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微型雕刻的简称,是一种以刀代笔,以精小细微为特征的独具风格的艺术形式。雕刻时肉眼看不见, 凭感觉运刀,靠经验完成创作,因而人们又称之为“神刻意雕”,作品具有“微中藏世界,石上读华章”之妙趣。 微雕艺术越来越为人们热爱,越来越被艺术家、鉴赏家、收藏家重视,世界上正在形成一股微雕艺术热。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最优秀、最勤劳、最聪明灵巧的人民,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永垂不朽、令古今世界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其中最令人喷喷称奇、叹为观止的有那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尤其是微雕。一棵不起眼的树根经三拨两弄可以变成一只活灵活现、凌空欲飞的雄鹰,这是根雕;一块似可废弃的石头经三琢两磨也可忽然化为山水木石、鸟鱼虫草,或可成为万里长城的缩影,这是玉雕;不仅如此,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下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这是发雕;还有牙雕、竹雕等等。今天我们学习的明末浙江魏学洢的《核舟记》就是远在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 二、关于作者
魏学伊魏学洢(约1596--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现在浙江省嘉兴市)人。其父亲魏大在明熹宗时做“给事中”官,因上流指责权奸魏忠贤结党树威,被逮捕下狱。魏学洢尽力营救其父,末成。其父被害死在狱中,学洢痛父冤枉,晨夕号泣,自己又受到阉党迫害威逼,不久悲愤而死,只活了30岁。他一生没做过官,生前好学善文,撰有《茅檐集》。 三、字词积累 1、通假字
①为字共三十有四有:“有”通“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②诎右臂支船:“诎”通“曲”:弯曲 ③左手依一衡木:“衡”通“横”:跟地面相平行的(跟竖直相对) ④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挑选 ⑤右手攀右趾:通“扳”,bān,抓着,拿着。 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2、同义词 约——可:大约
历历——了了:清清楚楚 状——然:的样子 3、一词多义
为:①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为宫室、器皿:制,做。 ②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是。 ③通计一舟,为人五:有。
木:①能以径寸之木:木头,木材。 ②以至鸟兽、木石:树。 曰: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叫做。 ②文曰‘初平山人’:是。
奇:①明有奇巧人:奇异。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jī,零数,余数。 有:①明有奇巧人——,炉上有壶:动词,表存在。
②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yò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端:①东坡右手执卷端:开头一边。 ②其人视端容寂:直,端正。 而: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表并列,并且、而且。 ②启窗而观:表承接,不译。
③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表转折,却、但是。 ④而竖其左膝:(表转折)
之:①径寸之木:(助词,的。) ②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代词,这。) ③箬篷覆之。(代词:船舱) ④闭之。 (代词:窗户) ⑤石青糁之。(代词:字的凹处)⑥左臂挂念珠倚之。 (代词:左膝) 其:①其两膝相比者:他们的。 ② 其人视端容寂:那。
③而竖其左膝:(代词,他的,佛印的) ④其船背稍夷:(代词,那) 可:①高可二黍许:大约 ②珠可历历数也:可以
云:盖大苏泛赤壁云:句尾语气词,不译 ②此中人语云:说 并:①对联、 题名并篆文:和 ②并怡然自乐:都 语:①如有所语:说话 ②此中人语云:告诉
绝:①佛印绝类弥勒:极,非常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 3、词的活用 ①名词作状语
箬篷覆之 箬篷:名词作状语,用竹叶做成的船篷。 石青糁之 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②名词作动词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峨冠: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居右者椎髻仰面 椎髻: 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型发髻。
石青糁之 糁: 名词用作动词,原意是煮熟的米粒,涂染的意思。 4、特殊句式
省略句式:①“各隐卷底衣褶中”,“隐”后省略“于”。 ②“则题名其上”,“名”后省略“于”。 定语后置:①“其两膝相比者”,“者”,标志定语后置。 双宾语:“尝贻余核舟一 ”。双宾语是“余,核舟一。” 轩——气宇轩昂 语——窃窃私语 历历——历历在目 了了——一目了然
盈——热泪盈眶、恶贯满盈 比——朋比为奸 贻——贻笑大方(与本文不同义)
夷——化险为夷、夷为平地(与本文不同义)
**古汉语在现代汉语中的痕迹——如“启”字,文中是“打开”义,在现代汉语中仍在沿用着这一用法。例如“启瓶盖儿”、“开启”、信封上的“某某启”。 四、分析课文 说明对象:核舟
你知道这“核舟”的主题吗? “大苏泛赤壁” 说明对象的特征:奇巧
①体积上:小 ②构思上:巧 ③雕刻的人、物、字数量上:多 如何具体说明奇巧:
①体积:长、高 ②船舱:轩敞;箬篷;八扇小窗开关; 雕栏相对;对联;字的颜色 ③船头:游览者的外貌;姿态;神情; 衣褶 ;念珠 ④船尾:舟子的神情和姿态 ⑤船背:题字.篆文的笔画细,清楚
说明顺序:空间顺序。先整体后局部。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则整体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船舱,然后介绍船头和船尾。
说明文的结构:总一分一总,开头总写,由评论引入所要说明的事物,结尾再总写,在总述事物概貌的基础上再作扼要的评论。 一、(1)概述核舟作者的时代,姓名和其雕刻工艺的奇巧,提出核舟的由来及其主题。
【总介王叔远极工微雕(引王说明对象——核舟) 】 二、(2—5)详细介绍核舟的形状、结构,叙述各部位的人与物的神情状貌。是全文的主体。
三、(6)总括核舟上的人,物种类和数字,赞美核舟雕刻者的精巧技艺。 【综说核舟“容量”,极称其技。】 第1段
1、在概略介绍中,从几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的精湛超凡?
①匠师擅长微型雕刻,能够在“径寸之木”上,雕刻出。。。等等许多各种各样的形状; ②匠师在小小的材料上,雕出什么像什么,无不“各具情态”。 2、能概括全文,总括王叔远技艺高超的词是:(奇巧) 3、找出表现核舟主题的句子。(盖大苏泛赤壁云。)
4、找出原料小而表现题材广的句子。(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5、说明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第2段
1、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如何具体说明的?
主要内容是说明这个小小核舟的船舱部分是如何雕制的,都雕刻了哪些东西。 长仅八分多一点,高仅两粒黄米的核舟,它的船舱部分就雕刻了1顶船篷(能看出是用什么东西做的)、8扇窗户(能开能关)、左右栏杆(上有花纹)、16个字(字字清晰可见)。 2、整个核舟只有“八分”长,“二黍高”。船舱就更是微不足道了。作者却在船舱的说明中强调窗户之多,文字之众,你为有什么用意?
正是抓住重点,突出各部分的重点,紧扣了“奇巧、灵怪”这一说明核心。 3、这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
这段主要采用数字说明方法。核舟体积有多大,长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种东西,各有其数,明白清楚,两相对比,其意晓然。 第3段
1、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是说明小小核舟的船头部分是如何雕刻的,都雕刻了些什么。 2、这段文章在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有三个特点:一、以形显神。苏东坡“峨冠而多髯”,饱经世事而所好执着,多情的苏东坡钟情诗画,笃于情谊;黄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与友同读,倾襟吐言;佛印现出超尘脱世的神情,宛然弥勒在前。三人形貌栩栩如生,性格气质各呈其态。
二、对照鲜明。苏东坡和佛印,一为才高情笃的诗杰,一为超尘脱世的名僧,情态迥异,鲜明的对照更显出雕刻之工。
三、笔触细微。“卷底衣褶”之绉纹都可见到,“念珠”粒粒清楚分明,“可历历数也”。微细之处都如此清晰明白,显示了刻工之不凡。
3、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是苏东坡。因为刻画得仔细,所以作者当然也写得细腻;同时还因为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这样说明与主题吻合。
4、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
如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小结第三段:这段文字,说明人物神情态度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描述每个人物又是按照由上部到下部的顺序,层次分明。 第4段
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尾部分的雕刻。 1、这一段文字说明舟尾情况是怎么布局的?
总分结构。先总说“揖左右舟于各一人”,而后分说,从“居右者”说到“居左者”。 船头三人的神态有何不同?对人物的描写中哪些地方突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
“阅”“执”“抚”“指”“语”等词,刻画了苏、黄两人的动作和神态,突出了他们神情的专注、严肃,关系的密切,描绘了他们相互切磋、谈论的情形。“袒”“露”“视”“诎”“支”“挂”“倚”等一系列动词,活画出一个不拘礼节,放浪形骸的和尚形象。 2、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但表现了共同氛围,就是愉悦、轻松、活泼自乐。
3、从这段文章看,这条船是在行进呢,还是已经停下了呢?从何见之?
这条船已经停下了。这从两个方面可以见到:一是“舟尾横卧一楫”,船桨已经放下,表明船已停了。一是两个“舟子”之所为,其一是“仰面”朝天,左手倚靠在横木上,右手扳弄着脚趾头,口中还在随情啸叫,他没有操桨驶船;另一是右手正拿着蒲葵扇煽火煮茶,他的整个注意力都集中在煮茶上面,他也没有操桨驶船。
小结:第2-4段是写船的正面,这一部分实际上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大苏泛赤壁”的生活画卷。
4、这一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说明效果?
拟人:船尾横卧一楫 比喻:居右者椎鬓仰面 顶真:左手抚炉,炉上有
作者借用修辞,使抽象的说明更为具体逼真,更便于表现其雕刻技艺的精妙绝伦。 5、考察古汉语中数词使用与现代汉语的差异。
(1)长约八分有奇。(2)左右各四,共八扇。(3)船头坐三人。(4)共阅一手卷。(5)横卧一揖。(6)倚一衡木。(7)为字共三十有四。
一(幅)手卷 一(个)人 一(张)桌 一(把)椅 一(把)扇 一(块 )抚尺 篆章一(枚) 一(条)舟 为人五(个) 为窗八(扇) 翻译时:①古代省略量词应补出。②数词用在名词之后,翻译时应调整到名词的前面。 由此可见,古汉语中一般情况下,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这与现代汉语中较严格的“数词+量词+名词”的格局不同。
小结:文言的中可直接用数词+名词、或名词+数词; 现代文中必须用数词+量词+名词。 6、第二、三、四段是写船的正面,作者先说船舱,再说船头和船尾,这是一种结构顺序的安排,你认为可不可以先从船首说起再说船舱,最后说明船尾情况呢?两种顺序安排,哪一种为上?为什么?
改用从头至尾的程序更符合方位的系统,从说明的客观效果看,也是很好的。但却不如原文顺序为佳。
综合文中第二、三、四段,这一部分实际上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大苏泛赤壁”的生活画卷,生动极了。作者是这样来描述的:先描述人物活动环境或背景,船舱的描述是交待环境,幽雅恬静,玲珑剔透;而窗上刻字则暗示活动的背景,正当山高月小之夜,水落石出,好一幅波平如镜令人心旷神怡的江上风月。当然,这里十六字的雕刻足见雕刻家的结构艺术,小小一舟自不可移来江上风月,而文字则可打破时空,成功地展示了小舟外的艺术空间,也更成功地冲破了数百年的时限。
在此场景下安排神情各异却志趣相投的一群人物出场,就显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人与景、景与人的互相映照、烘托,堪称获得妙绝的和谐。 第5段
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顶部位的雕制。
1、这段文字中哪些说明可以表现雕刻技艺高超这一中心?
如“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2、写船的正面用了三段文字,写船背为什么只用这么一小段文字? 这是文章中心的需要,也是雕刻者的主观意图决定的。更体现了作者主次分明的说明技巧。 3、既然如此,这段文字可不可省呢?
不可省。因为这是对前文说明的必要的补充,有了它,文章才完整完善,核舟才完全完备。有关的雕刻日期和作者,才清楚。 第6段
这段的主要内容是小结总计核舟上都刻了些什么,最后作者直抒对王叔远雕刻技艺之“奇巧”的赞叹以结束全文。
开头结尾两段文字都是“总体说明”性的,其概括角度有什么不同?
前者是总括王叔远的微雕技艺,后者则是对这一核舟本身内容的概要说明。
开头结尾的两节文字可以看出,作者说明这一核舟的情况时是紧紧扣住了核舟的一个什么样的特点?你从这两节文字中的哪些句子中哪些词语中看出这一点?
紧紧围绕的中心应是雕刻工艺奇巧、灵怪。开头一节的首句,结尾一节的末三句,有力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有关的词语如“罔不”、“曾不”等。
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要统计“核舟”上的物品、文字的数目? 使读者得出核舟容量大、所刻景物甚多的结论。再用“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与之对比,使人们更强烈地感到这个玲珑剔透、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有巧夺天工之妙。以此突出雕刻精湛的技艺,自然引出下句的赞叹语句。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突出中心。 课文如此细致地介绍核舟这雕刻晶的艺术形象,说明了什么?
说明雕刻家构思的巧妙,赞美他的高超技艺,也显示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中心意思) 拓展延伸:
本文题目有“记”字,是否意味着是记叙文?它与《桃花源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 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文章全面而如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雕刻技巧。
从对象看,《桃花源记》记的是事,是记叙文;而《核舟记》记的是工艺品,是说明文。 从语言看, 《桃花源记》多用描写;而《核舟记》则多用说明。 关于记叙文和说明文的区别,简述如下:
记叙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具体而形象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文体。记叙文的基本特点是叙述性和具象性,所谓叙述性,就是用叙述的方法介绍和说明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或事物状态的一种特性;具象性,则是就描写这个写作手段而言,是指用生动而形象的语言文字把事物、人物的情况、面貌等等描述出来,给读者以具体清晰的印象。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的实用事体。它主要是用来帮助人们完整地了解、认识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构造、关系或发生、发展过程,从而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质及规律性。说明文的特点归结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一)内容的知识性;(二)材料的科学性;(三)语言的通俗性;(四)表达方式的解说性;(五)结构的条理性;(六)功能的实用性。 小结:
课文通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篇幅虽短,却说明顺序合理,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有致,确实令人惊叹。这要靠什么?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动的说明。
材料:大苏泛赤壁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在湖州任上被人诬陷,入狱半年。次年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团练副使,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职。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等著名作品,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文章中雕刻家虽取材于这件事,却不受这件事的拘束。如大苏泛赤壁是确有其事,但当时并没有鲁直和佛印陪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