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福建老鹰山矿区石墨矿床特征及成因浅析

福建老鹰山矿区石墨矿床特征及成因浅析

2024-09-11 来源:乌哈旅游
工业技术 I■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ogy Review 福建老鹰山矿区石墨矿床特征及成因浅析 张蔚语 (福建省196煤田地质勘探队福建沙县365500) [摘 要]福建老鹰山矿区石墨矿主要赋存于二叠系童子岩组一段(P t )地层中,属隐晶质石墨矿,其产状总体呈层状、似层状及透镜状分布,一层稳定可 采,局部二至三层可采,石墨矿固定炭含量较高,达到工业品位以上,矿石质量相对较好。区内花岗斑岩较发育,为煤层变质成为石墨矿提供了热液来源。经过 分析认为,矿层为煤层受热液变质作用形成,其成因类型为接触变质型,应属于后期热液接触变质层控矿床。 [关键词]福建老鹰山 石墨矿特征成因 中图分类号:TQ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0)32~0324—02 老鹰山矿区石墨矿位于永安市正东方位32k=处,隶属福建省永安市槐南 乡管辖,矿区有乡镇至各村的水泥路相通,交通条件好。 1区域与矿区地质特征简述 1.1区域地质简况 矿区处于政和一大埔NNE向断裂带附近[ ,岩浆活动强烈。同时,该区 及周围为煤系地层暴露或半隐伏区,周围已有煤矿开采,具备较好的含煤条 件。为石墨矿的形成提供了物源和热源。 1.2矿区地层 -12 矿区出露的地层从老至新有:石炭系下统林地组(C,』)、石炭系上统船山 组一二叠系下统栖霞组(c c—P q)、二叠系下统童子岩组(P t)、上统翠屏 山组(P。cp)及中生界侏罗系长林组(J C)及第四系(Q)Ez]。 矿区由于侵入岩发育,岩石蚀变强烈,化石基本不可见,根据邻近矿山地质 资料,区内主要含矿层位应为二叠系下统童子岩组第一段(P t )。l至3层可 采,均为薄煤层。 1.3岩浆岩 本区岩浆侵入活动强烈,矿区南东部出露~系列呈脉状的酸性岩脉,岩性 主要为石英斑岩(^ )。根据钻孔揭露,矿区深部岩浆岩发育,几乎孔孔有 见,主要呈脉状侵入,单层厚度可达数十米,围岩蚀变强烈,造成煤层的强烈石 墨化。大致可分为两期,早期沿F 断层侵入,发育在船山组一栖霞组灰岩中, 岩性主要为花岗斑岩,局部为二长、长石斑岩:二期沿F 断层侵入,发育在F, 与F 断层之间,穿过童子组、翠屏山组砂岩、粉砂岩,岩性以二长、长石 斑岩为主,局部为花岗斑岩,上部为长林组凝灰质砂砾岩覆盖,地表未见出露。 (图1)。 1.4地质构造 l 凰零凰恩凰凰皿固 图l 旦凰嚣取圈 矿区地质略图 矿区位于广平倒转向斜西南部转折端的南鹾侧,属倒转向斜的正常翼的西 降。 挖至设计高程后,支立钢筋格栅拱架并喷射砼,进行下断面封闭施工。 (4)格栅钢架拼装、焊接 每榀格栅由6个单元拼装而成,每单元格栅连接处采用4块L160.100.10 角钢通过巾26配套螺栓连接,和与主筋同级的钢筋等强度焊接,确保连接质 量。在每榀格栅钢架安装前均进行试拼状,超过规范要求误差的及时调整模 具,确保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5)及时进行初支背后注浆 初支喷砼在拱顶、拱腰预埋注浆管,在下台阶封闭完成后进行背后充填 注浆,防止初支背后空洞,控制土体沉降,注浆采用1:I水泥浆,注浆压力0.卜 0.3Mpa,由拱腰向拱顶顺序注浆。 5监控量潮 根据工程设计文件要求及旃工特点,确定周边收敛允许值20mm,报警值 16ram,预謦值14mm:拱顶下沉允许值20mm,报警值16mm,预警值14mm。地表沉 降允许值30mm,报警值25mm,预警值20mm。 现场监控量测项目见下表: 项目 I懒顺目 方;鲁疑工具 布置 重魂蠛率 毒i览羿挖后 署挖面距量;舅I断面前后《铋时。l ;史/关 舡密为 开挖蕾花置翻断蔷前巷《袖时 ;史 夭 (2)严格控制地表、洞内、初支背后注浆质量。地表注浆加固土体对管 线进行保护,但要避免浆液进入管线,避免人为破坏,特别是机械钻孔时J控制 深度、范围。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如能进入管线,安排专人进行巡查。 (3)控制超前小导管施做角度,既要避免小导管破坏管线又要便于施工。 对小导管外倾距离做好精确计算。 (4)严格按照正常工序施工,不得随意改变。上台阶开挖留核心土,控制开 挖进尺及超挖,及时喷混封闭。锁脚锚杆必须与格栅钢架焊接为整体,格栅钢 架落在实处,不得有虚土或悬空。开挖下导坑必须每榀开挖,完成后立刻喷砼 封闭,减少暴露时间。中隔壁跟随核心土的开挖及时架设,确保上导坑及时封 闭成环。 (5)格栅钢架的连接采用等强度焊接和高强螺栓连接,确保连接质量 (6)在断面全环封闭后,进行初支背后注浆,确保初支背后无缝隙。 (7)增加监控量测频率,特别是地表沉降,在掌子面开挖后的2天内变形速 率较快 (8)编制合理、可行的应急预案,特别要明确产权单位的负责人和联系方 式,出现紧急情况或监控数据超标及时上报,重新确定旌工方案。 i 地糖及支护观察 翘饔、描绘 羽 营、蜘骺 2 S 餍迎收敛 撼顶下沅 收敛计 水准仪、水准 足、识尺 加壁为5^ 4 她裹沉降 水准仪、水}皇 尺、键足 加密为2t觅舳 开蛇嚣鼹量渊断暖前嚣>艟甜・1 汝,癣 测点布置 通过我方和第三方监测数据,地表沉降最大值为i7.5mm:拱顶下沉最大值 为3mm;周边收敛最大值为5mm,均未出现预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8麓工经验 采取上述方案,暗挖区间顺利通过了两处电力方沟,体会如下: (1珈强施工降水,确保暗挖在无水的条件下施工,无水作业能减少地表沉 隧道横向断面监测点布置图 324 I科技博览 工业技术 ●I 翼,构造相对较简单。 区内地层总体为中缓倾角的向斜构造,局部呈舒缓波状起伏。轴向北北 2.4围岩蚀变 受侵入岩体影响,矿区内围岩蚀变有矽卡岩化、硅化、绿泥石化及与热 西,向南南东倾伏,两翼倾角较缓,约为15—30。,局部略陡。 区内断层较发育,主要为北东向的缓倾角的滑脱断层,局部呈北北东向。 此外发育一条近南北向陡倾角的正断层。主要有F F.、F。和F 。 (图1、2)。 2矿体地质特征 2.1矿体形态、产状及规模 矿区内石墨矿体共有三个矿层,矿体均赋存于二叠系童子岩组一段(Pit ) 地层中。矿体主要位于矿区中、东部岩后垄一带,矿体产状与围岩地层层理 产状一致,为中缓倾角的向斜构造,局部呈舒缓波状起伏。轴向北北西,向南 南东倾伏,两翼倾角较缓,约为l5—30。,局部略陡。矿层由炭质泥岩或煤层 受热液变质作用形成的,矿石类型属隐晶质石墨矿。总体呈层状、似层状、 带状及透镜状分布,具有膨胀收缩现象。矿体具挤压特征,产生片理化,局部 夹有透镜状炭质泥岩,顶板为细粉砂岩,局部见高碳泥岩,底板为灰色细粉砂岩 或细砂岩。沉积围岩普遍具硅化、空晶石角岩化和红柱石角岩化等热液蚀 变。含矿层位中可见石墨矿化层一至数层,一层可采,局部二至三层可采,已 揭示可采厚度0.78一1.0 7m,地表未见出露,为隐伏矿床。钻孔zK40 2、 ZK403、ZK405、ZK801、ZK802、ZK803和ZK805均有揭露,其中ZK403和 ZK405见两层可采。 2.2矿石质量特征 本次基本分析项目为:M A 、V FC 、S 多元素分析项目主要为 Si0 Al。0 Fe。0 、MgO、CaO、Na。0、k O、SO Ti0,(详见表I)。 从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矿区石墨矿固定碳(FCd)均大于76%,平均含量 为:80.O9%:矿石有益成分全部达到工业指标要求,其有害杂质含量均在允许范 围内,矿石质量相对较好。 2.3矿石结构构造及矿石类型 矿石由隐晶及微晶石墨鳞片构成集合体,以隐晶石墨为主,呈铁黑色或银 灰色,块状,局部呈土状、碎块状或鳞片状,条痕灰黑色,硬度1,具滑感、染 手。共生矿物有石英、粘土矿物、黄铁矿及红柱石、堇青石、夕线石、 黑云母等。 矿石结构:隐晶质、微、细晶鳞片状结构。 矿石构造:矿石外观呈块状、碎块状或粉末状构造。 、 — / 、、 — ^’ —一 \ 3,e \ 矗印 > 矿 / ^t =£ ——’ / ’’、- .== 刍 \ ’ oc- 秽 r}崎 四 Cd 石l旷晨侵入岩体 图2矿区8线剖面略图 表1矿区石墨矿化验测试成果表 工程号 样母 聚样潦度 样长 分析项目(结果襄示单位∞CB)/1o ) fm) Cm) A王 V Fc^ s.t 体重 zK801 ZK901—01 24乳23 250 30 l 07 17∞ 19.38 2 7l 78.43 O O 1 73 2K802 扰8O2-Of 278.06 279.11 1.OS 18.60 21.44 2.i3 76.89 O.28 1.72 zK803 8。3一OI 251.62 252.40 0.78 16.41 l3.24 2 Ol 85 01 O,26 1.71 ZKto2 4o2一Ol 278 70 279.53 0.83 18 43 i5.85 2.42 82.11 0.089 1 6t zlc4G3—0l 342 42 343.22 O 80 l3 55 2l 80 2 75 76.04 0.12 1.7l ZK4o3 403一c2 372.32 373.12 0.80 18.49 1=9.60 2.2O 7"9.61 0.65 1.63 工程号 {荦母 分析璜目(站果袭矛单位口偿)/lo ) e|(1j ^l , Ti CaO 雎‘0 K}0 N8|。 S。_ ZR801 曩(801—01 59.56 6.15 24.68 0 97 1.97 1.66 3.O3 1.21 n 2l z}:8。2 越802—01 68.S3 8.28 l5.06 1.70 1.6 2.04 l,45 0.49 O.18 803 ZK803一Ol 48.铭 7.05 51 58 1.3 2.O7 2.05 1 25 1.42 0.5l t02 ZK4∞一el 58.96 6.69 24.81 L 35 1.51 1.如 S.58 0.86 0 15 zK4。3 403一O1 51. e 4,g 30.甜 I.d6 3.12 1。60 4。33 1.1e 0.28 盈(4∞一02 l4 98 18.04 0.87 1.59 2.1l 0.t4 变质作用有关的角岩化、大理岩化、石墨化等,局部见铅、锌矿化现象。 3石墨矿床成因分析 中国目前已知的具有工业价值的石墨矿床按其成因可分为:区域变质型石 墨矿床、接触变质型石墨矿床及岩浆热液型石墨矿床三种类型[ 。 3.1石墨的形成条件 据实验:用无烟煤在电炉中隔绝空气加热至2500摄氏度可获得工业石墨: 用烟煤与CaF2混入硅酸熔融体中,然后缓慢冷却也可形成六方板状石墨晶 体。这说明石墨可在碳浓度很高和相当高的温度下还原而成[ 。因此石 墨的形成至少需要两个条件,一个碳的来源,一个是热源 矿区内具备石墨矿 形成首要的两个条件,一是煤系地层中含高碳质的煤层,=是岩浆岩发育。 3.2成矿母岩 矿区东部为一套海陆相交互相的含煤岩系。由砂岩一粉砂岩一泥岩及煤 组成的,韵律十分明显,并常见铁质结核及砂岩透镜体,三分性明显,可划分 下、中、上三个岩性段 下、上段为含煤段,下段含煤性较好。中段为 海相泥岩、粉砂岩夹细砂岩,常含黄铁矿及钙质结核。本组是区内重要的经 济底层 与下伏船山组一栖霞组呈断层接触。 本区主要保留下段地层,即童子岩组第一段(P1t1)地层,岩性主要为深 灰、灰黑色薄~中厚层状细砂岩(硅化强烈)、细粉砂岩(角岩化强烈)及煤 层(石墨化强烈),次为粗粉砂岩、砂质泥岩,硅质胶结,水平层理发育。 该层位即为本区石墨矿的成矿母岩,煤层为石墨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碳 质。 3.3岩浆热液改造 前述区内岩浆岩体发育,据钻孔揭露及岩矿鉴定,矿区侵入岩主要为花岗 斑岩(或二长、长石斑岩),为中、酸性岩。岩性呈灰夹浅灰绿色,斑状结构,基 质为显微文象结构,斑晶由斜长石、石英和黑云母组成,自形粒状,岩石具弱 蚀变,以碳酸盐化为主,次为绢云母化。局部见黄铁矿散晶分布。岩体常沿 向、背斜轴部或断层等构造有利部位侵入,上覆翠屏山组(P2Cp)或长兴组 (P2c)地层为其盖层,封闭条件良好,熔融岩浆的高温不易扩散,为石墨矿的形 成提供热源保证。花岗岩多与围岩呈齿状或枝叉状侵入接触,由于岩体侵入 热力影响和褶皱断裂机理的联合作用,促使岩体两侧外接触带的地层变质,靠 近岩体的无烟煤变质成石墨,形成隐晶质石墨矿床。 3.4石墨矿床的接触变质特征 接触变质型石墨矿床是中国石墨矿床中较主要的工业类型。此类矿床是 由于岩体侵入煤系地层引起煤层接触变质而成[ 。其特征主要有:侵入岩 体一般为酸性或中、酸性花岗岩、闪长岩。受变质的煤层一般为优质无烟 煤,煤岩性质多属镜煤质亮煤类型: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带状及透镜状分 布:矿石品位一般较高,固定碳含量多为60% ̄80%,高者可达90%以上。 据岩矿鉴定结果表明矿区内主要侵入岩为花岗斑岩(或二长、长石斑 岩),为中、酸性岩。邻近矿区煤层为灰黑色—钢灰色,煤岩类型为半暗一半 亮型,以粉粒状块煤、粉状煤为主,夹条带状块煤。属中灰、特低~低硫、 低磷、中等发热量无烟煤…。矿体总体呈层状、似层状、带状及透镜 状分布。矿石外观呈块状,局部呈土状、碎块状或粉末状,由隐晶及微晶石 墨鳞片构成集合体,以隐晶石墨为主,共生矿物有石英、粘土矿物、黄铁矿 及红柱石、堇青石、夕线石、黑云母等。区内矿石品位均大于76%,最高 达85.01%。 矿区石墨矿床特征与接触变质型石墨矿床的特征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矿区石墨矿床应为接触变质成因。 结语 1、老鹰山矿区位于政和一大埔断裂带附近,岩浆活动强烈,根据钻孔资 料表明区内花岗斑岩发育,主要沿断层侵入,造成部份地层受热变质。 2、矿区为煤系地层半暴露区,其童子岩组一段含煤地层保存较好,可见 一至数层可采煤层赋存。根据取样分析,煤层均已石墨化。因此,该段地层 为石墨矿的矿源层。 3 通过分析认为,矿区石墨矿为二叠系下统童子岩组一段地层中的煤层 受后期岩浆热液的接触热变质而形成,具备接触变质型石墨矿床的特征,属于 后期热液接触变质层控矿床。 4、矿区矿石类型为隐晶质石墨矿,固定碳含量较高,均达到工业品位以 上,质量相对较好。通过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对矿区及外围 寻找类似成因的矿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福建省地质矿产局.福建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 [2]张宏刚.福建省老鹰山矿区石墨矿普查工作总结[R].福建省l96煤 田地质勘探队.2009. [3]中国矿床编委会,中国矿床[M].北京.地质出版社,l 996. [4]杨树亮,福建省永安市南山煤矿(雪程坑)资源储量核实报告[R]. 福建省196煤田地质勘探队.2007. 科技博览l 3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