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视野下的育人理念与实践探索
作者:李亚琼
来源:《学园》2013年第34期
【摘 要】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理念与价值定位关系到辅导员的个体成长和大学生的成才成长,因此探索高校辅导员视野下的育人理念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课题。正确的育人理念以及由它指导下的育人实践不仅可以维护辅导员的职业劳动价值,而且也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之一。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育人理念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4-0020-02 自1952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有重点地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指示》的半个多世纪以来,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一直都被视为高校培养人才最直接的教育者和实施者。这就要求辅导员对党的方针政策要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对党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更要有深刻的领会,也要求辅导员要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才能在实践中真正发挥教育者和实施者的作用。本文将从辅导员的职业视角出发,阐述大学育人理念及相应的辅导员角色定位及实践行为。
一 大学育人理念及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1.修学储能、睿思敦行的为学理念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黄金阶段。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通常18~23岁是心智发育和学习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记忆力、动作和反应速度均达到最佳状态,思维理解力、比较判断力、创造力都在积极主动发展。从知识储备和职业规划角度来讲,大学阶段正是强化人文知识结构、选择职业发展方向、积累生存技能和核心竞争力的黄金时期。但在我国,由于高中时学习“用力过猛”,不少大学生经过高考的“独木桥”后,开始在大学校园里舒舒服服地等着毕业,在该储备能力的阶段不仅没有积蓄能量,反而是大量消耗了这种能量。这就需要辅导员充分把握大学一年级的关键期,充分解读学生大学阶段的重要意义,及时为学生正确规划大学生活提供建议。在国外的一些大学中,新生入学时不强迫学生选择自己就读的专业。本科前两年是基础广泛的通识教育,为学生将来进一步选择专业打下基础,满足学生毕业后应对社会环境的考验的能力要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通过“洞穴中的囚徒”这一隐喻形象地说明,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人们的“心灵转向”,就是通过教育力将学生引向明辨,引向“理念”世界。但是,现代社会的功利化,市场经济的工具理性使得一些大学渐渐走入了实用主义的快车道,以就业市场要求作为培养目标的全部内容,弱化了修学储能、睿思敦行的长效作用。从这一点来看,辅导员应该帮助大学生合理规划学业框架,力争成为学生合理规划人生的“导师”,引导学生养成博学广识的学习习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格物致知、积善成德的道德理念
《大学》开篇讲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明确指出了知识与道德之间的关系。西方哲学奠基人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道德”,在社会层面,越无知便越愚昧,越愚昧也便越邪恶。所以,大学培养人的过程必定是督促大学生不断积累德行的过程。大学的教育应该在着力于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教给学生正确认知客观世界的方法与途径,通过认识客观存在而最终认知真假、善恶、美丑,最终做到明辨是非、克己复礼、积善成德。这不仅是大学生在社会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本领,也昭示了大学教育的社会功能之一。所以,辅导员必须视野开阔,知识结构全面。来自辅导员的教导信息应当成为大学课程教学的有力补充和扩展。例如,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懂得尊重生命的大学生就不会轻易舞动匕首来戕害同伴的生命。同样地,大学教育如果没有给学生足够的理念支撑和道德支撑,不讨论道德的价值和人的尊严,不讨论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不讨论社会发展现况和愿景,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苍白的。从这一点来看,辅导员应当成为学生德行发展的“护航人”,任重而道远。 3.求实创新、优化兼容的发展理念
从社会发展的层面来看,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必须培养一大批务实创新的人才。求实创新也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这要求大学生既要立足于掌握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本领,养成脚踏实地的行为风格,又要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提炼理性认识。卢梭说过:“只有自由的学习,才是真正的人的学习,不自由学习是学习的异化。”所以,发展是人的内在力量自由应用的结果。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最佳场所,它所具有的创新、自由的思想恰恰是社会进步的催化剂。但不受启迪的盲目的发展是可怕的。19世纪英国政治历史学家阿克顿曾说:“无知与迷信、征服欲与贪图安逸”都是威胁到自由的天敌。所以,大学教育应该在充分发掘学生潜质、明晰学生优势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秉持兼容并包的态度,用知识的视野来打破蒙昧,用理性的方式引导学生优化发展。从这一点来看,辅导员准确把握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做一名学生身边的“智者”,在日常工作中有所为有所不为,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盲目制裁,应充分认识到学生自身的发展动力,将“自由思想”和“独立人格”联结在一起,通过组织多种学术型、论坛型活动来充实学生这种思辨且务实的发展思路,将大量的闲余时间用于发展兴趣爱好,投身社会实践。 二 高校辅导员育人的实践探索 1.环境建设
以环境为载体就是通过环境建设营造学生成长成才的氛围。良好的环境建设是辅导员实现教育目的的有利条件。大学的育人环境可以分为“硬性环境”和“软性环境”两种。前者包括学校的区位条件、建筑绿化、寝教室内部环境等,后者则包括了集体生活舆论氛围、文化学术氛围、广泛认同的行为理念、积累下来的契约规章等。辅导员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充分认识到良好的环境建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把握好集体形成的初期阶段,建立严明的纪律制度、卫生保持制度、行为养成制度等,令群体中的每个人都能够充分知悉、认可。如在集体中创设公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习空间、在教室中建立班级文化墙、提倡定期的读书集会等,都是从外化的行为约束逐渐内化为习惯诉求的。在集体组织结构形成的巩固期,挖掘符合大多数群体成员共同利益的发展目标和价值观念,并形成鲜明、规范的集体价值理念系统,产生行为激励长效机制,为维持集体成员规范、积极的行为保驾护航。 2.组织活动
2006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提出,要按照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面对庞大群体的育人工作性质就要求辅导员一定要着力建设一个个优秀的班集体,完成好组织结构配置,有效依靠党团组织、优秀学生干部和班级积极分子的带动性。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行为态度和价值取向。
班级活动是班集体建设的命脉,其根本目的是更有效地团结和启发学生。在大学低年级,应该多创设一些文娱性、体能竞技性、实践切磋性较强的活动,以增强学生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搭建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展示、合作的平台。在大学高年级阶段,就应注重对学生的生活阅历进行理性沉淀,多组织一些具有思辨性质的交流与研讨活动,可以是契合本专业发展的学术活动,也可以是评论社会现象、关注发展前景的探讨活动。只有以大量高质量的活动项目为载体,才能促进班集体的良性运转和持续进步。 3.心灵交往
美国Carleton大学辅导员的宗旨就是:学生辅导员是我们整个学校教职员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辅导员应致力于帮助学生获取人生经验,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发展人际交往和领导能力。辅导员是距离学生最近、对学生最为了解、对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最得心应手的一个群体。所以,细致入微地进行一对一教育,专注有效地完成个别教育是辅导员育人使命的重要实现途径。对学生处境的真切关注、宽容鼓励和分析引导是医治急功近利、浮躁病、空虚症的一剂良药。来自于辅导员的品行、思想和人格示范就在一次次的促膝谈心和师生集会中体现出来。
三 实践中的思考
在实际工作中,繁杂的学生工作事务常常致使辅导员的工作内容被大量日常管理事项所填充,使得辅导员很难获得与专任教师同样的研究时间。但是,正如朱熹说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与学生们悉心相处所带来的启发与感触,恰恰给辅导员提供了源头活水,陆游曾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辅导员与学生共同经历的每一次成长都是色彩缤纷的生命足迹,避免了辅导员的育人实践失于刻板化、盲目化和形式化。在先进育人理念的指导下,辅导员育人的平常岁月实则是对使命与信念的坚持。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朱孔军.大学生管理理论和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庞远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