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二单元——仁爱

第二单元——仁爱

2021-07-03 来源:乌哈旅游
《国学》第五册《〈论语〉选》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 仁爱

单元教材分析:

“仁”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以前,“仁”往往与忠、义、信、敏、孝、爱等并列,并未受到特别的重视;只有到了孔子这里,“仁”才从其他德性中超拔出来,并被赋予新的丰富的内涵。孔子最早把“仁”提高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孔子的“仁”学思想集众多道德于一体,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包括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本单元分四课,展示了《论语》“仁”的丰富内容,包括仁者所应具有的德行和品性、“仁”的重要地位、实践“仁”的方法以及要立志去追求“仁”等。

编排这组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体会文言文和诗歌的语感、韵味;二是使学生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能够初步理解词句意思,了解《论语》中论“仁”言论的丰富内涵;三是通过对《论语》“仁”言论的学习,认识“仁爱”的现实意义,教诲学生关心、爱护他人,与人为善,乐于奉献,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本单元应注意:

1.教师应尽可能引导学生多读。在诵读中,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和对国学经典的兴趣。

2.“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内涵十分丰富,教师在讲解时应深入浅出,让学生有初步感知即可,不宜过分深究。

3.教师应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以学生亲身感受和经历的事例来配合课文讲解;对于如何实践“仁”的问题,还可以组织参与课堂讨论,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本单元,需要4课时。《克己复礼》《仁以为己任》《推己及人》《不违仁》分别1课时。

1

《国学》第五册《〈论语〉选》第二单元教案

第3课 克己复礼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语感、韵味。 2.能通过老师的讲解,并参照译文理解各则的意思。

3.知道“巧言令色”“克己复礼”两个成语的意思,并能够准确应用。 4.对《论语》中的“仁”学思想的内容有初步了解,并在现实生活中本着仁爱之心,关心、爱护他人。

教学重点:同教学目标1、2。 教学难点:同教学目标3、4。 上课时间: 第9周,周二

教学过程:

一、回顾第一单元内容,导入新课。

1.背诵第1、2课及课后古诗。 2.导入孔子关于“仁”的思想。

仁,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以前,“仁”往往与忠、义、信、敏、孝、爱等并列,并未受到特别的重视;只有到了孔子这里,“仁”才从其他德性中超拔出来,并被赋予新的丰富的内涵。孔子最早把“仁”提高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孔子的“仁”学思想集众多道德于一体,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包括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

二、简介第二单元——仁爱的主要内容。

该单元由4课组成:本单元分4课:第3课《克己复礼》,第4课《仁以为己任》,第5课《推己及人》,第6课《不违仁》,展示了《论语》关于“仁”的丰富内容,包括仁者所应具有的德行和品性、“仁”的重要地位、实践“仁”的方法以及要立志去追求“仁”等。让我们一起开始学习吧。

2

《国学》第五册《〈论语〉选》第二单元教案

三、大致了解第3课,导入新课学习。

第3课选了《论语》中三则论“仁”的言论,主要从正反两方面讲了仁者所应具有的德行和品性。一,仁者不应该“巧言令色”;二,仁者要能够克制自己,言行要符合礼的规范,不符合礼的就不看、不听、不说、不做;三,仁者应具有刚强、坚毅、质朴、寡言这四种品格。

什么是“克己复礼”?什么是“巧言令色”?学了这篇课文,相信你就知道了。

四、学习新课。

(一)熟读课文。

1.听老师中速范读课文一遍。可自由轻声跟读。

2.学生自由读(可以慢速读,也可以中速读)。尽量把句子读通顺。 3.学生齐读,正音。

4.男生读,女生评价。女生读,男生评价。

5.提出要求:本节课希望同学们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请小组合作,协助同学一起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吧。

老师可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学生对着练习。

展示读:已经读好的同学站起来,大声地、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流利地读。 6.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理解课文。 1.分小节理解。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想必大家已经对今天所学内容有所领悟。请大家对着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课文内容。可以结合自己对生活的理解。

(1) 第一则:读,谈自己的理解。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老师补充:巧言令色是当时流行的成语,在先秦典籍中经常见到。这样的品性,不论在政治上,还是在道德上,都不是君子所应该有的。“巧言令色”,或者是为了取悦别人,或者是为了表现自己,都是虚饰其表,而忽略了内在的德性修养,久而久之,内心真正的品德就丧失殆尽了。不过,孔子语气平缓,并没有太过切责,仍是给人以去伪存善的机会,也说明了孔子“仁”的平易可行。

3

《国学》第五册《〈论语〉选》第二单元教案

(2) 第二则:读一读,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动,非礼勿听,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介绍颜渊:即孔子弟子颜回,春秋时期鲁国人。在孔门众多弟子中德行最高,严格遵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孔子对他称赞最多,“好学”,“仁人”。但他死时才41岁,孔子感到极为悲痛,哀叹:“噫!天丧予!天丧予!”历代统治者对他封赠有加。历代文人学士都很推崇他。颜回的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的,故后世尊其为“复圣”。

这一则内容记载了孔子弟子颜渊“问仁”,指出了孔子“仁”学思想的核心及实现“仁”的要领。主要有两层含义:

一,什么是“仁”。论语中记载了多则孔子与弟子论“仁”的言论,可见“仁”的含义丰富。这一则中孔子直揭“克己”“复礼”二义,可谓德、行内外双修。“克己”是指约束克制己身,因为“为仁由己”,“仁”的修养与功夫必须从自身开始做起,然后推己及人,使别人也达到这样的境界。“克己”包含很多内容,如克制个人的私欲,保持个人的操守等,落到实践处就是“复礼”二字。

二,怎样实践“仁”。按孔子的理解,即“复礼”,意指践行礼仪,使自己的言行皆能符合礼的规范。具体地讲,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视、听、言、行都是自身的感官和行动,只要真正从细小的事情做起,只要一天一天地积累、改进,就能日臻于仁,即“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些都反映了孔子“仁”的学说平易切近,具体可行,每一个人都能做到。

理解并积累成语“克己复礼”、“巧言令色”。

结合“神奇汉字”,了解“目”古今含义的变迁。并理解其在本文中的含义。 理解后,再读一读,请同学们跟你一起读一读。

(3)第三则:读一读,谈自己的理解。最好先说说自己平常是怎么做的,知不知道父母的年龄,读了这一则论语后,你有什么新的感悟?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孔子在这里提出四种接近“仁”的品格:刚强、坚毅、质朴、寡言。这四种品质往往发自内心,没有经过文饰和伪装,是人性中较为质朴的部分,仁德就应

4

《国学》第五册《〈论语〉选》第二单元教案

该在这些质朴本真的品性上培养、建立。后人认为,这些质朴的本性,如果经过后天的学习和修养,增添一定的文采修饰,就会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了。但又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否则就与仁德相背离了。所以,孔子认为还是人善良质朴的本性,更接近于仁。

大声地再把这句话读出来。 (三)说一说:

生活中哪些事例可以体现“仁”的精神呢? (四)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1.理解之后,让我们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 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 3.全班齐背诵。

(五)背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体会作者杜甫推己及人的仁者胸怀。读一读“日积月累”里“杜甫劝吴郎”的故事。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把本课背给家人听,跟家长谈谈自己的理解。 2.写一篇日记,谈谈自己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5

《国学》第五册《〈论语〉选》第二单元教案

第4课 仁以为己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和古诗,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和诗

歌的语感、韵味。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3.积累“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等成语。

4.对课文中各则关于“仁”的思想论述有初步认识,培养“仁爱”精神,树立自我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同教学目标1、2、3。 教学难点:同教学目标4。 教学时间:第11周,周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诵第3课,说说第3课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2.导入第4课的学习:

看看在这一课里面,孔子和他的学生又有哪些关于“仁”的见解。

二、学习新课。

(一)熟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读课文。(大声读、小声读,个人读或同桌齐读) 3.指名学生读。评价(正音)。 4.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读。 5.男生女生交叉读,共同评议。

6.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学生对着练习。

7.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6

《国学》第五册《〈论语〉选》第二单元教案

(二)理解课文。

1.认真看看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看自己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选一则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第一则:学生读,并尝试谈自己的理解。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老师指导:

这一则论述了“仁”对待礼乐的。“仁”是礼乐的本质,只有仁者实行礼乐,才能赋予礼以仁的德性光辉,才能展现出礼乐文明的精神真谛;礼乐作为仁德的外在展现形态,礼乐的威仪秩序、制度文章都蕴含着“仁”的精神,它的礼节、礼器都有待于人赋予它活的、富有人性的仪式意义。若没有仁德的指引和规范,所谓的礼乐活动,也只是单纯的器物或动作而已,空有其表,不具备礼乐的精神实质。

第二则:先读几遍,尝试谈自己的理解。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老师指导:

第二则孔子认为不仁者不可以长久处于穷困或安乐状态,因为他们内心没有“仁”的持守。孔子说过:“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意思是说,君子能够安贫乐道,心存仁德,不因物欲而迁移本性。小人在穷困面前,往往泛滥其欲望,丧失礼义廉耻。不仅如此,小人对于富贵安乐,也不能长久地享受它,因为他们的内心会在骄乐乱淫之下受到腐蚀、堕落。孔子还分析了“仁者”“知者”在“仁”上的不同态度。“安仁”与“利仁”的不同,在于他们是否有所求,“安仁”是安于仁道,无所企求,不计成败行失;“利仁”则是因为心知仁有利而行之。两者仍有深浅的不同,一个仁者,即使处在穷困的境地,内心也向往纯粹的“仁”的境界,拥有长久快乐。

把这句话再读两遍。

第三则:指名说。生先读一遍,再向大家谈自己的想法。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老师指导:

第三则也讨论了“仁者”与“知者”的区别。朱熹认为,智者通达事理,如

7

《国学》第五册《〈论语〉选》第二单元教案

同循环流转永不停滞的水;仁者恪守整理,如同永恒不变的大山。智者像水一样变动不居,仁者像山一样安静沉稳。因为智者什么事都想得通,所以很快乐。仁者能够守得住自己的内心,因而能够长寿。这三个方面的比较,各有侧重。仁智的山水比喻,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道德观和审美观。

第四则:学生读,说。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老师指导:

第四则,曾子论述了“士”在当时社会的立身处世之道。这一论述十分经典,成语“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即出于此。士,是平民中的优秀者,即读书人,他们通过求仕而获得俸禄,在孔子时代是升入贵族阶层的过渡身份。士的求仕之路在当时还十分狭窄,曾子“不可以不弘毅”犹如一声巨雷,使得士人的精神格局为之一振,而成为中国古代士大夫最为崇高的品格。弘毅是对士人内在德性的要求,只有修养了宏大刚毅的品性,才能这般浩然正气,不辱使命。把仁德作为自己的使命,真是任重而道远啊。而且必须得矢志不渝,终身行之,死而后已!

拓展:李世民诗《赠萧瑀》,熟读并背诵。理解:萧瑀为唐仁人志士,耿直忠贞。

《子产惠人》故事了解。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1.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 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 3.尝试背诵。全班起立,大声齐背。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把本文内容背给家长听,并给家长做老师,讲讲课文的含义。

8

《国学》第五册《〈论语〉选》第二单元教案

第5课 推己及人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3.准确理解课文体现的“仁”学思想,感受孔子博大的仁爱精神。 4.培养与人为善、帮助他人、爱护自然、关爱生命的精神。

教学重点:同教学目标1、2。 教学难点:同教学目标3、4。 上课时间: 第12周,周二

教学过程:

一、回顾第3、4课关于“仁”的内容,导入新课。

1.背诵第3、4课及课后古诗。 2.导入本课关于“仁”的思想。

二、导入新课。

课文的标题是《推己及人》,让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讲推己及人的行仁方法的。

三、新课学习。

本课选了《论语》中三则谈论推己及人方法的言论。孔子爱护他人,关爱自然万物,体现了儒家宽仁博爱的精神,这对现代社会处理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熟读课文。

1.听老师慢速范读课文一遍。可自由轻声跟读。第一则稍长,可重复读。 2.学生自由读(可以慢速读,也可以中速读)。尽量把句子读通顺。 3.学生齐读,正音。 4.男生女生互读。

9

《国学》第五册《〈论语〉选》第二单元教案

5.提出要求: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小组合作,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

老师可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学生对着练习。

展示读:已经读好的同学站起来,大声地、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流利地读。 6.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理解课文。 1.分小节理解。

请大家对着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课文内容。可以结合自己对生活的理解。 第一则:读,谈自己的理解。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老师补充:

这则记载了子贡与孔子之间的一段对话,涉及到儒家对“仁人”“圣人”的认识问题。《说文》:“圣,通也。”圣人是无所不通的人,他心怀天下,能够匡扶社稷,恩惠万民,但是具体实行起来,也常会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仁者,更为切近一些,仁者首先要“己欲立”,使自己品德高尚,学问渊博,办事娴熟,然后,再到社会中实现自我的价值,即“己欲达”。但仁者并不仅仅止于个人的飞黄腾达,他还对他人怀有同情和爱心,自己想立身、通达,也希望别人能够立身、通达,因此鼓励、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使他们也获得进步,更上一层楼。这种对他人的无私奉献,需要一种持久的动力来支持,这一热情的来源就是儒家所说的“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同时使别人也获得进步,这应该是十分务实平易,人人都能做到的。所以,对于子贡的问题,孔子认为太过高远了,孔子自己还谦虚地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儒家推行“仁”,就是从自身做起,推己及人,踏踏实实地扎根于生活。

第二则:读一读,谈一谈自己的理解:这一则里的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这一则讲孔子钓鱼而不用渔网打鱼,若以渔网捕鱼,必然殃及群鱼,不论大小;不射杀宿鸟,因为那是出其不意,乘其不备。这些都是仁爱之心的体现。要

10

《国学》第五册《〈论语〉选》第二单元教案

注意的是,孔子并非不射猎,这一点与佛家的不杀生不同,射猎是生活、祭祀等所需要的活动,在当时也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必学的科目之一;而孔子与众不同的是,在射猎时他有所节制,并非一心只求获得,而是有所不忍,仁及众生。顾及万物生息之道,与天地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儒家爱人及物的博爱精神,也反映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观。这种爱护自然、关爱生命、顺应自然规律的观念,与当下我们提倡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珍爱自然的理念是一致的,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智慧,对当今社会棘手的自然环境问题,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第三则:读一读,谈自己的理解。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全体学生再读这一则。说说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老师指导:本则记载马厩失火,孔子先问有没有伤着人,而不问马如何。这一简短的逸事鲜明地体现了孔子的“仁爱”精神。儒家虽然主张爱人以及物,但人作为万物之灵,显然应先顾及,而物对人而言,只是身外之物,得失不必放在心上。与孔子相反,若某人关心的只是他的马匹有没有受到损失,其利欲熏心的市侩嘴脸也就可以想象了。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这样的细节上,君子、小人也就高下立见了!

(三)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1.理解之后,让我们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 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 3.全班齐背诵。

4.归纳:推己及人的方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到推己及人呢?讨论汇报。

(五)背诵《田家》(明·聂夷中)

本诗开篇即揭露了“苛政猛于虎”的黑暗本质。“我愿君王心”以下四句,是诗人陈情,表达改良现实的愿望。

1.首四句讲什么?(百姓重遭赋敛、社会悲惨的社会状态)

2.后四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作者于希望中所隐含的讽刺、谲谏语气)

11

《国学》第五册《〈论语〉选》第二单元教案

3.结合宋代诗人张俞的《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一诗,来帮助理解《伤田农》一诗的思想情感内容、表现手法上的艺术特色。

(六)日积月累·晏子谏景公 读故事,思考:

1.齐景公为什么不觉得冷?

2.他的这一错误心态,与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学思想在哪些方面不合?

3.听了晏子的话后,他又是怎么做的?你认为齐景公可称得上“仁”吗? 4.补充故事《齐景公有马》《晋惠帝麻木不仁》。让学生深入体会什么叫推己及人。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把本课背给家人听,跟家长谈谈自己的理解。 2.写一篇日记,谈谈自己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12

《国学》第五册《〈论语〉选》第二单元教案

第6课 不违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根据老师的讲解,对照译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3.积累“杀身成仁”“当仁不让”等成语。

教学重点:同教学目标1、2、3。 教学难点:同教学目标2。 教学时间:第 周周二 教学过程:

一、回顾第3、4、5课关于“仁”的内容,导入新课。

1.背诵第3、4、5课及课后古诗。 2.导入本课关于“仁”的思想。

二、导入新课。

本课名为《不违仁》,选了四则关于“仁”的言论,向我们展现了仁人的几种境界:到底都有哪几种境界呢?让我们来学习课文。

让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说的吧。

三、新课学习。

本课展现了仁人的四种境界:一,仁者要有恒心,能够长久地不违背仁的标准要求;二,只要人想实践仁,仁就到来了,这说明仁并不玄奥高远,重要的是人能够真正地立志追求、实践它;三,志士仁人追求仁,甚至不惜付出生命去保全仁,体现了仁者忠贞坚毅的精神;四,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是天下的公理,人人都能追求它,即使在老师面前,也不需要谦让。

让我们读一读吧。 (一)熟读课文。

1.听老师中速范读课文一遍。可自由轻声跟读。 2.学生自由读,尽量把句子读通顺。

13

《国学》第五册《〈论语〉选》第二单元教案

3.学生齐读,正音。 4.分小组读。

5.提出要求: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小组合作,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

展示读:已经读好的同学站起来,大声地、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流利地读。 6.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 (二)理解课文。 1.分小节理解。

请大家对着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理解课文内容。 第一则:读,谈自己的理解。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老师补充:

这则记录了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孔子说颜回能够长久地不背离仁德,而其他人则短时间里做到而已。

第二则:读一读,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这则是说仁并非离常人很遥远,只要我们希望实现并去践行仁,仁就到来了。这反映了孔子所理解的仁是平易可行的,常人皆可拥有,只要他一心向仁,内心诚挚,于日常平凡中践行仁德,仁就在我们身边。这与“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的精神意旨是相通的。

第三则:读一读,谈自己的理解。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全体学生再读这一则。仁人志士是怎样的?

老师指导:论述了志士仁人面对生死与仁相冲突时的抉择。这个时候,志士仁人宁可舍生取义、不惜性命来成全仁义,而不是苟且偷生使得仁德亏损。这表现了儒者修养中的忠义正直的一面,成为中国士大夫最为悲壮的品质,他们在这股凛然正气的感召下,视死如归,做出了可歌可泣的壮行义举,如苏武、岳飞、文天祥等。结合《林则徐禁烟》、《求生害仁》故事理解,并熟读背诵《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节选)。

14

《国学》第五册《〈论语〉选》第二单元教案

辩证看待“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第四则:读一读,谈自己的理解。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第四则讲了当面对仁的时候,即使在老师面前,也不必和他谦让。这应为孔子对其门生说的话,意在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追求仁德。

想一想:这句话与哪句名言类似?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这反映了孔门自由、开明的学风。

你认为孔子这样说,体现了他什么样的品质?(谦逊、民主)

弟子在老师面前到底应该怎样?谈自己的理解。(老师鼓励其“不让”,但也不可太冒进,仍需足够的恭敬,如颜回那样。)这样的教学,足以教学相长,互有启发。

(三)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1.理解之后,让我们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 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 3.全班齐背诵。

4.归纳:本课向我们展示了“仁”的几种境界,请大家好好体会。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把本课背给家人听,跟家长谈谈自己的理解。 2.写一篇日记,谈谈自己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