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4年高考历史分类汇编(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

2014年高考历史分类汇编(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

2021-07-01 来源:乌哈旅游


A单元 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

A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2.A1[2014·广东卷] “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

”像

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

A.祖先牌位 B.皇帝宝座 C.青铜兵器 D.铁制农具

12.A [解析] 本题以甲骨文“宗”字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和逻辑推理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对宗法含义的理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与血缘密切相关,因此“”应表示祖宗牌位,B、C两项与宗法无关,故排除;商周时期尚无皇帝,直到秦朝才有皇帝制度,故D项错误。

13.A1 O1[2014·山东卷]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13.A [解析] 本题以孔子兴办私学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B项与材料无关,而且说法过于绝对,宗法分封制在春秋时期只是遭到了破坏,并没有瓦解。C项周王室统治的基础应该是井田制,与材料无关。D项和材料中的兴办私学联系不大。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故A项正确。

1.A1 A2[2014·天津卷]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1.C [解析] 本题以皇权受制这一现象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的现象,可知皇帝在没有能力掌握朝政的情况下,可以由他人暂时掌管权力,这实际上正是皇权专制、君权至上的本质体现。故答案选C项。

2. [2014·威海质检] 公元前 782 年,周幽王即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表明( )

A.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 B.分封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 C.分封制下,各诸侯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D.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

2.C [解析] 据材料信息“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可知,诸侯有随从周天子作战的义务,C项符合题意。据材料信息“至而无寇”可知当时无战事,只是周天子烽火戏诸侯,故A、D两项错误;B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

3.[2014·武汉武昌区调研] 春秋时期士人曹刿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之说;战国

1

时期的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子则把“七十者可以食肉”视为惠民德政。这表明当时( )

A.儒家学派规劝贵族实践仁政思想 B.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 C.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 D.经济落后滞缓了分封制度的瓦解

3.B [解析] 据题干材料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这说明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仍然存在,且部分士人有怀才不遇之感;孟子“七十者可以食肉”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贫富贵贱、等级门第依然存在,故选B项。仁政思想不能全面涵盖材料信息,A项错误;部分士人的境遇不能说明整个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C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分封制度的瓦解,故D项错误。

4. [2014·临沂模拟] 《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表明( )

A.秦始皇帝,才能非凡 B.皇权至上,大权独揽 C.政权系统,尚不完备 D.君相矛盾,尚不突出

4.B [解析] 材料“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意思是:丞相、大臣都是按皇帝谋划好的事情去做,所有事情都由皇帝决定。故选B项。A项概括不全面;C项说法错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比较完备;材料并没有反映相权与君权的矛盾,排除D项。

A2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2

2.A2[2014·重庆卷] 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其间,汉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 )

A.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 B.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联系 C.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 D.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

2.D [解析] 本题以张骞出使西域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历史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A、B两项与题干“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的信息不符,故排除;确立西汉对西域的管辖权的标志是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置,故排除C项;D项与题干“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等信息相符。答案为 D项。

1.A1 A2[2014·天津卷]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1.C [解析] 本题以皇权受制这一现象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的现象,可知皇帝在没有能力掌握朝政的情况下,可以由他人暂时掌管权力,这实际上正是皇权专制、君权至上的本质体现。故答案选C项。

14.A2[2014·广东卷]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

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 14.D [解析] 本题以官员与皇帝关系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可看出,这一类官员是皇帝的内侍机构,不是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其权力的大小全凭皇帝的赐予,与此相符的是D项。A、B、C三项都是中央行政机构,按照规定权力都非常大,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皇权起限制作用。

14.A2、C2、H2[2014·浙江卷] 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 )

① ② ③ ④ 《山阴志》 《临安志》 《四明志》 《绍兴志》 选举、书院、学堂、新军、警察 宫阙、宗庙、三省、台阁、禁军、科举、坊市 职官考(府州官员)、学校考(本路蒙古学、本路儒学) 科学技术、报刊、文物古迹、名家学术思想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14.B [解析] 本题以浙江地方志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表格中有效历史信息和

3

调动知识的能力。据题干表格中第一行“新军”“警察”可知是民国时期;据第二行“禁军”“坊市”等信息可以推断是南宋时期;据第三行中“府州”“蒙古学”等信息可知是元朝;据第四行栏中“科学技术”“文物古迹”可以判断时间是当代。依据时间排序,B项符合题意。

38.A2、H2、I1[2014·浙江卷] 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融全贯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1587年“并无大事可叙”。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

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

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的“荒诞奇迹”;

已经去世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

这年去世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 在内地已成功定居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

——据《万历十五年》编写

材料二 玉米、番薯等“种出西土”,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 ——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等

(1)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简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态,并分析造成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8分)

(2)试揭示明朝中后期在经济领域中(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日益凸显出来的新气象和政府实行的老政策。(9分)

(3)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以日本、西欧(葡萄牙)为切入点,简要叙述明朝中后期中外关系的基本内容以及明朝政府的政策。(9分)

38.[答案] (1)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内阁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但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内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皇帝离不开内阁,但又以司礼监太监予以牵制;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导致政治日益黑暗。

(2)桑蚕、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美洲作物开始传入我国,资本主义萌芽,会馆频现,商帮势力强大。(答对三点即可)重农抑商。

(3)倭寇骚扰;葡萄牙占领我国澳门,西方传教士进入内地。明政府维护“朝贡”体制,实行“海禁”政策。

[解析] 本题以明朝的相关历史为切入点,全面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及阐释和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第(1)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依赖内阁”“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的‘荒诞奇迹’”等信息并结合明朝后期统治的史实来归纳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皇权专制、内阁政治腐败、太监掌权以及宦官专权等视角分析原因。第(2)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玉米、番薯„„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的信息并结合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帮会馆等来概括明朝经济的新气象;第二小问政府实行的老政策依据所学从经济政策角度思考作答。第(3)问依据材料中“戚继光„„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以及“西方传教士利玛窦„„葡萄牙占领的澳门”等信息从倭寇骚扰、西学东渐、葡萄牙入侵等信息归纳答案;第二小问对外政策从海禁和朝贡贸易的角度分析作答。

4

36.A3 A2 P1[2014·安徽卷] (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6—18世纪,来自欧洲的大批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中国,又把中国的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18世纪,巴黎出版了欧洲汉学的三大名著,欧洲兴起了史无前例的“中国热”。当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大行其道的时候,来自欧洲的望远镜、水平仪等现代仪器,摆进了康熙皇帝的寝室。

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蝶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肯定、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的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认识在19 世纪达到顶峰。

——摘编自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

材料三 古今中西的几大文明,各有特点,但这些特点完全不应成为互相敌视的原因,倒恰好是彼此借鉴的理由。„„任何一个文明,不论有多古老,有多特色,也必定含有与其他文明共享的一些价值理念,否认这一点,就无法参与全球精神财富的大循环。

——摘自《南方周末》

(1)根据材料一,读图指出爱琴海古代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10分)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影响人类文明交流的因素及其启示。(12分)

36.[答案] (1)通过商路交流;借鉴其他文明;与其他文明共存。

(2)东西方交流加深(欧洲人的认识趋于全面,改变了对东方认识的理想化);东西方历史发展的差异或西方发展迅速与中国发展缓慢(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思想解放与因循守旧)。

(3)因素: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的阻隔,使早期文明交流局限于毗邻地区;经济贸易与科技发展等,拓展了文明交流的范围;政治制度与思想观念的不同,使文明交流呈现出复杂性;文明的多元与共享价值,使文明交流具有互鉴的意义。

启示:不同文明之间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文明交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上不同时期各地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借鉴和融合。第(1)问主要从图片中挖掘信息,侧重从图例中分析,如商路、不同文明及其分布等。第(2)问主要从当时东西方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发展的程度进行对比作答。第(3)问属于开放性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及归纳整理的能力。“因素”主要根据图片的地理环境、材料二中文明发展的程度方面作答;“认识”可从文明的碰撞和交融及文明的多元化方面作答。

5

37.A2 H2(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1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16分)(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37.[答案] (1)郡县制度: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免,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尊儒制度: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为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思想基础;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为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国有专营制度:有效控制国家重要资源,扩大中央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

(2)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等次 第一等 第二等 第三等 论述 观点明确,有概括性表述;史实正确,并能充分支持观点;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观点明确,表述较充分;史实基本准确,尚能支持观点;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观点不明确或无观点;史实不准确或未引用史实;表述不清 [解析] 本题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政治与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关系,以及制度对社会发展作用的能力。第(1)问着重说明郡县制、儒家思想的形成、科举制和官营制度四个方面对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即加强对地方统治与维护国家统一、思想统一、控制选官权和为中央集权提供经济支持等。第(2)问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论述观点的能力。解答时,一是要注意范围,即中国封建王朝兴衰;二是要注意角度,从正反两个方面即兴和衰作答;三是要注意先亮明观点,然后举例加以说明,一定要论证充分,逻辑分明。

14.A2[2014·北京卷] 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

A.文官任知州 B.设三司使 C.设枢密院 D.施行将兵法 14.A [解析] 本题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强调的是解决中央和地方的矛盾。A项加强了中央集权,正确;B、C两项都是为了解决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排除;D项措施是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故选A项。

14.A2[2014·全国大纲卷] 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

6

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

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14.B [解析] 本题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为切入点,考查内阁与宰相的共同之处,旨在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内阁是辅助皇权的秘书班子,不能够独立处理政务,排除A项;内阁也没有官吏任免权和直接管理地方政务的权力,排除C、D两项。故选B项。

24.A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24. B [解析] 本题以古代帝王祭天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祭天与宗教无关,故排除A项;材料内容体现“天”是最高的神,皇帝祭天表明自己是“天”的“子民”,官员和民众效仿此做法而祭拜自己的祖先,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体现皇权至上与祖先崇拜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中祭天活动是政治统治的一个方式,排除D项。

27.A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A.皇权逐渐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27.B [解析] 本题以明朝的内阁首辅权力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明朝的内阁在废除丞相制度后设立,一直没有成为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者决策机构,内阁的权力来自于皇帝,内阁首辅的权力来自皇帝的信任。故其权力大增,体现的是君主集权的加强。A项与基本史实相违背;C项错误,明朝的六部一直存在;D项错在这两位内阁首辅没有改变明朝政局,失控一词言过其实。

14.A2[2014·山东卷]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14.B [解析] 本题以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演变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A项中枢权力体系日益完备是指三省六部制、选官制度、监察谏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C项与D项是经济方面的内容,与题干材料关联不大;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地方行政区划层级设置越来越细,反映出中央对地方管理控制的加强。故正确答案为B

7

项。

38.A2 R1[2014·福建卷] (36分)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四 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

——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

材料五 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6分)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10分)

(3)据材料四,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10分)

(4)在近代,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而在中国却难逃被废除的命运。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10分)

38.[答案] (1)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答三点即可)

(2)被西方国家借鉴;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稳定。(答五点即可)

(3)看法:科举制层层精选人才;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所选人才缺乏实际治国能力。目的:改革科举制,培养实用人才;挽救民族危机。

(4)西方:用考试方式选才,体现公平择优,符合西方平等观念。中国:八股取士束缚思想;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近代工业发展和近代学堂创办。(答二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科举考试难以适应近代实用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需要。

[解析] 本题以科举制度在古今中外的演变和影响为切入点,综合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和阐释、评述历史现象的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一归纳概括即可,但要注意对材料提供信息的运用。第(2)问从材料中能够得出“被西方国家借鉴”“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有利于重学风气形成”等,但一定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第(3)问,看法依据材料有效信息不难回答;目的要结合19世纪末中国的民族危机和实现国家富

8

强对人才的需求回答。第(4)问从题目给出的角度进行评述,在回答时要侧重于评述科举制度在近代中西方不同命运的“原因”,否则就会偏离命题者的立意。

21.A2[2014·江苏卷](14分)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

——《汉书·严助传》

材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旧唐书·刘祎之传》

材料三 (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

——《明史·职官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3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3分) (3)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5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3分) 21.[答案](14分)

(1)举措:任用贤良文学之士为身边近臣;让他们参与议政、奏事;令其诘难大臣。 (2)说明: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

(3)职责:劝谏皇帝,匡正过失,讨论历代盛衰原因和典制沿革;替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臣奏章;将九卿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

说明: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央决策机构;不能统领六部。 (4)策略:分散权力;权力制衡。原则:皇权至上。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枢权力机构的变迁,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举贤良„„并在左右”“开东阁,廷贤人与谋议„„与大臣辩论”等信息归纳措施。第(2)问实际考查唐朝颁布诏令的运行机制,应从中书、门下与诏书的运行关系进行说明。第(3)问据材料三从谏议皇帝、批答奏章、审查大臣意见等方面归纳职责;说明应从内阁的性质上分析。第(4)问基本策略据材料可以看出是分散权力,权力制衡;原则应从皇权加强方面分析。

40.A2 C1 J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捕有禁”,

9

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布铺。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丰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 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置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13分)

40.[答案] (1)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

(2)缓解关内人口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

[解析] 本题考查清朝移民东北的问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与综合应用能力。第(1)问,对材料一、二进行比较分析,从政府对移民的态度、移民到东北前后的差异、政府对移民东北放松控制的原因、移民的主要来源、移民与国家的关系等不同角度概括特点。第(2)问,移民的作用,要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不同角度进行概括:政治方面可以从清政府对东北的管理与抵制外国侵略角度把握;经济方面从对东北的开发、政府收入增加的角度把握;民族关系从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角度把握。

4.A2[2014·四川卷] 读下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高层政区 统县政区 州/州 隶州 县级政区 秦汉 郡 府、直 县 魏晋南北朝 州 郡 县 隋唐 州 县 宋金 路 州 县 元 行省 县 明 布政使司 县 清 省 州、县 路、府、州 府、直隶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4.C [解析] 本题以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变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县级行政区从秦汉到清朝一直都存在,说明A项正确;州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最高一级政区到宋金时期受路管辖,再到明清时期受省管辖并出现与县同级的州,说明B项正确;从表格内容所反映信息可知,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故D项正确;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两大趋势是君权的不断强化和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10

故C项错误。

8.[2014·豫东、豫北十校联考] 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左仆射李靖因病辞去宰相职务,太宗不同意,要求他“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始以某官(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为宰相。这说明( )

A.唐朝重视对宰相权力的限制 B.唐太宗在位时重用人才 C.唐朝更改宰相的名称和职责 D.唐太宗废除了宰相官职

8.A [解析] 据题干材料,从唐太宗开始设置“中书门下平章事”到唐高宗规定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为宰相,行使宰相权力,其实质目的是为了限制相权,与重用人才无关,排除B项,故选A项。平章事为另设职位,C项错误;题中未体现丞相官职被废,D项错误。

9.[2014·济宁检测] 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 )

A.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B.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C.扰乱了社会的秩序 D.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9.D [解析] 解读材料信息,大意是:扩大科举取士,使知识分子将精力用于科举考试,从而把对封建王朝不满甚至反抗的潜在因素,转化成对其效忠服务的因素,进而维护社会秩序。故选D项。科举制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但也有禁锢知识分子思想的一面,故A项错误;“社会各阶层”的说法言过其实,B项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科举制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故C项错误。

10. [2014·邯郸调研] 《元史》卷91《百官志》记载:“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由此反映了元代政治的特点是( )

A.中央直接控制地方行政 B.地方分权,各机构相互牵制 C.中央对地方实施多层次管理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10.D [解析] 从材料省略号之前的内容可看出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受中书省的制约;从省略号之后的内容可看出行省有较大的权力:这就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故选D项。A、B、C三项均只涉及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一部分。

A3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9.A3[2014·四川卷] 西塞罗认为:“正义只有一个,它对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有约束力,并且它是基于一个大写的法,这个法是运用指令和禁令的正确的理性。无论谁,不了解这个大写的法——无论这个法律是否以文字形式记录在什么地方——就是没有正义。”此“大写

11

的法”指的是( )

A.自然法 B.万民法 C.公民法 D.《十二铜表法》

9.A [解析] 本题以西塞罗的话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题干“正义”“理性”等信息可知,“大写的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是一种法律观念,即自然法。《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都是具体的法律。故正确答案为A项。

21.A3[2014·山东卷] 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 )

A.城邦公民的平等 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 C.共同的宗教信仰

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 21.A [解析] 本题以雅典城邦为牺牲的战士树立墓碑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解题时要抓住材料中“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一核心信息,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材料强调的重点是公民的平等。故正确答案为A项。

19.A3[2014·广东卷] 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钦定的法学教科书中说:“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根据赋予他权力的王权法,人民把他们的全部权威和权力移转给他。”这说明( )

A.《社会契约论》影响深远 B.王权法丧失了法律效力

C.古罗马皇帝崇尚“君权神授” D.古罗马有重视法律的传统

19.D [解析] 本题以罗马法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契约论》发表于18世纪,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人民把他们的全部权威和权力移转给他”,C项错误。故答案为D项。

12.A3[2014·江苏卷]“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就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据此判断,建国之初(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 )

A.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 B.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万民法保护 C.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 D.居民在本邦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 12.A [解析] 本题以罗马法律条文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题干时间“公元前5 世纪早期以前”和材料中“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说明只要是罗马公民均受公民法的保护,故A项正确;B项万民法是公元前3世纪颁布的;C项成文法在“建国之初”还没有出现,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颁布于公元前5世纪中期;D项说法明显不符合题意。

32.A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

12

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32.C [解析] 本题以古代雅典法律规定的内容为切入点,考查古代雅典政治,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材料只有一项法律规定,不能说明雅典法律的完备性,故排除A项;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强调的是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在本质上是和谐统一的,与自杀无关,排除D项;雅典公民自杀必须先申请,说明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与法律尊重生命无关,排除B项,选C项。

32.A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成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32.B [解析] 本题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A项本身不符合史实,贵族依然在法律制定中占主导地位;推动法制建设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发展,与不同阶层间的相互妥协无关,故C项不准确;贵族与平民的政治诉求不可能一致,故排除D项;材料只能说明平民采取了有效的方法争取自身的权益,故答案为B项。

36.A3 A2 P1[2014·安徽卷] (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6—18世纪,来自欧洲的大批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中国,又把中国的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18世纪,巴黎出版了欧洲汉学的三大名著,欧洲兴起了史无前例的“中国热”。当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大行其道的时候,来自欧洲的望远镜、水平仪等现代仪器,摆进了康熙皇帝的寝室。

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蝶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肯定、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的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认识在19 世纪达到顶峰。

13

——摘编自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

材料三 古今中西的几大文明,各有特点,但这些特点完全不应成为互相敌视的原因,倒恰好是彼此借鉴的理由。„„任何一个文明,不论有多古老,有多特色,也必定含有与其他文明共享的一些价值理念,否认这一点,就无法参与全球精神财富的大循环。

——摘自《南方周末》

(1)根据材料一,读图指出爱琴海古代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10分)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影响人类文明交流的因素及其启示。(12分)

36.[答案] (1)通过商路交流;借鉴其他文明;与其他文明共存。

(2)东西方交流加深(欧洲人的认识趋于全面,改变了对东方认识的理想化);东西方历史发展的差异或西方发展迅速与中国发展缓慢(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思想解放与因循守旧)。

(3)因素: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的阻隔,使早期文明交流局限于毗邻地区;经济贸易与科技发展等,拓展了文明交流的范围;政治制度与思想观念的不同,使文明交流呈现出复杂性;文明的多元与共享价值,使文明交流具有互鉴的意义。

启示:不同文明之间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文明交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上不同时期各地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借鉴和融合。第(1)问主要从图片中挖掘信息,侧重从图例中分析,如商路、不同文明及其分布等。第(2)问主要从当时东西方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发展的程度进行对比作答。第(3)问属于开放性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及归纳整理的能力。“因素”主要根据图片的地理环境、材料二中文明发展的程度方面作答;“认识”可从文明的碰撞和交融及文明的多元化方面作答。

13.A3、Q1、S1[2014·北京卷] 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东汉和“大秦”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属于它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 )

A.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 B.《九章算术》、罗马法

C.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 D.《春秋繁露》《理想国》 13.B [解析] 本题以东汉时期东西方的文化成就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明确两点:东汉时期(公元97年),“大秦”指当时的(东)罗马帝国。A项分别是中国宋朝和近代英国的成就,排除;B项分别是中国东汉和罗马帝国的成就,正确;C项分别是中国东汉和近代波兰的成就,排除;D项分别是中国西汉和古希腊的成就,排除。故选B项。

18.A3[2014·福建卷] 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

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18.D [解析] 本题以雅典公职人员行使职权受到督察监视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

14

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A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公民法庭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B项错误;材料信息未体现出各权力机构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平衡,C项错误;公职人员行使职权要经常受到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督察监视,表明其目的是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故选D项。

5.[2014·湖南常德期末考试] 柏拉图公开认为:“根据犯罪可以处以不同的刑罚。”在实践中,雅典法律将雅典人分为三种:本邦公民、外邦公民、奴隶。本邦公民伤害了自由民可以支付罚款,外邦人伤害了自由民则被驱除出境,奴隶伤害了自由民则可能被判处死刑。 材料主要体现出雅典( )

A.民主范围的狭隘性 B.民主决策的随意性 C.法律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D.用法律维护公民权利

5.A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雅典法律对于犯罪处罚的不平等,本邦公民受到法律的保护,外邦人、奴隶被排斥在外,反映出民主范围的狭隘性,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为本邦公民,故选A项。B、C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D项虽有一定道理,但不是材料的核心内涵,D项错误。

6. [2014·武汉武昌区调研] 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每九天举行一次至少要求6000位公民参加的雅典公民大会,期间,雅典警卫在街道上巡逻,并用沾了红色粉末的绳子将公民们从市镇广场的最北端护送到集会场所,一旦在集会场所外发现某个公民沾有红色印记,该公民就会受到惩罚。”上述现象从侧面反映了( )

A.高频政治活动导致公民逃离 B.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 C.雅典公民必须履行参政义务 D.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必然性 6.D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具有强制性,这显然与民主的权利相矛盾,实际上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故D项正确。材料“一旦在集会场所外发现某个公民沾有红色印记,该公民就会受到惩罚”,直接反映了雅典要求公民必须履行参政义务,而非侧面反映,C项错误;公民没有履行参政义务,不一定是因为高频政治活动,A项错误;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在材料中更无从体现,B项错误。

8.[2014·无锡期末考试] 《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一款:“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这一规定表明《十二铜表法》( )

A.标志着古代世界成文法的诞生 B.可有效防范个人专权

C.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D.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8.B [解析] 据题干材料“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说明法律不是为了个人设置,故选B项。《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A项错误;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民法大全》的制定,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D项错误。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