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
一、阅读《爱莲说》一文,回答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 .
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 莲 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1. 用“/”给第二段文字断句。(不必加标点符号) 2.给文中加点的字词注音和解。 (1) 蕃 ( )_____________ .(2)濯( )__________________ .(3)亵 ( )_________________ .(4)鲜 ( )________________ .
3.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1) 写出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写出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写出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语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 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C.“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德声远播。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比喻君子不可能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
5.下边是对“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爱牡丹的人多,而作者的知己少。
B.贪慕富贵的人多,而品德高尚的君子少。 C.爱牡丹的人多,更说明牡丹的珍贵。 D.作者借此讽刺追名逐利的世态。 二、阅读下边语段,按要求答题。
你舔尝过失败的滋味吗?
测验不及格,升学考试不到录取分数线,比赛不出线„„这都叫失败。失败的滋味当然是苦的。
人的—生,不可能永远 __ ①____,不可避免地要遭受这样或那样的失败,不过有的人栽跟头栽得多些,有的人栽得少些罢了。可以说,人生是不断栽跟头,而又不断爬起来前行 的漫长的过程。 失败的下一站是“痛苦”,但不是终点站,而是岔道口。这岔道口分岔出两条路:一条
是 ___② 、一蹶不振的路,这路通向彻底的失败,这时的失败才是真正的失败;另一条是汲取教训、奋起拼搏的路,这路通向再失败或失败的反面——成功,但只有踏上这条路,才有成功的希望。因此,一个人遭到了失败,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最终的结果。问题在于,站在“痛苦”这个岔道口的时候,自己选择哪—条路。
19世纪初,有一位英国将军在战场上吃了败仗, ③ 躲进农舍的草堆里避风雨,又 痛苦,又懊丧。茫然中,他忽然发现墙角处有一只蜘蛛在风中拼力结网,蛛丝一次次被吹
断,但蜘蛛一次次拉丝重结,毫不气馁,终于把网结成。将军深受激励,后来 ④ ,终于 在滑铁卢之役打垮了对手拿破仑。这位将军,就是历史上 ⑤ 的威灵顿。 威灵顿将军的故事,不正好说明失败并不尽是最终结果这个道理吗?
失败并不可怕,痛苦并不可怜,只有怯懦才是可悲的。失败是个未知数。当我们在失败之后,勇于化痛苦为动力,那么,就有可能从“痛苦”这个“岔道口”找到通向成功之路。 1.课文以设问句开头,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一⑤处横线上应填人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 )
A.①万事如意 ②心烦意乱 ③落荒而逃 ④重整旗鼓 ⑤远近闻名 B.①一帆风顺 ②心灰意冷 ③仓皇而逃 ④招兵买马 ⑤举世闻名
C.①心想事成 ②心烦意乱 ③心惊胆战 ④奋起拼搏 ⑤大名鼎鼎 D.①—帆风顺 ②心灰意冷 ③落荒而逃 ④重整旗鼓 ⑤赫赫有名 3.第二段中的省略号和第四段中的破折号在文中的作用分别是 ( ) A.表示列举的省略 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表示话题转换 C.表示引文的省略 表示意思的转折 D.表示列举的省略 表示话题转换 4.第五段中所写的威灵顿的精神是 ( ) A.英勇善战,不屈不挠 B.身处逆境,争取胜利 C.不怕失败,勇于崛起 D.不畏强敌,勇往直前
5.失败不是终点站,而是岔道口:“岔道口”形象地揭示了“未知数”的含义,这就是 ( )
A.失败的下一站是成功,“失败乃成功之母”。
B.失败的下一站有两条路,心灰意冷、一蹶不振就会彻底失败;汲取教训、奋起拼搏 最终会取得成功。 C.失败之后不知道会出现什么预想不到的情况,也许会栽更多的跟头。 D.通往成功的路有很多,失败也是其中的一条路。 6.威灵顿将军的故事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文好几处都采用了比喻的说法,试举一个例子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 ”线画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三、阅读下边一篇短文,回答问题。
①读书贵有疑。明代人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②疑能打破迷信。盲目迷信书本,是读书一忌。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书本上的东西,不一定都是无可非议的。要打破对书本的迷信,避免陷入盲目性,就要在读书时大胆怀疑。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读《尚书·禹贡》篇,对书中关于长江起源的说法提出了疑问。后来,他通过实地考察,终于作出了金沙江是长江上源的新结论,比史书上的 传统说法进了—步。
③疑能增进兴趣。带着疑问读书,其味无穷。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一生对读书始终兴趣十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总是带着疑问读书。
④疑,常常是获得真知的先导。著名科学家李四光有句名言:“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大胆怀疑必然引出科学释疑。问题在怀疑中提出,才有可能在深入研究中解决;而问题的解决,便是获得真知灼见的前提。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之所以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正是因为他对书本上某些现成的结论,能够大胆怀疑并科学释疑。
⑤读书贵有疑,可贵之处,就是独立思考,敢于大胆探索和追求。但是,提倡读书有疑,并不是脱离客观实际,并不是违背科学原理的胡猜乱疑。要疑得正确,疑得有长进,还必须善于疑。否则,当疑不疑,不当疑又乱疑,那不但得不到任何长进,相反还会把思想引上邪路,这决不是我们应取的治学态度。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边对全文段落层次的图示,正确的一项是 ( )
A. 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 本文先引用名言讲道理,再举事例证明的是哪两段?
答:第_____段和第______段。
4.第④段中画线的一句话表达不严密,说得太绝对了,恰当的一句是 ( )
A. 大胆怀疑自然会带来科学释疑。 B. 只要大胆怀疑,就能科学释疑。
C. 大胆怀疑总是与科学释疑连在一起的。
D.一般说来,大胆怀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
5.第⑤段的主要意思是 ( )
A.读书要善于疑,而不能胡猜乱疑。 B.读书的可贵之处在于独立思考。 C.要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和追求。 D.胡猜乱疑会使思想走上邪路。
6.下边是有关读书学习的论述,如果要给本文补充一条论据,最合适的一项是 ( )
A.一本书就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凯勒) B.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
C.打开一切科学宝库的钥匙都毫无疑义的是问号。(巴尔扎克) D.在学校里,有些同学很“用功”,可是不会用思想。他们学习语文,就硬读课文。因为只读不想,同—个语言文字上的道理,在这一课里老师讲明白了,出现在别一课里,他们又不理解了。(胡绳)
三、作文
1.作文要求
在记叙中穿插议论。 2.作文题目(任选—题) (1)可敬天下父母心
(2)我又登上了一个新的“阶梯” 3.作文指导
记叙文主要通过叙述和描写展现生活,表现中心。有时在文中穿插—些议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的议论可以出现在文章的中间,也可以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但必须以叙述和描写为基础,并与之结合,千万不能在叙事不够充分,感情和认识还没达到一定程度时,作一些空洞的说教。另外,记叙文中的议论要少而精,不能喧宾夺主。
前一篇作文可以选择生活、学习中感受较深的两三件事,集中反映家长对自己在学业进步、道德修养以及前途理想等方面的希望和对自己的帮助。事情可写两件,也可以写三件,可按时间顺序写,也可以不按。可以写父母两人,也可以写父亲或母亲一人。结尾处要适当议论,表达对父母的敬意。后一篇作文要求写自己在思想品德修养方面的新的收获,或学习成绩的较大提高,达到了新的起点。题目中副词“又”字,强调这不是一般的进步,而是在原有基础上获得的又一个新的进步。写作时记事是手段,写人才是目的。要在完整地叙述事件的同时,充分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要突出一个“新”字,从新的角度写出自己的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新的思想境界,切忌空发议论,或随意拔高。
附答案
一、1.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 ∕ 宜乎众矣 2. (1)fán 多(2)zhu6洗涤 (3) xiè 亲
近而不庄重 (4) xiǎn 少 3.(1)出淤泥而不染。 (2)香远益清。 (3)莲,花之君子者也。 4.D 5.C 二、1.引起读者注意。 2.D 3.A 4.c 5. B 6.说明失败并不尽是最终结果。 7.“可以说,人生是不断栽跟头,而又不断爬起来前行的漫长过程。”把人生比作一条路,把失败比作栽跟头,把失败后继续努力奋斗比作爬起来前行。形象、生动、贴近生活。 8.文章的最后两句。
三、1.读书贵有疑。 2.B 3.② ④ 4.D 5.A 6. 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