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河南城乡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研究报告

河南城乡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研究报告

2021-03-04 来源:乌哈旅游


河南城乡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研究报告

近年来,为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河南省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提高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的制度和政策,促进就业创业和居民收入增长,持续增加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劳动者收入,使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在进入经济新常态的新形势下,如何面对新阶段经济变化和未来发展要求,正视收入分配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继续保持居民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势头,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走共同富裕道路,是摆在河南各级政府面前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 河南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变化的典型化事实

近年来,河南进一步彰显共享理念,围绕经济发展为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持续加快富民强省步伐,共享的蛋糕做得更大,共享的成果更加丰厚。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人民的获得感更加提升,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开始逐步实现从“单一经济发展”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从“重物轻人”到“以人为本”的战略转型,关注民生、关注实现共享发展、关注人民的“生活质量”成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上升,收入差距问题不断缓解,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

(一)全省居民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份额保持上升势头

保持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并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建设共享社会,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全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保持上升势头,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根据2010~2015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全省城镇居民人口数和农村居民人口数进行粗略估算,计算出全省全部居民收入总量,进而计算出居民收入占GDP的总量,分析其占GDP比重的变化趋势。总体来看,河南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份额总体上保持不断上升的势头。2011~2015年连续出现较显著的增长,占比分别达到44.17%、46.29%、44.56%、47.90%和49.62%(见表1)。说明河南省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和居民收入的增长,采取的一系列增加居民收入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2015年,河南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份额接近50%。2016年,河南经济稳中有进,经济的“蛋糕”进一步做大,GDP突破4万亿元大关,居民收入和占国民收入分配的份额将进一步提高。

表1 2008~2015年河南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变化

(二)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呈缩小态势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农民收入水平低是河南特色二元结构的重要特征和矛盾所在,多年来,河南“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采取了一系列制度和政策,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逐年缩小的趋势。10年来,除个别年份外,农民收入增速连续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特别是近5年,全省农民收入增速加大,农民收入增速平均每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4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倍差由2003年的3.02下降到2015年的2.35(见表2)。同时,河南城乡人均收入倍差继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河南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只有2.35,而同期全国为2.73,说明河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悬殊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2 2005~2015年河南及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占比变化态势

(三)农民收入增长持续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

从2006年至今,河南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延续了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缩小的势头,成为2016年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近年来,河南农民收入实现快速增长的原因在于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增加、工资上涨。与此同时,河南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大、含金量高。此外,农民收入的多元化增长态势也越来越明显。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最大动力来源。农民外出务工数量继续增加,工资水平稳步提高,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高达50%以上。这也显示,依靠市场的力量、依靠农民转移就业的推动,实现了农民收入增速对城镇居民的赶超。 二 河南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存在的差距与问题

河南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了稳步的增长,全省居民享受到了共享发展理念下所带来的改革成果,收入差距也呈逐步缩小的态势。但是,与全国部分省份相比,仍然存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整体不高且低收入人数较多,省内城乡之间、区域间的收入差距比较突出等问题。 (一)与全国及典型省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2015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19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422元,同期,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57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853元,

河南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不及全国平均水平,分别是其81.9%和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值得欣慰,这也印证了我们前面对河南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结论。为了进一步检验河南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我们分别选取了浙江、江苏、广东、山东、湖北、湖南、陕西和四川等典型省份进行比较。这些省份分别来自中、东、西部地区,与这8个典型省份相比,河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最后,只达到第一名浙江省的58%,河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第7位,只达到第一名浙江省的51%(见表3)。河南居民收入水平总体上与人均收入最高的浙江省相比,只及浙江省的50%左右。河南追赶的任务还很繁重。

表3 2015年河南省与典型省份居民收入对比

(二)全省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没有明显改善

区域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是全省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绝对差距来看,全省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没有明显的改善。2015年,河南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只有5个省辖市在全省平均水平(25576元)以上,分别是郑州(31099元)、洛阳(28686元)、济源(26532元)、安阳(26513元)和平顶山(25592元)。其中郑州市城镇居民收入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2倍,其他四市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均接近全省平均线。而位居全省后三位的驻马店、信阳和周口城镇居民收入分别只达全省平均水平的0.88%、0.87%和0.82%。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0853元,其中,郑州、济源、焦作、许昌、鹤壁、漯河、新乡、安阳、三门峡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居全省平均线以上(见表4),而农业传统大市驻马店、商丘和周口列全省后三位,即第16、17、18位,分别只达全省平均水平的0.84%、0.82%和0.79%。城乡居民收入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排序也基本一致,这说明要提高当地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核心和根本还是发展经济,做大“蛋糕”。

表4 2015年河南省辖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排序

(三)行业收入分配差距仍比较突出

2015年河南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排名前4位的分别为金融业、电力燃气及水供应业、信息传输业、采矿业。它们的工资分别是全省平均工资的1.64倍、1.45倍、1.34倍、1.07倍。排名后5位的行业分别为住宿和餐饮业、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和制造业,它们的工资分别为全省平均工资的75%、87%、88%、90%、91%(见表5)。总的来看,全省行业收入具有几个特征:一是具有垄断性或带有较明显垄断性的行业平均工资普遍较高,如金融类行业、电力燃气及水供应业等;二是具有高新技术特征的行业平均工资较高,如信息传输业等;三是农林牧渔业与大部分制造业、采掘业等基础性产业和弱质行业的平均工资偏低;四是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行业平均工资较低,如餐饮业等。

表5 2015年城镇人员平均工资排序

未来几年,河南居民收入差距仍会处在中高位徘徊状态,既不会出现明显扩大也不会出现明显缩小的趋势。其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发展的基点不同、条件不同,在不同行业、地区、人群间出现一定的收入差距是正常的,有一定的合理性,尤其是在诚实劳动和市场环境公平的前提下,人们的收入有差距,都是社会能够接受的,如对教育投资较多的人能获得更为优厚的职业待遇等。

三 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对策选择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中共河南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强调“推进共享发展,迈向幸福新生活”,指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共享理念指导下,收入分配问题的解决主要集中于三大方面:一是通过各种制度安排,着眼于做大蛋糕;二是通过恰当的收入分配方案设计,让收入的天平更多倾向于重点人群和普通民众;三是重点解决和缩小那些由于机会不平等、资源分配不均衡以及权力寻租造成的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一)千方百计做大蛋糕,实现共享发展

收入增长的核心在于经济持续增长,所以要深入贯彻和积极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主动适应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一方面采取更加有效有力的稳增长、调结构措施,

保持全省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数量和质量;另一方面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致力于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城乡劳动力收入差距、权利收益差距、财产占有差距、体制性收入差距等,从而为提高居民收入,扩大共享面、增强共享力、提升共享度打下基础。

(二)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共享

当前,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转型期,必须加快从不平衡发展向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转变,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平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居民之间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方面过大的差距。既要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共享水平,同时也要注意尽力而为,防止将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同于绝对平均化,确保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共享。要采用政府主导的方式,把工业与农业、城镇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的一体化,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公共服务上的一致,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以创业带就业,扩大增收渠道

就业是增收之本,也是共享发展之本。“十三五”时期,作为人口大省,河南就业任务十分繁重,不仅总量压力巨大,而且劳动力技能水平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失衡的结构性矛盾也很突出。河南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选择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在保持经济竞争力的同时,大力发展新业态、新产业和就业容量大的行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同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就业援助,帮助就业困难者就业,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为此,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援助政策措施,将日常援助和集中援助相结合,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鼓励企业吸纳、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多种渠道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尽快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加大创业宣传力度,营造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培育创业文化,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 (四)增加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资源共享水平

教育作为重大民生,关乎千家万户,关系每个人的发展和未来的生活。目前,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城乡、区域、群体、校际之间教育差距仍然比较显著。应当把共享作为发展的重要原则在教育领域认真加以践行,特别是要解决好突出的城乡教育不公问题,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政府教育拨款多向农村倾斜,逐步消除城乡教育投入上的差距。同时为解决优质教师短缺问题,实行城乡优质教师轮换制度,使城乡教师在互动中逐步缩小能力和水平差异;鼓励更多优质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并为此配备专项经费。另外,要加大农

村教育投入,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防止农村贫困人口因教育短缺而造成贫困代际传递。 (五)加快完善分配体系,着力推进分配体制改革

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为重点,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健全工资水平的决定机制,使工资水平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建立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工资增幅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科学挂钩;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保障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权利;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依据纳税人实际能力征收,依据个人收入净所得征纳,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着力解决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住房需求等问题,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形成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养老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救助、司法救助等专项救助为支撑,以社会互助、社会帮扶为补充,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实现困难群众及困难问题全覆盖。 -全文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