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课题申报范文:2529-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课题申报范文:2529-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2023-03-01 来源:乌哈旅游


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问题的提出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政府报告中首次将“工匠精神”提上国家战略层面,而高职院校如何将工匠精神引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来?如何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这对高职院校所有的专业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倡导“工匠精神”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在塑造学生职业道德的过程中,将工匠精神作为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和附加值,有利于学生个人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

(2)课题界定

培养学生一技之长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职生求学的核心目的。短短3年的高职教育,不可能将毫无实践经验的学生培养成一位大国工匠,但可以搭台子、架梯子,给学生成长为未来的大国工匠提供有效支持。本课题主要将工匠精神导入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中来,从人才培养方案到培养模式,从课堂体系到课程内容,从专业技能到个性化精细培养做出一定的改革与实践。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因为工匠精神引入到教育是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中

提出,目前职业教育领域所做的研究还不多,将专业建设与工匠精神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更少。

(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高职院校非常强调专业与职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保持协调与同步,其优点是明显的,学校能够为经济社会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员工,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可持续;弊端是经济发展的过热和过冷现象以及产业的趋利性同样影响着高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并且在“工匠精神”养成方面则仍显不足,过于考虑企业的当下需求,忽视了学生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与职业成长的素质要求,本课题正是基于这样的现状,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工匠精神进行结合研究,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专职”、“专心”和“专长”。

2、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1) 课题理论依据

当前学术界对“工匠精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个方面:一是对“工匠精神”的内涵界定。认为,“工匠精神”是对工作的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 “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从业人员的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其核心是对品质的追求;“工匠精神”的内涵包括“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等。这些研究不但明确了“工匠精神”教育属于素质教育,还厘清了“工匠精神”的内涵要素。二是论述实施“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主要观点有: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发展制造业需要从业者具备“工匠精神”; 中国已经成为制造大国,而远非制造强国,大是

规模,强是质量,要成为制造强国,必须培育“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制造的基础,制造是创造的基础;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就“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等等; 这些研究,为学校培育“工匠精神”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却很少涉及到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

(2)研究目标

“工匠精神”的培养分为职前和职中两个阶段,场所分别在职业院校和企事业单位。在注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自身同样需要养成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学生开展专业、专注、精准、创新和个性化培养,培养学生具备未来大国工匠的基本素质。在实践中,我们一方面需要不断培植“文化底蕴”,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强化“一技之长”,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3)研究内容

a.基于工匠精神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b.重新构建基于培养工匠精神的课程体系

c.改革基于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模式

d.研究高职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

(4)创新之处

李克强总结在政府报告中将“工匠精神”提上国家战略层面,而高职院校应该将工匠

精神引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来,这对高职院校所有的专业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并且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倡导“工匠精神”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在塑造学生职业道德的过程中,将工匠精神作为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和附加值,有利于学生个人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

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第一,分析目前国内外高职院校已取得的成果开发现状。确定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第二,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作为课题实验专业。

第三,改革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

第四,开展实践研究,在网络专业中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总结的经验和方法向兄弟专业推广。

(2)研究方法

a.文献研究法 b.调查研究法 c.比较研究法 d.教学实践法

(3) 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a.准备阶段(2016年10月——2016年12月):收集整理文献,课题组分工,落实责任。拟定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目的和任务,掌握实验的步骤和方法。

b.实施阶段(2017年1月——2018年3月):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改革与实施。

c.总结阶段(2018年4月——2018年6月):根据整理的数据资料对实验效果进行分析,撰写总结报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