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A. 思想准备 B. 定势 C. 知觉准备 D. 策略
2、布洛卡中枢受到严重损伤后会出现(A)。
1. 2. 3. 4.
A. 表达性失语症 B. 失读症 C. 接受性失语症 D. 失写症
3、对弱光敏感的视觉神经细胞是( C )。
1. 2. 3. 4.
A. 锥体细胞 B. 双极细胞 C. 杆体细胞 D. 水平细胞
4、鲁迅在《阿Q正传》中塑造的阿Q形象,是一种( B )。
1. 2. 3. 4.
A. 再造想象 B. 创造想象 C. 幻想 D. 无意想象
5、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是( A )。
1. 2. 3. 4.
A. 发散思维 B. 辐合思维 C. 再造思维 D. 创造思维
6、个体在意外事件或危急情景出现时表现出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被称为
( C )。
1. 2. 3. 4.
A. 愤怒 B. 心境 C. 应激 D. 激情
7、用奖励性手段强化有机体的某种反应行为使其出现的频率增加的现象称为
( B )。
1. A. 无条件反射 2. B. 操作条件反射 3. C. 经典条件反射 4.
D. 非条件反射
8、按照任务的要求,注意从一个对象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现象叫(1. A. 注意的分散 2. B. 注意的动摇 3. C. 注意的分配 4.
D. 注意的转移
9、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 B )。
1. A. 运动知觉 2. B. 时间知觉 3. C. 似动知觉 4.
D. 方位知觉
10、威尔尼克中枢所指的是(D )中枢。
1. A. 视觉性言语 2. B. 言语运动 3. C. 书写性言语 4.
D. 言语听觉
11、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 C )创立的。
1. A. 笛卡尔 2. B. 华生 3. C. 弗洛伊德 4.
D. 罗杰斯
12、人的听觉主要受( D )的控制
1. A. 额叶 2. B. 顶叶 3. C. 枕叶 4.
D. 颞叶
D )。
13、对于人的举止行为是否合乎一定的道德准则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 D)。
1. 2. 3. 4.
A. 理智感 B. 美感 C. 激情 D. 道德感
14、( C)是一种心理特征,是有效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
1. 2. 3. 4.
A. 人格 B. 气质 C. 能力 D. 兴趣
15、记忆过程包括( D)。
1. 2. 3. 4.
A. 识记、保持和遗忘 B. 识记、再认和回忆 C. 识记、保持和联想 D. 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16、情绪与情感是以( A )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1. 2. 3. 4.
A. 需要 B. 动机 C. 态度 D. 认识
17、一位亲眼目睹美国9.11事件的妇女到现在头脑中还经常浮现出那悲惨的一
幕。这属于( B )。
1. 2. 3. 4.
A. 形象记忆 B. 情景记忆 C. 情绪记忆 D. 动作记
18、威尔尼克中枢所指的是( D )中枢。
1. 2. 3. 4.
A. 视觉性言语 B. 言语运动 C. 书写性言语 D. 言语听觉
19、面对外界物体时,人们总要用过去的经验对其加以解释,并用词把它标示
出来,这表明知觉具有( C )。
1. 2. 3. 4.
A. 恒常性 B. 整体性 C. 理解性 D. 选择性
20、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给以反映的
特性被称为( A )。
1. 2. 3. 4.
A. 知觉的整体性 B. 知觉的理解性 C. 知觉的选择性 D. 知觉的恒常性
21、( A )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1. 2. 3. 4.
A. 错觉 B. 梦 C. 无意识 D. 幻觉
22、知觉的基本特性有( A )。
1. 2. 3. 4.
A. 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 B. 直观性、间接性、恒常性、概括性 C. 直观性、整体性、可操作性、间接性 D. 逼真性、可操作性、选择性、理解性
23、电影中活动的画面主要是利用了人的( D )。
1. 2. 3. 4.
A. 知觉 B. 感觉 C. 对比 D. 后象
24.下列( )是神经元的组成部分。
1. 2. 3.
A. 树突 B. 胞体 C. 轴突
4. D. 突触
25.通用的问题解决策略包括( )。
1. 2. 3. 4.
A. 启发式策略 B. 归纳策略 C. 算法策略 D. 演绎策略
26.心境的特点包括( ).
1. 2. 3. 4.
A. 微弱 B. 弥漫性 C. 持久 D. 爆发
2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 2. 3. 4.
A. 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 B. 无脊椎动物已经出现知觉 C. 只有人类才有逻辑思维 D. 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
28、情绪的功能包括( ).
1. 2. 3. 4.
A. 适应功能 B. 组织功能 C. 概括功能 D. 信号功能
29、关于需要,正确的说法包括( )。
1. 2. 3. 4.
A. 需要都有具体对象 B. 动物也有社会需要
C. 人和动物的自然需要没有本质区别 D.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30、关于想象,正确的说法包括( )。
1. 2. 3.
A. 想象的素材来自于表象 B. 想象属于形象思维 C. 想象属于记忆的范畴
4. D. 想象往往具有创造性
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A. 所有的痛觉都是内部感觉 2. B. 所有的痛觉都是外部感觉 3. C. 痛觉不容易适应
4.
D. 痛觉具有有机体保护的作用
32、兴趣是( )。
1. A. 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 2. B. 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3. C. 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 4.
D. 维持活动的内部动力
33、( )是知觉的基本特征。
1. A. 分散性 2. B. 恒常性 3. C. 选择性 4.
D. 理解性
34、关于气质,正确的说法包括( 1. A. 气质具有稳定性 2. B. 气质具有可塑性 3. C. 气质无好坏之分 4.
D. 气质类型影响工作效率
35、概念是( )。
1. A. 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 2. B. 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应3. C. 以词为基本单位的符号系统 4.
D. 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36、情绪的功能包括( )。
1. A. 适应功能 2. B. 组织功能 3. C. 概括功能 4.
D. 信号功能
)。 37、人的人格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上。
1. A. 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 B. 能力、气质、性格 3. C. 感知、记忆、思维、想象 4.
D. 人格倾向性
38、意识包括( )。
1. A. 对外界事物的觉知 2. B. 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 3. C. 睡眠 4.
D. 梦
39、在读书时,遇到残缺字我们能根据经验将其补全,这是知觉具有( 1. A. 整体性 2. B. 选择性 3. C. 理解性 4.
D. 恒常性
40、在下面心理现象中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
1. A. 意志 2. B. 情感 3. C. 兴趣 4.
D. 气质
41、动机对于活动具有( )的功能。
1. A. 激发 2. B. 指向 3. C. 维持 4.
D. 调整
4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
1. A. 需要具有对象性 2. B. 人的需要是发展的 3. C. 社会需要是人特有的
4.
D. 人和动物的自然需要没有区别
43、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中,缺失性需要是( )。
1.
A. 在种族和个体发展过程中早期出现的需要
)。
2. 3. 4.
B. 力量强的需要
C. 关系到个体生存的需要
D. 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旺盛的需要
44、下面活动属于意志行动的包括( )。
1. A. 散步吹口哨 2. B. 背诵古文 3. C. 摇头晃脑 4.
D. 小学生登山
45、“一题多解”是要培养学生的( 1. A. 逻辑思维 2. B. 求异思维 3. C. 发散思维 4.
D. 辐合思维
46、关予痛觉,正确的说法包括( 1. A. 最难适应的感觉 2. B. 只属于外部感觉 3. C. 只属于内部感觉 4.
D. 具有机体保护的作用
4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
1. A. 人格是个体各种心理特点的总和 2. B. 个体的人格结构相对稳定 3. C. 人格会影响个体的情感 4.
D. 人格具有独特性
48、意识是 ( )。
1. A. 对外界事物的觉知 2. B. 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 3. C. 心理反映形式 4.
D. 感应性
49、( )是意志的品质。
1. A. 自觉性 2. B. 果断性 3. C. 坚韧性 4.
D. 内隐性
)。
)。
50、心境是一种 ( ) 的情绪状态。
1. A. 具有弥散性 2. B. 比较微弱 3. C. 比较持久
4.
D. 影响主体对事物态度的体验
51、表象具有( )的特征。
1. A. 直观性 2. B. 概括性 3. C. 可操作性 4.
D. 整体性
52、( )是气质的特征。
1. A. 感受性 2. B. 耐受性 3. C. 情绪兴奋性 4.
D. 整体性
53、遗忘是指( )。
1. A. 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 2. B. 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的现象 3. C. 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的现象 4.
D. 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54、下列的( )属于意志的品质。
1. A. 自觉性 2. B. 自制性 3. C. 自信性 4.
D. 果断性
55、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把人格分为三个层次,即(1. A. 本我 2. B. 自我 3. C. 他我 4.
D. 超我
56、气质是( )个性心理特征。
)。1. 2. 3. 4.
A. 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特点方面的 B. 受先天生物学因素影响较大的 C. 推动个体行为的心理原因方面的 D. 受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制约的
57、人的人格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上。
1. 2. 3. 4.
A. 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B. 能力、气质、性格 C. 感知、记忆、思维、想象 D. 人格倾向性
58、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包括哪些? 答: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与性格。有很多人认为,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性格是生就的,甚至是不可改变的。其实,人的性格与人的生理基础有一定的关系,但与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关系更大。
二、环境因素与性格。环境包括家庭、自然、社会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形成和
发展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是对不同的人起着不同的作用罢了。人的体态、成熟程度和气质是性格形成的生理条件,而家庭、学校和社会是性格形成的社会条件。这些生理条件和社会条件因个体内在心理活动的差异而对性格形成发挥着不同的功效,致使人们形成独特的性格特征。
三、自然因素与性格。南北方因为气候不同,高原、平原、海岸地带由于地势不同,对人的性格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任何事物都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一般与个别。自然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影响也是这样,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既有一般也有个别。 四、社会因素与性格。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具体的文化特征,比如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道德理想、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些都会在人的性格上打上不同的烙印。比如,中国人含蓄、内倾的偏多,沉静,三思而后行,善于节制;西方人直率、外倾的偏多,好动,情绪波动强烈,容易冲动。每个民族的性格都与其文化传统、
生活方式、生活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五、家庭因素与性格。影响人的性格的家庭因素有很多方面,比如父母的观念、思想、职业、性格、文化水平,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态度、方式。不同的养育态度会直接影响子女不同性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对子女采取严厉型态度,子女容易容易形成执行拗、冷淡、粗暴、依赖、自卑等不良性格特征;采取放任型的态度,子女容易形成冷酷、攻击、情绪不安或消极、与世无争和玩世不恭的性格特征;采取溺爱型的态度,子女容易形成任性、幼稚、以自我为中心、撒娇放肆、缺乏独立性、胆小怕事、对人没有礼貌等消极的性格特征;采取民主型的态度,子女容易形成独立、直率、积极、协作社会适应性强等积极的性格特征。由此可见,父母的态度如何对子女性格形成至关重要。
六、教育因素与性格。学校教育对人的性格的形成,特别是人对社会、事业、
人的看法和态度的形成,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理想、奋斗目标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对人的影响是系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包括学校领导、老师提出的要求、方向,加上必要的奖惩措施,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内容,学校环境和班集体的影响,有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还有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如此等等。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而品德包含在性格之中,是性格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性格的其他部分紧密相联。品德不可能离开其他性格成分而单独发挥作用,因而学校也不可能离开良好性格的培养而孤立地培养品德。因此,学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我们研究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旨在寻找培养良好性格的方法,因为性格如何对人一生的成败影响极其重大,性格如何往往决定一个人的成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格又决定每个人不同的做事风格和做事领域。当一个人做了与性格相宜的事情的时候,往往就能够成功,因为他的性格给他这样的能力;当一个人蔑视他
的性格和天赋,执意做别的事情的时候,往往容易失败。因此,一个人在人生路上的失败往往从他违背他的性格时就开始了。 59、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什么?
(1)从出生到15岁左右,智力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几乎等速增长,之后以负加速方式增长,增长逐渐减慢。(2)在18到25岁之间,智力的发展达到高峰。(3)在成人期,智力表现为一个较长时间的稳定保持期,可持续到60岁左右。(4)进入老年阶段(60岁以后),智力的发展表现出迅速下降现象,进人衰退期。
60、简述思维的特征?
(1)思维的概括性:思维的概括性是将某种事物一般的、共同的属性或特征抽取出来并加以结合的过程。(2)思维的间接性: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或某种媒介来反映客观事物,这就是思维的间接性。(3)思维的逻辑性:采用一定形式、方法,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思维过程就是思维的逻辑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