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学习课程和学习资源(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 一、 说教材:地位、作用和特点:
《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是小学教育专业教材《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下册)第二章的内容。《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这本教程是针对远程教育师范教育非教育技术专业学员编写。21世纪以后,我国师范教育中为学生开设的一门教育技术方面的公共必修课程已经成为一种共识。特别是课程改革以来,教育技术的参与虽然没有改变教育过程的实质,但却改变了教育过程的模式,改变了教育过程的组织序列,改变了分析和处理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思路。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新层次——把技术学层次的研究与实践的学科,是把现代科学技术、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等最新成果就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领域的方法和桥梁。因此,做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学好教育技术并把它有效地整合到教学工作中去,不仅是提高教育质量和重要步骤,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本教材上册主要学习信息技术,而本册教材是教育技术部分。
本章是在学习了上册信息技术和本书的教育技术概述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 前面理论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教学媒体知识和教育设计内容打下基础,所以本章内容是该门课程的重要内容。此外,《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知识与我们以后教学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本章的特点之一是:学习过程的内容具有理论性较强,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广泛地阅读有关教育心理学知识;
特点之二是:实践指导性。在学习过程中要体会自己的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自己周围的学习环境。 二、 学习者分析
1.学习需要分析:教育技术学科是21世纪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播理论、学习理论等各种教育理论的展而不变发展变化的学科,任何一种理论也不能完全的诠释人类复杂的学习活动,因此教育技术的研究是随着哲学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2.学习准备:根据教学的准备性原则,对学员进行非正式谈话,本专业的学员均为教育工作者,多数是一线教学工作者,有一定的教育技术学基础,但是在实践中还和理论有一定的差距。
3.学习风格:学员年龄跨度较大,总体来讲成人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强。学员的学习风格明显不同。 三、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
--
1、能说出不同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对学习的概念的界定。
2. 能表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3. 能说出行为主义理论、认识信息加工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下不同学习过程观。
4. 能说出影响学习过程六个因素。 5. 了解教学策略的内容和概念 6. 能说出学习资源的分类
7. 能说出网络资源的存在形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 结合教学实践,体会促进学习的过程的三个阶段和教学活动的三种形式。
2. 结合实践体验教学媒体的选择方法和使用策略。 3. 学会获取网络资源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体会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终身学习的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四、导学的重点和难点:
(1)导学重点:导学的重点是不同理论下的学习过程观、影响学习过程六个因素,学习资源的内涵和内容。
(2)导学难点:不同理理论下的学习过程观。给学员提供大量的相关学习资源,把不同理论下学习观进行对比分析。
五、导学策略: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根据自己对研究性学习“启发式”教学模式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认识,结合本校教学实际,主要突出了几个方面:一是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二是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和学的各种方法综合起来统一组织运用于教学过程,以求获得最佳效果。另外还注意获得和交换信息渠道的综合、教学手段的综合和课堂内外的综合。并且在整个教学设计尽量做到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触发学生的思维,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思维教学代替单纯的记忆教学。三是注重渗透思考方法(联想法、类比法、数形结合等一般科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常见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精神。四是注意在探究问题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利于开放学生的思维。因此,拟对本节课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创设问题 引导分析 讨论方案 对比归纳 提供条件 提出问题 探索解决方法 得出结论 学生探索 提出新疑 --
--
反馈发展
布置作业 运用新知
能力迁移 解决新情
六、导学资源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充分有效地利用印刷资源,辅以助学课件解决难点。教材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引导学员认真学习教材,对本章知识有个全面系统的认识,达到一般地知识性目标。针对教学难点,提供学员不同流派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方面的网络资源,并且结合网络课程,观看专家讲座。
七、教学实施过程:
课前和学员人聊天,看学员预习情况、对本章内容的了解情况。 (一)、课题引入:
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创设情景:A、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两个教学的事例。C、讲述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有关情况。)激发学员的求知探究欲望,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员可以自由发言,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比如什么是学习?学生的学习有什么特点?等等。教师总结出与本章内容有关的问题。由此提出本章的要研究的关键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有效的学习?
(二)、新课教学:
1、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我们先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什么是学习?
学生的学习相对于人类的学习有什么特点? 如何诠释人类的学习过程?
设计学员的学习活动,承上启下的关联问题 :“大家想获得问题的答案吗?那么我们要采用什么办法或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问题?开始行动吧!”让学生通过动手探索有关的知识,教师观察学员的行为。一般地讲,学员第一反应就是去翻教材。根据课前对学员的了解情况,适当地掌握时间。教师总结:“各们学员都已解决了问题了吗?” 因为刚才提出的问题全是封闭性的问题,在教材上一般都能找到现成的答案,但是对“如何诠释人类的学习过程?”一问很难找到现成的答案。因为这个问题属于半开放的问题,而且各种流派的学习理论相互联系,内容繁杂且不易理解。这时提供给学员电大在线专题学习网站,共同听专家的讲座——关于学习理论的四大派系。
2、教师利用媒体演示文稿把四大派系的学习过程观列在一起,对比讲解,以便于学员记忆和分析。承接上面的问题,进一步提出问题:“我们都解决了上面的问题了吗?”(学生回答:“解决了!”)
提出问题:“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那我们的学习过程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可以查阅教材P57——P64。
利用演示文稿总结归纳影响学习过程的六个因素。并详细解读六个因素的内涵。并提出问题,“6个因素中哪个对我们的有效学习更有积极的作用?那个
--
--
因素制约我的学习的有效性?”
组织学员短暂讨论。以“学习动机”的讨论为契机,培养学员正确的“创造性人才观”和“绶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观”,懂得教是为了不教的道理。
3、根据六要素,提出问题:“学习如此这样,那么教师学习系统中还有什么作用?前面提到,学生的学习与普通的人类学习相比是有其特点的。刚才我们发现,有的学习的快,有的学习的慢,那么我们研究学习和学习过程,为的是促进学习的过程。接下来的问题是促进学习的过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那么我们狭义的促进学习的过程就是有教师参与的活动——教学活动。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学习系统”也就转变为“教——学系统”。
演示文稿展示:教学系统四要素:教学内容、教师、学生、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结构图。学习内容结构简单,条理明析,由教师讲解来提高课堂效率。
4、提出问题“我们作为教师(广义),如何来把握和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呢?”
组织学员自学教材P70——P81,并讨论,回忆自己的教学经历,解决以下的问题:(时间20分钟。)
我们的教学系统是怎么的结构呢?
“主体——主导”是否是最优的教学结构? 我们应该如何做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5、在解决上面问题时,学员和老师必然会谈到学习资源这个关键要素上来。“那么在我们的观点看来,什么是学习资源?”
自学并讨论“学习资源概念的界定”。国内外有很多定义。有代表性的人物: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国内有乌美娜、章伟民、何克抗,祝智庭。
PPT展示:学习资源的表现形式、分类。关键是教学媒体资源。
讨论:结合自己所处学校的实际条件,讨论媒体资源的选择方法和利用策略。
八、实施反馈:
1、课堂反馈,利用问题评价时间线,学员基本达到学习目标。 2、课后反馈,延续创新方面还须努力。 说课综述:
以上是我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这章教学内容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在整个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并把它运用到对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使学生的认知活动逐步深化,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方法。
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指导思想。并且能从各种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