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吉多教授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学创始人之一。他善于应用脏腑经络辨证,选穴精当而效速,甚或一病一穴而愈。如用手三里治腰痛项强,根据《灵枢经》“上病取下,下病取上”的理论,结合个人多年实际经验,总结出“肩取胯,膝取肘,腕踝肿痛相对取,阴取阴,阳取阳,膀胱经病取小肠”的独特取穴方法。关教授针灸治疗头痛效如桴鼓。今天将其精彩医案,以及多年来关教授针灸治疗三大类头痛的临床体会与心得分享如下:
三大类头痛:
1、厥阴头痛——由情志忧郁、肝郁气滞而化火,风火循经上扰至巅顶痛。
2、太阳头痛——外感时邪,体虚不抗,邪留于太阳经,瘀滞不通而枕后痛。
3、阳明头痛——慢性鼻炎所致,素体阳虚、风寒袭入,阻遏清阳而前额痛。
厥阴头痛(情志头痛)
陈XX,女,32岁。初诊日期:1979年6月8日。
自诉:头顶疼痛一年余。患者在一年前由于情志抑郁,心烦,继而出现头顶部疼痛,多在忧虑后加重,并有压迫感,甚时恶心呕吐,伴头晕耳鸣、目眩、纳少、眠差、口苦,曾服中、西药均无明显效果,故来针治。
查:舌红,苔薄黄,脉弦数。症属肝郁气滞。 治:疏肝理气
穴:风池、行间,双侧,留针。
二诊6月9日:头痛减轻,已不呕噎。上方加攒竹。
三诊6月11日:症状稳定,时出现前额疼痛,眼差,脉弦,上方穴去行间,加四神聪。
四诊6月13日:经针上穴后,头痛头昏显减,时而微痛,同上方治疗。
五诊6月18日:经针治八次后,患者精神好,头痛头昏及余症基本消失。
按:本此例头痛,因情志抑郁,肝失条达,肝气郁结,郁久化火,火盛生风。
头居高位,风火循经上扰,阻遏清阳,因肝经经脉上循至巅顶痛尤甚,根据肝与胆互为表里的理论,取足少阳胆经之风池,以除头部之风邪。
取足胝阴肝经之行间,以清热除火。 取四神聪镇静止痛。
以上诸穴配伍,疏肝理气,平肝熄风,镇静止痛而疼痛消失。 太阳头痛(感冒后枕神经痛)
林X,男,56岁,于1975年3月初诊。
自诉:三周前,患感冒而后自觉枕后都疼痛,并有痛区感觉过敏,开始为持续性、亦有时阵发性加剧,但能耐受。近2-3天,因外事活动多,精神及体力均感疲倦,但因枕后区疼痛而难以入睡。就诊当日上午又逢繁重外事活动,而枕后部疼痈难忍。
查:慢性痛苦病容,精神极疲倦,情绪欠佳,面色不华,舌质淡红,苔微白,脉弦有力。平素及此次体检:血压、心肺、肝脾均未发现异常,但左风池穴有明显压痛,并沿枕神经分布扩散。
诊:发病前曾患外感时邪,加之劳倦体虚,外邪乘虚而入,留滞于太阳经脉,致使经脉受阻,络脉瘀滞,不通则痛。
治:疏通经络之气,取通则不痛之义。 穴:近取天柱,玉枕,远取后溪、跗阳。
针后教分钟,患者痛止,安然入睡达3小时之久,醒来枕后无任何不适感,体倦消除,精神振作。当晚又参加外事活动,达深夜11时许,亦未再发作。
按:本例属枕后痛(西医诊断为枕神经痛),系太阳经头痛。其治疗是根据中医经络学说而采取近取和远取相结合的方法。总的作用是疏通经气,调和络脉,则头痛自能平息。
另根据《遁玄指婴赋》记载:“头项痛,拟后溪以安然”,后溪为
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上达项后之病所。跗阳为阳晓脉鄞穴,可用于急性项背痛。
阳明头痛(慢性鼻炎所致头痛)
曾xx,女,29岁。初诊日期:1978年11月19日。主诉:前额头痛反复发作十年。
现病史:十年前开始不明原因的前额头痛,每年发作10多次,后逐渐加重,近年尤甚,发作时头痛如裂,前额尤甚,枕部作跳痛,有时觉空痛,头昏面冷,失眠,流浊涕,平时不能看书报,春、秋、冬均需戴帽子,甚时夏天也要戴,经中、西药及针灸治疗后可暂时缓解,但头仍昏疼怕冷,更不能看书报,1971年经x线诊断为“双侧筛窦慢性炎症\"。
诊:症属素体阳虚、风寒袭入前额,病邪波及阳明、太阳、厥阴、督脉等经,阻遏清阳而致。
治:温阳散寒,通络开窍。
穴:取四神聪、攒竹、风池,双侧留针加灸。
二诊11月22日:经针治二次后,头痛略有碱轻,但仍不能看书报,眠差,仍用上穴治疗。
三诊11月25日:头痛稍减,可看书报,睡眠好仍本上方治疗。 四诊12月5日:感头部轻松,能持续地看书报,睡眠好,头顶仍冷,故改取上屋、完骨、百会,针后每穴加无烟灸条悬灸30分钟。
五诊12月8日:经上方连续三次针灸后,自觉头顶无冷感,已能脱帽在室外活动。仍按上方治疗。
六诊12月12日:今晨雾大,患者未戴帽子从郊区骑自行车来就诊,尚不觉头冷,仍本前法治疗,仍以温阳散寒为主,取风池、上星,攒竹,双侧留针,并加悬灸。
七诊12月20日:自诉以上症状全部消失,现已全勤上班。 按:此患者为鼻渊(慢性鼻副窦炎)所致的头痛,因其素体阳虚,不能抵抗外邪,常受风寒之邪侵扰,发病日久则风寒邪气入于络脉,阻遏清窍,而成顽固性头痛。考头为诸附之会,因阳虚而现头顶冷痛;风寒之邪郁久化热,则鼻流浊涕。清窍被扰则眠差,故治以温阳散寒,
开窍通络之法。
由于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故针灸百会、上星、四神聪、攒竹、风池祛风散寒,开窍止痛,以疗鼻渊。
完骨为足少阳、太阳之交会穴,针之以散寒通络止痛。上穴同用使阳气温复,外寒去,清窍开,经络通而痛止。特别是加以艾条灸,”寒得温则散\",更增强了温阳散寒之力。所以患者十年的痼疾,仅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经二十二次针灸治疗即获得痊愈。
【总结】
厥阴头痛——疏肝理气。风池、行间留针;呕+攒竹;前额痛眼差+四神聪。
太阳头痛——疏通经络,远近结合。近取天柱,玉枕,远取后溪、跗阳。
阳明头痛——温阳散寒,通络开窍。四神聪、攒竹、风池,双侧留针加灸。头顶冷+上屋、完骨、百会(+悬灸);外感风寒+风池、上星,攒竹,双侧留针(+悬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