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此恨绵绵无绝期。犹如江河万古流,流不尽亲人泪,这便是父母,因为没能照顾好子女而扪心的自责与懊悔,他们所恨得不是天灾不是人祸,而是自己。影片《唐山大地震》给我们展示了互不相干的两场劫难,机缘巧合地让一家人死别而生聚,以深沉肃穆的情调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人生,什么是亲情,什么是超时空要爱。
影片开场的1976年地震中,方大强之死,为我们揭示了人生的三大不幸“少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而对于方达与方凳被选择时。他们的母亲哭喊了无数次“两个都得救啊”,可现实委实太残忍,偏要择其一,二者不可兼得,作为一个母亲,手心手背都是肉啊,割哪儿不疼啊;临危关头,母亲用颤抖的声音说出了让女儿记恨32年的三个字:“救弟弟”,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被认为已经“过去了”的女儿方登却在大雨的漂洗下奇迹般地苏醒过来,并被一个比他原家庭强出好多倍的军人家庭所收养。
接下来的方达与方登便开始了在不同背景下的生活:一个人上了大学,一个读完高中走上了打工做老板的路子。当方达携着妻子“衣锦还乡”打算替母“尽孝”时,却被母亲坚决地回绝了,眼瞅着方达要生气了,坐在车后面的方达的妻子说:“方达,别跟妈发脾气,跟妈好好说”,这一句极其简单却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弦,试想有多少时候我们曾为父母着想过:有多少时候我们能将生活的事情跟妈妈好好说。工作的事情跟爸爸好好谈。我们年幼无知时,父母是我们的避风港;当我们稍大一点,便对父母的管束东耳进西耳出,一听就烦;再长大成人后,往往会敬而远之省的唠叨。如果我们真的认为我们已经不在年幼,那么就请你“别跟妈生气,跟妈妈好好说”。殊不知,你的脾气发在父母身上,而他们的火气却不能像你发泄。甚至不能让你看出,任期灼烧自己的心。那时的父母有多难多痛。
第 1 页 共 3 页
影片中的方登生长在军人家庭,虽然条件优越却抹不掉那1976年灾难留给她的阴影。“救弟弟”三个字伴绕在她灵魂的深处,她恨。而大学的情感挫折又使她辍学漂泊还带了一个女儿。若干年后,当养父在歌剧院学唱《走进新时代》时,她的养女归来了,一个他深深爱着的女儿归来了。回家后,方登给父亲穿上了新买的羽绒服,她说:“在我印象里您特别高大。袖子怎么就长了呢”,简单朴实,毫无一点点的粉饰,却能给我们每个人留下深深地印痕。想来人的生长成熟总会有一个衰退期,而当记忆中的父母与现实中的父母真正有差别的时候。我们的确已经值得好好反省一下了。父亲,一个曾经被我们骑来骑去的宽阔脊背却再也不容也不能承受起我们的重量了,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为他做好一个支柱,别再让生活的重担那么一刻也不松懈地压在我们父亲的身上了。记得在《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中有这样一句话:“当别人的爸妈在打牌逛街的时候,我们的爸妈在干活;当别人的爸妈在休息的时候,我们的爸妈仍然在干活;所以我们一定不能让爸爸妈妈失望的”。我们怎忍心眼睁睁地看着他那刚直的腰杆迅速地弯曲下去。
也许仅凭几句台词我们还很难意识到父母对我们的爱有多深。让我们回顾以下两个片段。
当方登重归养父家时的景况,父亲满脸焦灼愁苦的说:“为什么不回家,来封信打个电话总可以呀,不想让我担心?我天天为你担心,你上哪儿去了?”。
另一个场景是当方达将方登带回家时进屋后的那个场面。她的母亲居然一扑通地跪在了令她魂牵梦绕的失散了32年前的女儿面前,哭喊到:“这么些年咋就不给个信呢,我成天念着你们,不理我,你上哪去了”。
这两幅场景深深地刻画了一个父亲、一个母亲对女儿的又爱又恨之情,阐述了父母对
第 2 页 共 3 页
子女的深情与厚爱:尤其是母亲为了女儿居然宁可一个人住在那间小房子里,咀嚼痛苦和折磨:宁可用一生来为女儿忏悔。作为一个军人父亲,明知道女儿不是自己亲生的,他仍然鼓励女儿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他坚信“人是有感情的”;这样的爱是多么的深沉,足以堪称人间至爱。人间至情。虽然我们没有经历那样的生死离别,但我们应该想到天下父母心一样,所以我们应该找点时间找点空闲常回家看看,有事没事打个电话给父母。
而在影片尾声,导演却用了一个“爱转角”的方式将人间的真情推向峰巅,在方登的坟墓里埋的不是其他,正是书包;方达告诉方登“从小学到高中,每次妈妈都买两份课本,有我一份。都有你一份”,此刻的方登终于幡然悔悟。领悟到了母亲的艰难。
许多时候我们都说“我们知道”。事实上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正如常言说的好“不成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不养子,不知父母心”,世间爱有千万种,父母爱子女能得几分子女爱父母。父母不图我们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别让他们希望月儿圆呀人儿圆的心愿老是在等待失望中干枯,在影评结束时,我还是想用一句影片台词来做结尾,别让“没了。才知道真的没了”。
第 3 页 共 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