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读懂学生”的四个切入点
作者:李玲玲
来源:《新教师》2013年第12期
一、课前调查,读懂学生的基础
在课前,教师要善于从不同角度了解、研究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认知基础、方法基础与经验基础。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对学生已有基础进行分析是把握教学起点的主要依据。学生已有的基础主要包括知识、技能基础,学习经验与生活经验。 案例1:人教版四下《混合运算》前测及分析。
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上,用10分钟时间对学生进行了当堂测试,题目及结果如下。 前面的测试题大部分来自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从结果来看,学生对本单元已有了比较好的学习基础,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能顺利解决问题,但对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经验薄弱,一般采取分步列式解决。学生学习的困难不在解决问题,而在混合运算。由于学生之前未接触过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缺乏先想顺序再计算的策略意识,造成错误较多。因此教学时应加强运算顺序的专项训练,强调画顺序线,想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样的调查,可以了解学生原有知识固着点与新学知识的“潜在距离”,准确定位学生的学习难点,把教学定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思考怎样的教学方式能让他们得到更大的发展。 二、课中互动,读懂学生的生成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的魅力,往往就在于经常充满很多“意外”的生成,能否变成不期而遇的精彩,取决于教师能否善于观察,进行有效的互动,从而推动课堂的深度进行。
例如:学习了通分后,学生在比较异分母分数时一般会先通分再比较,但在课堂上却出现了令人惊喜的巧妙方法。师生间分享,最后总结出了以下方法。
1. 逆向比较法。在比较■,■,■时,有学生这样想:一件东西拿走了■,还剩■;拿走了■,还剩■;剩下的越多,拿走的就越少,所以是■最大。这样的转化,把分数的比较简化成了分子都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是化难为易的好方法。
2. “一半”比较法。在比较■,■,■这三个分数时,有学生说:我们可以这样比较,以■作标准,如果平均分成7份的话,一半是要3?郾5份,而这边已有了5份了,说明■比■大;如果平均分成9份,一半就要拿4?郾5份,而这里才拿了2份,说明比■小,这样就能比较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个分数的大小了。由于学生对“■就是一半”有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分数比较时他们能自动调取生活经验进行思考,这也是值得赞赏的好方法。
3. “余氏”比较法。把两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分别对角相乘,得到的积写在分子上面,乘积大的那个数大(如下图所示)。其实这也是通分后再比较的一种方法,只是余同学省略了其中的一些步骤。只要把两个分母的乘积作为公分母(图中的公分母是77),这样通分后的分子就是分子与另一个分数的分母的乘积(图中的44与42)。而余同学把公分母省略未写,只是用分子与分母简单相乘就能比较,实在巧妙! 三、课后分析,读懂学生的思维
读懂学生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课后,教师不仅要了解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更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得失与感受,形式上可以是小测、课后访谈、面批作业、数学日记、作品展示等。
[案例]“有几个28?”
在关于“乘法分配律”的练习中,学生错误率明显提高。典型错例如:28×99+28=28×(100-1),18×101=18×100×1=1800;125×48=125×(40+8)=125×40+8=5008;125×48=125×(40+8)=125×40×125×8=5000000等。
为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我跟其中一位学生进行了交流。我指着算式“28×99+28”问:“这里有几个28呢?”学生:“两个。”“啊……再想想,有几个28?”这时,学生回答不出了。于是,我又问:“28×99表示几个28呢?”学生:“99个28,我知道了,一共有100个28,我算成了99个28了。”我请学生根据这个算式编数学问题。学生说:“一件衣服28元,王阿姨先买了99件,又买了1件,一共要花多少钱?”我:“王阿姨怎么一下子买这么多衣服呀?”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王阿姨是卖衣服的,这是她在进货。”我:“可以简便计算吗?”学生:“可以,一共买了100件衣服,等于28×100。”
“28×99+28”是属于乘法分配律运用的变式练习,对乘法分配律的字母公式背得滚瓜烂熟的学生,却只能看到2个“28”。“我们之所以知道正确答案,那是因为我们已有了相关的知识水平。”由案例不由得又想起了朱乐平老师朴实的话语。在教师眼里,那么明显的“100个28”,在学生眼里却只能看到“2个28”,这是学生思维水平发展的局限,还停留在只看到具体数字的阶段。而这个时候,当教师要求学生举例说一说算式的意义时,学生就因自己熟悉的例子而悟出了运算的方法。这说明,当学生的“知识”还没转化成“能力”时,适当地“退回生活”是个理智的选择,而“退”是为了更好地“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定律。 四、加强交流,读懂学生的情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情感和情绪等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学业成绩和智力发展。因此,教师要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要有关注学生思想与情感的意识和智慧,要善于从学生的情绪变化等来捕捉学生的内心世界与认知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案以适应学生的需要,努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读懂学生的过程是一个发现学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摆正自己作为一个教育者的位置、寻求与学生交往的更好方式的过程。我愿与更多同行一起探索这一问题!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