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一体化模式应急救援

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一体化模式应急救援

2022-10-26 来源:乌哈旅游
现代医药卫生2010年第26卷第17期

的乳腺癌,发病率占全部乳腺癌的1%~3%[1]。文献报道乳腺

2619窝淋巴结转移,应该行改良根治术或根治术;未发现有乳房肿物者,可以行乳房单纯切除术。乳腺Paget病患者术后是否行辅助治疗取决于病理结果。单纯的乳腺Paget病预后较好,而合并乳腺癌者的预后主要受所伴发的乳腺癌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影响,对于后者应根据术后病理情况按照乳腺癌的治疗原则来进行辅助治疗。部分较晚期患者可先行新辅助化疗,待临床降期后再手术。对于ER或PR阳性者均应行内分泌治疗。

总之,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警惕,对乳头乳晕区瘙痒、糜烂破溃、湿疹样改变应予以活检以明确诊断。并常规行钼靶检查,确定是否合并有深部病变。单纯的Paget病可行乳房单纯切除,体检和影像学发现肿块的患者要按照一般浸润性乳腺癌治疗,行根治手术,并根据病理结果行相应的辅助治疗。参考文献:

[1][2][3][4]

张天泽,徐光炜.肿瘤学中册[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Paget病初诊时有1/3~2/3患者可同时触及乳房内肿块[2]。本组病

例中有8例临床触及乳房肿块,从发病到确诊间隔平均时间约

14.2个月。该病不易引起患者或医生重视,极易被临床误诊,本

组病例中大多因合并乳房肿块就诊后才确诊的。我们认为对于乳头乳晕区长期湿疹样改变或溃疡反复不愈合,均应及早病理活检。对于乳腺Paget病,无论临床查体是否触及肿块,均应行相关的影像学检查。钼靶检查有助于发现临床查体不能发现的乳腺癌。国外文献报道[3]98%的Paget病合并有深部病变,更有许多不伴乳腺肿块者病理证实有乳腺浸润性导管癌[4]。本组11例患者均行乳腺钼靶检查,其中9例发现有异常钙化或肿物影。合并乳腺癌的发生率为81.8%(9/11)。

乳腺Paget病的手术方式有改良根治术、根治术、单纯乳房切除术和局部切除术。由于乳腺Paget病绝大多数合并乳腺癌,并且乳腺癌并非都局限于乳晕下,因此局部切除术难以达到治愈目的,临床大多行单纯乳房切除或改良根治术。乳腺Paget病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预后与是否合并浸润性乳腺癌明显相关。本组9例患者行改良根治术,其中8例临床查体触及肿块,病理均为浸润性乳腺癌,有淋巴结转移3例,转移率为37.5%;另1例患者钼靶检查可见异常钙化点,病理为导管内癌。因此,经临床查体或影像学检查发现合并乳房肿物者,很可能存在腋

1403.

胡继康.现代肿瘤外科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198.

FuW,MittelVK,YoungSC.Pagetdiseaseofthebreast:analysisof41patients[J].AmJClinOncol,2001,24(4):397.

KollmorgenDR,VamnasiJS,EdgeSB,eta1.Pagetdiseaseofthebreast:a33一yearexperience[J].JAmCollSurg,1998,187(2):171.

收稿日期:2010-03-10

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一体化模式应急救援

石胜蓉

(重庆涪陵中心医院急救部,重庆涪陵408000)

【摘要】目的:探讨“一体化模式”应急救援体系在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78起涪陵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资料。结果:95起群体性突发事件救援中,急救中心反应迅速、现场抢救及时得当、伤员转运快速安全,为院内治疗赢得了时机。结论:构建“一体化模式”应急救援体系可以显著提高医疗应急救援水平,降低伤残率及死亡率。

【关键词】群体性突发事件;一体化模式;应急救援文章编号:1009-5519(2010)17-2619-02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在各种突发事件频发的社会环境下,各级医院除完成正常医疗工作外,还承担突发事件的医疗应急救援。我院作为重庆急救中心分中心承担着辖区内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急救任务。我院急救部2006年1月~2008年12月直接参与95起涪陵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现报道如下。

1.2一体化模式型应急救援:120调度员接到呼救电话后,启

动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立即派出值班救护车赶赴事件现场,同时根据呼救内容调派其他救护车和储备急救物资随后出发,并依据医疗急救人员或其他救援人员(如消防、警察、交警)到达现场后初步核查甄别情况,调派人、车和物资支援。对重大事件立即上报分管院领导,以便其能较快到现场,一方面指挥现场医疗急救和调派本院相关医师、急救物资协同急救,另一方面与其他救援单位协调,共同进行紧急救援。院前急救人员通过红、黄、绿、黑卡对伤者进行快速检伤分类,最大限度发挥急救人员作用[1]。

伤病员救治采用一体化急救模式[2],院前急救人员与院本部指挥中心保持紧密联系,及时报告伤病员的数目、初步诊断、已进行的处理和途中情况、路况、大致到达医院时间等,以便院本部做好接收伤病员准备。伤病员到达院本部后,院前急救医护人员配合其他医护人员完成急诊检查、抢救、手术、重症监护等处理,直至伤病员留院观察或入院。需再次出诊时由其他医师和护士随车执行。在现场或院内经检伤分类,需专科治疗的伤病员,如颅脑伤、骨折等可直接送至各专科甚至开放绿色通道直接进入手术室。

11.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6年1月~2008年12月,本中心对95起群体性

突发事件进行了医疗救援。根据群体性突发事件原因和性质,分为交通事故、急性中毒、暴力事件、自然灾害和工业事故5类,见表1。发生次数和受伤人员前3位依次为交通事故、急性中毒和暴力事件。95起群体性突发事件受伤人数660例,男383例,女

277例,年龄1~73岁,平均38.46岁。

表1

事件类型交通事故急性中毒暴力事件自然灾害工业事故

群体性突发事件类型(例,%)

例数

受伤人数

死亡人数

68(71.5)15(15.7)6(6.31)3(3.15)3(3.15)

409(61.9)188(28.4)23(3.48)27(4.09)13(1.96)

16(84.22)0(0)0(0)1(5.26)2(10.52)

2结果

262095起事件中,有16起64例伤病员首先被当地救援人员送往

最近的乡镇中心医院救治,有25起119例伤病员在现场没有经过医学处理被自行送到医院。82起467例伤病员在现场和乡镇医院经院前急救人员的医疗监护下转至分中心进一步救治。10分钟内伤病员得到初步诊治和转运者398例(60.3%)。院前死亡

现代医药卫生2010年第26卷第17期

3.2.2院前医疗组:负责现场急救和检伤分类。人员主要由急

救部具备多学科、多专业急救医学知识和急救意识,在危、急、重症现场能独立进行诊断和抢救的医护人员组成,实行24h轮班待命,使之成为一支紧急救援时的快速反应队伍。

3.2.3后送组:由急诊科医师、护士和司机各1人组成,依据突

10例,交通事故9例,工业事故1例,院内死亡9例,共死亡19例,

死亡率2.87%。多部门合作参与医疗救援有18起(占18.9%),其中与交通部门配合7起,与消防部门配合7起,与公安部门配合3起,与武警部门配合3起,与地方政府配合1起。

发事件的规模、救治的任务设立2~3组,负责伤员的后送。后送组在到达院本部时协助其他医务人中完成病员的相关检查,直到留院观察或住院治疗。

3.2.43.2.53.2.63.3

院内医疗组:由院内急诊科、ICU、相关科室组成,负责伤医疗保障组:由检验、放射、药剂、防疫人员和供应室组后勤保障组:由炊事员、司机和担架队组成。承担生活和加强急救医学培训:加强急救队伍专业培训,急救队伍人

3讨论

近年来,群体性突发事件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突发事件

员的专科救治。

成,负责药品、器材供应,防疫检疫工作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运输保障及伤病员的前接、后送任务。

员相对固定,强化急救意识,树立快速反应的急救观念,提高应急医疗救援的整体效能。

均涉及公共卫生问题。重庆急救中心涪陵分中心作为突发事件医疗应急救援的主导力量,制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构建一体化模式型医疗应急救援体系,提高救援水平,死亡率和伤残率较前明显下降,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3.1制定预案,未雨绸缪:经历2003年SARS事件后,我国政府

开始重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建设。我中心以国务院颁布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条例》和国家卫生部《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为基础,参考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和其他省市急救中心的应急预案,根据灾情、伤情特点,制订可操作性强的医疗应急救援预案及其细则。如《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医疗救援应急指挥预案》、《重大化学药品中毒医疗救援应急指挥预案》、《重大食物中毒医疗救援应急指挥预案》等各种应急指挥预案,将急救关口前移,提高重大事件医疗救援效率[3]。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充实和完善,为今后的救援工作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3.3.1院前急救队伍培训: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综

合素质,具有全面急救医学知识和现场急救技能,有计划地到医院各科室进行轮转学习,通过随访运送回院的急救患者,积累经验教训。

3.3.2院内急救队伍培训:院内急救队伍既是院内抢救的中坚

力量,又是院前急救队伍的后备力量。对所有医务人员均应进行急救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院前急救的知识和全科急救知识。

总之,构建“一体化模式”医疗应急救援体系能够实现快速的反应、高效的现场急救,充分利用“伤后黄金1h”,实现现场与院内急救的无缝连接,甚至将救命性的外科处理延伸到事故现场,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群体性突发事件中伤病员现场死亡率和致残率。参考文献:

[1][2][3][4]

强.一起17例交通事故伤的急救救援体会[J].中国急救医学,

3.2构建“一体化模式”医疗应急救援体系:在处理突发群体

性事件时,急救中心的主要任务是迅速赶赴现场,快速实施医疗救护,最大限度降低损害。“一体化模式”医疗应急救援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严密高效的指挥系统;(2)科学合理的编配结构;(3)训练有素的技术队伍;(4)先进适用的装备、药材[4],在应急救援中发挥重要作用。“一体化模式“应急体系按职责分为

2007,27(11):1048.

管连斌.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在多发伤患者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8,28(11):1045.陈抗侵,张建华,周路

勇,等.重庆市涪陵区群体性突发事件流行病

学和应急反应[J].重庆医学,2007,36(20):2091.

闯,卜祥振,袁宏伟,等.构建突发事件“一体化模式型”医疗应

收稿日期:2010-03-20

急救援体系的探讨[J].实用医药杂志,2009,26(1):76.

6个小组。3.2.1

高速、有效的指挥机构:突发事件的医疗应急救援有较

强的特殊性,伤员人数多,伤情重而复杂,现场人心恐慌,秩序混乱。因此,必须建立高速、有效的指挥机构,协调各种救援力量,组织有效抢救,提高抢救成功率。指挥机构由院长、分管副院长和院职能部门相关领导组成。下设专家救治指导小组和现场指挥小组。

胎头高浮309例临床分析

袁恕玲

(安阳县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安阳455133)

【摘要】目的:探讨胎头高浮的相关因素,以加强在产科工作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309例胎头高浮者与胎方位、胎儿体质量、头盆关系、脐带绕颈、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等关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产妇有胎儿体质量≥4000g、胎头位置异常、脐带绕颈、头盆不称、胎膜早破等因素者胎头高浮的发生率高,且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急诊剖宫产的可能性大。结论:胎头高浮者应适当放宽剖宫产手术指征。

【关键词】胎头高浮;诊断;剖宫产;新生儿窒息文章编号:1009-5519(2010)17-2620-03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