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近代经济史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近代经济史复习资料整理

2023-02-07 来源:乌哈旅游
中国近代经济史复习资料整理

考试说明:

1. 2个)

共三个题型:名词解释(5分×4个)、简答题(10分×5个)、问答题(15分×

2. 古代和现代部分不考,如果下面资料中有相关问题,大家自动忽略。如果遇到答

案明确的,大家可以自己归纳答案。

3. 劳动。

特别鸣谢:罗时晨、邓跃升、郭昱佐、刘春龙、杨川、李琴、张宇瑶同学的辛勤

4.要去打印的,根据自己情况排版。

按章节整理:

第一章

1.简要谈谈经济史的分期及其依据。(注意时期的划分涉及古代和现代) 一)1883年之前为政治周期:

第一,划分的理由:

(1)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决定的。

(2)以土地为基础、道德压制欲望的财富观,约束了个人理想的发展(即个性被禁锢),由此强化了国家-农民二重结构的稳定性。

(3)法制上,中国缺乏一个正式的制度。

(4)文化上,中国以农耕文化为核心,偏好于稳定、封闭等特征,影响了竞争的社会属性的形成。

第二,时期的划分:

一是西汉以前,整个社会的组织因素得到全面发展;

二是西汉到宋以前,社会的发展仍带有军事偏好,尚未形成文官管理的体制;

三是宋到1842年之间,社会的发展完全集中到文官管理的体制中;

四是1842-1883年之间为过渡时期,中国社会在西方列强的干扰下,以前独立、自由发展的封闭状态被中断,自然经济的化解开始从沿海开放口岸向内地伸展。

二)1883年之后的经济周期

第一,划分的理由:

1、中西方的时空距离已经完全改变,加快了中国卷入到世界市场之中。

2、中国传统价格决定权的丧失,开始围绕西方旋转。

3、中国传统经济的基础——自然经济已经开始松解,依赖市场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第二,阶段的划分

1、1883-1914年为第一增长阶段;1914-1937年上半年为第二增长阶段;

2、1937-1949年新中国建立为战时经济阶段;

3、1949-1952年为过渡时期,以前公私共同生存阶段的结束,经济发展完全集中到公有制时期,进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三)1952年之后的政治经济周期

第一,划分理由:

1.经济基础的变化

2.全球化引发与世界市场同步波动。

3.1998年前后,中国由短缺经济向供给经济转变,需求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推动力量。

第二,时期的划分

1、1952-1978年之间,完全政治周期时期,社会的发展以中央的决策为旋转,在险恶的国际政治背景下,以“超英赶美”为目标,确立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2、1978-1998年之间,为纯粹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此时政治与经济因素共同起作用;

3、1998年之后,经济因素作用加大,并逐渐融入到世界经济的整体之中。

2.如何理解“经世致用”?(百度)

“经世致用”是中国古代知识阶层居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观。“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侧重“形而上”;“致用”的内涵是“学用结合”,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侧重“形而下”。

“经世致用思潮对我们今天的现实意义:

1)把书本知识和实地调查结合起来,既要重视书本知识的积累,也要注重实地考察。

2)爱国“经世”的优良传统、务实革新的精神和求真求是的学风,对于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要以天下为已任,关心国家、民族的兴亡和人民大众的疾苦,要学用一致、经世济民,发扬注重实践、注重实证的求实精神,广泛地进行社会调查和历史考察。

4)在学习问题上不能只停留在定计划、下决心,要拿出实际行动,要注意把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

3.为何要开设经济史课程?

经济史即指以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具体发展演变过程及其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具体而言,则是一国(或一个区域)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相互作用的具体历史发展过程,探索这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及有关规律,再进一步总结人类社会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律。(课件)

经济学的内容,实质上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独特的过程。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其次,历史的叙述不可能是纯经济的,它必然要反映那些不属于纯经济的‘制度方面的’事实,因此历史提供了最好的方法让我们了解经济与非经济的事实是。(百度)

经济史研究可以给经济学的研究提供合格的资料,为研究中国经济现实问题带来历史的眼光和世界的眼光。从致用的角度讲,经济史研究也不是没有用武之地的,最后,经济史的研究可以提高个人的修养,并且能够激发经济学研究的兴趣。(百度)

第二章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与周期波动(罗时晨)

1.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划分?

我们大致上可以把近代中国经济增长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1850-1883为经济从传统向现代过渡时期;1883-1914为近代中国经济初步发展阶段;1914-1936为近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阶段;1936-1952为近代中国经济的战时经济阶段。

从增长的阶段来看,近代中国经济存在一定的波动性、过渡性,其特征可以简单归纳为如下几点:

第一,1850-1883年之间,存在明显的由传统阶段或者早期的政治周期向经济周期过渡的特征。该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一是该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因仍然是被动的政治性因素主导下,推动社会经济缓慢增长的。二是西方列强的入侵逐渐改变了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结构,传统经济的核心——耕织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中国经济逐渐纳入到世界市场的范围之内。三是西方逐步控制了中国的商品流通、金融市场,传统产品的价格决定权。

第二,1883-1914年之间,为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相对完整的起步阶段。其主要表现如下:一是形成了一个与早期完全不同的贸易网络——沿海与内地贸易网。在此网络之下,西方列强借助中国传统金融网络——钱庄及其发行的庄票,利用它们资本薄弱特点,给予资金融通之际,逐步控制了中国的商业流通和金融市场。

第三,1914-1936年之间,则为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个较为完整的发展阶段。其表现如下:一是受到一战的影响,西方诸国忙于战争、无暇顾及中国之故,中国经济得到了一个暂时喘息之机。二是随着洋货进入的减少,前一个时期形成的沿海与内地贸易网出现断裂,一个进口替代企业模式逐步发展起来。三是战后西方逐步恢复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干预,出现了一个经济发展困难的时期,但随着南京政府的建立,经济发展动力又在政府财政困难的条件下,重新由民间自由发展的趋向向国有一统的趋势转化。

第四,1937-1952年之间,则为经济发展的特殊阶段,即战时经济阶段。这一时期,中国是在八年抗战和三年内战时期,经济发展失去了稳定的局面。但这一时期值得注意的是,经过沿海工业往内地的迁移,部分改变了中国原有经济发展的格局,使大西南、大西北等地区的工业化程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2.近代中国经济呈现周期性波动的原因。

(1)技术进步是近代中国中间两个周期繁荣的决定因素。近代中国经济增长和周期波动中比较完整的两个的时期,刚好处在中国引进西方技术的高潮阶段,即先后三次的技术引入中国的浪潮:一是伴随鸦片战争而来的国外工业技术移入中国而引发的制度变迁;二是随着洋务运动而来的“中体西用”式的“求强”、“求富”活动;三是投资活动由官方主导向民间转化——官方的、国外直接投资、民间的投资。

(2)国际国内市场的影响。1883年以前基本是在封闭与朝贡模式下,市场的功能还停留在余缺调剂部分,尚未形成完全为市场而生产和交易的体系;1883-1914年之间则逐步形成了一个沿海与内地贸易循环模式;1914年以后受到战争影响,原先形成的贸易模式或网络因洋货进口减少而出现破裂状况,为此出现了一个进口替代产业浪潮,而1920年后则受到西方各国侵入实力的回归对进口替代产生了强烈冲击,大大影响了企业发展速度,1930年以后西方各国普遍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而中国则在金银比价对比中各种产业获得了一定的保护和缓冲作用。

(3)政府经济政策和行为的作用。这点,大致上可以从下面几点看出:一是1870年“求富”政策;二是1895年允许民间投资设厂,出现“实业救国”和“抵制外货”的浪潮。三是1904年新政;四是1912年以来颁布了许多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如《公司法》、《银行则例》等,即孙中山辞去大总统时与袁世凯的谈话中表达的意识,致力于开发20万万公里的铁路;五是1928年后推行的关税自主、收回租借权、国内统税、币制改革、经济统制等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4)政局的稳定。在第一时期,中国大部分时间南方处在太平天国运动、北方在捻军等农民起义的干扰影响下,经济发展失去了一个稳定的局面,导致人口下降、经济发展被破坏,经济增长呈现下降局面;第一个时期,国内发生局部战争,但当时的经济重心所在地区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南方在多次运动中,逐步形成了一个自治局面,起到了稳定

局势的作用;第二时期,前期则在中央政治权力下降的条件下,减少了对经济发展的干扰;后期随着全国表面的统一、中央政治权力的加强,重新推行了官僚化,影响了经济发展趋势;第四个时期则完全处在战争之中,此时不存在,稳定与否的问题,经济增长所有都被纳入到战时经济的范畴之内,经济没有自由发展可言。

3.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相比,近代中国经济增长有何异同?

1、与日本的比较

1)起步基本一致。一是都面临为西方殖民的危险;二是双方都是农业国,没有像西方那样经历一个原始积累,都缺乏必要的经济结构转型的资金。三是都在封建经济的细胞内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仍以封建势力为主。

2)发展路径差异。为了摆脱危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一开始,双方都推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发展国有企业。为了摆脱危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一开始,双方都推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发展国有企业。中国从1860年开始展开“求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日本在吸收西方技术的基础上,实行“殖产兴业”、“富国强兵”为核心的明治维新运动。起步路径一致,但在具体的推行过程中,双方出现了分歧:中国在“中体西用”思想下,仅仅向西方列强学习“技”,而没有涉足“体”,由此引发了一场由官方主导推行“军工”企业的活动。该活动中,清政府虽然采用雇用劳动制,但产品却由政府根据各地需求进行配置,由此导致企业资金运作完全来自政府,与此同时,清政府并没有取消对民间创办企业的禁令;而日本“早变法,早派游学,以学诸欧之政治工艺文学知识,早译其书,而善其治,是以有今日之强而胜我也。”

3)结果不一样。到八十年代后,中国落后了,此时不但差距拉大,陷入了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深渊,而日本实现了工业化,逐步摆脱了被殖民化的危险,中国则远远没有跨入该行列。

2、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比较

1)起点不同:西方经过工业革命,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先后都完成工业化。它们的经济也相应地由早期的传统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基本解决了温饱,实现了国家的富强。而中国经过闭关等政策,逐渐脱离世界经济发展的轨迹,由早期的东亚经济中心向西方的边缘化转变,此时仍然维持农业经济发展为核心的经济基础。

2)结果差异:中国经过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尚未达到西方国家工业化起步的水平,如煤炭,1810年,英国年人均为600公斤、法国为200公斤;美国250公斤;中国到1936年时尚未达到80公斤。在此之间,中国经济的发展基本还停留在商业阶段。现代工业虽然有所发展,但到抗战前夕,“中国的工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全国范围来说,在抗日战争以前,大约是现代性的工业占百分之十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占百分之九十左右。”

3)周期波动的异同:相同方面:双方都存在上升和下降的波动;时间长度大致相同;都处在世界经济的范围内;不同方面:周期阶段不一样,西方国家是工业周期,中国是商业周期;影响因素不一样。

4.名词解释:经济周期、马尔萨斯陷阱

经济周期一般而言,是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在实际应用和分析中,每个周期一般又分为

四个阶段:经济扩张、紧缩、危机、复苏等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之间,通常是把经济增长是否偏离一条确定的轨迹波动,存在上升、下降,以及波动幅度的大小差异。

马尔萨斯陷阱,就是技术的偶然进步,引发生产力的提高,产出增加,最终导致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带来了人口的增加,直到生产力水平重新降落到人口的生存水平。在此过程中,存在积极与消极地抑制人口方式,以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就这两种方式来看,影响中国历史变迁的动力,应该是放任人口增加后,受社会财富多寡的约束,在寻求社会财富分配过程中,引致社会结构的变迁: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从而打破了上层家庭核心所预期的相对平均的和谐社会。

第三章 近代中国农业发展概况

1、 “三农”问题的缘由及对策

1)近代中国“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1)早期形成的沿海与内地贸易网络的破坏,导致内地资金枯竭。

(2)二元结构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农村劳动力无法得到释放。伴随西方新式工业企业进入中国,中国也从1860年开始兴起了一场“求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直接推动了中国新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到1895年之后,随着官办企业向民间转化,中国新式企业得到了很大发展。自然,就在中国内部形成了一个传统农业、手工业等与现代工业企业相对立的“二元结构”局面。

(3)政局波动,缺乏政策扶持。进入民国以来,原先统一的中国被各地军阀割据所替代。此时,虽然没有发生的战争,但各军阀之间的斗争从未停止过。同时,各派军阀为了

获取更多的经济资源,以维护自身军事、政治等优势,不断加重对所驻地民众的盘剥,由此直接增加了农村地区经济的破产。而此时的中央政府,以至南京国民政府虽然也注意到农村地区逐步破产的真相,但受到政权微弱的约束,无力也无法对农村加以救济,由此加深了“三农”问题的严重性。

2)近代中国“三农”问题对策

针对农村破产等局面,社会各界都给予了极大关注,纷纷从自身角度出发提出了各种改造农村、农民、农业的对策,以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较为典型:

一是知识分子的三大“乡村建设运动”(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

二是金融界的“资金归农”运动(借助乡绅、借助学校和义振会、直接投资形成产业一条龙);

三是中共的土地革命,即早期的打土豪分田地——为了抗战,打击有所限制——1947年的土地改革; 四是国民党的乡村自治,推行保甲制,恢复“礼仪廉耻”的教条;

五是国外对中国“三农”问题的探索,如美国的卜凯在全面调查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农业经营的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卜凯为此向国民党政府提出了一整套、共108条改进农业经济的建议,其中包括建立农村金融设施、使用良种与化肥、改善交通运输条件等等

2、简要分析近代中国农业发展缓慢的因素

与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相比,中国农业的发展基本停留在传统农业阶段,但近代化农业有所发展,然而发展极其不充分。导致这种状况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归结起来主要有如下一些:

第一, 政局的稳定与否。

第二, 第二,自然经济中耕织分离和某些地区商品性经济作物的发展。

第三、土地的集中,

第四、现代化发展迟缓。

3、简要描述中国农业发展的过程(本题涉及古代和现代,大家只要答近代,因为这部分是图表,所以大家自己归纳答案,在讲义36)

4、名词解释: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指工业化以后所形成的与工业、城市相对应的农村、农民、农业问题。

普鲁士道路;

前者是在很少触动封建领主利益的前提下,从变革领主农场制、实现农民的解放出发,

逐步发展资本主义农业。

美国式道路:

就是通常所说的土地国有化后,农民通过解放运动,在占有土地事实基础上建立大量的小农场,由此导向农场主的资本主义经营发展之路

第四章中国工业发展概况

1.从历史、中外对比的角度看国企与民企演进规律和当今中国的争论

中国国有企业:自1860到1890年的洋务运动开始,中国出现了官僚资本主义,其名义为国有,但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中华民国成立后,南京国民政府兴办了一批的官僚资本主义企业。最后就是新中国成立后,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后的国有企业。

规律是,一般为国家控制,为巩固国家政权。

中国的民族企业:从鸦片战争后,19世纪末初出现,在1912到1919由于列强忙于一战,出现过短暂繁荣。1925到1936由于国民政府政策,发展较快。45年到49年日益萎缩。

其规律是,一直不能独立发展,依靠外部环境。

演进:1860-1911年之间,以政府为核心推动,在“中体西用”的体系下,由重工业为起步,政府投资为前提,推行“求强”、“求富”策略,兴办了一批军工、民用工业,这些企业后来受到财税体制的约束,逐步向民间嬗替的,即中国企业产权呈现出了一条由官办、官商合办或官督商办向商办或官助商办形式转化的趋势。1872年中国首家现代股份制企

业开始产生,随后获得很大发展,但在此过程中,中国出现的股份制企业出现了与西方不同的变化,即认股的分批缴纳制和利润分配中的“官利”制。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利用国家权力推行企业官僚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服从或消极抵抗中央政府的,其经营的企业势力则被架空以致削弱;依附于政府,则其控制权与政府形成共进退,掌握实权者逐步演化为亦商亦官。在此背景下,大部分企业逐步纳入到官僚化的企业统制之中,民营企业的实力大为削弱,并且他们的正常发展环境逐渐丧失。

当今中国的争论:

2.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特点:

纵观近代中国企业发展过程,我们大致上可以发现这一时期中国企业存在如下一些特征:

1)企业发展的不平衡

近代中国时期,中国企业发展明显存在不平衡现象:一是地区发展不平衡。近代时期中国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开放口岸,尤其是上海几乎占到一半以上,而广大内陆地区则基本空白,如此状况影响了中国工业整体提升、深化。到南京政府建立后,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尤其日本侵略日益严重影响,中国工业开始往内地,特别是西南地区迁移,前期那种地区分布格局才有所改观。二是行业上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上很少,不占有优势、程度。近代中国企业主要集中棉纺、面粉等轻工业方面,重工业上则仅仅在少数几个领域有所发展,如化学工业中碱、工矿业中的煤铁、交通行业上的铁路和航运,其他领域几乎空白。

2)企业形式的多样化

近代中国企业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独资、合伙、股份制并存,以合伙制企业为主。

3)股份制的超前采用

(附股、自身设立、1883年危机、“几乎无人问津”、1910年危机、1923年危机)

4)传统经济组织对近代市场的适应

(如钱庄的银行化)

3.中国无法发挥二元结构优势的因素

近代中国虽然具备了二元结构的优势条件,但受到当时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其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具体来说,有如下一些不利因素:

一是城市化的超前发展1。讲农业部分内容时,我谈到1883年前后形成的沿海与内地贸易网,到一战爆发后出现破裂,出现进口减少,出口增加趋势,但此时受到军阀割据影响,内地动荡不安,居住在农村地区的地主等富有阶层为了保存自身生命财产,纷纷携带资金流入城市,聚集在城市的租界等地区,导致城市生活水准的提升,从而影响了城市工业雇佣工人的工资水平,即不再能够按照刘易斯所指出的劳动力的工资水平由移出地的生存水平来决定。这点,通过旧上海工资与全国平均以及其他地区的工资水平做一对比,就更加明白了不过了,上海等地的工厂工资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此导致现代工业的成本加

重,很难利用原本低廉的劳动力优势条件。

二是农村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缓慢,无法为工业发展提供大量的原料,

近代以来我国土地、劳动生产率呈现不变或部分下降趋势,由此导致农业生产不可能迅速增加,为工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工业原料。这样,促使中国工业发展所需原料,在国内交通不便、税收高等因素约束下,不得不转而依靠国外市场,如上海发展起来的棉纺织工业所需棉花,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美国的。这种状况直接抬高了中国工业品的价格,降低与国外同类产品的竞争力。

三是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中国存在大量的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与城市工业劳动力需求之间,不能依靠市场本身力量来调节,而是依赖企业内部的中介——包工制度,以及外资企业与中国市场连接中的买办阶层来实现的,如开滦煤矿包工头制度、大量外资企业中采用的买办制度。如此方式极大抬高了中国工业用工费用,同时,也影响了工人积极性的提高。

四是农村大量兼业行为的存在使市场无法扩大。沿海沿江地区虽然受外国侵略势力的影响逐步开放,原先的自然经济自19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解体,逐渐融入到世界市场之中,但对于广大内陆地区来说,经济结构部分受到影响,经济核心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农业劳动力也无法顺利转向城市工业领域,早已存在的人地关系并没有得到解决,为此,为了满足生存需要,日益增加的人口不断投入到农业和家内生产之中,由此导致农村对市场的需求无法得到释放。

第五章(刘春龙¬)

1、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在世界中地位低下的原因

政治因素:前期政治腐败、官员的愚昧、主权的丧失;后期政权更迭、军阀割据、战争不断。、

经济因素:关税的不合理、汇率风险、币制紊乱、交通困难、国内税制繁杂。

社会因素:社会方面的因素很多,影响我国贸易发展的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习惯保守和落后。二是商业知识和法律知识缺乏。三是商业道德低下。

2、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

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存在如下一些特征:

第一,中国长期存在大量的贸易逆差(1864、1872-1876、1948年除外)。

第二,中国对外贸易条件日趋恶化(由自主向被动转化)。

第三,英日美先后成为中国主要贸易对象国。、

第四,中国进口以机制品为主,出口以农、矿产品为主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未发生变化。

3、名词解释:沿海-内地贸易网

沿海-内地贸易网就是西方将大量商品推销到中国内地和从内地吸收原料的贸易网络。

第六章

1、从近代中国民营银行的崛起看当今民营银行的争论及其出路

一、发展历程

中国银行业产生在1897年,故我们在阐述上以此为界,并结合我们在序言中谈到的经济史分类标准,把近代金融的发展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897年之前的外资与传统金融机构演化阶段、1897年至一战,中国初步形成“三角鼎立”时期、一战至1937年“三角鼎立”的分化、1937年以后为战时金融统制时期。

1897年之前的金融。外资新式金融机构的入侵,给中国传统金融机构带来了很大影响:一些逐步纳入到外资金融机构的轨道、一些依靠政府业务而陷入到守旧之中1897-1912年间的金融业

1)中国现代金融业产生2)二足称雄、三足鼎立局面初步形成 3)1912-1937年金融业的发展

A 外资银行的发展 B传统金融机构的兴衰票号的衰落:过度依赖清政府,失去向新式金融机构靠拢的机会钱庄的发展:依赖外国金融机构的拆资-金融风潮-钱业公会-来自国内银行的资金支持。C、本国银行业的独占鳌头 第一,银行业的两次变化第二,其他银行业也获得了很大发展。

4])1937-1949年金融业的衰竭

商业银行由稳定经营向投机转化[库存、买卖外汇];官僚银行一统天下[四行二局一库]

二、争论

1、资金短缺,导致技术落后,产品质量极差。由于我国的民营企业基本上是土生土长,白手起身的,先天不足。民营企业“借贷”又难,向银行借款要履行超额抵押手续。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如果想在国内股票市场上上市也有很多制度的限制。因此,民营企业往往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只能以破旧的厂房、简陋的设备、薄弱的技术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而生产出来的产品粗糙不堪,质量极差,或者空有其表,一用就坏。所以,其产品在市场上几乎没有任何竞争力,更不可能扩大市场范围与档次,资金未能很好回笼,只能面对残酷的淘汰。

2、“家族式”治理结构,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需求,管理混乱,决策不科学。民营企业发展初期,企业结构简单,规模小,经营产业单一,经营决策和管理也比较简单,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可以是一体化的。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企业投资构成多元化,庞大的企业要求建立相应的现代企业制度。如果民营企业仍然以“家族式”统治,企业负责人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而其亲戚、朋友、同学、老乡等则担任副总或部门负责人。那么企业在管理时存在着人情关系,致使许多决定生死存亡的规章制度得不到严格执行,管理混乱;企业在决策时存在着专制,“一言堂”,决策不科学。加上内部因财产分割不均等种种纠纷,企业逐渐走向衰败难以避免。

3、企业主素质不高,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民营企业主从农民而来,在市场上搏杀了几年,虽在一些方面有所提高,但文化水平、经营观念、管理水平和守法诚信等方面的素质依然较低,缺乏对市场的正确判断,粗放经营;依然着重于靠关系、靠逃避税、靠运气、靠投机来发财,稳健经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脆弱,难以通过科学的管理来提高经营效益。

4、外部环境不理想,限制了民营企业进一步的发展。民营企业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参

与中国的市场经济,阻碍甚多。其一是国有企业背靠政府垄断了一些特定资源,民营企业跟它竞争处于劣势地位;其二是外资企业实力雄厚,管理经验丰富,管理正规,各方面背景很好,民营企业竞争不过外资企业;其三是各种各样的行政管理部门太多,对民营企业来说不胜其烦。许多民营企业常常被逼良为娼,不得不出一些下策,搞公关活动、权钱交易等。

三、出路

一方面,民营企业自身要转变用人观念,走出“近亲繁殖”怪圈,面向外部积极聘任人才,让高素质的人才充实到高层管理者中。例如,广东某大型民营企业让大学生和退伍军官经严格的业务考核、面试,进入企业管理层,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公开争上岗,选择企业贤才,能者上,庸者无论是皇亲国戚都必须下。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管理顺了,效益也会明显提高。还有,对于内部职工要加强培训,继续教育,让职工和管理者的素质一起提高。

另一方面,国家要积极创造环境,积极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正常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环境。这个环境首先是法制环境,所有的经济活动必须建立在公开、公正、公平的法制基础上,民营企业才好做,行为才能有所规范。其次,在民营企业的发展中为其融资提供一种制度性条件,这个制度性条件除了现在在资本市场上建立二板市场、场外交易中心等 多层次的机构外,在服务体系上还要做改进,发展民营银行,促进国有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造,不再对民营企业信贷歧视,这才有一个良好的制度基础,民营企业才能更好发展。

2、从历史上银行业的两次转化看当今国有银行的改革思路

第一,银行业的两次变化

(1)中国、交通银行为代表的官办银行商业化,即如国有银行商业化。官办银行商业化主要集中在如下两方面:一是股权上的变化——国有股减少,商股增加。二是制度上的变化——银行总裁的任命权的变化、任期的变化。此种变化,就完全隔断了政府对中国、交通等官办银行的随意干扰和任意抽取资金的现象,大大推进了银行业的发展。

(2)1927年以后出现的商业银行官办化,即如中国、交通、国货、通商、四明、中国实业、新华信托等商业化经营的银行渐趋纳入到官办化经营中。

当今银行业重大变革方式很多,如组织架构重构,业务及资产组合的调整,产权的改革等。各种变革调整方式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不同,对各银行的发展产生不同的效果。

管理架构的重构,银行组织架构朝扁平化方向发展,地域化分割逐渐虚化,业务实现垂直化管理,银行风险管理的集中化程度提高。在这种架构下,银行可以很方便地根据客户需要,在全球范围内统一进行资源的调配,提高了银行竞争力,也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效率。

业务的调整,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依据自身的优劣势,在业务和地域上进行调整。这主要是出于新的发展战略需要,在一些传统业务和地域上的进退收缩。传统的银行业务增长模式倾向足于资产规模的扩张和机构网络体系的延伸,因此,银行总体业务量和机构布局是银行力量的主要体现。但现代银行更注重资本的盈利能力和相对优势的发挥,更重视对客户忠诚度的培养和客户价值增值的管理。不断调整的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及发展格局要求各家银行不断调整自身的战略优势和生存空间。

资产组合的调整,银行业务能力的变化带来银行资产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市场越来越重视银行的 “清洁”资产。对不良资产进行清理剥离,组建资产管理公司专门予以处

置,这在当代已经成为处理问题银行、建立健康银行体系的重要途径,对银行体系建设产生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并对稳定市场信心带来正面效应。

涉及产权变革的银行整合,包括银行机构之间并购,银行与其它机构间的战略投资合作关系的建立,以及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等。由银行产权调整引起的银行变革,既可能是公司管制方式和管理格局的变动,也可能是促使银行业务范围和经营地域发生变化的重要措施。

除上述一些重大变革方式外,目前,银行业可能出现的调整方向主要受两方面力量的推动,其一是技术进步引起的银行虚拟化和业务。第二个趋势是在银行监管政策放松管制的推动下,银行非银行机构融合的深入引起银行竞争格局、银行效率及银行生存空间和增长空间的变化。电子化处理的深化。

我国银行业的重组既要应对现实挑战,也要面向未来发展。银行重组的方向选择是在现实问题、未来发展目标及发展战略等因素综合考虑的基础上确定的。

3、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历史上汇率演进趋势

人民汇率制变迁:建国初采用基本稳定制到钉住汇率制;改革开放初到1994年实行双重汇率制;之后实行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与旧中国汇率制作一比较:1935年采用汇丰银行为核心的汇率挂牌——之后实行汇丰、日本横滨正金银行、中央银行联合挂牌——到中央银行独家挂牌]

5.简要谈谈近代中国的三次著名金融风潮。

一是1883年的金融风潮。一方面像胡光墉这样的传统商人企图依靠自身资力和钱庄银号的资金,跟洋商展开国内产品价格的控制权;另一方面广大钱庄银号经营者则借助外资银行的资金,从事股票投机,由此导致股市上涨。

二是1897年的贴票风潮。此次贴票风潮的发生,给当时社会经济带来很大的影响。一方面此次参与贴票的钱庄虽然大多为非汇划钱庄,在风潮中几乎遭遇了全部倾覆,但因由此引起的市面银根紧张,也给汇划钱庄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参与此次存款活动的客户大多是一些小额存款户,他们受害最多,很多血本无归。通过此次风潮的影响,为以后新式银行开展存款活动提供了一定社会基础。

三是橡皮股票风潮。宣统二年(1910年),在上海又发生了一次橡皮股票风潮。此次风潮跟以前的历次风潮存在明显的不同,这次是一些依赖外国银行势力的外国在华的各色骗子发起的一个明目张胆的骗钱活动。这次风潮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多层影响:一是上海的整个钱庄业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全行业处于前所未有的动荡之中;二是中国人民的资财受骗达到几千万元之巨,延缓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三通过此次风潮,清政府为缓和局面而向国外借款所丧失的江苏盐厘等权利,更进一步使中国社会陷入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综观上述三次风潮,大致反映出近代以来中国金融危机的产生是由以下三种因素引起的:一、资本市场超前发展;二、人们盲目投资过度;三、外国金融机构操纵而引发整个金融系统支付危机、导致金融秩序崩溃。

6.扼要分析票号衰落的原因。

1过度依赖清政府,失去向新式金融机构靠拢的机会。因过度依赖清政府和经营款项

的丰厚,票号失去了改革的机遇,而没有把自己的优势转到新式经营的领域中,丧失了发展的最佳时机。

2同时,票号占据优势的汇兑业务也不断遭遇外国在华银行、本国银行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业务逐步萎缩。

结果,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到清王朝的覆没后,票号遭致了致命的打击,根基动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