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济法调控市场
2021-09-22
来源:乌哈旅游
20'1 N0 05 经济研究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nnova 鬲 丽 用经济法调控市场,保证我国经济顺畅发展 张雅婷 崔寄语 (华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北京 1 00033) 摘要: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法的主要内容,它的意义和对经济运行的巨大作用。其体解析经济法体系的各项法律对国家整个经 济活动的调控作用,以及对我国市场的规范作用。说明经济法在保证国家经济顺畅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 关键词;市场经济 经济法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中图分类号:F8 1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674--09 8x(20l1)02(b)一0171—02 引言 关于企业组织管理的法律规范,如《公司 产活动的企业与公司以自主经营权。保证 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势头, 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 其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以尽量低的经 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一极,但高速 营企业法 、《合伙企业法 、 个人独资企业 济成本、最少的人力投入、最优的生产组织 发展的同时,经济生活中的不稳定、不健康 法》等; 关于市场管理的法律规范,如《反 和最高的生产效率,取得最丰厚的企业效 因素逐步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政府及时调 整理顺经济发展脉络。也就是说宏观调控 必须时时抓紧不放松。特别是,中国的经济 发展与宏观调控正在不断受到国内外的普 遍关注。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任何一种体制的建 设都离不开健全的法律体系的支持。中国 社会主义经济法体系由两个亚体系组成。 一是宏观调控法律体系,以财政、税收、金 融、计划、价格、固定资产投资等为主要内 容。其基本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 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 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二 是市场规制法律体系,以反垄断法、反不正 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主要内 容,其目的是促进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 序,防止市场失灵。既要通过宏观调控保持 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又要保证市场 规制有效贯彻,市场秩序井然有序。中国经 济法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 部门。它是在宪法之下的一个重要的法律 部门,与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法并列的一 个基本法。 1经济法的特性与主要内容和意义 首先是普遍性 所谓普遍指经济法基 本原则必须贯穿于经济法的全部实践活 动,适用于一切经济法实践活动。其次是抽 象性。所谓抽象性是指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是经济法精神实质的概括和抽象。再着是 行为准则性及可操作性。所谓行为准则性 及可操作性是指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象其 他规范那样具有准则性。 有道是: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就一个国 家来说,自然必须要有比较完善的法律来 确保社会和谐和稳定。而国家的经济活动, 当然需要一部经济法来规范它的运行。中 国经济法应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主导法, 经济法体现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对立的统 一;经济法是“以公为主、公私兼顾”的法。 经济法是经济性与社会性的有机统一,本 质在于为保障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在市场 经济运行中,平衡各种利益、协调经济关 系,使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我国经济法主要包括四大方面内容: 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 益。并确保对整个社会的贡献。三是,国家 保护法》、 产品质量法》、《证券法*等;关于 出台关于市场管理的法律规范,如《反垄断 宏观调控的法律规范,如《统计法》、《森林 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 法*、《土地管理法 、《矿产资源法 、《对外 法 、《产品质量法 、《证券法 等,用来规范 贸易法》等;关于社会保障的法律规范,如 作为市场经济无处不在的市场活动。国家 R残疾人保障法》、《劳动法》、《失业保险条 还出台关于社会保障的法律规范,如《残疾 例》等。 人保障法》、《劳动法 、 失业保险条例》等, 实际上,上述经济法范畴里的第一、二 以保障社会公平和公民权益。 项,是国家经济正常发展的保障。就如同一 综上所述,一个国家的经济法既有集 列火车的运行。第一款应视同为列车提供 中管理的功能,又有经济民主的思想。经济 的动力,保证其持续快速前进;而第二款则 法是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的对立与统一的 可视为列车下面的轨道,规范列车行进的 辨证大法。 方向和路线。就是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列车 既要有动力保证,又要有轨道的约束与确 3经济法具体调整对象的范畴 定的方向。至于第三款、第四款,是为了经 我们说,经济法是市场规制法与宏观 济性与社会性的有机统一,本质在于为保 调控法的有机结合。它以规制和调控指导 障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在市场经济运行中, 与约束经济活动。其实规制也是一种调控。 平衡各种利益、以协调各方面、各阶层的经 3.1对市场主体的调控 济关系,使整个国民经济在整个历史时空 市场主体是指在市场上从事经济活 上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动,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和组织体。 经济法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具体来说,就是具有独立经济利益和资产, 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巨大的作用,原则上它 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可从事市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它阐明了坚持以 场交易活动的法人或自然人。任何市场主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体参与经济活动都带有明确的目的,以在 的体制特征;二是不断引导、推进和保障社 满足社会需要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三是 标。它包括各种企业(国有的、私有的、合资 为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提供了法 的、股份的等)。市场主体是自私的、是盲目 律保障;四是有效地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 的,具有破坏性。 速、健康的发展。 时至今日,人们对于市场那只“看不 见”的手已经有所了解。已经不会过分迷恋 2经济法之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的对立统 于市场机制的美妙绝伦。市场中的每一个 人,都只能各自按照自己的知识、遇到的机 经济法的各个具体法律,彼此间充分 会和具有的能力去追求自认为极大化的私 体现了经济民主和经济集中对立的统一。 人利益,各自为政,如果自由放任,必然导 其中,有三方面的体现。一是,国家使用经 致盲目性。市场是无心的,没有头脑的,它 济立法手段,从宏观上对经济活动进行了 从不会思考,不顾及什么。市场经济的盲目 全面的限定。比如,《公司法》、《中外合资经 性具有极大的破坏性。由于政府代表整个 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合伙 社会,力量雄厚,具有的认识能力和预测水 企业法》、Ⅸ个人独资企业法》;Ⅸ森林法》、 平比任何个人都远为高明,能正确认识和 《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等。法定了各 科学预测国民经济发展的态势,政府处于 种所有制企业的组织、运作、经营的原则和 中央地位,成为信息的中心,掌握的信息比 方法,包括对国家资源、环境的义不容辞地 任何人都远为全面,可窥国民经济全貌,所 保护与珍惜,详细地制定了我国境内各类 以必须由政府对市场 企业、公司必须遵守的规则。使我国所有的 主体进行宏观调控以克服市场的盲目 企业与公司能在我国经济法律的框架下从 性。那么,对市场主体调控有那些目标和内 事基本生产活动。二是,国家给予各从事生 容呢?国家对市场主体进行宏观调控是国 科技创新导报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1 71 SCience and Techn0lOgy frliqovation Herald 3盟 : 经济研究 家在对市场主体的宏观结构实施调控的过 程中发生的。市场主体的宏观结构包括市 场主体的产业分布结构、地区分布结构与 规模结构。国家通过市场准入制度、市场退 出制度、市场主体规模调控制度和地区经 提供实质公平的竞争法则、竞争条件和竞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抑制经济衰退;而当 争环境;宏观调控划定市场竞争的范围,节 经济膨胀时则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与财 政政策来挤压泡沫。 我们还要提到的是上面已经说到的调 制市场调节,不允许市场调节渗透一切支 配一切,人权不能按市场竞争配置,市场竞 争不能侵犯人权;宏观调控要扶持弱者救 济平衡发展调控制度,实现市场主体宏观 济弱者,使残酷的市场竞争不乏对人尤其 是弱者的关切,宏观调控确保追求社会公 结构的优化,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3 2市场秩序调控 平。 在市场体制下,市场机制是配置资源 3 4政府用经济法促进公共利益 市场中的人是私人,追求的是私人利 最主要的机制,但它的存在和运作必须依 靠宏观调控所创造的基础条件。这些基础 条件具体说来,如市场经济需要政府做出 宏观制度安排,提供必要的博弈规则,自由 整经济结构,竭力追求日益遗忘的公共目 标: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东西部 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收入分配不 平等,差距过大;国家资源分配不当;环境 破坏等等。只有政府不断地对经济运行实 施监控、修正、调整,才能使我们国家的经 益的最大化。市场规则是个丛林法则,导致 济活动平稳地进行,使经济发展实现持续 两极分化,单靠自由放任根本无法促进公 地增长;才能使国家发展获得持续强劲的 共利益。经济法担负的宏观调控职责,即是 发展动力。回顾十多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 市场的存在当然并不排除对政府的需要。 对市场规则进行调整,把利己与利他统一 相反地,政府的必要性在于:它是竞赛规则 起来,把市场自由竞争与社会共同繁荣结 的规定者,又是解释和强制执行这些已被 合起来。宏观调控是对社会各种利益的调 决定的裁判者。市场经济需要政府对市场 整,不过这种调整不是平均主义而是各得 的宏观调控,因为事实上,纯粹的市场经济 其所共同发展。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不仅 是根本不存在的。而市场调控的内容和目 应保障经济力量之间的平衡,也应保证经 标又是什么呢? 济力量与政府力量的制衡 正是因为对公 (1)它包括市场准入制度,(市场准入制 共目标的忽视,导致不平衡发展,不均等、 度是有关国家和政府规定的准许自然人、 环境侵蚀、通货膨胀等等,所以需要比以往 法人和其他组织进入市场,从事商品生产、 更要加强对经济法宏观调控功能的运用。 经营和服务活动的条件和程序方面的各种 改革经济体系,调整经济结构,对公共 制度和规范的总称。)其中又包括:一般市 目标,如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平等、国 场准入制度既_1:商登 ;特殊市场准入制 家资源分配不当、环境破坏等问题的解决, 度,需要行政审批许可;涉外市场准入制 还得依靠政府。故,政府利用经济法的宏观 度。 调控手段是实现公共目标的根本措施,促 (2)实施 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 进公共利益的根本手段。 法》、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产品质量法》、 “证券法》等,这些法律明令禁止违反商业 4宏观经济调控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道德的竞争行为,如采取欺骗性标志从事 宏观调控亦称国家(政府)干预,是指国 市场交易的行为;商业贿赂行为;虚假宣传 家(政府)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按预定目 行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降价排挤行为 标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等对 以及诋毁商誉;违规的有奖销售等。限制竞 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上和结构上进行调 争行为,如附不合理条件交易行为;串通招 节、控制的活动,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总体 投标行为;强制交易行为和滥用行政权力 管理。还有另外一个意义,既面对周期性袭 限制竞争行为。垄断行为,如经营者达成垄 来的经济危机,政府必须通过宏观调控来 断协议;经营者滥埔市场支配地位;具有或 使经济走出困境。经济危机涉及经济生活 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 的各个方面,其表现也多种多样,但其实质 集中。欺骗性、标示行为(假冒行为),假冒他 是无效供给过多、有效需求不足。英国着名 人注册商标;侵犯知名商标;名称混同;假冒 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创立了现代 “认证标示” 低价倾销行为,如大型企业或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实现了西方经济 在特定市场上具有经营优势地位的企业, 学演进中的第三次革命,这在西方经济学 客观上实施了低价倾销行为,目的是排挤 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凯恩斯认 竞争对手,以使它独占市场。此外,还有“消 为,要克服经济危机就应当由国家来进行 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中的所 宏观调控。凯恩斯说:“最聪明的办法还是 有条款等。 双管齐下。一方面设法由社会来统制投资 3.3追求社会公平的宏观调控 量……同时用各种政策来增加消费倾向。” 实际上市场经济无法实现社会实质公 当经济发生衰退时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 平,尽管市场在配置资源以适应消费需求 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抑制经济衰退;而当经 方面是有效率的,或者确实是不可缺少的, 济膨胀时则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与财政 但现有的需求方式却是不符合社会公平 政策来挤压泡沫。毫无疑问,我国宏观调控 的。由于市场中的人们,让他们在同等的社 也正是要对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前 会法则下公平竞争,这看似公平,实则不 面已经说过,调控的诸多方面,其实最重要 然,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必然导致优胜劣 的一方面是为了确保经济运行按照经济法 汰,两级分化,市场劣败者沦为优胜者的战 所约束的轨迹前进,再就是要保证经济发 利品,丧失作为人的基本权利。在存在千差 展惠及国家所有公民,特别是要照顾到弱 万别的人们中间听凭市场自由竞争必然导 势群体。最后就是应对每一个国家都不可 致社会的不公。经济法的宏观调控为人们 避免的经济危机:衰退时,实行扩张性的财 1 72 科技创新导报Science and Technolosy Innovation Herald 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当然这是宏观调 控的结果。首先,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 的趋势得到初步抑制。由年增长率1 O%以 上,下调至8%、9%。第二,价格涨幅在国家 大力关注下,在相对高位上趋于稳定。第 三,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度加大。经济 增长正在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投资、消 费、出口三项需求均衡拉动转变。经济增长 的稳定性增强了。第四,结构矛盾有所缓 解。基础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供给能力的 增强,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更有力 的保障,也对稳定物价提供了重要支持。第 五,节能减排成效逐步显现 表明经济增长 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逐步得到控制,经 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增强。 综合以上情况,可以认为,我国经济已 经初步进入平稳较快可持续增长的轨道。 尤其是我国这些年,经济从没出现过大起 大落,无疑,这应该归功于宏观调控。今后, 将经济发展的好势头保持和巩固下去,还 需要继续迎接新挑战,解决新的矛盾和问 题,特别要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完善经济增 长的体制机制,继续握紧宏观调控这根“指 挥棒”。我国经济自新世纪进入了全新的阶 段,经济发展新阶段是宏观调控的重大实 践阶段。它将继续取得显著成效。党的十七 大提出数项任务,以及十七届五中全会建 议的十二五规划目标。这一切,都离不开国 家宏观调控对经济活动的调节。所以说,实 现十七大、十二五规划目标,又是实施宏观 调控的重要时机。我们必须努力实践,保证 我国经济顺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