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管理优化 第18卷2006年2期总第67期 北京房价快速上涨的原因分析 华 莺 摘要:最近几年上海、北京房价先后上涨已经超出 原因。 广大百姓的承受能力。房价上涨固然是经济发展的一 1、市场预期 个体现,但是以国内的这种速度增长却是极不正常的, 预期未来房地产价格上升是投机性房地产需求产 其中的泡沫显而易见。本文希望能够深入探讨催生房 生的根本原因。所以根据房地产需求结构状况,可以 产泡沫的因素。分别是:市场预期、低迷、不发达的资本 说,上海、北京房地产价格飘升是因为对这两地房地产 市场、监管制度、畸形的购买力比例、金融漏洞、利益集 价格上升的预期导致的。 团作用等,希望找到目前现象的真正问题所在。 上海的房地产价格上升始于2002上海APEC会议 从2000年开始的上海房价持续上涨到近期北京房 的成功举行、此后由于成功获得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 价突破新高,国内房地产一片涨声。尽管去年国家出台 权、上海争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个中心和国 了一系列的政策希望能够减缓房价的上涨趋势,但是收 际化大都市等一系列利好因素,促使国际、国内都形成 效似乎尚未达到预期目的。即使是调控最有针对性的 了上海房价必然上涨的预期。 上海,在交易量保持了一段低迷的状态之后,今年3月 北京的房地产价格出现快速上升出现在上海房价 又出现了复苏的迹象;北京的房价则是一路攀升,其均 受到抑制之后的2005年,由于北京成功获得2008年奥 价已经超过上海,成为中国楼王。在南方的广州、珠海、 运会的举办权,而且当时炒房大军开始转而北上,造成 深圳,房价也屡次创造当地新高。国内房价再次出现满 了北京房价将会持续上涨的预期。 涨的局面。欲真正控制房价,必须找出房价失控的深层 北京是否会重蹈上海房价疯涨的覆辙主要取决于 1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基建管理优化 第18卷2006年2期总第67期 该预期是否是理性的预期。首先,由于首都的特殊地 位,使得北京是一个全国富人聚集的区域、也是高科技 小政府官员就会失去这个理想的寻租场所。 尽管中央政府明确表示,对于囤积土地的开发商将 严惩,但是事实上,北京至今没有一家囤积土地的开发 商因此受到影响,更没有被收回土地。来自第三届中国 房地产百强企业家峰会组织的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 人才汇聚的城市。前者意味着最大的消费能力和对高 端服务的持续性需求,后者则代表着巨大的消费潜力, 因为高科技人才都预期属于中高收入阶层,因此,在北 京中高档住房也成为广大开发商最乐于开发的房产。 但是事实上,这部分消费者只能占到北京总体需求的一 小部分,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更加倾向于经济型的中低档 住房。央行3.15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购房 意愿降至历史新低。与此相矛盾的消息是3月23日, 北京四部委联合发布的房地产运行报告显示,1~2月 份,全市商品住宅预售均价同比上涨17.3%。究其原 因,还是小部分的富人们出于奥运会前北京房价必涨的 市场预期而大量进行投资,其结果是房地产价格背离其 真正的价值被人为地托高。 其次,近几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加大,钢铁、水泥、 电解铝以及能源等都供不应求,投资热很难降下来,这 些本来是由于房地产投资速度过快,房价持续猛涨的结 果,现在却发展成为房地产产业链相关行业紧密联系、 互相推动、并不断内部强化、促使房价上涨偏离理性的 原因。近期,又先后在土地拍卖中出现天价,更直接导 致人们形成房价进一步走高的预期。 2、监管制度不力 地方政府越来越看重房价的上涨。其中既有出自 “公心”,也有自己的私利。政府官员说,房价的下落对 谁都没有好处。在传统的GDP考核制度下,没有比房 地产更好的制造GDP增长的手段和途径了。房价的下 落,地方经济支柱产业就会失去支撑,经济就会出现衰 退,持有住房的民众纸上的财富就会缩水。这是“公 心”;还有私利:房价一旦下落,地方经济支柱产业就会 消失,地方财政收入就会减少,地方政府官员短期业绩 表现也就没有合适的工具,一些腐败之源就会阻断,大 20 房地产百强企业共储备土地面积40210.7万平方米,而 北京去年的住宅供地面积不到1000万平方米;其中土 地储备面积在100—500万平方米之间的企业有43家, 占比最大;土地储备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的企业有9 家,与去年相比多了近一倍。 开发商通过囤积土地,造成土地资源紧缺、房价上 涨势在必行的假象。而地方政府对此有意或者无意地 表现出监管和处罚力度的软弱,使得中央的宏观调控政 策无法真正地贯彻执行,反而进一步增加了恐慌性购 买。 3、非理性的购买力 房地产作为一种商品,其价格首先是供求关系的反 映。当前房地产市场购买力基本由三方面组成:一方面 是市场上正常的消费力,是真正购房用来安居的,理论 上这股力量应该占绝大多数,但是事实却要少很多;另 一方面是投资性购买,以获取长期稳定的租金回报;最 后一方面,就是所谓的“游资”。他们所信奉的生存法则 是“东方不亮西方亮,炒罢南方炒北方”。当上海的房价 节节攀升的时候,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的游资都往上 海去,于是房价越炒越高,当房价被打压下来,泡沫一破 裂,他们又转而北上。这部分资金比前两者更庞大,对 房价的走势影响也更大。 但更可怕的是,无论是自住、投资还是投机性购买, 都普遍存在超前购买的倾向。近几年房地产业的价格 一直处于只涨不跌的局面,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失去 理性,担心价格涨幅过快,自己失去购买的最佳时机,因 此导致了愈演愈烈的“供不应求”现象出现。这里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基建管理优化 第18卷2006年2期总第67期 “求”不是正常的间歇性消费,而是几股力量不约而同地 “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本应该在10年甚至是20年逐渐 释放的购买力现在被压缩在短短的几年里就消化完。 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宏观调控之后,北京今年年初的新 盘放量减少,面对如此巨大的供求差距,北京的房价怎 会不飞涨? 4、资本市场不发达 持续低迷的资本市场也是大量资金转战房地产业 的一个原因。一方面,持续走低的股票市场已经无法对 大量社会闲散资金产生吸引力,促使它们转向既能保值 增值、又能投机的房地产市场,从而自觉不自觉地加入 到国际、国内炒房团的行列中;另一方面,国内资本市场 落后,房地产企业缺少直接融资渠道,社会公众无法找 到合适渠道投资发展迅速的房地产业,不能顺利分享房 地产业发展带来的丰厚利润。没有合适渠道。社会“游 资”就只好寻找合法但不“合适”的渠道——炒房地产, 造成房地产泡沫增加。 国内大盘在经历了1年的徘徊之后,终于在今年春 节后再次回到千点以上,但以此为依据说股市复苏还为 时过早,而且相对股市的风险性,投资者更乐意将资金 (甚至是大量的资金)投放在市场预期看涨的房地产中。 5、金融漏洞 9O年代,基于促进房地产发展、金融管理经验不足 等各种原因,金融体系的漏洞被开发商和炒房者广为利 用。一方面,开发商只需要投入占项目总投资20%的资 本金,就可运作一个商品房开发项目。并以此为基础滚 动增加开发项目,事实上大部分的投资资金均来源于银 行。另一方面,炒房者利用银行贷款审核制度不严的漏 洞,反复炒房,短期内迅速提升房价后拿走收益立即撤 退,留下银行承担大量贷款。 尽管银行和金融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相继发 文严控房地产项目贷款1、提高存款准备金率2、提高房 地产开发资本金比例3、规范房地产贷款管理4、并且也 在上海的调控中取得一定程度的收效,但是前期已经发 生的贷款至今无法完全消化,而且不排除炒房者在北京 也采用类似手段套钱。 6、利益集团左右的结果 对于房地产开发商、银行、地方政府和已购买户而 言,房价的下跌都回严重影响到他们自身的经济利益。 对于后两者而言,可能就是不作为,但前两者则可以通 过各种方式,借助媒体诱导民众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 进入市场,盲目的进行不理智、恐慌性的消费。 综上所述,结论毋庸置疑,北京高涨的房价明显存 在泡沫,尽管业内人士给出了种种理由,并声明待下半 年开盘数增加后房价会稳定,但是,在众多力量的共同 作用下,要在短时间内控制房价并不是简单的增加供给 就能够解决的,要从宏观政策、地方监管、新闻舆论等各 方面进行控制才能收效。 [1]2003年121号文要求对商品房空置量 大、负债率高的开发商,严格审批新增房地产开 发贷款并重点监控;对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 工许可证的项目,不得发放任何形式的贷款。 [2]4月25日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 [3]4月27日国务院下发通知,将房地产 (不含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开发项目资本金比例 由20%提高到35%以上; [4]6月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 风险管理指引),规范商业银行办理房地产贷款 的业务管理流程。确定控制房地产贷款业务风险 的具体指标.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自有资本金比例 不得低于35%; [5]10月29日,央行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本文主审:扈姬优教授)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