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出路研究樊立君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摘要: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引导者与组织者,对高校的学生管理以及高校教育发展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完善,不仅能够促进高校教职工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且对高校的学生管理与教育工作发展的提升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主要结合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就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对我国民办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出路进行研究。
关键词: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困境;出路;研究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力量,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的民办高校数量以及在校学生人数均占有较大的份额比例,其中,民办高校的辅导员数量更是早已达到两万人以上,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以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有关指导意见以及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均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强调通过进行一支高水平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来促进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推荐和提升,进而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强化。由此可见,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不仅对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教育开展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对高校的综合发展与提升也有一定作用关系。因此,结合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就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出路进行研究,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发展所需的创新性与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培养为目的,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开展的主要场所,其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不仅需要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且还应重视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与思想品质教育,尤其是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受一些不良思潮与文化内容的影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以及价值取向等,均形成较大的不利影响,而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础上,促进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素养和学生管理工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从而充分发挥其在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和影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价值观念,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还有利于促进高校综合教育与发展水平提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当前对高校教育工作开展以及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工作要求等也不断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对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进行强化和完善,在促进其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提升的同时,进而在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帮助高校学生在学生管理与教育过程中不断实现良好的思想品质与道德修养培养提升,进而提高高校学生管理与综合教育发展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高校的全面发展和提升中,优秀的师资队伍是高校发展与提升的重要基础和支持,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进行不断强化和完善,能够实现对高校教育开展中以及学生管理中对辅导员队伍的最大需求满足,从而推动高校的教育发展和学生管理全面提升,并通过高校教育开展及管理情况,对其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能力等进一步反映,使其在高校的综合发展
形成良好的循环支持,进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提升。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在政府支持以及社会知名度等方面均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民办高校教育发展中所面临着的这些情况对其辅导员队伍建设也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导致其面临着较多的现实困境和问题。
首先,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由于辅导员岗位的职业认同感较低,导致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职业信念相对薄弱,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着一定的不利影响。结合当前有关研究对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现状调查结果来看,多数民办高校辅导员并未将辅导员岗位工作作为个人的终身职业追求,多是将其作为个人职业生涯中的简短过渡职业来对待,导致其对自身岗位工作的职业认同感相对较低,并且这种情况在民办高校的辅导员队伍中尤为突出,而高校辅导员的较为淡薄的职业信念与较低的职业认同感,导致其在岗位工作开展中容易出现倦怠现象,不仅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能力和素质培养提升存在着不利影响,而且对高校的教育工作开展以及学生管理也十分不利。
其次,民办高校辅导员岗位的流动性较强,导致辅导员队伍稳定性较差,对其队伍建设存在着较大的不利影响。由于民办高校辅导员岗位的人员流动性较大,有研究显示,约50%左右的民办高校辅导员在1至2年内均出现转岗或者是跳槽情况,导致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较差,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影响十分不利。值得注意的是,辅导员岗位的付出与回报不平衡以及辅导员工作内容较为繁琐且压力大、晋升机制不完善导致职业发展的前景模糊等,是造成民办高校辅导员岗位人员流动性较大的主要原因。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首先,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实现高校教育开展中综合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高校教育开展是以满足社会经济
樊立君(1982.9-),男,山东聊城人,研究生硕士,江西应用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作者简介:
本文系2018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江西省为例”阶段性成果,注:
课题编号:SZZX1812。
195
研究与交流YAN JIU YU JIAO LIU此外,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科研理论水平相对较低,再加上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素质较为薄弱,导致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对高校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提升影响十分不利。有调查数据显示,高校辅导员的科研理论水平表现相对较低,并且部分高校辅导员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水平相对较低,其日常工作开展中事务性工作比重较大,再加上一些高校对辅导员岗位的选聘机制不完善,尤其是民办高校在辅导员岗位人员选拔中准入门槛较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针对辅导员的系统化培训体系较为缺乏等,都是导致高校辅导员科研理论水平较低以及专业化素质薄弱的主要原因,应引起重视。
最后,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还存在着队伍结构不合理,导致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与提升速度缓慢。结合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及其建设现状,其中,辅导员队伍结构不合理是其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在年龄分布上,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两极化分布特征,其中,学校领导层人员分布以公办高校离退休领导为主,而教师与辅导员队伍则以刚毕业的年轻大学生或者是公办高校离退休教职工为主,中青年骨干人员十分缺乏,导致其在年龄分布上呈现出两头大中间空的不合理分布状态,迫切需要进行改善。此外,在性别结构与专业结构分布上,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也存在着相应的“阴盛阳衰”(即女性辅导员数量较多、男性辅导员较为缺乏情况)以及专业分布多样化特征,导致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较慢。
三、突破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困境
的有效对策及出路
结合上述对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分析,为促进其工作开展的不断强化和提升,使高校辅导员队伍在高校有关工作开展中的积极作用发挥,首先,应针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各项保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进行建设和完善,以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发展。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以及教育事业发展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结合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在政府支持与社会知名度
196
等方面的差异问题,应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支持中,对民办高校应给予和公办高校在教育开展方面相同的权利与支持,并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促进其高校教育发展与管理开展中有效落实,加大对民办高校经费投入支持,并加强对各项费用使用的全面监管,以确保高校教职工与学生的权益得到充分维护;另一方面,还应注意结合民办高校辅导员管理与考核、晋升等制度建设情况,从制度建设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上,推动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及其职业化发展提升,同时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信念与职业认同感,使其在岗位工作中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作用。此外,还需要通过民办高校进行相应的辅导员系统化与常态化培训机制构建,加强对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培养,以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提升,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不断发展。
其次,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针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有关责任和内容进行进一步明确与合理划分,以减轻辅导员的工作压力,使其能够专注开展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水平,促进其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从而推动高校综合发展与进步。当前高校管理中将辅导员管理多划分在学工处,但是,高校教务部门以及招生就业部门、财务部门、后勤管理部门等有关职能部门对辅导员都有相应的工作分配情况,造成其本身工作不仅能内容繁琐复杂,且面临的压力也十分重大。针对这一情况,根据我国对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关要求和规定,根据辅导员在高校工作开展中的具体作用和影响,对其工作内容和责任进行合理划分,明确辅导员在高校教职工岗位设置中的工作界限,促进辅导员工作压力得到有效减轻,从而更好的开展其本职工作,促进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升。此外,还应努力提高辅导员在高校中的地位,促进学校各部门之间工作开展的有效协调,在学校政策制定与制度建设上,给予辅导员岗位一定的倾斜支持,并合理增加辅导员专业培训与进修学习机会,以促进其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
再次,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还应针对辅导员岗位人员选拔的准入与退出机制进行健全和完善,进行严格的辅导员岗位人员选拔转入机制建立,对新选拔
招聘辅导员,应加强对选拔人员是否热爱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事业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并且对其学历水平应以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为标准,以中共党员为优先选择条件,同时从与学生管理专业背景相同情况上进行考虑,以确保所选拔辅导员的专业能力与素质水平较高;对高校辅导员的退出机制建设与管理中,应强化其退出机制的建立,以改善高校辅导员流动性较强情况,控制其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的不利影响。
最后,还应通过良好的民办高校教育与教师队伍建设环境氛围营造,不断提升对民办高校教育以及教职工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从而促进民办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不断强化和提升。受社会对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固有认识影响,导致民办高校的社会地位相对薄弱,针对这种情况,应结合西方发达国家教育发展中,多数一流大学均由私立学校发展起来,并且其办学质量和水平均在世界范围内处于前列的社会现实,充分认识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优势,加大对民办高校教育发展的政策支持与理解认识,引导社会对民办高校及其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形成正确的认识,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以促进民办高校以及民办高校的教职工队伍建设不断发展进步。
四、结束语
总之,对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困境及出路进行研究,有利于充分认识当前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困境和问题,采取有效对策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推动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不断发展,推动民办高校学生管理与教育发展的综合提升,提高其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参考文献:
[1]黄刚.新时代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共同体构建探析[J].大学教育,2019 (09):196-198.
[2]鲍秋旭,
梁灵飞.双创人才培养视域下的高校辅导员创新能力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 (61):15-16+20.
[3]谢炎.民办高校思政队伍构建的若干问题对策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 (08):127.
[4]刘兴祝,樊传章.浅析辅导员在新时代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中的作用[J].新西部,2019 (23):118-1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