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人才培养目标
主要面向山东半岛区域的酒店行业,培养熟悉酒店前厅、客房、餐饮、销售等一线业务部门的岗位规范,适应青岛及山东半岛乃至国家酒店业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全面专业知识、熟练职业技能、良好服务意识、较高服务管理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基层管理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美的形体仪态,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从事酒店业所必备的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敬业乐业,为人谦恭,待人真诚,有良好的礼仪修养,善用礼仪技巧与人沟通,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口语能力,能用外语处理酒店有关业务,具备一般办公自动化操作技能,熟练掌握酒店计算机操作系统及网络应用,具备酒店管理专业所必需的文化素质和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从事酒店一线业务部门服务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熟悉现代酒店的经营与运作,具备从事酒店服务管理的职业能力和素质的人才。
二、培养能力 (一)专业基本情况
酒店管理专业成立于2002年,十余年来,团队成员协同努力,开创性地设计了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和项目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先做后学、先做后教,学生知识、技能、态度融合成长,深得学生和行业的认可;校企深度融合,成立了“喜达屋卓越人才学院”,校企合作开展课程建设、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实习管理,推行顶岗实习课程化,实施三导师制,成效显著;积极回馈社会,开展大量的技术咨询与服务,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可,团队在业界拥有较高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该团队务实敬业,先后将酒店管理专业建成国家首批示范院校建设重点专业群的支撑专业、青岛市重点建设专业和山东省特色专业;获教育部组织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次,二等奖
3次,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旅游教指委大赛二等奖2次,三等奖3
次;获发表论文59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承担省级以上课题11项;荣获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人次;团队先后被评为院级教育先锋号和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二)在校生规模
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共有在校生579人,其中2019级190人,2020级200人,2022级189
人。
(H)课程体系
酒店管理专业以职业能力发展为导向,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群的任职能力的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通过与企业相关人员的共同研讨论证,构建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设计思路如下:
首先,通过持续调研和学生就业反馈,得到酒店关键工作岗位工作所需的职业能力描述,归纳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职业能力;
第二,对形成的核心职业能力进行归纳整合重组,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能力体系框架图,以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予以描述体现;
第三,根据能力体系确定所需设置的项目,项目既可以来源于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也可来源于教学需要,每一个项目都是为了对应完成某些能力培养,由项目操作来达到职业能力培养的目的;
第四,围绕项目设计课程。包括:项目工具课程或讲座、核心课程、非核心课程三类课程。第一类课程是完成该项目必备的知识、工具、手段、方法等内容;第二、三类课程主要是专业和专业基础性课程,既为项目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兼顾专业能力、知识的整体需要及可持续发展需要。项目体现了核心能力的递进关系,是显性的能力培养体系;第二、三类课程与项目相关,但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兼顾知识体系,是隐性的学习体系。两种体系相互关联、支撑,共同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此外还有公共类课程,自成体系。
(四)创新创业教育
酒店管理专业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发展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由校内教师、优秀校友、企业兼职教师组成联合导师团开设了《就业指导》、《创业教育》等课程与讲座,并通过企业导师开设“荣誉课程”、创业社团等活动形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
三、培养条件 1 .教学设备
酒店管理专业所有教室均改造为多媒体教室,综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开发建设网络课程、微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2 .教师队伍建设
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0人,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7人,其中9人具有硕士学位。2022年3名教师入选国家旅游局的万名英才培养项目,1名教师获评青岛市市级名师。此外,专业还常年聘任酒店经理及以上职务人员兼职教师IO人,担任《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酒店销售实务》等课程授课任务。
3 .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基地
①咖啡厅实训室
该实训室于2009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位于学院图书馆二楼西厅,实训室仪器设备资产原值11万元。该实训室功能为主要服务于《咖啡制作》、《调酒知识与鸡尾酒制作》课程教学与实训。
②中餐实训室
该实训室于2018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位于学院闻道楼一楼,总投资为9万元。该实训区功能为主要服务于《中餐摆台》等课程教学与实训。
③西餐实训室
该实训室于2018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位于学院闻道楼一楼,总投资为9万元。该实训区功能为主要服务于《西餐摆台》等课程教学与实训。
④国际公寓实训室
该实训室于2009年11月建成,资产值为108万,主要面向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学生进行客房实践操作训练,可供40人同时训练。另设立面向社会开放的住宿,能够同时接待150人,容纳50名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
该实训室支持完成酒店管理专业《客房服务实训》、《客房服务与管理》等课程的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并可开展酒店服务综合实训、酒店管理综合实训和旅游服务综合实训等实训项目。
⑤TYarden实训室
T-garden实训室主要承担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技能实训及服务实训功能,保障酒店管理专
业校内实训课程及顶岗实习课程的开展,并通过营销及运营初步实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
⑥前厅实训室
前厅实训室安装了当下五星级酒店通用的前台操作系统OPera软件,旨在满足学生学习掌握星级酒店的操作系统,为将来在前台工作及从事收益管理工作做知识和技能准备。
⑦茶艺实训室
该实训室主要面向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茶艺实践操作训练,可供20人同时训练。该实训室支持完成《菜点酒水知识》、《茶艺》等课程的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并可开展酒店职业体验实训、酒店服务管理综合实训等实训项目。该实训室也是学生进行中、高级茶艺师国家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必备场地,同时还可面向社会开展茶艺师培训等工作。
⑧化妆实训室
该实训室建满足酒店管理专业的化妆技巧学习、形体训练等学生实践教学的需求,而且可以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策划、考证等方面的服务。
(2)校外实训基地
酒店管理专业目前合作的企业共计30余家等。
四、培养机制与特色
1 .引入企业优势资源,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
(1)开拓高星级实习酒店,启动对合作企业的末尾淘汰制度。
为确保学生拥有高层级的实习就业工作平台,给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高起点和宽视野,团队注重提升校外教学基地的等级和高度,经充分调研,在保有30余家五星级实习酒店的基础上,开拓了海内外顶级邮轮和超五星酒店,实现了合作企业品牌的多元化和质量的精品化,为提升人才培养的层次拓展了平台并开创了坚实的平台。
随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学生逐渐成为业界的香悖管,为更好的规范对校外基地的管理,提升其整体层级并发展深度合作,团队摸索提出了对校外教学基地的末尾淘汰制度,即每年根据校外教学基地对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支持配合情况,对在校学生课堂教学的支持效果,对学生顶岗实习课程教学的参与程度,并参考实习学生对其反馈和意见,最终形成对每个教学基地的综合考量,然后进行3-5家企业的末尾淘汰,然后在第二年实习开始之前的一个月进行新的教学基地的考察调研,以此形成了对校外教学基地的动态管理。此举极大提升了校外教学基地参与专业教学的积极性,并确保了学生顶岗实习课程教学的推进和落实,校企合作进入以学校为主导的良性深度融合发展阶段。
(2)校企深度融合,合作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为积极适应青岛国际酒店度假区战略规划,共同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酒店管理精英,提高人才培养的层级和美誉度,团队对合作的数十家企业进行了多方比对和充分评估,优中选优,认为与著名的国际品牌,双方在人才培养理念方面有高度的一致和融合性,双方互为对方追求卓越的文化和积极正向的价值观所吸引,经充分协商,确定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实施更加深度的校企耦合、联合育人,经层层申报于2022年获批与集团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现代学徒制项目更加体现了“深度”和“紧密”的特色。
“深度”是指该项目与传统的“学校负责培养,酒店负责用人”的合作模式不同,校企双方以“招生一入职一教学一实习一从业”为主线,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织招生、人才培养和实习实训。“紧密”是指该项目的操作模式打破传统松散式的校企合作
模式,校企双方共同组建项目团队,一套班子,步调一致,共同推进人才培养。
2 .教学管理 (1)组织机构
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运行管理工作人员分工明确、职责明确,为教学运行管理的实施提供组织保障。教学院长对教学运行管理工作重视,专业部、督导中心及全体教师的支持与合作也是教学运行管理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教学运行管理人员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学运行管理及教学服务水平,为教学运行管理提供人员保障。
(2)管理措施
为了有效的保障教学质量,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运行管理工作注重将各类问题的对策由临时性、非程序化向常规性、程序化转变。结合现实情况,多方位征求意见,先后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有效实施。如《旅游学院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等制度文件。此外,对期初、期末教学工作进行安排及布置,撰写各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及总结,各学期教学活动安排等均已成为常规性工作,有序完成。
五、培养质量 1 .就业率及就业去向
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以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技能过硬而受到社会广泛欢迎。2022届学生就业率达96%,其中专业对口就业率40%,主要分布在星级酒店、高级宾馆、学校、物流、金融、旅行社、行政服务等各类企事业单位,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
2 .用人单位评价
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不仅具备从事酒店服务工作的理论知识,而且具有处理酒店各项业务的技能,突出表现为职业意识端正,服务技能熟练,工作态度认真,进取心强,富有协作与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
3 .学生就读专业的意愿
酒店管理专业生源仍主要有三个来源,普通高考、单独招生和3+2对口招生。继2020年全校文科最高分落户本专业以来,2022年第一志愿报填报率达57.1乐居旅游学院文科专业之首,从中反映出酒店管理专业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正在逐年提升,专业认可度明显增强,学生报考酒店管理专业的意愿明显提升。
六、毕业生就业创业
酒店管理专业共有12届毕业生,数十名同学做到了酒店高管的职位。大部分学生能够在毕业
2-3年内提升至酒店主管的职位,3-5年内提升至酒店的部门经理的职位,7-9年内酒店部门总监
的职位。近年来,随着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增大,每年均有10余名
同学尝试或开始自主创业,创业项目主要集中在个体餐馆、广告公司、人力资源中介等项目。
七、专业发展趋势及建议
酒店专业仍将坚持以星级酒店为主体,连锁酒店和海外邮轮为两翼的专业发展方向,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实践“项目统领的全程学徒、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关注新型酒店业态发展,重点关注连锁酒店中的高端品牌酒店发展,以及精品酒店、民宿的发展;关注星级酒店的转型升级、新媒体营销的发展、OTA等电商平台与酒店业的关联以及对酒店人才的新需求。酒店专业分邮轮、经济连锁和星级三个方向。
八、存在问题及拟采取的措施 1 .专业内涵需要继续提升
酒店管理专业已走过十余年,这十余年经历了酒店行业的快速大幅度发展,因此在专业内涵提升上也需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俱进。具体体现在专业深度的挖掘、课程设置精度的提升、人才培养厚度的加强。
2 .师资素养的提升
酒店管理专业面临着严重的师资不足,体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的匮乏,酒店专业目前有在校生
16个班近600余学生,并呈现出普高、对口、单招等不同生源特点,但专业教师仅有IO人,且常
驻学校所在的黄岛区更是仅5人,师资数量的不足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造成了很大的桎梏,对专业的进一步规模化内涵发展造成了影响。在质量方面,随着酒店行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对高职酒店专业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能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较强的行业实践能力,因此教师继续充实在酒店领域的实践工作经验。
3 .国际化视野的开拓
酒店是一个开放的、具有较强国际色彩的行业,多年来学生的实习就业去向也昭示出具有国际视野和较强外语沟通能力的学生在就业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因此教师及整体专业的国际化步伐应该加快,譬如可以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了解学习国外相关学校在酒店人才培养方面的好的做法,补充专业课程方面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并开阔办学思路,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层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