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者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者自然、环境要素)。
自然资源承载力:在一定的社会技术经济条件下,以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 自然资源特征: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社会性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 生态环境调查:
(1)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调查(2)生态环境状况与特征调查(3)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评价单元的确定(2)评价因子筛选与指标体系构建(3)评价标准与方法的确定(4)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的分级、分类与分区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2)区域生态环境趋势分析与评价(3)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自然资源评价:原则:明确评价目标,有的放矢;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重点分析结合;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从保护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自然资源评价方法:
自然资源质量的评价:可利用价值和对生产部门的适合程度 技术可能性 经济合理性 需求迫切性
自然资源量的评价:确定自然资源的开发规模和对生产部门经济发展的保证程度 绝对数量,筛选开发规模大,经济价值高的资源
相对数量,研究其数量对现状生产的保证程度,研究优势与潜力 明确自然资源对需求的保证程度和开发利用的潜力 明确几类自然资源的比例关系
自然资源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主导资源,辅助资源,优势资源,限制资源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评价:正负效应:经济方面 社会方面 环境生态方面。
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之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适度人口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一定条件(生产力水平)、一定的人均消费(或占有)水平下能够供养的最优人口数量 。
人口容量: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提供的人口数量。 在实际研究中必须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 适度人口和人口容量因地而异
2. 适度人口和人口容量因人口的消费标准而异
3. 适度人口和人口容量因经济生产力和技术水平而异 4. 适度人口和人口容量因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而异 区域人口结构的内容:
1,性别构成(最基本、最重要):即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 2,年龄构成:即年龄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
3,职业构成:区域人口中,劳动人口在各个社会部门分配的比例。 4,民族构成:不同民族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 区域人口增长分析:
人口增长是人口再生产的表现形式。 1. 人口的自然增长分析
人口的自然增长,即人口再生产是一般区域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分析人口自然增长的主要指标是出生率、生育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等。 出生率是指一个区域一年中新生婴儿数与总人口数的比率,它受人口年龄构成、区域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口政策、国家卫生水平及婚姻状况、宗教、风俗习惯、教育及就业等因素的影响。
死亡率是指一个区域一年中死亡人数同总人口数的比率,它受性别、年龄构成、自然环境、战争、饥馑或营养缺乏、医疗卫生条件及其他社会因素影响。 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即区域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它反映了区域人口在出生和死亡相互作用下的人口自然增减状况。 自然增长划分为4种类型
(1) 原始型: 两高一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 年轻型: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还保持在原始型水平上,使出生率显著的高于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大大提高,人口总量迅速增多,年龄构成趋于年轻。 (3) 成年型:死亡率进一步下降,大致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出生率比过去有了明显降低,人口进入低速增长阶段,年龄构成由年轻化向老年化演变。
(4) 衰老型:由于人口的老化,死亡率由低水平回升,出生率继续下降,终于跌到死亡率以下,自然增长率为负数,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人口增长的惯性对区域人口的自然变动有重要影响,分析时还应充分估计人口惯性的影响。 2. 人口的机械增长分析
区域人口机械增长是指区域人口的净迁入。通常用机械增长率表示。机械增长率是指一地区(城市)年内迁入和迁出人口的差数占总人口的比例。
区域人口的机械变动受经济、政治、宗教、文化、战争和灾荒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原因。
技术进步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技术进步是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 狭义技术指工程技术(硬技术)广义的技术进步指包括软硬技术在内的整个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节约资本型 中性 节约劳动型 三种类型 1技术进步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减少区域发展对非地产资源的依赖程度
2技术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新产品催生新需求;技术是产品功能引申裂变成新的产业部门;农业技术提高使每个农业劳动者生产率提高,更多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工业原料改变;消费改变
3技术进步为区域劳动就业开辟了新的广阔的出路。
区域竞争力主要是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绿色GDP; 传统GDP-自然环境部分的虚数-人文部分的虚数
自然环境部分:污染造成的环境质量下降,自然资源的退化、生态质量退化、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人文部分:疾病和公共卫生条件的支出,失业犯罪教育低下文盲的损失,人口数量失控的损失
绿色GDP不但反应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反映了质量,能更科学的衡量区域真是发展和进步。
区域优势,就是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主要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包括社会、自然资源等)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 区域优势类型
1有形区域优势与无形区域优势
地理位置 自然资源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 交通市政 文化水平 技艺高低 科教机构 政策制度 2绝对区域优势与相对区域优势
绝对区域优势是指在一个区域或城市,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其劳动生产率较另一个区域或城市要搞(或成本要低))
3,局部优势与全局优势 层次上的高低关系 4,空间优势与时间优势 5,现实优势与潜在优势 6,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是指当一个组织实施一种同类组织无法复制或难以模仿的独特价值创造战略时所形成的优势。
比较优势:建立在生产要素的比较成本之上。 区域分工
区域分工 把一定生产部门固定在国家一定地区的地域分工
理论基础:绝对成本学说 比较成本学说 相互需求论 资源禀赋理论 竞争优势理论 区域分工的三种主要模式 垂直分工
区域垂直分工是指相关区域在同一个生产过程的不同生产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彼此联系而产生的区域分工。 水平分工
区域水平分工是指相关区域发展不同的经济部门、或者生产具有差异的同类产品所形成的分工。 混合分工
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
社会消费: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
资源状况:自然资源组合:种类 数量 质量 经济价值 人文资源:劳动力资源 旅游资源 科技水平:科学技术是影响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原有产业基础和生产传统 区际兰溪和区域分工 产业结构合理性的评价 a是否充分利用了区域资源
b区域产业的技术结构是否合理
c区域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是否协调
d区域产业结构是否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 e产业结构的效益如何 主导产业的特征 第一,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获得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能够实现“产业突破”。 第二,具有持续的部门增长率,并高于区域整体经济增值率。
第三,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能广泛地采取多种手段带动或启动其他产业的增长;对其他产
业的增长产生广泛的直接的和间接的影响。
第四,具有显著的产业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潜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主导。 第五,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随经济发展进入不同阶段而不断转换。 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
对区域发展目标的贡献:对相关产业的带动 对区域资源的利用 对区域就业的作用 增加价值 出口潜力 环境影响
竞争能力: 技术先进程度 产品质量水品 劳动生产率 市场占有率 利税效果
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区域规划内容:
区域发展定位于发展目标 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
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 基础设施规划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 环境治理与保护 区域空间管治 区域发展政策 区域规划的程序: 1,规划准备工作:(1)思想上的酝酿和宣传发动。(2)组织起有权威的和未来进行实际决策的领导机构。(3)筹建实际参与规划方案设计的工作班子。(4)筹措规划经费。(5)准备规划区域的地图,包括最新的地形图和行政区划图。(6)制定规划工作计划。(7)培训规划工作人员。(8)筹备办公地点或办公室。 2,规划工作步骤:(1)区域发展的现状调查与资料收集(2)确定区域发展目标(3)区域发展的课题与对策研究(4)规划方案设计(5)规划方案评估(6)报批定案(7)实施阶段 3,区域规划的动态性:(1)重视规划过程的循环。(2)保持规划的弹性。(3)定期检查规划实施状况 区域发展战略:
区域发展战略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性全局意义的规划。 战略重点:概念 战略重点: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任务,它是关系到区域全局性的战略目标能否达到的重大的或薄弱的部门或项目。
战略重点通常在如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竞争中的优势领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是优者生存,劣者淘汰。优势的领域,往往也是效益较大的领域,扬长避短,助优淘劣,才能争取主动提高竞争能力,求得发展。 二是区域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三是经济转折时期的关键问题或扭转区域局面的关键因素 布德维尔增长极
增长极既是指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又指地理空间上的产生集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增长极具有“推动”与“空间集聚”意义上的增长意思。 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影响效果:
1,增长极对周围区域产生的负效果是极化作用的效果。由于增长极主导产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区域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与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这种负效果被称
为极化效果。 2,增长极对周围地区产生的正效果是扩散作用的结果。扩散作用是由于核心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对其他地区的促进、带动作用,提高其他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周围地区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消费水平,引发周围地区的技术进步。这种正效果被称为扩散效果。 3,增长极的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是同时并存的复合过程。极化作用使区域经济向核心移动,工业、商业、金融等几乎所有的经济主要部门,以及科技、高等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都会集中到一定的极化中心,导致人口、资金、物质向核心聚集,以致造成周围地区经济处于停滞、衰退,甚至萎缩。极化作用将扩大极化中心与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扩散作用是一种离心力的作用,使核心地区的信息、资金、产品、人口向周围地区转移,影响和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中心极化地区与外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扩散作用将使经济在地区间均衡的发展。 论述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的内容。 理论核心:社会经济客体大都在点上集聚,通过线状基础设施而联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 理论依据:(1)生产力地域组织的演变过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 点-轴-点轴系统(2)事物相互引力和扩散方式的普遍性
点轴渐进扩展模式:均匀分布状态,点先形成,轴线形成,中心和轴线系统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点:区域中的各级中心城市,它们都有各自的吸引范围,是一定区域内人口和产业集中的地方,有较强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轴是联结点的线状基础设施束,包括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通讯设施线路,供水线路等工程性线路等。轴带的实质是依托沿轴各级城镇形成产业开发带。
轴选择思路:最好由经济核心区域和发达的城市工业带组成;有水路交通运输干线为依托;自然条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好,农业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带;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的地带,特别是水资源丰富或者是水源可供给性良好的地带。 点选择思路:城镇发展的条件及其在区域中的地位;城镇的发展规模;城镇空间分布的现状。 土地管治分区中政策管治分区,即三界四区的内涵:
三边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禁止建设用地边界 四个管治区域: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 加工制造业发展布局的趋势。
全球集中生产型 专业化生产型 市场地生产型 跨国横向一体化生产型 摆脱地方材料的局限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布局,与原料基地关系紧密 集约化程度高,在大城市区域布局
噪声 污染降低 绿化隔离 污水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城镇体系类型:
1,以中心城市数量多寡组合方式划分:(1)单中心体系类型(2)多中心城镇体系类型 2,按区域的经济类型划分:(1)综合经济区域城镇体系(大经济区、基本经济区、基层经济区)(2)根据需要划分为矿区型、农业区、以及流域型、铁路公路沿线型城镇体系 3,按行政等级和管辖范围,可以分为全国、省域、(地级)市域、县域城镇体系类型
4,以特殊的地理区域和经济区域为对象,分为沿海、沿江、三角洲地区、边境地区城镇体系类型等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
1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反映了一系列规模不等 职能各异的城镇在空间上的组合形式。一方面因发展水平不同导致空间布局演化差异 二是受区域资源 环境 生产力布局影响而形成的空
间布局类型差异
发展四阶段:低水平均衡阶段 级核发展阶段 集聚扩散阶段 高水平网络化阶段
空间结构类型:特大城市地区城镇体系 多中心城镇体系 自然资源综合开发的城镇体系 行政-经济区城镇体系 2要素分析与城镇空间组织规划 3总体框架思路:
点:确定增长极核城市 中心城市 次中心城市 地方中心城市 可能出现的新城市 线:2-3个级别的产业与城镇发展轴线 主要干路一侧 近而不靠 圈:一定规模的中心城市和部分次中心城市圈 区(带):城镇密集区(带)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
职能结构规划三层面:总体职能 在区域发展战略中确定
分区层面 根据分区间的地域差异规划职能结构 个体城镇层面 确定每一个城镇的职能类型与组合 城镇职能分类:多职能综合性中心城市
某种或某几种职能突出的专业化城镇 农业区域综合服务性 规划城镇体系职能结构的方法
分析各个城镇的现状经济职能类型组合
对主要城镇进一步分析其职能在区域中作用 行政 工业 交通 商贸 科教 旅游等
对中心城市分析在高一层次区域 全国 国际 的地位作用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教 交通 规划期发展条件变化分析 基本思路: 1针对城镇体系现状职能结构特点和问题 根据社会发展阶段 战略 政策培育城镇高级生产要素,提高城镇竞争优势,充分展示不同城镇的优势和特色 2 强化各级中心城市的作用 3 完善城镇职能层次分级
4 进一步确定各城镇职能类型组合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1自上而下的城镇总人口分配 2自下而上的城镇规划人口汇总 3数据平衡确定等级规模规划方案
4论证分析揭示规划实现后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的新特点 空间布局结构 职能类型结构 等级规模结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