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考真题-2019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化学试卷

中考真题-2019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化学试卷

2023-06-21 来源:乌哈旅游


2019年湖北省孝感市初中学业考试

化 学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Ag-108 Fe-56 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2019年4月16日,法国巴黎圣母院突遭大火,在火灾现场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木质屋顶燃烧 B. 消防用水汽化 C. 电线拉断 D. 拱柱摔碎

2.如图是有关实验室制取氢气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连接仪器 B. 加入锌粒 C. 倾倒稀硫酸 D. 氢气验纯 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两个氮原子:2N2 B. 两个氢分子:2H

+2

C. 氧化铝的化学式:Al2O3 D. 一个钙离子:Ca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 不锈钢抗锈蚀性能比纯铁好 C. 利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D.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5.下列某对某一主题知识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 A. 安全与自救 ①用甲醛溶液浸泡过的水产品不能食用 ②煤气泄漏先关闭阀门,再开窗通风 C. 材料与资 ①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②目前水资短缺,因此要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 B. 环保与能 ①为增加粮食产量,可任意使用化肥和农药 ②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 生活与健康, ①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②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6.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左图所示,将①②两支试管中的甲、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①②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C.①溶液质量增加,②溶液质量减少 D.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②溶液 7.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通过氢氧化钠固体干燥剂

B. 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在空气中点燃检验生成的产物 C. 探究铁锈蚀的条件——将一枚光亮的铁钉放入盛有适量水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D. 用一种试剂一次性鉴别出硝酸氨溶液、硫酸氨溶液、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分别取样装于4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微热,观察现象

8.在点燃条件下,甲与一定量的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B.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2

S+H2O

C. 若在该反应中继续通入足量的乙,则乙与丙可进一步反应 D. 反应中甲与丁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随乙物质的质量变化而改变 9.现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

关系如右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ag时,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②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bg7

④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先减小后不变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③④ D.②③④

10.现有一包由6.5克锌、5.6克铁6.4克铜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

过滤,洗涤,烘干,测得滤渣中含有三种物质,则滤渣的质量可能是( ) A. 49.6克 B. 34.8克 C. 32.7克 D. 18.5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下为有关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等叙述,请将对应的序号填在表格中有关物质的下方。

①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②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差异很大③可为植物同时提供两种营养元素④可作气体燃料⑤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12. 华为公司作为我国高新科技的代表,一直致力于核心技术的研发,其自主研制的“麒麟”芯片已达到世界

领先水平,该芯片的主要材料为高纯度的单质硅,请回答以下与硅有关的问题: (1)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硅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

金属”)元素,硅原子的最外层上有 个电子;

(2)工业上制粗硅原理:二氧化硅与碳单质在高温条件下生成单质硅和一种可燃性气体物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3.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E中的名称为 。

(2)若要制取并收集大量较纯净的氧气,可从图中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组装完气体发生装置后应先检查装置的 ,再添加药品。 14.小倩同学将妈妈的智能新手机屏幕解锁图形设置如图甲所示,圆圈内每个数字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的一种

物质(“-” 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条件省略)。其中1为碳粉,7可用于工业上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等,1、2、3、5、7分别为不同类别的物质。请完成下列问题:

(1)7代表的物质化学式为 。

(2)1和2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3)5和7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任写一个)。

(4)小茹认为小倩设置的解锁图形太简单,给他设置了如图乙所示的解锁图。若8为氯化钡,则6代表的物质类别为 (填字母)。

A.单质或酸 B. 单质或氧化物或酸 C. 单质或氧化物或酸或碱 D. 单质或氧化物或酸或碱或盐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共7分)

15.超市出现了一种名为“污渍爆炸盐”的洗涤新产品,能在瞬间去除洗衣粉难以除去的多种顽固污渍。某校化

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产品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阅读标签】本产品不含 ,环保。

【查阅资料】①“污渍爆炸盐”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Na2CO4),它是一种白色结晶颗粒,易溶于水且能与

水反应,生成碳酸盐和其他化合物。 ②氢氧化镁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污渍爆炸盐”水溶液的成分是什么呢?

【作出猜想】猜想一:Na2CO3和H2O2 猜想二:Na2CO3和NaOH猜想三:Na2CO3、H2O2和NaOH 【实验探究】

【得出结论】猜想 正确。

请写出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16.向盛有一定质量铁粉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根据关系图分析并计算:

(1)铁粉反应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g。 (2)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A 2.D 3.C

【解析】A. 表示原子个数是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2N2表示两个氮分子,故A选项错误;B.2H表示两个氢原子,故B选项错误;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故C选项正确;D. 表示离子是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电荷数,且数字在前,符号在后,故D选项错误。 4.D

【解析】A. 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这样可以隔绝空气而灭火,故A选项正确;B. 不锈钢属于合金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纯金属好,故B选项正确;硬水中含钙镁化合物较多,能与肥皂水的成分反应产生沉淀,可以利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故C选项正确;D. 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综合反应,如非金属氧化物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不属于中和反应,故D选项错误。 5.B

【解析】A. ①甲醛有毒,用甲醛溶液浸泡过的水产品不能食用,正确,②煤气泄漏遇明火或电火花易发生爆炸,所以一般先关闭阀门,再开窗通风,故A选项正确;B. ①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会导致水体污染,为增加粮食产量,可任意使用化肥和农药,错误;②化石燃料是人类目前使用的主要能,不能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故B选项错误;①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正确,②目前水资短缺,因此要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故,正确,故C选项正确;D. ①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正确,②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正确,故D选项正确。 6.C

【解析】A. 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要指明温度,故A选项错误;B.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放入热水中①可能变为不饱和溶液,②溶液中固体增加,依然为饱和溶液,故B选项错误;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①中固体继续溶解,溶液质量增加,②溶液中固体增加,溶质质量减少,溶液质量也减少,故C选项正确;D. 因为未指明热水的温度,不能确定二者的溶解度大小,所以①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②溶液,故D选项错误。 7.D

【解析】A. 氢氧化钠固体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能用于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故A选项错;B. 含碳、氢元素的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通过检验生成的产物只能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故B选项错误;C. 探究铁锈蚀的条件要做对比实验,不能单凭一枚铁钉一个实验确定铁生锈的条件,故C错误;D. 氢氧化钡溶液与硝酸胺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与硫酸氨溶液反应既产生白色沉淀,又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与硫酸反应只产生白色沉淀,与氯化钠不发生反应,所以用一种试剂氢氧化钡溶液一次性鉴别出硝酸铵溶液、硫酸铵溶液、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故D正确,符合题意。 8.C 9.A

【解析】①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ag时,盐酸还未完全反应,所以溶液中含有溶质氯化钠、氯化铜和氯化氢三种溶质,错误;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bg7,正确;④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整个过程中,氯元素都以氯化钠形式存在于溶液中,所以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不变,错误;故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 10.B

【解析】Fe→2AgNO3→2Ag;n→2AgNO3→2Ag;;Cu→2AgNO3→2Ag;

56 216 65 216 64 216 5.6g 21.6g 6.5g 21.6g 6.4g 21.6g

4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n>Fe>Cu>Ag,所以将铁、锌、铜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锌优先与硝酸银溶液反 应,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烘干,测得滤渣中含有三种物质,则这三种物质中一定有银、铜和铁,锌最活泼,说明锌完全反应,根据上述反应关系式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可知,6.5克的锌反应生成21.6克银,铁也可能反应,也可能没有反应,金属铜一定没有反应,假设铁没有与硝酸银反应,则滤渣的质量最小为:21.6g+6.4g+5.6g=33.6克>32.7克,假设铁全部反应,则滤渣质量最大为21.6g+6.4g+21.6g=49.6克,但是

滤渣中含有三种固体,所以铁没有完全反应,因此滤渣的质量应小于49.6克大于33.6克,故B选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1.② ④ ① ⑤ ③ 12.(1)非金属 4 (2)SiO2+2C

Si+2CO↑

13.(1)水槽 (2)BE 气密性 (3)a 14.(1)Na2CO3 (2)不一定 (3)Na2CO3+2HCl=2NaCl+H2O+CO2↑(合理即可) (4)D 解析(1)7可用于工业上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等可推知7为碳酸钠。

(2)因为1为碳粉,属于单质,碳在高温条件下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发生置换反应。

(3)1、2、3、5、7分别为不同类别的物质,若2是二氧化碳,则3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则5为盐酸或硫酸,若2是氧化铜,则3为盐酸或硫酸,则5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所以5和7的反应可以是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或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4)若8为氯化钡,则9可以是硫酸,则6代表可以是碱、金属氧化物、金属单质、碳酸盐;若9是碳酸钠,则6可以是氢氧化钙、酸、可溶性钙盐或可溶性钡盐,所以6可以是单质或氧化物或酸或碱或盐。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共7分) 15.【阅读标签】磷或P

【实验探究】②H2O2或过氧化氢 ③氯化钡溶液(答案即可) ④无明显现象或无白色沉淀产生 【得出结论】一 Na2CO4+ H2O =H2O2+ Na2CO3 解析:【阅读标签】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一般洗涤剂中不添加含磷物质P。【实验探究】②因为①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后,产生大量气泡且木条复燃,说明反应产生的气体为氧气,则溶液①中含有过氧化氢;③因为在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一般碳酸钡、碳酸钙为白色沉淀,且通常用氯化钡或氯化钙溶液检验碳酸钠的存在,所以可加入氯化钡或氯化钙溶液;④因为③溶液中不含氢氧化钠,而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会产生白色沉淀,所以若不含氢氧化钠,则加入氯化镁应该没有明显现象或者无白色沉淀产生。【得出结论】根据上述推断可知,污渍爆炸盐溶于水后生成过氧化氢和碳酸钠,则猜想一成立。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16.【答案】(1)0.08

(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1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时,产生氢气质量为0.04g。 解:设10g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Fe+H2SO4=FeSO4+H2↑

98 2

0.04g

98x= =1.96g 20.04g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96g?100%10g19.6%;

答:原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合理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