可改作宾语) 介词\"于\"的用法比较简单,大致可分为四种.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翻译时需注意,因为\"于\"和现代汉语的某些介词不一样,\"于\"字的含义比较宽泛比如\"于\"只能介绍动作发生的时间,而不包括起止,趋向等.\"于\"介绍动作发生的地点,只介绍动作的位置,而不包括方向,所以在理解和翻译时,我们就需要根据它与动词谓语的关系,选用适当的现代汉语介词.
A\"对,对于\".
例1) 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对,对于
例2)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B\"在\"
例3) 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伤仲永》)在 例4) 乃设九宾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在 C\"到\"
例5)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到
例6)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到 D\"从,自\"
例7)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墨子·公输》)从,自 例8)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从,自 E\"在……方面\"
例9) 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墨子·公输》)在……方面 例10)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在……方面 F\"向\"
例11)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本义项指后一个\"于\". 例12)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G\"与,跟,同\"
例13)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 精品资料 第15页 共28页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例14)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史记·项羽本纪》) 例15)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H介绍原因,目的,条件
例16)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例17)激①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I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 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例18)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例19)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20)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注意:不是介词\"于\"字本身能表示被动,而是动词用于被动的意义,但是由于用\"于\"字引进了行为的主动者,被动的意义就更加明显了.还有古代这种用\"于\"字的被动句的词序和现代汉语不同,在现代汉语里,表示被动的介宾词组放在动词前面(例,大树被风吹倒了),在上古汉语里,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于\"字介宾词组放在动词后面(例,东败于齐).
2表示比较
文言中,一个事物的特征,情况要和另一事物进行比较时,常常用\"于\"字介绍出比较的对象,这种\"于\"字常用在形容词,副词之后,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文言文中,由\"于\"字组成的介宾词组用在形容词后,除了介绍情况比较的对象外,还有一种作用,就是介绍某种特点(即形容词所表达的内容)发生在那一方面,或由于何种原因造成的.
例1)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本义项是指后一个\"于\". 例2)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例3) 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三)复音虚词
\"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1.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例1)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2)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口技》) 例3) 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2.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 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例1)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崤之战》)
例2)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在这种情况下,在这时 例3)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四)\"于\於\"区别
二字是同义词.《诗经》,《尚书》,《周易》多作\"于\其他书多作\"於\".有些书(如《左传》)\"于\於\"并用,\"于\"常用于地名之前,其余写作\"於\".但是动词词头作\"于\叹词作\"於\则不相混.
(五)\"于\"的分辨
\"于\"字和它的宾语所组成的介宾词组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这个问题容易分辨,当它在谓语中心词前就是做状语;当它在谓语中心词后就是做补语.请参看前面所讲句子结构一节的语序部分.
\"于\"字介绍的是动作发生的地点,时间,还是情况比较的对象,还是行为的主动者,这个问题的分辨方法,首先是要看谓语中心词的词类.当谓语中心词是动词的时候,\"于\"字介绍的是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 精品资料 第16页 共28页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动作发生的地点,时间,或是行为的主动者;当谓语中心词是形容词的时候,要看\"于\"字的宾语的具体的内容是什么,当\"于\"的宾语是表示地位,时间的词,那么大多数就是介绍动作发生的地点时间,当\"于\"的宾语是人,或能发出动作的物时,那么大多数就是介绍行为的主动者.例如这个例子:\"赵氏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我们要把谓语中心词的具体内容和上下文意结合起来考虑,看一看全句是否是个被动句,如果不能成为被动式,那么就是介绍的地点(动作所关联的对象).否则就是介绍的行为主动者.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介词\"于\在句中有时可以省略.例:\"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二实词用法 动词,超过 .
例: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往,去.
例: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诗经·周南·桃天》) 十四,虽
一连词: \"虽\"作连词,在文言文中有两种用法.
1 , \"即使\\"纵然\" 的意思,用在假设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种假设,然后转入正意.
例: 1)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劝学》) 虽大风浪不能鸣,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促织》)
2 ,\"虽然\"的意思,用在转折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事实,下面转入正意. 例:1)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战国策·赵策》) 2)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张衡传》) 3)门虽设而常关. (《归去来兮辞》) 二副词:\"仅\只有\"的意思.
例:1)决之则行,塞之则止.虽有明君能决之又能塞之. (《管子·君臣下》)
三复音虚词:现代汉语用\"虽然\"的地方,文言中只用一个\"虽\"字,文言的\"虽然\"中的\"虽\"是转折连词,\"然\"是指示代词,结合在一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当于\"虽然如此\"或\"话纵然这么讲\".
例:
1)虽然,每至於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庄子·养生主》) 2)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墨子·公输》) 3)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唐雎不辱使命》) 十五,然 一.虚词用法 (一) 代词
指示代词(区别人或事物)也能用作近指,相当于\"这样\如此\那样\".\"然\"作为\"如此\"解,可以单独成一逗,也可以作谓语或状语.
例1)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例2)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例3)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连词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 精品资料 第17页 共28页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主要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可是\不过\".这种\"然\"字是由代词演化来的. 例1)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游褒禅山记》) 例2) 然睹促织,隐中胸怀. (《促织》)
例3)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史记·项羽本纪》) (三) 作副词\"乃\"\"于是\"之意.
例: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庄子·外物篇》)——鲋鱼忿怒形于面色说:\"我失去我经常的生存物,我没有地方居住,我得到一斗一升的水便能活了.\"
(四)助词
1形容词,动词词尾.\"……的样子\".\"然\"字用在形容词,动词之后,没有实在意义,形容词,动词后边用个\"然\"字,一般用作状语,有时作谓语,\"然\"的用法跟现代汉语里的助词\"地\"相似,有时也可以译作\"……似的\".
例1)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黔之驴》) 形 ②康肃忿然曰. (《卖油翁》) 形
③杂然相许,其妻疑曰. (《列子·汤问》) 形 ④颜渊喟然叹曰. (《论语·子罕》) 动
⑤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 (《孟子·梁惠王上》)动 ⑥土地平旷,居舍俨然. (《桃花源记》) (动)
2用在名词或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
例1) 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
例2) 至谷中则森然干霄. (《雁荡山》) 例3)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登泰山记》) 3偶作语气词\"焉\"字用.
例1)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像子路罢,怕不得好死. 例2) 寡人愿有言然.(《礼记·檀弓》)
例3) 岁旱,穆公召县子而问然.(《礼记·檀弓下》)——年岁干旱,穆公把县子召来询问. (五)然字的分辨:
1单独成句,能作谓语或状语的\"然\"作\"如此\"解;2\"然+代词\"的\"然\"是指示代词或连词语素;3句首的\"然\"是连词;4动词,象声词,状态副词或形容词后面的\"然\"是词尾.
二实词用法
(一)动词 本义燃,燃烧.
例1)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孟子·公孙丑上》) (二)形容词 \"是\对\不是\不对\".
例2) 太后曰:\"然\".(《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例3) 袁曰:\"然,固有所闻.\"(《谭嗣同》)
\"然,非汝,谁与成之 \"(《资治通鉴·淝水之战》) 三复音虚词
若……然 \"象……那样\若+名词,副词,动宾,谓语) 例:1)无若宋人然.(《孟子·公孙丑上》) 若+名词
2)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孟子·公孙丑下》 若+形容词 3)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汉书·贾宣传》)
然则 \"然\"和\"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 精品资料 第18页 共28页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此,那么(那就)\这样……那么……\……那么……\"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例::1)然则虽辱而愚之. (《愚溪诗序》)
2)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 (《黄生借书说》)
然后 相当于现代汉语\"然后\然后才\这样……才……\"的意思.表示承接. 例:1)然后以六合为家. (《过秦论》) 2)然后图南. (《逍遥游》)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然而 \"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的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但是\".这个意义不可单说\"然\".相当于现代汉语\"(虽然)这样,可是......\".表示转折.
例:1)然而恨贯肌骨,亦何能愧避. (《柳毅传》) \"虽然\"见\"虽\" 十六,惟 一,虚词用法 (一)副词:
1,用在名词,数词或动词前面,限定事物或行动涉及的范围,相当于\"仅\"\"只\也可译为\"只有\"\"只可\"等.
例: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论语 述而》)——孔子对颜渊说:\"用我呢,就干起来;不用我呢,就隐居,只有我和你有这种态度罢!\"
2)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例. (《少年中国说》) 3)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只有
2,表示动作,行为的根据与缘由,原因,可译为\"正因为\"或\"只因为\"等. 例:1)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礼记·檀弓》) 2)唯不信,故质其子. (《左传·昭公二十年》)
唯(惟)跟\"岂\"连用,是以反问形式表示不止某个范围,一般译作\"难道只是\"或\"哪里只是\";\"唯(惟)\"跟\"独\"连用是纯粹对范围的限定,同单用\"唯(惟) \"的意义一样,只是有所强调罢了.
3,\"唯\"作应对之辞单独成句,听到或同意对方的谈话,表示恭敬的应答,可译为\"是\"或\"嗯\". 例1) 范睢曰:\"唯,唯.\"若是者三. (《史记 范睢传 》)
例2)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 (《战国策·楚策》)——宋玉答曰:\"嗯.对,有\" (有时既用\"唯\"又用\"然\".其实\"唯\"和\"然\"不同,\"唯\"仅仅是恭敬的答应之辞,不表示可否,只是表示听到了,\"然\"则表示肯定,等于\"对的,是这样\所以\"唯\"和\"然\"应该分开读,只能先\"唯\"后\"然\".)
(二)连词:
1\"唯\"(惟,维)作连词,主要是连接分句或句子,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虽\".可译为\"即令\虽然\纵使\".
例1) 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 (《史记·淮阴侯列传》) 就是
例2) 相如使时,蜀长老多言通西南夷不为用,唯大臣亦以为然.(《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3) 范睢曰:\"主人翁习知之.唯睢亦得谒.\"(《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范睢说:\"旅店主人对他熟习了解;就是我,也能拜访他.\"
2\"惟\维\"都可用作等立连词,相当于\"与\"字,只上古用.
例1)齿革羽毛惟木. (《尚书·禹贡》)——象牙,水牛皮,鸟羽,牦牛尾和梗,梓,豫章诸木料. (三)语气词:\"唯\"\"惟\"\"维\"都可以作语音助词,并无意义.这起源于上古,一直到近代也承袭下来,现代汉语才不用它.这种词不能译出.
A引出主语或强调时间,一般可以不译出. 例1)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滕王阁序》)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 精品资料 第19页 共28页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例2) 惟仲山甫补之. (《晋灵公不君》)
例3) 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 (《尚书·洪范》)——十三年王访问箕子. B表示祈求,希望等,一般用于祈使句,可译为\"希望\请\"等. 例1)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左传·僖公三十年》) 例2) 事急矣,唯君速图. (《中山狼传》)
例3)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C帮助表达判断,有的可译为\"是\".
例1) 唯风马牛不相及也. (《左传僖公四年》) 例2)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左传僖公五年》) 例3)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铭》)
(四)助词:常与\"是\"搭配成固定结构,\"唯……是……\"名词,宾语提前标志 例1) 惟命是听.
例2) 其以义理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问说》)(名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二,实词用法
(一)动词:义为\"思考\思想\".
例1)载谋载维,取萧祭脂. (《诗·大雅·生民》) 2)所以自惟. (《报任安书》)
3)数惟荪之多怒兮,伤余心之忧忧. (楚辞)屈原《九章·抽思》) 十七,为 一,虚词用法
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 例如:
1)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如姬为公子泣 .(《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例: 1)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2)自荷钱出水三日,便为(之)点缀绿波.(《芙蕖》) 3)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3,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在\"\"当\"\"等到\"等. 例: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而行.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例:1)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
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孟子·告子上》) 3)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孟子·告子上》) 5,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例:1)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2)避暑而暑为之退.(《芙蕖》)
6,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例:1)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周处》)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 精品资料 第20页 共28页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3)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韩非子·五蠹》) 4)恐为操所先.(《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5)不者,若属皆且为之所虏.(《鸿门宴》) 6)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 (二)连词
1\"为\"用在因果复句中,可译为\"因为\".
例1)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例2) 秦为知之,必不救也.(有认为为介词) 2\"为\"作假设连词,\"如果\假若\"之义.
例1) 为我死,王则封女,女必无受利地!(《列子》)——如果我死去,王就会封你,你一定不要接受好地方!
例2) 为我葬,必以魏子为殉!(《战国策·秦策二》)——如果我埋葬,一定用魏丑夫殉葬! (三)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反问或感叹),前面有疑问代词(\"何\奚\"等)跟它呼应.可译为\"呢\".
\"为\"往往与\"何\"字呼应,表反问;\"何以……为\可译为\"还要……做什么呢 \" \"何(奚,何以,奚以)……为\"
1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
例:1)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 2)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论语·颜渊》) 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庄子·逍遥游》) 2用于句中,宾语提前.
例:1)惟弈秋之为听.《孟子 告子上》 (四)副词:将来,将.
例:①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②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指南录后序》) 二,实词用法 (一)动词:
1本义是\"做\可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灵活地翻译,像\"治理\作为,当作\成为,变为,形成\称为,叫做\认为\是\".
例: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2引申义归类:
A表示人事关系,作为,充当,担任,当作.
例: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伤仲永》) 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3)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B表示劳作修建,修筑.
例: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墨子·公输》)第二个\"为\" C表示社会意识形态活动,治理,研制,制定. 例:1)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2)而法其所以为法.(《察今》) D表示事物变化,变为,造成,成为.
例:1)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 精品资料 第21页 共28页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3)深谷为陵.(《诗·小雅·十月之交》)成为
E有时相当于表判断的\"是\在句中起联系主语和谓语的作用(又为算做,算是) 例: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两小儿辩日》)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史记·项羽本纪》) 3)不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F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叫作\".
G译为\"认为\常与介词\"以\"连用时,有\"以为,认为\"的意思(见\"以为\") 例:1)孰为汝多知乎!(《卖油翁》)
H与\"以\"连用,也可译为\"把……当作\"(见\"以为\") I作及物动词,当\"帮助\"讲(读去声)
例:1)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 (《梅花岭记》) J还可以当\"有\"讲.
例:1)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游褒禅山记》) 十八,若 一.虚词用法 代词
A人称代词.代替人,有时也代替事物.一般用作第二人称:你,你们.作定语时可译为\"你的,你们的\".
例:若能掩之,则吾子也.若不能,犹有鬼神,吾有馁而已,不来食矣.(《左传》)——你能掩盖我杀君之名,你就是我的儿子.你办不到,假如有鬼神,我宁饿着肚皮,不来接受你的祭品了.
2)若疾入赵璧.(《史记·淮阴侯列传》)你们 3)吾翁即若翁.(《史记·项羽本纪》)你的 B近指代词:这,这样;这个,此,如此. 例:1)公何为出若言.(《管子·问篇》) 连词 A,表假设: (a)假如,如果
例:1)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2)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乐羊子妻》)
3)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孟子·梁惠王上》) (b)即使(让步假设)
例: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颜氏家训·教子篇》) B,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例: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C.他转连词,表另提一件事,略等于现代的\"至于\"\"至如\".有时用\"若乃\" 例: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孟子》)
(三)助词 A,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与\"然\"略同. 例: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卫风·氓》)
B,\"若\"作语首之辞,既无意义,也不起作用,惟《尚书》用得较多,后来仿古者才偶一用它. 例:若翼日乙卯,周公朝至于洛.(《尚书·召诰》)——第二日乙卯,周公早晨到洛阳. 二.实词用法 (一)名词 海神名
例: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秋水》)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 精品资料 第22页 共28页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二)动词
A,像……一样,好象,如.有时用\"若……然\"(像……似的,像……一样) 例:1)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逍遥游》)
2)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水经注·河水》)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外》) B,引申为\"及,比得上\"
例:1)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愚溪诗序》)(比得上) 2)曾不若孀妻弱子.(《列子·汤问》)不如 3)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三.复音虚词:
1,\"若此\":如此,这样.
例:①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察今》)
2,\"若夫\":是句首语气词,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 例: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岳阳楼记》)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醉翁亭记》)
3,\"至若\":\"若\"与\"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
例: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岳阳楼记》)
4,\"若何\":怎么样.例:以闲敝邑,若何 (若之何,若……何) 5,\"犹若\":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察今》) 十九,因 一.虚词用法 (一)介词:
\"因\"作介词,要和别的词组成介宾词组,整个介宾词组则一般只充当状语,修饰动词,说明动作行为发生,进行的有关情况,具体意义有如下三种:
1介绍出动作行为或事情发生的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这是介词,后面跟着的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和现代汉语连词\"因为\"不同,但连词\"因为\"由此发展
而来.)
例:1)然未知雁荡,龙湫所在,后因伐木,始见此山.(《雁荡山》) 2)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3)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察今》)
2介绍出动作行为进行的凭借或赖以发生的条件,可译为\"依据\"\"按照\"\"凭借\"等. A依照,根据.
例: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史记.孙子列传》)因:这里有顺着的意思. B依靠,凭借.
例:1)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2)我欲因之梦吴越.(《梦游天姥吟留别》) 3)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4)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论贵粟疏》)
5)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C趁着,趁此.
例:①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 精品资料 第23页 共28页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③请以舞剑,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3介绍出动作行为发生所经由的人或事物,有\"经过,通过\"的意思. 例:1)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廉颇蔺相如列传》)
2)因南郭惠子以见田常,劝之伐吴. (《墨子》)——经南郭惠子的引见看到田常,劝他攻伐吴国.
(二)连词:连接分句或句子,表示顺承关系或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因为\"或\"于 是\".
例: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石钟山记》)因此 (三) 副词:\"就,于是\"的意思.
例:1)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之)饮.(《鸿门宴》) 3)因释其耒而守株.(《五蠹》) 二.实词用法
(一) 动词:义为依靠,凭籍,引申为顺着,接着,因袭.或义为因而,趁此,就此. 例:1)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韩非子·五蠹》)根据 2)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沿袭 (二) 名词:缘由原因.
例:1)无因而至前也.(《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二十,但
一\"但\"作副词 1.义为\"只,仅\"
1)例 不闻爹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2)例 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扁鹊传》) 3)例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蜀道难》) 2.义为\"只是,不过\"
1)例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
2) 例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但此土非彼石耳.(《雁荡山》) 3) 例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示儿》) 3. 空也,可译为\"徒然\白白地\"
1)例 民欲祭祀丧纪而无用者,钱府以所入工商之贡但赊之.《汉书·食货志》——百姓要祭祀和办丧事却没有用费的,钱库官吏用所收工商税白白地借给他们.
2)例 但费精神於此.《汉书·扬雄传》 4.译为\"尽管\这种用法古人或用\"第\"字
例:涉因入吊,问其丧事,家无所有.涉曰:\"但洁扫除沐浴待.\"(《汉书·原涉传》)——原涉因而进去吊丧,问他家怎么办丧事,却一无所有.原涉说:\"尽管干干净净地打扫,沐浴死尸等着!\"
二\"但\"作连词
表示转折,可译为\"不过\只是\".比现代汉语的\"但是\"转折意味轻. 例1)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三国志·华佗传》) 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与吴质书》)
注意:在古汉语里,\"但\"字不当\"但是\"讲.\"但是\"的意义用\"然\"或\"而\"来表示.二十一,犹 一虚词用法 副词
A还,仍然.表示余势未衰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 精品资料 第24页 共28页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例:1)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饮.(《石壕吏》) 2)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为学》) 3)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 B尚且
例:1)周犹不堪竞,况郑乎 (《左传·襄公十年》)
2)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隐公元年》) C表示\"同是\"\"均\"之义,也作\"犹之\"\"犹且\".(可以归入A) 例:1)古人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D\"犹\"作\"已\"用,太也.仅见于《墨子》,由《墨子》原文\"犹\"\"大\"(太)互用知之.
(二)连词假设,先秦用之,两汉以后极少用.例:横柯上蔽,在昼犹昏.(《与朱元思书》) (三)复音虚词
犹尚:在\"尚且\"的意义上,二者是同义词,所以二字常连用,说成\"尚犹\"或\"犹尚\".可译为:尚且,还,仍然.
例:1)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 2)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犹若:见\"若\". 二,实词用法 (一)名词兽名
(二)动词 如同,好象,好比,同\"于\象(跟)……一样. 例:1)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孟子·离娄上》) 2)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二十二,即
1.用作连词,又分为几种情况:
(一)用在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让步,可译为\"即使\"\"纵使\". 例如: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与妻书》)
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即捕得三两只,又劣弱不中于款.(《促织》) (二)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如:即不幸有方二三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 (《赵将括母》) 用作承接连词,和\"则\"的部分用法相同.
例如: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史记 项羽本纪》)
2.用作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前后两件事紧相衔接,或表示两种情况紧相联系.可译为\"立即\"\"马上\"\"就\"等.
例如:即今傫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记》)
3.\"即\"字还有实词用法.如用作动词时,有\"靠近\"\"接近\"之义.例如:可望而不可即.用作形容词,只用在\"时\"\"日\"等名词前.\"即时\"\"即日\"相当于\"当时\"\"当日\".例如: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巧辨文言虚词
文言文虚词的考察对象是什么 常见的考察模式有几种 是不是有什么解题的快捷途径 这些问题想必是一直萦绕在同学们心中的困惑,同学们也必然亟待知晓这些问题答案和我们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 精品资料 第25页 共28页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所提倡的快捷思路.那么请进入本章的学习:
一,文言文虚词的考察对象
今年的考试大纲把文言文虚词减少到18个,他们分别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夫,与,则,者,之.
二,文言文虚词的考察方式
文言文虚词题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一般的考察方式有: (1)从下面四组虚词中,选出用法和意义一样/不一样的一项 (2)选出下面对加点词理解正确/不正确的一项
(3)选出下面四个选项中和其他三个选项不一样的一项
三,文言文虚词的解题捷径
下面我们将告诉同学们一些解答虚词题的小技巧,怎样在已经有一定虚词积累的基础上来做虚词题呢
一,原文代入法
当你不理解一个虚词的含义的时候,你可以猜测,揣度(有的题目的选项提供了虚词的答案),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测或原文提供的答案是否正确,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把这个含义放到原文当中去检验.
如2002年高考北京卷第9题的A项为:过于荆,至江上/苛政猛于虎也.该项中第二句考生熟知,\"苛政\"与\"虎\"之间存在比较关系,\"于\"相当于\"比\以此代入第一句中显然讲不通,事实上第一句中的\"于\"作\"从\"讲,由此排除该项.同样该题D项也可用此法进行判断,第二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出自苏洵《六国论》,\"以\"作\"因而,以致\"解,以此代入第一句\"知不以利为利益中\"显然也讲不通,可知该项也非正确答案.再看正确项B所涉及的两句: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第二句出自课文《屈原列传》,\"因\"作\"乘机\"解,以其代入第一句中刚好符合上下文语境,由此答案不言自明.
二,结构分析法
我们知道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这一规则不仅仅适用于实词,也适用于虚词,同时有些虚词在句子结构的某一个特殊的位置,决定了这一虚词的常规用法.比如都在宾语前,可能就都是和宾语构成了介宾关系;在句首与其他词语关系不大,可能就是连词.
如2001年高考第13题D项:五千人因衔枚击之/相如因持璧却立.考察这两句语法结构,第一句主语是\"五千人\第二句主语是\"相如\进一步考察\"衔枚击之\"和\"持璧却立\"两者都是连动结构,且都作谓语,由此可见,两者基本语法结构相同,故句中\"因\"的用法也应相同,此处都可作\"于是,就\"解.再看该题正选项B项:遣使约降于燕/故内惑于郑袖.首先补出两句的主语,一为田单,一为怀王.由原文可知,田单乃诈降,是施动者,\"降\"的对象是燕军,故第一句中\"于\"译为\"向\";而第二句中施动者是郑袖,受动者是怀王,怀王放在前面作主语,从语法结构来看这是一个被动句,所以句中\"于\"作\"被\"讲,进行这样的语法分析后,该项中两个\"于\"显然不同,符合题目要求.
三,语境推断法
就是联系上下文,语句的整体意义实际上限制了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因此考生也可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来进行判断.
如2001年春季高考全国卷第12题D项: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第一句上文的语境是\"漕河与盐河近而不相接\下文写徐九思\"筑减水桥,俾二水相通\由此可推断该句中的\"则\"应为连词,表顺承关系,相当于\"就,便\";再考察第二句,出自课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 精品资料 第26页 共28页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文《崤之战》,晋襄公在遭到原轸怒斥后,幡然悔悟,派人追赶,追到黄河边的时候,百里孟明视等三人却已经上船出发了.可见,此处\"则\"也为连词,但构成转折关系,可译为\"却已经,倒已经\两个\"则\"用法各异,符合题干要求.
四,辨别标志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能记住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可帮助你快速答题.如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等,表示宾语前置的\"之\"(如\"何陋之有\"),\"是\"(如\"惟利是图\")等.同时识记一些含有虚词的固定格式,如\"是以\"为\"以是\"的倒装,译为\"因为这\";\"无以\"意为\"用来……的\";\"其……之谓也(乎)\"也是一个固定格式,根据情况可译为\"大概(恐怕,难道)说的是……吧(吗)\".
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第16题要求将\"其李将军之谓也\"译成现代汉语,如果能记住这个固定格式的翻译模式,解答本题就会易如反掌,可译为\"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 \"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再如2002年高考北京卷第9题C项: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于俗也/宋何罪之有.两句中的\"之\"都是固定格式的标志,一是古汉语中表原因的固定格式,一是宾语提前的标志,两者显然不同,可迅速进行排除.
在分析文言虚词的具体含义的时候应该多方面考虑,可能要结合几种分析方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超级体验】
仓慈字孝仁,淮南人也.始为郡吏.建安中,太祖开募屯田于淮南,以慈为绥集都尉.黄初未,为长安令,清约有方,吏民畏而爱之.太和中,迁敦煌太守.郡在西陲,以丧乱隔绝.旷无太守二十岁,大姓雄张,遂以为俗.前太守尹奉等,循故而已,无所匡革.慈到,抑挫豪右,抚恤贫羸,甚得其理.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慈皆随口割赋,稍稍使毕其本直.先是属诚狱讼,县不能决,多集治下,慈躬往省阅,料简轻重,自非殊死,但鞭杖遣之,一岁决刑曾不满十人.又常日西域杂胡欲来贡献,而诸豪族多逆断绝;既与贸迁,欺诈侮易,多不得分明.胡常怨望,皆劳之.欲诣洛者,为封过所,欲从郡还者,官为平取,辄以府见物与共交市,使吏民护送道路,由是民夷翕然称其德惠.数年卒官,吏民悲感如丧亲戚,图画其形,思其遗像.及西域诸胡闻慈死,悉共会聚于戊己校尉及长吏治下发哀,或有以刀画面,以明血诚,又为立祠,遥共祠之.
比较下列两组句中\"为\"和\"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B.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C.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D.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
【答案】9.D(前\"为\"为\"做\后\"为\"为\"给\".前\"以\"为\"因为,由于\后\"以\"为\"用\".)
【解析】从语法结构分析,第一个\"为\"在名词前,第二个在动词前,很显然是不同的用法;两个\"以\"都在句首,充当介词,可以利用语境和代入法来判别意义的不同.
高考备考文言虚词过关检测题
一、分别选出下列各题中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
1A(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惊讶。) 2A(你替我把他请进来。) 3D(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 4C(你为什么这么愚昧无知、不明事理! ) 5B(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对楚国有二心。) 6A(向南方夺取了越族各部落的土地,把它改设为桂林郡和象郡。) 7C(我想去南海,怎么样?) 8D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 精品资料 第27页 共28页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于是秦王很不高兴地敲了一下缻。) 9A(灌水的北边有一条小溪,向东流人潇水。) 10D(然而,(他们的堂堂正气是压不倒的)这五个人临刑的时候,神情昂然自若,喊着巡抚的名字骂他,谈笑着死去。) 11C(张良就进去,把情况详细告诉刘邦。) 12D(这五人的牺牲,距离现在修墓安葬他们,为时不过十一个月罢了。) 13B(我慢慢地仔细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 14(你要想让你老子死,你就上前决斗,不然就回家关上门好好等着。) 15D(我攻打赵国,很快就要攻下。) 16A(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 17B(于是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着刺他。) 18C(手刚举起,却又远远地跳开了。) 19A(你进去上前祝酒,祝酒完了,请求舞剑助兴。) 20D(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一击,阉党就不敢再有牵连治罪的事了。)
二、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1(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 2(况且,当时假传的圣旨纷纷发出,株连同党的搜捕遍天下。) 3(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 4(关山重重难以越过,有谁同情不得志的人?萍水偶尔相逢,大家都是异乡之客。)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 精品资料 第28页 共2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