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17.原毁导学案(学生版)

17.原毁导学案(学生版)

2020-07-09 来源:乌哈旅游


17、《原毁》导学案(高二16-20班)(学生版)

主编人:伍雪玲 审核人:莫文英 终审人:饶志青 使用年级:高二实验班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语;读懂课文,认识滋生“毁”的根源及其危害。 技能目标:学习对比的说理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韩愈写作本文的目的,关注社会、关注现实。

【学习重点难点】掌握积累文中文言重点词语、特殊句式;认识滋生“毁”的根源及其危害。

【学法指导】预习、朗读、质疑探究、小组合作。

一、课前检测

1、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 。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自称郡望昌黎,世称 。因官吏部侍郎,又称 。谥号“文”。在文学成就上,同 齐名,称为“韩柳”。他是唐代 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其“文起八代之衰”。是 之首。 2、《原毁》是韩愈的“五原”(《原性》《原道》《原毁》《原人》《原鬼》)之一,“毁”就是 ,“原”就是 ,“原毁”就是 。作者是有感而发:安史之乱后,唐朝执政者及世族大地主结党营私,而由于上层统治者求全责备,下层地主阶层很难登上政治舞台,即使得官,也“动而得谤”,屡遭排挤。面对这样的现实,韩愈写下此文,希望引起上层统治者的重视,抑制诽谤的滋生。

3.你学过的韩愈诗文名句有哪些?

二、自主学习

①古之君子,其责( )己也重( )以( )周( ),其待人也轻( )以( )约( )。.......(1)重以周,故不怠( );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2)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 )其所以( )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 ),而我乃( )不能.....是( )!”早夜以( )思,去其不如舜者,就( )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 )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 )焉( );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 )人( )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 )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3)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 )为良人矣;能善( )是,是足为艺人..

1

矣。”取其一,不责( )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4)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 )也,一艺,易能( )也;其于人也,乃( )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 )....亦( )足矣( )。”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

②今之君子则不然( )。其责人也详( ),其待己也廉( )。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 )也少。己未有善( ),曰:“我善( )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 ),曰:“我能( )....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 )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 )乎。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 )也。彼虽善是,其用( )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 ).....其十;究( )其旧,不图( )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 )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 )不以众人( )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5) ...(一)解释加点词语。 (二)句式判断、翻译。

⑴ ⑵ ⑶(句式: ) ⑷ ⑸ (三)阅读思考:

阅读第①、②段,说说古人今人的不同做法,并体会今人做法有什么现实后果?今之君子待人待己的现实后果会是什么?

③虽然( ),为是者有本有原,(1)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 ),而忌者畏人修。吾试之...矣,尝试( )语于( )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 )应( )者,必其人之与( )也;......不然( ),则( )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 )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

2

不与其同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 )于言,懦者必说于色( )矣。是故( )....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2)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 )之光,道德之行,难已!(3) .. (一)解释加点词语。 (二)翻译

⑴ ⑵ ⑶

(三)阅读第③段,思考: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怠”与“忌”的具体指什么?

(3)本段所运用的论据有哪些?

(4)文中所举两次“语于众”的例子旨在说明什么问题?所造成的后果(危害)是什么?

④将有作( )于上者( ),得吾说而存( )之,其国家可几( )而理( )欤。(1) .......▲翻译:(1) 阅读思考:

1、课文第④段有什么目的?

2、通览全文,说说本文的行文脉络

三、合作探究

3

1、作者认为“毁”的思想根源是什么?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见解?

2、对比是本文的主要说理方法,说说本文的对比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3、探讨本文的主题

4.韩愈的《原毁》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今天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请你结合现实,谈谈自己的理解。

四、检测反馈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就其如舜者 就:趋就。 .B.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病:缺陷。 .C.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已:已经。 .D.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理:治理。 .

2.下面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B. 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 其所以为舜者 ..

C. 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是人也,乃曰 ..D. 即其新,不究其旧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今之君子则不然 B.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 ....C.吾尝试之矣 D.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 ....

4.下面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B.未少有得而止矣

C.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D.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 5.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彼,人也;予,人也。 B.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C.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 D.某非良士,某非良士。 6.下面有关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所生活的中唐时期,朝廷中世袭贵族与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吏相互排挤倾轧,嫉贤妒能,于人求全责备,于己务求寒窗,作者有感而发,于是写下了《原毁》。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