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路和过程,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 (2)知道任何物体间都存在着万有引力,且遵循相同的规律; (3)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万有引力的猜想万有引力的检验万有引力定律的得出万有引力定律的检验,体会逻辑推理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2)体会在万有引力的检验推导过程中的数量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内涵,体会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重点:月—地检验和万有引力定律的教学。 教学难点:月—地检验和引力常量的理解。 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具准备:挂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三节 万有引力定律
(一)引入新课
老师解说:开普勒在1609和1619年发表了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解决了描述行星运动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
1、人类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
老师解说:十七世纪前以及伽俐略,开普勒,笛卡儿对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观点: (1)17世纪以前:人们认为行星理所应当的做完美的匀速圆周运动。 (2)伽利略:一切物体都有合并的趋势,这种趋势导致物体做圆周运动。 (3)开普勒:行星受到来自太阳的类似与磁力的作用。
(4)笛卡儿:在行星的周围有旋转的物质作用在行星上,使得行星绕太阳运动。
(5)牛顿时代,科学家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例如胡克、哈雷等,他们认为行星绕地球运动受到太阳对它的引力,甚至证明了行星轨道如果为圆形,引力的大小跟太阳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但无法证明在椭圆轨道下,也遵循这个规律。
(6)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证明了如果太阳和行星的引力与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则行星的轨迹是椭圆,并且阐述了普遍意义下的万有引力定律。
接下来我们就跟随牛顿先生一起去研究这个万有引力定律。由于行星运动的椭圆轨道很接近于圆形轨道,所以我们把它理想化为一个圆形轨道,这样就简化了问题,易于我们在现有认知水平上来接受。
2、月-地检验
提出问题: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FGMm,那么在其他地方是否适用这个规律呢? r2老师解说:为了验证地面上的重力与地球吸引月球、太阳吸引行星的力是同一性质的力,遵守同样的规律,牛顿还做了著名的“月-地”检验,结果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
理论分析:因为:Fm11a,所以:,故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2r2r2R地g月g1,又因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60倍,由前面两个式子可知:,如果能证g月23600R月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1
明这个式子成立。那就说明地面上的重力与地球吸引月球、太阳吸引行星的力是同一性质的力,遵守同样的规律。
实施方案:如果我们已知月球绕地球的公转周期为27.3天,地球半径为6.37×10m,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60倍。同学们试计算一下月球绕地球的向心加速度是多大?(引导学生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求解并分析结果)
6
42rg32提示:根据匀速圆周的向心加速度公式可得:g月a,又因为:2.7110m\\s2.72103m\\s2,2T3600两者结果十分接近,所以:g月遵守同样的规律。
老师解说:牛顿在研究了这许多不同物体间的作用力都遵循上述引力规律之后。他把这一规律推广到自然界中任意两个物体间,于1687年正式发表在牛顿传世之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
3、万有引力定律
(1)基本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2)公式表述:如果用m1和m2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用r表示它们的距离,那么万有引力定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FGg。说明地面上的重力与地球吸引月球、太阳吸引行星的力是同一性质的力,3600m1m2; r2(3)引力常量:G,在SI制中,G6.671011Nm2/kg2。
老师解说:这个引力常量的出现要比万有引力定律晚一百多年哪!是英国的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测出来的,我们下节课就要学习,为什么说是粗略?
(4)适用条件:两个物体满足视为质点的条件。
①严格地说: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②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间的相互作用,也可以用本定律来计算,其中r是两个球体球心间的距离; ③对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与球外一个质点间的相互作用也适用,其中r为球心带到质点间地距离; ④两个物体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公式也是近似适用,其中r为两个物体质心间的距离。
例题:既然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旁边同学的引力?(下面我们粗略的来计算一下两个质量为50kg,相距0.5m的人之间的引力。) 提示:F6.671011
老师解说:那么这个力的大小到底是怎么样一个概念呢?其实他相当于提起一个质量比头发丝还小的物体所用的力,因此我们很难察觉。但它对于质量较大的物体来说,就不可忽视了。
(5)对万有引力的理解
①万有引力的普适性:万有引力是普遍存在于宇宙任何有质量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它是自然界中物质之间的基本相互作用之一;
②万有引力的相互性: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③万有引力的客观性:通常情况下,万有引力非常小,它的存在可由卡文迪许扭秤实验来观察,只有在质量巨大的天体间,它的作用才有宏观物理意义;
④万有引力的特殊性: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与它们本身的质量和两者的距离有关,和所在空间的性质无关,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2
50506.67107N 0.25和周围有无其他物体的存在无关;
⑤万有引力的矢量性,万有引力遵循矢量运算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4、万有引力定律建立的重要意义
老师解说: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的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对以后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它第一次揭示了自然界中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板书设计
第三节 万有引力定律
一、苹果—月亮
1、苹果落地与月亮绕地球运动有什么关系!
二、月-地检验
1、假设为同种性质的力! 2、理论分析:因为:Fm11,所以:,故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2,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a22rrR地g月g1,又因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60倍,由前面两个式子可知:,如果能证g月23600R月g 3600明这个式子成立。那就说明地面上的重力与地球吸引月球、太阳吸引行星的力是同一性质的力,遵守同样的规律。 3、结论:g月42rg4、证明结论:g月a2.71103m\\s2,又因为:2.72103m\\s2,两者结果十分接近,所以:2T3600g月g。 36005、结论正确,假设正确。
6、意义:为万有引力定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三、万有引力定律
1、基本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2、公式表述:FGm1m2; r211223、引力常量:G6.6710Nm/kg;
4、适用条件:两个物体满足视为质点的条件;
5、对万有引力的理解:普适性、相互性、客观性、特殊性、矢量性。
四、引力常量的测定
1、英国、卡文迪许、铅球实验;
11222、大小:G6.6710Nm/kg;
3、意义:证实了万有引力的存在及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使万有引力定律能用于定量的计算,显示出真正的实用价值;标志着力学实验精密程度提高,开创了测量弱力的新时代。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3
五、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物理意义 1、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
2、把地面上的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 3、第一次揭示了自然界中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
阅读材料:
卡文迪许简介:http://baike.baidu.com/view/19638.htm
卡文迪许(Henry Cavendish,1731.10.10.~1810.3.10.)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公元1731年10月10日生于法国尼斯。1742—1748年他在伦敦附近的海克纳学校读书。1749—1753年期间在剑桥彼得豪斯学院求学。在伦敦定居后,卡文迪许在他父亲的实验室中当助手,做了大量的电学、化学研究工作。他的实验研究持续达50年之久。1760年卡文迪许被选为伦敦皇家学会成员,1803年又被选为法国研究院的18名外籍会员之一。
公元1810年3月10日,卡文迪许在伦敦逝世,终身未婚。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