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文摘 2009-10-13 21:20:36 阅读3188 评论2 字号:大中小 作者:俏丽的玫瑰 出自:玫瑰小屋 四年级作文指导课教案 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指导、练写与评讲让学生掌握抓住人物特点来写及以事表人的方法,激发习作的成功感.
2 通过回忆、描述、赞美爸爸的优秀品质,懂得欣赏爸爸、感受亲情。 二、 教学准备
作文纸、彩笔、课件 三、 教学过程
1)高声赞美: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心里话?在家里,你最爱的是谁? 母亲是生我养我的最亲切最温柔的亲人,她对我们无私的爱也许还能摸得着、看得见。但是,据科学研究的报道说,在一个家庭里,父亲的形象与品格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更为深远。因此,我想,今天我们就以“爸爸真-—\"为题,走进爸爸的世界,为即将到来的父亲节送上一份心灵的礼物。
老师先作一项心理调查:认为爸爸是一位好父亲的举手;爸爸让你自豪的举手;老师带个头,赞一赞自己的爸爸;(幻灯)谁敢响亮地赞美爸爸.(用爸爸真—-说题)
2)范文引路:赞美爸爸不能空喊口号,要把他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地方——也就是人物的特点抓住,(板书)才会赞得理有据,有事有实。究竟怎样抓住人物的特点呢?——先看这篇作文(教师朗诵,学生思考:爸爸是怎样一个人?哪些地方写出爸爸的特点?(点出特点)(表扬老师)
学会欣赏:由此可见,一个人物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影响,必须抓住人物在外貌、性格等方面的特点。①你爸形象如何?谁来说一说.②你爸是怎样一个人,你能用以下的句式说说爸爸吗?--句型练习(任选一种)
深情回忆: 过渡:刚才,我们抓住人物的特点来说爸爸,你这篇作文已经成功了一半.但人物性格特点的表现并不是像外貌那样作几句精要的描写,必须通过真实具体的事才能表现一个人,这叫着—-以事表人。(板书)特别是这件事关键时候爸爸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尤其重要。让我们深情回忆自己的爸爸,值得自豪的爸爸。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来,边画边在脑海中说爸爸。麦老师教作文说得好可以加分。 真情表述:学生说事,教师评。(投影展示成果) 情系笔尖:学生练写,教师评奖。
总结语: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母亲以温柔女性的形象给我们以无微不至的爱,这份无私的爱像涓涓细流,温暖着我们的心田,烙在我们的心坎上;但父亲,在社会家庭的角色负担心理压力尤重的父亲,一个有苦自己尝,有泪不轻弹的父亲往往对家庭的对子女的爱表现得更为严肃与深沉,让我们在生活中更注意观察和研读自己的父亲,从父亲和其他亲人的身上汲取更多的人生营养,这是老师在这两节课后交给大家一辈子的功课。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秋天的景色”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七册第三组“习作 教学目标: 1、 本次“习作\"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
2、 围绕“秋天的景物”,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感受、表达等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注重训练学生理清思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设计理念:
“新课标”对四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留心观察、乐于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和感想,特别注意用好平时积累的语言和有新意的词句。因此,在设计这节“习作\"课的时候,我注重从学生对秋天的“感受”入手,在学生把握了“秋天景物”特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尽情地表达;并提醒学生用好平时积累的优美语句,愉快地写作文.
教学过程中,我还注意从四年级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切身感受出发,注重营造轻松和谐的写作意境,注重对学生写作的过程和方法的关注,注重对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关注. 课前准备:
组织一次秋游或课外观察活动;准备好“秋天的景色”的多媒体课件或相关的网络资源. 教学过程:
一、 观察体会,感受秋天的特点。 1、 导入秋天。 (老师激趣谈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同学们,老师刚才朗诵的这句诗,大家知道写的是什么季节吗?(学生思考回答。)
好!有的同学说是春天,有的同学说是秋天.有“好景”、又有“黄”、“绿”这些色彩,到底是什么季节呢?老师请大家注意,诗里写的是“橙黄橘绿”—-水果成熟了!对,秋天. 看来我们还得逐字逐句地仔细观察和体会,才能弄懂诗句的意思。 2、 感受秋天。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反映秋天的景物的影片。(播放多媒体“秋天的景色\"。)
从影片中大家看到了哪些景物呢?(影片中播放的有蓝天、白云映照着平静的水面,城市里街道两旁金黄的树叶,山上火红的枫叶,果园里成熟的果实,农田里成熟的瓜果、丰收的粮食等等.)
同学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闻。(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刚才看过的影片,谈一谈各自看到的“秋天景物”的片断.老师还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激励学生大胆地口头表达,让学生互相评论。)
除了影片中反映的“秋天景物”之外,根据大家的观察,你自己觉得秋天是什么样的呢?(老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于秋天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3、 把握秋天的特点
好!下面大家各抒已见,谈谈你见到的“秋天”的“模样”吧。(老师安排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各组都讨论好了吗?哪位同学来说说,你觉得秋天有哪些特点?
(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不必强求统一。只要说的不是其它季节的特点就行。) 二、 激发想象,描绘心中的秋天。 1、(师)秋天像一首诗,秋天像一首歌,秋天像一幅画,秋天像一个美丽的童话。古人说:“万美之中秋为最\"。同学们,你们心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老师激发学生尽情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提示:视觉上——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的天空很蓝、云很白;秋天是金黄色的(树叶);秋天是火红色的(枫叶)、、、、、、
感觉上——秋天秋高气爽、气温不冷不热;秋天刮风下雨后会很凉;秋天人们会多穿些衣服;、、、、、、
概括地说:秋天是成熟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是从炎热走向寒冷的桥梁、、、、、、) 2、同学们,我们经历过很多个秋天了,大家可能也参加过“秋游”活动吧。请谈谈你心中印
象最深的一处秋天的景色.
老师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可以是旅游景点、农田、山野、校园等等,老师要指导学生最好是说出自己亲身所见的秋天的景物.当然,学生如果说的是间接的见闻或加上合理的想像也要给予鼓励。)
3、启发学生用最贴切的语句来描述“秋天的景物”,注意运用平时积累的优美语言和词句。 大家平时见过哪些描写秋天的词语呢?(如:一叶知秋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萧瑟、秋风扫落叶、北雁南飞、、、、、)
老师给大家背几节描写秋天的诗句吧:“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等等。同学们一定也会背诵一些描写秋天的诗句吧!(点学生背诵有关的诗句,并作简短的点评。)
大家一定还读过很多描写秋天的文章,或是看过反映秋天景物的绘画。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同学的心中,秋天也许都不相同。那么,你们就用心地去构思,重点描绘你感受最深的秋天的风景吧。在写作文的时候,你可以根据需要,把你平时积累的描写秋天的优美语句引用到你的作文中去,但注意要用得恰当、贴切. 三、 精心构思,谱写秋天的弦律。 播放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的钢琴曲《秋的思语》,营造气氛。
(师)从刚才的讨论中,老师发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好!我们开始写作文了。写作文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首先要安排好写作的顺序,你感受最深的地方要详细地写;其次要写出景物的特点,写出你的真情实感;大家还要注意用上你平时积累的优美词句,用好标点符号。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写好这篇作文,写完后我们在课堂上互相交流、互相欣赏吧!(学生写作文,老师个别辅导。)
我敬佩的一个人 教学内容:
习作: 我敬佩的一个人 教学理念:
本次作文训练我本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真实是作文的生命”这一理念,设计了本节习作研讨课。帮助学生梳理生活经历,积累习作素材。认真落实“真写”与“写真\"要求,在求真的基础上尝试个性化表达。 教学目标:
1、能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突出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特长或本领. 2、能够把事件写具体,突出人物的个性形象. 3、抒发自己真情实感,体现自我。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使用个性化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 教学方式:启发诱导、自主发言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目标
同学们,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之所以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许是因为他们的高尚品质打动了你,也许是因为他们的个性特长吸引了你,也许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本领提醒着你……
那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畅所欲言,用我们的手来写我们身边的人,表达我们对他们的
真实情感.
二、分析习作要求
首先请同学们看习作要求。后集体分析。 习作要求:
想一想,生活中的哪些人值得你尊敬佩服,为什么?是因为这些人的高尚品质?这些人的特长或本领?还是因为这些人对你有过帮助或教导……从中选择一个人写下来.写之前,要想清楚你为什么尊敬或佩服他?用一件事写出你尊敬或佩服的原因,注意把内容写具体.写完后,读几遍,有不妥之处,认真修改。 三、理清写作思路
老师提出几点建议,帮助学生理清写作的思路。 1、出示建议。 建议:
1、确定写作对象。
生活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明确敬佩原因。
这个人有什么高尚的品质、特长本领,给过你什么帮助或教导,以让你难以忘怀。 3、选中典型事件。
他(她)做的哪件事最能突出这一特点,先用一两句话概括地说出来。 2、独立思考(生思考,师巡视) 3、确定中心
完成填空,确定中心
我敬佩 ,因为他(她)具有 的优秀品质(高尚品德,特长本领……)。 4、指导选材
哪则事例最能突出人物的品质打对号. 人 物 品 质 事 例
陈丽萍 勤学好问 1、上课时,她有一道题没有听懂,下课了,她不去跳绳,到老师办公室去请教,直到弄懂为止.
2、她的同桌忘记带作文本了,她主动拿出自己的本子借给了同桌。
金老师 工作认真负责 1、金老师家离学校很远,他每天按时到校,带我们进行早读,从不迟到。 2、金老师批改作业特别仔细,一丝一毫的错误都不放过,每次改完作业还要把出现错误的作业本一一整理出来,把同学们一个一个叫到办公室订正,直到弄懂做对为止. 5、理清思路 题目 人物
品质特点
最能说明这个品质特点的事: 起因
经过 结果
四、学习写作方法 文章赏读 一个热心的人
—-——我敬佩的一个人
提起我们的小队长金勇,全小队同学谁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我更敬佩他。
今年“六一”儿童节,学校要开庆祝晚会,要求每个同学准备一顶头饰。为了这件事儿,同学们纷纷议论:
“哎,没头饰怎么办啊?” “做呗!”
“依我说啊,有地方买就好了。\"
“是啊,再不准备好,可就来不及了!\"……
正在大家心急火燎的时候,金勇走过来了。他连忙告诉大家:“你们别急,我知道哪儿有卖头饰的。”
“快说,快说啊!\"同学们一下子“包围”了他。
“急什么\",金勇慢吞吞地,好像故意卖关子,“就在四川路新华书店。你们要买啊,包在我身上!”
“哈哈,金勇,那可谢谢你罗!”同学们高兴得跳了起来. “给!”“给!”说着,大家纷纷掏出钱来塞给金勇:“劳驾了!\"
金勇一边忙着收钱,一边说:“买是可以买的,不过,买来自己还得加工剪贴,……” “没关系,没关系。”“你可帮大忙了!”不等金勇把话说完,大伙又七嘴八舌地嚷开了…… 第二天上学,金勇双手抱着一大堆五颜六色的头饰来到教室.同学们“忽啦”一下子围了上去:“给我一个。”“我也要一个。\"
“咦,这怎么是做好的啊!”一位同学手里举着,大家这时也都看看自己手里拿着的头饰,甚是惊异!
“这……”金勇平时可是个爱说爱笑的爽快人,这会儿却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支支吾吾地说:“我……没事儿……”从他那张涨红的脸上,大家很快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几个调皮的孩子一下把金勇抬起来……
金勇真是个令人敬佩的热心人啊! 五、独立作文 六、总结拓展
贾志敏《记一件_____事》作文指导课实录 第一课时
一、听话,找中心句 师:我们都知道,一篇作文是由一个个段落组成的,每一个段落是由一个个句子组成的,每一个句子又是由一个个词语组成的.因此,写好作文,就要用好每个词,写好每句话和每段话。下面老师念几段话,大家认真听,仔细想,每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老师念第一段话)
生:这段话是围绕“小明是个粗心的孩子”来写的。
师:(翘起大拇指)你讲得真好!¡ (老师念第二段话)
(生紧张,在老师启迪下,第5次才说完整:“这段话是围绕‘河马的嘴比一般动物的嘴都大’来写的。”)
师:(提高声音,高兴地)真了不起!(走上前)我可以跟你握手吗?(跟这位学生握了手)你一共错了4次,第5次才正确,同学们都没有这种学习经历。学习就是要这样,错了没有关系。
(师又说了第三段话,学生很快答出。) 二、指导仔细观察
师:(出示一个大橘子,放在学生容易看见的位置)这是一个橘子。(板书:这个橘子真可爱)谁来读呢?(一生读)
师:读得一般,谁再试一下?(又一生读,“这个”拖调了。)
师:不是念“这-—个”,应该念“这个”,语速要快些。你读。(学生读) 师:你读得真好!大家一起读。(学生齐读) 师(板书:啊!)在前面加一个“啊”,谁能读好?(学生读得不错)
师:啊,这个橘子真可爱!怎么个“可爱”,要用事实说话,要表达形象,要把话写具体.怎样写具体?要—-(板书:观察).观察,指的是以看为主,对事物进行调查。观察要——(板书:仔细).如果要写这个橘子,你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观察?¡ (学生说了颜色、形状、大小,教师板书。)
师:小朋友真聪明!还有吗?(见学生不举手,老师走过去,拿起橘子,作了一个“掂”的动作。)
生:(脱口而出)重量.
师:(板书:重量)好!再近一点呢?(老师把橘子送到鼻子前,作出嗅的动作。) 生:(抢答)味道。 师:(反问)是味道吗,鼻子能知道它的味道吗?¡ 生:(恍然大悟)香味.
师:(板书:香味)再仔细观察(特意展示了橘子带叶的柄). 生:这个橘子上有叶子。 师:一般橘子都没有,这是这只橘子的个性(板书:特征)。现在剥开橘皮,你就看到-—(生:橘瓤)一尝就知道——(生:味道)
师:这样观察就仔细了,如果把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也就具体了(板书:写得具体)。 三、指导写具体
师:光写具体还不够,文章还要生动,怎么写才生动呢?那就要展开想像(板书:想像),想像要合理(板书:合理)。把你想像到的写进去,文章不就具体、生动了? (老师手拿橘子,引导学生边看边展开想像。) 师:颜色—— 生:黄中带绿. 生:黄中透绿.
师:“透”用得好,这说明绿色是慢慢显现的,很淡.形状-— 生:圆溜溜的.
生:像一个小南瓜. 师:大小呢?¡
生;有我的拳头那么大。
师:请你掂一掂,它大约有多重?¡
生:(用手掂了掂 大约有二三两。)
师:(把橘子送到一个学生鼻子前)你闻闻。 生:清香.(师又送到另一个学生面前) 生:一股淡淡的清香。
师:对,不是刺鼻的香,再看特征,橘子上有叶子,像什么?¡ 生:像顶着一个小小的帽子。 师:再想开去,它一定是——
生:它一定是刚摘下来,一定很新鲜,一定很好吃.
师(剥开橘皮,请了一名学生)你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片橘瓤?(学生数了,共有12瓤。) 师:它看着像什么呢?¡ 生:像含苞欲放的花骨朵。
生:好像12个胖娃娃围在一起说悄悄话.
师:(让两位学生摘下两瓤)你们尝一尝,什么味道?¡ 生1:甜滋滋的. 生2:甜中带点酸。 四、学生写段,教师评价 师:我们以“啊¡这个橘子真可爱啊。\"开头写一段话。(具体讲了写的格式要求。学生练笔。)
(学生练笔后交流)
生:啊!这个橘子真可爱。
师:你读出了感受,我听了,也觉得这个橘子真可爱。 生:它黄中透绿,扁扁的,像个小南瓜. 师:写得形象.这么一想像,文章就生动了. 生:又像节日里挂着的灯笼。你看!你看!¡
师:好!这儿为什么要两次用“你看”呢?可以更好地表达出惊喜的感觉,小孩子就喜欢这样说话。
生:放在手上掂一掂,沉甸甸的。放在鼻子前闻一闻,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师:“闻”“有”可以去掉.另外。“放在鼻子前一闻”和“一股淡淡的清香”中间缺了一个字。你再读,读好了,语气出来了,这个字也就出来了。
生:(一连读了好几遍,直到读进去仿佛为清香所陶醉时,“啊\"字脱口而出。)放在鼻子前一闻,啊,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剥开橘皮,我一数,一共有12瓤,它们多像12个胖娃娃围在一起说悄悄话。
师:加上“着”和“呢”,再读一下。
生:它们多像12个胖娃娃围在一起说着悄悄话呢。我摘下一瓤,放在嘴里。 师:“放”是把东西放在桌子上、阳台上等,嘴是一个腔囊,应该说“放进\"。 生:我摘一瓤,放进嘴里,咬了一口,甜滋滋的,还有点酸溜溜的感觉。 师:是感觉?¡
生:还带有酸溜溜的味道.真是“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呢。
师:这位小朋友写“吃\"用了12个字,三个动作:“摘下一瓤,放进嘴里,咬上一口。\"写得细腻,文句通顺,好!¡
(第二个学生交流,老师评讲,再下课。) 第二课时 一、师生表演
师:上一堂课,我们一起观察了橘子,大家边看边想,通力合作,最后,把这个橘子写
得形象、生动了。这一节课,你们先观看一个小品,也请大家边看边想,最后,把这个小品叙述清楚。谁愿意当小演员?(学生纷纷举手,一名男生上台.) 师:(亲切对男生)我们合作,一起演爷孙俩,高兴吗?(学生高兴地表示同意) 师: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小品的故事梗概.
一天晚上,一个叫小明的孩子正在家里做作业,到7点了,爸爸妈妈还没有来,小明饿坏了。这时,爷爷来了,还捎来了一个大橘子。这个橘子又大又新鲜.小明好不开心,他剥开皮刚想吃,突然想起平时爷爷那么关心自己,什么都舍不得吃,现在,他也要尽一份孝心,把这个橘子留给爷爷。但是,他又怕爷爷不肯吃.怎么办呢?于是,他故意说这个橘子是酸的。爷爷听说这个橘子是酸的,便抢过橘子不让小明吃。爷爷吃了橘子以后,发现橘子并不酸,还很甜,心里很纳闷。这时,小明见爷爷真的吃了橘子,便高兴地叫道:“爷爷上当了!” (师生共演小品,表演很成功,台上台下一片笑声。) 二、概括要点,进行练笔
师:你们看了老师和这位同学演的小品,能不能用几句话概括说一下?¡ 学生回答,教师完成以下板书: ¢晚上,爷爷回来了,还捎回一个大橘子。 ¢啊,这个橘子真可爱,吃起来一定很甜。 ¢我想给爷爷吃,又怕他不肯吃,便故意说橘子是酸的。 ¢爷爷抢过橘子吃了,发现橘子很甜。 ¢我高兴地说:“爷爷上当了!”
师:(请学生读好这几句话后)这位同学概括得很好。如果一位小朋友真的是这么写的,并把它当作一篇作文交给了老师,你们说,老师会满意吗?¡ 生:不满意,因为他写的内容不够清楚、具体.
师:对,这篇作文缺少具体的内容。作文时要注意用事实说话,要表达清楚,不说空话,不说套话。比如说,“晚上,爷爷捎回一个大橘子\",写“晚上”,不能出现“晚上\"这个词,可以从天色、时间等多个角度去写。“我想给爷爷吃,又怕他不肯吃,便故意说桔子是酸的。\"想,是心理活动,为什么要把橘子给爷爷吃,怎么估计到爷爷不会吃的?等等.小明的这些心理活动都要写出来。“故意说橘子是酸的\怎么做动作,怎么装出“故意”的样子?如何把这几个“怎么样”“为什么”写清楚,写明白,这篇作文就具体了。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4句话进行扩写,每个人选择一句展开内容。) 三、当堂评点
(学生写完后,请了5位学生上台交流。)
师: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意思是朗读很重要,文章写得一般,如果读得好,还可以给文章增色不少。
生1:屋外一片漆黑.
师:“屋外”改成“窗外”更好。
生1:窗外一片漆黑.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飘出了饭菜的香味。唉!都快7点了. 师:没有用“晚上”二字,而写的全是晚上。 生1:家人怎么还没有回来呢?¡ 师:把“家人”换成“爸爸、妈妈\"。
生1:爸爸、妈妈怎么还没有回来呢.我的肚子都快饿瘪了。还好,不一会儿,爷爷回来了,他惦记着我这个小馋猫,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摸出了一个大橘子。 师:表达清楚,语句流畅。好!¡
生2:啊,这个橘子真可爱。圆溜溜地,像个小南瓜。 师:你展开了想像,比喻十分恰当。
生2:它金灿灿、黄澄澄的。我用手掂了掂,大约有二三两重。你瞧,你瞧…… 师:“你瞧,你瞧”表示惊讶,能引起读者注意。
生2:橘子上面还顶着一片绿叶呢?多像戴着一顶绿色的小帽子。我想,它一定是刚从树上摘下来的,一定十分新鲜,吃起来一定十分可口……
师:推断严密,合乎情理,一连用了三个“一定”,构成排比句式,读起来顺口。
生3:我突然想到,爷爷平时总是把好吃的东西给我,凡是不好吃的,他都抢着吃。这么一个甜橘子,我一定让他也尝尝。 师:“一”可以去掉,更简练.
生3:这么个甜橘子,我一定让他也尝尝。可爷爷一定不会吃的。 师:爷爷怎么“不会吃”呢,换成“不肯吃\"就准确了。 生3:可爷爷一定不肯吃的。这可怎么办呢?¡ 师:好一个设问!¡
生3:我踱着步子,左思右想……
师:我这么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思考问题才“踱着步子”呢,你这么个孩子怎么会像个老人了?改一改。(教师作出歪脖子思考的样子)
生3:我歪着脖子,左思右想。突然,一拍脑门,有了!¡ 师:语句轻快,写得好啊!¡
生3:我摘下一片放进嘴里,左手捂着脸,歪着脖子,叫起来:“爷爷坏,坏爷爷,这橘子真酸,不好吃!\"
师:这儿写“我”的心理活动,十分细腻,烘托了“我\"尊老、爱老的主题。 生4:正做饭的爷爷连忙跑过来,抢过我手中的橘子……
师:“抢”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文明的行为,然而这里用上“抢”字却再恰当不过了,写出了爷爷对“我”的疼爱。
生4:取下一瓤就往嘴里塞,咬了几下,奇怪地问我:“孩子,这橘子不是很甜吗?\" 生5:我见爷爷上当了,就捂着嘴巴笑了,爷爷正疑惑不解时,我一蹦三尺高,边鼓掌边大声叫:“爷爷上当了!爷爷上当了!”
师:“爷爷上当了\"为什么要说两遍呢?小孩子高兴起来就是这样,写得活灵活现. 生:爷爷这才恍然大悟,搂着我,捏着我的小鼻子,说:“真是我的乖孙子!\" 师:这几位同学写得都很清楚,很具体,我们向他们表示祝贺!(学生鼓掌) 四、起题目
师:这篇作文很生动,咱们一起来给它起个题目吧!可以从文章中摘录一个词语或短句作为文章的题目。 生:爷爷上当了。
师:好!如果用“我”作题目呢?¡ 生:我骗爷爷吃橘子。 师:“骗\"要加引号. 生:我哄爷爷吃橘子. 生:我笑了。
师:多么富有诗意的题目。 生:我让爷爷上当了。
师:都不错。语文老师平时出的多是这样的题目。(板书:记一件—-————事)你们再起题目。(学生说了很多,如:难忘的、高兴的、快乐的、有趣的、有意义的、印象深刻的、值得回忆的等。)
师:如果按地点来起题目呢?¡
生: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 师:按时间呢?
生:发生在晚上的一件事. 师:按事情的大小呢? 生:记一件小事。
师:同学们,这些都能作为这篇作文的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能起到揭示文章中心的作用.
作文有点像兰州拉面,一个面团,拉长以后,一折二,二折四,四折八……面条越拉越细,最终拉出的面条竟然比机器上轧出的还要细。写作文也是由一句话变成几句话,而后再由几句话变成数十句话、数百句话。
作文,是写出来的;好作文,却是改出来的。改作文,几遍才算好呢?我的体会是,一百遍不多.谁改得多,谁的进步就快.希望同学们多读多改,把文章写得更好。 下课-—
生活·生成·生命
——由一盆枯死的杜鹃花引发的一堂作文训练课
课前设想:
教室窗台上一盆杜鹃花在7天长假后枯死了,笔者在可惜的同时,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这难道不是一次很好的习作契机吗?这会是一次鲜活、丰满的习作训练!可以写杜鹃花枯死的模样,这是状物;可以写杜鹃花枯死的过程,这是叙事;可以写自己的感受,这是抒情……通过这次习作,不但能强化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关注,对于学会捕捉素材是很好的启发,而且能让孩子们感受大千世界中弱小生命的存在,获得情感上的熏陶和教育。 课中实施过程:
一、实物导入,创设良好的作文心理气氛
教师神情凝重,从窗台上捧下一盆枯死的杜鹃花,轻轻放在讲台上。
语言描述:这盆杜鹃花,曾经是多么美丽,曾经是多么富有活力,曾经为我们的教室增添多少风景,曾经伴着我们度过多少个学习的日子!可是,现在它已经枯死了,因为在七天长假里,我们所有人都一起忽视了它,忘了给它浇水,忘了给它照顾.我提议,为它写一篇文章做为纪念吧!
(点评:教师动容的语言和表情,在第一时间内为孩子们创设了良好的作文心理气氛;写文章以纪念为名,使作文成为了生活的需要,有所用,有价值,便于驱动孩子们的作文兴趣。) 二、让孩子们出谋划策:从哪些方面入手写枯死的杜鹃花
师:要为这盆枯死的杜鹃花写文章,该怎么写呢?有什么东西值得写呢?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写呢?还是得请同学们出谋划策。 (学生思考)
生:可以写杜鹃花枯死的模样
教师表示肯定并板书:杜鹃花枯死的模样 生:可以写杜鹃花枯死前的模样 师:为什么要写这个? 生:这样就有对比
师:这真是一个棒极了的主意,你很有思想。板书:杜鹃花枯死前的模样 师:可以怎么写呢?
生:放假以前的杜鹃花,长得可精神了。树叶是碧绿碧绿的,花儿是紫色的,可娇艳了,就像
一个美丽的仙女。 (其他学生说的省略) 生:可以写写花盆
师:可以写,不过我认为价值不是很大
生:我认为有必要写写杜鹃花的来历,它是徐漫送来的,美化了我们的教室,也为我们的学习生活增添了快乐
师:我同意你的意见 板书:杜鹃花的来历 生:还要写清楚杜鹃花是怎样枯死的.
师:我十分赞同你的意见,那你能说说吗? 板书:杜鹃花枯死的原因、过程
生:国庆节我们放了7天长假,这么长的时间,没有人给它浇过水,所以它就渴死了。 ……
师:还可以写哪个方面呢? (学生苦思) ……
师:实在想不出来了也没关系,说不定呆会儿就有灵感了。黑板上写的这四点都是你们思考的成果,我为你们的善于思考感到高兴。
(点评:写什么呢?从何入手?教师没有单纯说教,而是让学生出谋划策,充分体现了他们是作文的主体,同时也锻炼他们构思、取材的能力。) 三、教师点拨,抓住一方面启发孩子们如何写具体生动 师:想一想,大家认为这四个方面中,哪一点最为重要? 生:杜鹃花枯死的模样
教师表示肯定并在前面加了颗
师:你会怎样去描述杜鹃花枯死的模样呢?
生:写叶子,原来碧绿的叶子现在已经干枯了,没有一点光泽,没有一点水分 生:写花,花都凋谢了,还有那么多花骨朵,再也不可能盛开了 生:写枝条,枝条下垂了,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师:观察得仔细,说得也不错。接下来请大家注意看。(教师从杜鹃花上折下一根松脆的枝条,然后扯下一片叶子轻轻一捏)大家看到了什么?
生:老师轻轻一折,“喀嚓“一声,杜鹃花的枝条就断了,老师从上面摘下一张叶子,用两个指头轻轻一捏,叶子就碎了,变成粉末飘了下来。
师:说得太好了。从你的说话中,任何人都能知道这杜鹃花已经完全干枯,完全死去了. 师:现在大家能十分生动具体地说出杜鹃花枯死的模样了吗? (生自由练说)
(点评:抓住“枯死的杜鹃的模样”进行重点指导,简单明快且针对性强.) 四、谈谈感受,获得生命教育和情感熏陶
师:看着这盆枯死的杜鹃花,我的脑海里就会出现它以前美丽的样子,我就觉得很可惜。你们有这样的感受吗?你们是否还有不同的感受呢? 生:我也觉得可惜
生:我觉得难过,我真想它能够复活
生:我觉得后悔,如果放假那天,我记住把它带回家,天天浇水,它就不会死了,是我们太粗心了。
生:我们太疏忽大意了,我觉得有点对不起这盆杜鹃花
师:是啊,假如给它多一点关心,现在它肯定依旧美丽,它的生命是在我们的不在意里失去
的。
生:生命很脆弱,我们要珍惜
生:无论是什么,植物啊,动物啊,都有生命,我们要爱护它们,不要伤害它们。 生:我想到一切生命都离不开水,水是生命之源。 ……
师:大家谈得多好啊,你们都是有感情的、有思想的孩子。对了,这篇作文可以把这些也写上去啊!这不是有了第五个方面的内容了吗? 板书:谈谈感受
(点评:教师从自身感受说起,引起学生共鸣,使其畅谈感受,实乃抛砖引玉。) 五、引导孩子们布局谋篇
教师请孩子们看板书:杜鹃花枯死的模样 杜鹃花枯死以前的模样 杜鹃花的来历
杜鹃花枯死的原因、过程 谈谈感受 ……
师:为杜鹃花写的这篇纪念文章,就可以从上面几个方面入手写,可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呢?
生:先写来历,再写杜鹃花枯死以前的模样,接着写枯死的原因,然后写枯死的模样,最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这个学生的意见获得了绝大多数同学的认可) 生:我认为先写枯死的模样也可以 生:我认为先写来历也可以 (少数同学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
师:其实,无论先写什么都可以,你爱怎样写就怎样写,不过得注意它们之间的连贯。写完以后大家好好交流,你们会发现,各种写法都不赖,写作文,就是要灵活多样嘛!
(布局谋篇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门槛似乎太高,但是教师巧妙地将其简单化,让孩子们去大胆尝试,是很有创意的举措。) 六、给作文取个好名字
师:说了这么多,你们的脑子里有一个好题目了吗? 生:杜鹃花死了 生:枯死的杜鹃花 生:对不起,杜鹃花 生:一个脆弱的生命 生:一次疏忽大意 ……
师:取个好名字,马上开始动笔吧!
(取个与众不同的好名字,这是作文的重要一环,对实现创意表达有帮助。) 七、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课后反思:
这完全是一堂随机生成的作文训练课,是在一个偶然里形成的,是一个瞬间的灵感促成的,更是从实际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课上,孩子们思维活跃、灵感涌动、言语活泼、行文流畅,是笔者自认为比较满意的一堂习作指导课。可取之处罗列如下:
1、文训练不单单局限于语文教材中一单元一次的安排,它应该是无处不在地存在于生活当中,关键就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笔者抓住日常生活中一盆杜鹃花枯死了这样一件小事进行训练,看私顺手拈来,实则颇具匠心。作文题材本身和孩子是零距离的,所以学生有亲切感,容易把握;另外,可以启发学生学会捕捉素材,留心生活,对周围的事物多一份关注。 2、笔者在本堂课中的写作指导是比较灵活的。例如:为杜鹃花写文章却冠以纪念之名,使文章有所用,有价值,孩子们在整个过程中自然会更加投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写呢,请孩子们出谋划策,让他们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的同时,又提高了构思、取材的能力;抓住一方面重点指导,简洁明快经济实效;大胆地让孩子们尝试布局谋篇,这也算是一个有益的举动;请孩子们给文章取个与众不同的好名字,是习作训练中的点睛之笔。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这算得上是一次比较立体的作文训练,不仅有状物,有叙事,还有抒情。看起来挺高的写作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生充沛的情感里,顺利实现了。
3、作文的过程也是做人的过程。在本次作文的同时,孩子们确实受到了一次情感的教育,使他们熟视无睹、日见麻木的心灵经历了一次熏陶,感受到了周围世界中小生命的存在,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从而学会爱,学会付出、学会关注、学会珍惜生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