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以捕鱼为职业。有⼀天他顺着溪⽔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百步,中间没
有别的树,地上⾹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渔⼈很惊异这种美景。再往前⾛,想⾛完那⽚桃林。
桃林在溪⽔发源的地⽅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座⼭,⼭上有个⼩洞⼝,⾥⾯好像有光亮。渔⼈就丢下⼩船,从洞⼝进去。开始洞⼝很窄,仅容⼀个⼈通过。⼜⾛了⼏⼗⾛,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之类。⽥间⼩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那⾥⾯的⼈们来来往往耕⽥劳作,男⼥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和⼩孩都悠闲愉快,⾃得其乐。
桃源中⼈看见渔⼈,竟然很惊奇,问渔⼈从哪⾥来。(渔⼈)详尽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到⾃⼰家⾥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的⼈听说有这样⼀个⼈,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和同乡⼈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没有再从这⾥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这渔⼈⼀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知道的情况,那些⼈听罢都感叹惊讶。其他的⼈各⾃⼜邀请渔⼈到⾃⼰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住了⼏天,告辞离去。这⾥的⼈告诉他说:“这⾥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说啊。”
渔⼈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路上处处作了标记。回到郡⾥,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即派⼈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向,没有再找到原来的路。
南阳刘⼦骥,是个⾼尚的名⼠,听到这件事,⾼⾼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后来就没有探访的⼈了。《陋室铭》(刘禹锡)译⽂:
⼭不⼀定要⾼,有了仙⼈就了。⽔不⼀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这虽是简陋的房⼦,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青葱,映⼊帘⼦中。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乐扰乱两⽿,没有官府公⽂劳累⾝⼼。它好⽐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云的⽞亭。孔⼦说:“有什么简陋的呢?”《爱莲说》(周敦颐)译⽂:
⽔中、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惟独喜爱菊花。⾃从唐代以来,世上的⼈们都很喜爱牡丹。我惟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成长出来,却不受污染,经过清⽔的洗涤却并不显得妖艳。莲花的叶柄中间是空的,外⾯是直的,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传播得越远就越显的幽⾹;笔直的挺⽴在那⾥,只可以在远处看,⽽不可以在近处玩弄。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莲花,是花中君⼦。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有听闻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样的还有什么⼈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很多了。《核⾈记》(魏学洢)译⽂:
明朝有个特别⼿巧的⼈名叫王叔远,能够⽤直径⼀⼨的⽊头,雕刻房屋、器具、⼈物,以及鸟兽、树⽊、⽯头,没有不顺着⽊头原来的样⼦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王叔远曾经赠送给我⼀个⽤桃核雕刻成的⼩船,原来刻的是苏东坡坐船游览⾚壁。
船从头到尾长⼤约⼋分多⼀点,⾼⼤约两粒⿉⼦左右。中间⾼起并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篛⽵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着⼩窗,左右各有四扇,⼀共⼋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有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落⽯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波不兴”,⽤⽯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中间戴着⾼⾼的帽⼦并且有很多胡须的⼈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边,鲁直在他的左边。苏东坡、黄鲁直⼀起看⼀幅书画横幅。苏东坡⽤右⼿拿着书画横幅的右端,⽤左⼿轻按鲁直的脊背。鲁直左⼿拿着横幅的末端,右⼿指着书画横幅,好像在说什么话。苏东坡露出右脚,黄鲁直露出左脚,各⾃略微侧着⾝⼦,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个膝盖,各⾃隐蔽在书画横幅下⾯的⾐褶⾥⾯。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开胸襟露出两乳,抬头仰望,神态表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相关联。佛印平放着右膝,弯曲着右臂⽀撑在船上,并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靠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个船⼯。在右边的⼈梳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靠着⼀根横⽊,右⼿扳着右肢趾头,好像⼤声呼叫的样⼦。在左边的船⼯右⼿拿着蒲葵扇,左⼿摸着炉⼦,炉⼦上⾯有个壶,那个⼈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平静,好像在听茶⽔烧开了没有的样⼦。
那只船的背部稍微平坦,就在它的上⾯刻上了姓名,⽂字是“天启壬戌秋⽇,虞⼭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得像蚊⼦脚,⼀勾⼀画清清楚楚,它的颜⾊是⿊的。还刻着篆⽂图章⼀枚,⽂字是:“初平⼭⼈”,它的颜⾊是红的。
总计⼀条船上,刻有五个⼈;刻有窗户⼋扇;刻有箬⽵叶做的船篷,刻有船桨,刻有炉⼦;刻有茶壶,刻有书画横幅,刻有念珠各⼀件;对联、题名和篆⽂,刻有⽂字共三⼗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原来是挑选桃核中⼜长⼜窄的雕刻成的。咦,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道之⾏也》(《礼记》)译⽂:
在⼤道施⾏的时候,天下是⼈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选出来(给⼤家办事),(⼈⼈)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们不单奉养⾃⼰的⽗母,不单抚育⾃⼰的⼦⼥,要使⽼年⼈能终其天年,中年⼈能为社会效⼒,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妻的⼈、⽼⽽⽆夫的⼈、幼年丧⽗的孩⼦、⽼⽽⽆⼦的⼈、残疾⼈都能得到供养。男⼦要有职业,⼥⼦要及时婚配。(⼈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享⽤;(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
中不肯尽⼒的⾏为,总要不为私利⽽劳动。这样⼀来,就不会有⼈搞阴谋,不会有⼈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关⼤门了,这就叫做“⼤同”社会。《三峡》(郦道元)译⽂:
从三峡七百⾥中,两岸⾼⼭连绵不绝,没有⼀点中断的地⽅;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亮。
⾄于夏天江⽔漫上丘陵的时候,下⾏和上⾏的航路都被阻绝了。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可是相距⼀千⼆百多⾥呀!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雪⽩的急流,碧绿的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上多⽣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飞流冲荡。⽔清,树荣,⼭⾼,草盛,真是妙趣横⽣。
每逢初晴的⽇⼦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涧显出⼀⽚清凉和寂静,⾼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持续不断,异常凄凉,空荡的⼭⾕⾥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的渔民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译⽂:
⼭、⽔美丽的景⾊,⾃古以来⼈们都在谈论。⼭,⾼耸⼊云;⽔,清澈见底。两岸⽯壁直⽴,五颜六⾊,交相辉映。绿树翠⽵,⼀年四季都有。早晨,雾将散未散时,灵猿丽鸟啼鸣;⼣阳西下,⽔中的鱼⼉欢快地跳出⽔⾯,这实在是⼈间仙境。但从谢灵运后,已不再有能欣赏这奇⼭妙⽔的⼈了。《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译⽂:
元丰六年⼗⽉⼗⼆⽇,晚上。解开⾐服想睡觉时,⽉光从窗⼝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想到没有可与⾃⼰⼀起游乐的⼈,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光宛如⼀泓积⽔那样清澈透明,⽔中藻、荇纵横交错,都是绿⽵和翠柏的影⼦。 哪夜没有⽉光,哪⾥没有绿⽵和翠柏,只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观潮》(周密)译⽂:
钱塘江的海潮是天下间最壮观的。从每年的⼋⽉⼗六⾄⼋⽉⼗⼋,这期间海潮最盛⼤。当海潮从远⽅海⼝出现的时候,只像⼀条⽩⾊的银线⼀般,过了⼀会⼉慢慢逼近,⽩浪⾼耸就像⽩⽟砌成的城堡、⽩雪堆成的⼭岭⼀般,波涛好像从天上堆压下来,发出很⼤的声⾳,就像震⽿的雷声⼀般。波涛汹涌澎湃,犹如吞没了蓝天、冲洗了太阳,⾮常雄壮豪迈。杨诚斋曾在诗中说:“海⽔涌起来,成为银⼦堆砌的城市;钱塘江横着,潮⽔给系上⼀条⽩⽟腰带。”就像这样⼀般。
每年临安府的长官到浙江庭外检阅⽔军,巨⼤的战舰数百艘分别排列于江的两岸,⼀会⼉全部的战舰都往前疾驶,⼀会⼉分开;⼀会⼉聚合,形成五种阵势,并有⼈骑着马匹耍弄旗帜标枪,舞弄⼤⼑于⽔⾯之上,就好像步⾏在平地⼀般。忽然间黄⾊的烟雾四处窜起,⼈物⼀点点都看不见,⽔中的爆破声轰然震动,就
像⾼⼭崩塌⼀般。过⼀会⼉烟雾消散,⽔波平静,看不见任何⼀条⼤船,只有演习中充当敌军战船的军舰被⽕焚烧,随着⽔波⽽沉于海底。
浙江⼀带善于游泳的健⼉数百⼈,每个⼈都披散着头发,⾝上满是刺青,⼿⾥拿着⼗幅长的⼤彩旗。⼤家奋勇争先逆着⽔流踏浪⽽上在极⾼的波涛之中,忽隐忽现腾越着⾝⼦,姿势变化万千,然⽽旗尾⼀点点也没有被⽔沾湿,以此来夸耀⾃⼰的才能。⽽有钱的巨富、尊贵的官吏,争先赏赐银⾊的彩绸。在江岸南北上下⼗余⾥之间,满眼都是穿戴着华丽的⼿饰与⾐裳的观众,车马太多,路途为之阻塞。所贩卖的饮⾷物品,⽐平时价格⾼出⼀倍。⽽游客租借观赏的帐篷,即使容纳⼀席之地的空间也没有,⾮常拥挤。
《湖⼼亭看雪》(张岱)译⽂:
崇祯五年⼗⼆⽉,我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雪,湖中游⼈全⽆,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这⼀天天刚刚亮,我划着⼀只⼩船,穿着⽪袍,带着⽕炉,⼀个⼈去湖⼼亭欣赏雪景。树挂晶莹,⽩⽓弥漫,天、云、⼭、⽔,上上下下⼀⽚雪⽩。湖上能见到的影⼦,只有西湖长堤⼀道淡淡的痕迹,湖⼼亭是⼀⽚⽩中的⼀点,和我的船像⼀⽚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像两三粒⼩⼩的
芥⼦,唯此⽽已。
到了湖⼼亭上,已经有两个⼈铺着毡席,对坐在那⼉,⼀个⼩仆⼈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看见我,⼗分惊喜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赏雪的痴情⼈!”拉着我⼀同喝酒。我勉强喝了三⼤杯就告别。问他们的姓名,原是⾦陵⼈在此地作客。我⾛上⾃⼰船的时候,替我驾船的⼈喃喃⾃语地说:“不要说先⽣痴,还有像你⼀样痴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