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唐宋八大家之苏轼(2)自古英才出少年(最新整理)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2)自古英才出少年(最新整理)

2021-03-02 来源:乌哈旅游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 二、自古英才出少年

画外音:

  苏轼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苏轼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诗词散文、书法绘画,无不样样精通、造诣深厚,甚至可以说,从文学艺术的全面性和综合实力上考量,苏轼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苏轼带给我们无数的憧憬和享受,也带给我们一个大大的困惑:那就是这样一个文学艺术上的天才与全才,究竟是如何炼成的?从眉山小镇到名震天下,苏轼到底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的成才秘诀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继续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二集《自古英才出少年》,敬请关注。康震:

  苏轼的身上,他能够成功有他自身的主观的因素,也有很多客观的因素。主观的因素是什么呢?第一,聪明。这没办法。问题是我们现在孩子也都挺聪明的,你得聪明到正道上。举个例子,苏轼小时候也是上学的,(在)眉山的时候有个当地的老师叫刘巨,苏轼小时候还有其他的一些孩子们就(哗啦啦地)跟着这刘巨老师去上课,就跟我们现在上小学、上幼儿园一样,那时候苏轼还很小,大概就是六、七岁的样子,这上课的时候,我们知道在古代的时候,因为你将来考科举是要考诗这些东西,老师上课的时候也得讲,让你写作文,老师自己先得做个示范,写首诗对不对?刘老师写了两句诗,这诗的名字叫《鹭鸶诗》,鹭鸶就是那种水鸟,这诗里边有两句写得挺好,怎么说呢?“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写的什么意思呢?不是写鹭鸶的吗?鹭鸶是水鸟,冬天的时候,这鹭鸶从水里头飞起来,打鱼的人看到了,受了惊吓,“渔人忽惊起”,这渔人受了惊吓站起身来的时候,看到了一幅景象,什么景象?“雪片逐风斜”,正是漫天大雪,这个雪片随着风走,“逐风斜”,一阵风吹过来,本来是风吹雪片的,他说是雪片逐风而去。你看,大家能想到这个场景吧?茫茫一片的江上,大雪飘飘,挺好,很有意境了吧?老师给你出了个范文,写了一首诗。苏轼举手发言,说先生这诗写得确实挺好,写得真不错,可是我觉得你这个雪片没有归宿,随风而去,没根,不好,我看要改它一改。刘老师说那你打算怎么改呢?他说“(渔人忽惊起),雪片落蒹葭。”“蒹葭”是什么呢?“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就是芦苇,说“雪片落蒹葭”不是很好吗?茫茫的大雪,一片一片地纷纷扬扬地落在那一望无际的芦苇上,这芦苇在风中摇曳,雪片也在风中飘洒,彼此呼应,岂不更好?刘老师一听:你姓苏是吧?你爸是苏洵我认得。刘老师说你说得好,我当不了你的老师。这当然是老师谦虚的话,毕竟他是个小孩。但是由这个小例子能看出什么啊?苏轼在很小的时候,他的这个诗才,他对于事物的描写的这种能力、这种敏锐的程度,就已经很高了,这是天赋英才,没法子,打小就聪明。这说明你要成才底子得好,底料得高级,生就聪明。  光聪明还不行,我们知道有很多聪明人是很讨厌的,净显摆自己。苏轼很小的时候不光是聪明,而且气质不同凡响。这何以见得呢?他不是后来被贬到黄州了吗?被贬到黄州之后,黄州这个地方除了长江水,没什么好看的,他弟弟苏辙去黄州探望他的时候,两个人就在黄州周围有一座山叫西山,他们到西山上去玩儿,两个人去玩,他陪他哥哥去游山玩水的时候,就想到在童年的时候,他跟他哥哥出去玩的情景,苏辙在他的回忆当中是这么说的,说我小时候,他比他哥哥就小三岁,我小时候跟在我哥哥屁股后头去玩的时候,我看到过那时候我这小哥不同凡响的风采,这是他大了以后的回忆,说  “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

                        ——苏辙《栾城集》

  看到有那好山好水,我哥哥就把衣襟卷起来,撩起衣襟,噌的一下就先跑上去,看见水爱,看见山也爱,要有那个好风景的地方,他半天爬不到那地儿去,到不了那地方,回到家来怅惘数日,好几天心里头就不高兴,这说明苏轼是一个什么呢?非常热爱山水的人,从小的时候就这样。接下来写得更绝,说

  “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

                       ——苏辙《栾城集》

  要是他一个人出去玩的时候,你就看他,在山石之间,在泉水的旁边,“翩然独往”,一个人很潇洒地、飘然地就去了,到那儿去怎么办呢?看见那个有花有草的地方就摘朵花下来;看到有泉水的地方就喝泉水,看到那个松子掉下来,他捡一颗松子或捡一松塔,在自然和山水之间非常逍遥地、非常潇洒地游玩,看见的人都以为是个小神仙呢。

  这说明什么呢?苏轼身上有一种天然的气质,他不光聪明,而且有一种飘逸的气质和风度,这就是文人气。这也是什么呢,与生俱来的。所以我们得注意孩子从小的气质的培养很重要。如果他小时候老注意你发工资,这就比较麻烦,你知道吧?他就老注意这些方面。苏轼他从小在四川这个地方,在眉山这个地方,虽然算不上是绝佳的风景,但是此人却有着不凡的气度,这也是从小的气质,这是一种养成。这是苏辙回忆他哥哥,这两点:一个是从小聪明,再一个是从小气质非常地好,有一种不凡的气度。画外音:

  苏轼的天赋异禀确实超乎常人,但在实际的学习中,如何运用这样的禀赋,才是成才的必要条件。而苏轼的成才恰恰不是恃才自傲、坐吃山空,靠的是他难得的勤奋和勇气。尤其是在大多数人墨守成规、人云亦云之时,苏轼却总能大胆质疑、不落窠臼。对前辈对老师的尊重不等于盲从,只有千锤百炼才能百炼成钢,才能化为自己血液里的东西。那么苏轼究竟是如何在对长辈的质疑中一步步前进的呢?康震:

  苏轼胆子非常大,勇于质疑。就这一点我们现在很多学生都做不到。小时候(苏轼我刚才说了)不是他也上小学吗,他上学的时候正好是宋仁宗庆历年间,我们原来讲欧阳修的时候说过,欧阳修那时候参与了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就是变法改革。这变法改革当时“庆历新政”期间出了几个很有名的人物,像范仲淹这我不用说了,韩琦、富弼还有欧阳修,当时这个变法里头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我们原来也讲过叫石介。石介当时为了歌颂这几个人专门写了一首诗,叫《庆历盛德诗》,歌颂他们怎么怎么好的我们就不细说了。这首诗当时流传很广,这诗是在京城写的,你想京城当时在开封,那离眉山十万八千里呢。这么说吧,眉山相对于当时的京城,那就是一个小小的小地方,穷乡僻壤。这诗流传到那儿,流传到那以后,苏轼的老师(他不是那个刘老师了)就拿到了这个之后就给先生们在这传着看这首诗。苏轼当时年龄很小,几岁的孩子,他就在旁边偷偷地看,老师没给他看,他偷偷地看,他看的时候就问老师,他说这个诗里边写的这些人都是些什么人呢?老师一看挺可笑的,你问什么人?反正没你。老师说这些人你没必要知道,你知道了也没什么用,你也不懂。

  要是一般孩子遭了这个抢白之后就说那算了,不懂,老师说没用,那我是听话的孩子,我们都是三好学生,就不用问了。苏轼没有,苏轼的原话是说:

  “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苏轼《范文正公集叙》  说如果这些人都是天人,就是天上的人,神仙,我没必要知道。如果他们都是人,我凭什么不能知道啊,我凭什么不能知道啊?老师一看,说是,他们不是神仙,他们确实是人,你有权利知道。就告诉他了,全都告诉他了。苏轼后来回忆说,那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当时在朝廷里边有范仲淹,有欧阳修这些正人君子,那时候我就知道。所以后来他到京城去赶考,考科举的时候见到欧阳修,他们之间能结下很深厚的友谊,当然是忘年交了。

后来欧阳修是他的老师,这就一点都不奇怪了。这说明什么呢,苏轼小的时候在学习上主动性非常强,胆子很大。敢于质疑。你想在那个时代,老师跟学生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还不是完全平等的。所以这能看出他在天性里边有一种主动性的这样一种个性。咱们说在北宋的时代,其实不光是在北宋,就包括在唐宋时期,四川这个地方是“天府之国”,自成一统。它跟中原地区不但距离远,人家李白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所以自古进川和出川都是走的水路,但是这也能说明四川和中原地区距离远,交通很不方便。你想苏洵带上他的两个儿子到京城去赶考,这是对他们来讲很大的一件事情,那等于是乡巴佬进京赶考,就跟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似的,你得见到很多大官,很多大文人。

  我跟你说,苏轼虽然当时是个乡下小子,他还真不怕这个。他父亲带着他们俩先去了成都,当时叫益州,益州的知州叫张方平,也是大文人。见到张方平之后,有一天张方平就问苏洵,问他们的爸爸,说你们家孩子现在在看些什么书啊?苏洵就照实回答说他们打算再看一遍《汉书》、班固的《汉书》。张方平这个人不得了,大家对他不了解,此人记忆超强。从小家里穷买不起书净借书看,只看一遍,过目不忘,当时就能把书给人还了。张方平听了以后很不以为然说怎么叫再看一遍《汉书》,这玩意儿看一遍就够了,没必要再看第二遍。你说老苏能说什么呀,老苏回到家就告诉他这大儿子苏轼说,人说了,只看一遍就行了,有点看不起那意思,说这怎么还看第二遍。苏轼说你没告诉他吗?有人还要看第三遍呢!告诉你,《汉书》我都看过三遍了。我们知道苏轼看《汉书》是超过三遍的,这并不等于说苏轼不聪明,而是苏轼要告诉他说你聪明这不错,可是我的刻苦也是一种天才,你能刻过我吗?作为一个少年,当时苏轼还不到二十岁,这就是说他在求知的道路上,他是有勇气的。面对权威的那种不大和谐的评价他也有自己的主张,这个很难。

  我们现在一般你碰到一个学问家或者碰到一个前辈,“老师,应该怎么读书啊?怎么才能学好?”他会给你说一、说二、说三,我们一般都拿一本就记下来了。我们现在家长带着孩子,听了各种各样数不清的杂七杂八的讲座,都说我们能让孩子学好,拿本就记就记,记完回来就告诉孩子说应该像他这么学。苏轼不弄这个。你看一遍就行是不是?对不起,你说我看两遍,我还看第三遍呢,而且我看这三遍是真有效果。所以你注意,独立性的思考,不依附于权威的思考,有质疑的勇气,这是我们以前对苏轼不了解的地方。我们总觉得苏轼很快乐,很渊博,很聪明,过目不忘。错了,他的刻苦的精神也是异乎寻常的。所以你看我们前面说了他聪明,他气质不同,而且他在学习上有自己的态度。

  在苏轼生活的北宋时期,读书人的学习环境基本上是私塾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的,这样的教育未免有些刻板的地方,而少年儿童正是天真烂漫、喜爱嬉笑玩闹的时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如何让天赋异禀、敢于质疑的苏轼健康成长呢?   康震:

  苏轼从小生活的环境是非常好的,什么样的环境呢?雅趣并存。既很雅致,同时又很有趣。我们先来说一个雅的,一说这雅的,你就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苏轼小时候,十二岁的时候,家里头跟他弟弟苏辙一块儿玩,在地上挖东西。小孩,男孩,逮什么挖什么,挖呀、挖呀就挖出一块石头来了,这块石头特别地特殊,非常地光滑。苏轼后来形容说像鱼的皮肤一样非常地滑嫩,而且是青绿色的。用墨在上面、拿这个笔研墨、弄墨的时候,它非常地吃墨。也就是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砚台的材料,而且它不存水,这是上好的砚。兄弟俩把这挖出来之后给他爸爸,苏洵一看,要是我们家人的话,“干嘛呢?赶紧还不做点奥数题去?玩什么石头呢?”没有,苏洵一看这块石头说什么?说“此乃天砚也。”什么叫“天砚”啊?那就是老天爷的,最高级的砚,上天所赐的天生的一块砚。这样的砚是非常高级的,是有砚之德,但是“于形略不足尔”。什么意思?说这长的形状有点差劲,但是已经具备了砚台所应该有的内涵和品质。砚台的内涵和品质是什么呢?就是默默无闻地为毛笔和墨汁服务,它有潜在之德。后来就把这砚台交给他两个儿子,说你们好好地使用,

这叫“文字之祥”,你们用了这个砚,将来写文章就会与众不同。苏轼后来遭了“乌台诗案”被抓到监狱里头,被贬黄州,这方砚就找不着了。后来又过了好几年之后,突然有一天在书架子上翻书,突然看见这方砚,大喜过望,非常高兴,把两个儿子叫来,告诉他们当年我的爸爸,你们的爷爷,是怎么告诉我这个砚台是怎么怎么怎么回事,它是天之砚,有砚之德。虽然现在装这砚的匣子有点不怎么好看,可是这并不重要,最关键的是它天然所成,又具有砚之内涵,是砚中之极品。所以你们拿这砚就想到你们的爷爷,拿这砚就想到文章之事。你看人家这童年,没治了,玩一块石头,都能玩出道德来。这就是小时候的环境,这说明他父亲苏洵对他的这个教育是无处不在的。

  这是“雅”。还有“趣”,这可特有趣。我们不要以为苏轼从小的时候天天坐那儿读书。不是,跟他弟弟玩得欢实着呢。他们都玩儿什么呀?都玩些比较高雅的游戏。有一天晚上的时候,跟院子里的其他几个小朋友坐一块瞎聊天,聊了一会儿,大家就玩对句。其中一个甲说:“夜松偃仰如醉”,什么意思啊?晚上的时候,你看这个松树,“偃仰如醉”,因为松树的姿态是什么呢?有的枝高一点,有的枝低一点,非常地舒展,看上去好像是一个人喝醉酒了一样,偃仰如醉,“夜松偃仰如醉”。说对得好。第二位小朋友乙怎么说呢?“夏雨凄凉如秋”,夏天的时候下一场雨,天气凉了,秋天到了。这也挺好。第三个是苏轼,苏轼说什么呢?“有客高吟拥鼻”,来了一个人,这么好的景致,这么好的松树,这么好的夜晚,仰起脸来,大声地吟诵着诗。这也好。最后“小苏”出场了,小苏比他们都小,当时就吟诗一句——“无人共吃馒头”。他小啊,他哥哥说“有客高吟拥鼻”,他说“无人共吃馒头”。你看,前面还挺雅的,后面虽然有点俗,但是你想,让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你从小就跟这些小伙伴在一块对对句,虽然对到最后稍微有点扯,但是这是对句啊。看上去是游戏,实际上是在玩高雅的一种游戏。我说了,这是一种环境的熏陶,它不是刻意地要教给你什么知识。你想这几个小孩在一块儿,虽然说“无人共吃馒头”这个说出来有点瘆得慌,但是它说明这些小孩从小在一块接受的这个环境的教育,那跟我们现在真的是有很大的不同。画外音:

  苏轼才华横溢,很快引起了世人的注意,其中既有四川当地的行政首长益州知州张方平,也有朝廷重臣文坛领袖欧阳修。难能可贵的是这两个人本为政见不合的对手,老死不相往来,却因为苏轼的出现而摒弃前嫌,又竭尽全力扶持和奖掖苏轼这个后生晚辈。在苏轼成才的道路上,张方平和欧阳修就是两位不可或缺的引路人。那么苏轼到底是什么地方让这两位引路人能够如此不遗余力,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精彩的故事呢?康震:

  还有,必不可缺的,苏轼因为个人的天资高,他始终有贵人相助,这个也非常要紧。我刚才说了张方平这个人,张方平是个益州的知州,苏洵带着兄弟两个去拜访他,可是张方平说什么?张方平说你找我有什么用啊?我在文坛上、我在政界,我不算什么,我就是一个小力笨儿,根本不成。你们得应该去找欧阳修,欧阳修是大才,是文坛的领袖,而且是科举的首领,他就主持科举的,你得去找他,我来推荐。这话大家听着比较正常,大家可能不知道,张方平和欧阳修是政敌,欧阳修当年参加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张方平是坚决反对的,两个人就因此结了梁子,关系很差,几乎不往来。可是张方平这人有个好处,他认定苏轼兄弟,包括苏洵在内是人才,他说我给你推荐,他就写了一封信,把这“三苏”推荐给欧阳修。欧阳修也很难得,见到了“三苏”是张方平推荐的,并不认为自己跟张方平有过节、有宿怨,所以就对“三苏”有什么成见。恰恰相反,他只看文章,只看人品,不看谁是推荐者。他说什么呢?“后来文章当在此”,你们写的文章,这才是未来文章发展的方向。不但积极地推荐“三苏”,而且在科举当中,我们知道对于苏轼和苏辙未来的发展都给予了多方的关照。

  所以我们说贵人相助,张方平是个贵人,欧阳修也是贵人,可是这俩贵人之间是有矛盾的。这说明什么?说明当时在北宋时期,在对待人才的问题上,只要是为朝廷推荐人才,他们往往可以尽弃前嫌,这就是苏轼和苏辙幸运的地方,他们赶上一个好的时代。虽然个人之间有意气之争,有政见之争,但是从来不耽搁后进之士。你要是没有这个先决条件,苏轼能否顺利地出仕,能否顺利地走上文坛的高峰,就很难讲了。

  欧阳修对苏轼的这种奖掖和提携可以说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给副考官梅尧臣写过一封信,在信里边他说我最近读苏轼的书,读苏轼的文章头上冒汗,为什么头上冒汗呢,觉得真是个人才,大大的人才,快哉快哉!我读他的文章很痛快,而且到我这个年龄本来才能悟出的道理,这小子他都给说出来了,跟我的见地一样深刻,跟我的见地一样相同。我非常吃惊,我当为此人放出一头。我是文坛领袖不错,我这文坛领袖现在占着道呢,我要为苏轼让出一条路来,让他能够出头。欧阳修本身也是非常有才华的,虽然他不能画,他书法也很厉害,他是“经史子集”无一不通,也是北宋时期数一数二的博物学家,让这样一个人讲出刚才那番话,主动愿意为这后进之士让出一条路来,让他出头,说句实在话,从古到今这样的人并不多见。所以我们说苏轼自己有良好的条件,但同时他也赶上了一个好时候,赶上了一个非常好的人文的环境。

  苏轼当年跟他弟弟去赶考,住在旅馆里边,突然有个读书人叫晁端彦敲门来拜访他,说你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你,我为什么来找你啊?我跟欧阳公、跟欧阳修我交往多年,他告诉我说你是个人才,将来必然会有很大的出息,他还说他要给你让出一条路让你出头的,所以特别嘱咐我来拜访你,跟你交个朋友。这个晁端彦后来跟苏轼一起中了嘉佑二年的进士,是同科的进士。你看欧阳修不但自己为苏轼大讲特讲好话,而且把他认识的年轻朋友也推荐给苏轼,让他们自己互相之间要多多结识,这叫什么,这就是士林的领袖,这就是文坛的盟主。

  所以我刚才说了,苏轼他成功,苏轼他能长成现在这个样,他有很多具体的因素,不是一个或者两个单独的因素所能造成的。除了前面那些因素,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元素,就是四川眉山这个地方是个很神奇的地方,经常流传着很多神秘的传说,这种神秘的东西为苏轼的气质的养成,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苏轼后来回忆说,他七岁的时候,在眉山有个老尼姑,九十多岁了,姓朱,朱红色的朱,说这老尼姑九十多岁了,不是个一般的尼姑,原来也不是干这个的,在几十年前,这个尼姑当年还是朱姑娘的时候,是五代十国的时候,有一个国叫后蜀国,这个后蜀国的头儿叫孟昶,这是个皇帝,后蜀国的皇帝。孟昶有个贵妃很有名,叫花蕊夫人。这朱姑娘当年就是这花蕊夫人的跟班,小宫女。知道了吧,苏轼七岁的时候经常到这尼姑庵里头找这老太太玩,这老太太就告诉他,当年自己年轻的时候亲眼所见,见什么了?有一天,夏天的晚上天气特别热,这朱姑娘,就是这小跟班,就看见这个花蕊夫人和孟皇帝两个人手拉着手,坐在一个水池边上,在那儿纳凉,看上去情投意合、妙不可言。孟昶虽然是皇帝,诗词写得特别好,当时就写了一首诗送给自己的贵妃。那时候苏轼还能把这首诗全部背下来,但是等到苏轼回忆这个故事的时候,已经过去很多年了,想不起来了,只记得头前两句,头前两句是什么呢?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

  写的什么呢?就是美人长得是冰清玉洁,在这样一个像水晶宫殿一样的皇宫里边,在这样一个美妙的夜晚,跟自己的心上人,跟自己的贵妃在一块儿,那简直是满室生香。头两句写这意思的,过去这么多年了,后边那几句都忘了,就剩这两句了。苏轼一不做二不休,这时候正在黄州的时候就着前面这两句,写了一首词《洞仙歌》,是一首非常好的词,词曰: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苏轼《洞仙歌》

  这首词大家可能并不熟悉,这并不是这首词的重点。这首词的重点是,在黄州、在苏轼被贬的时候,他想起他七岁那年,跟这九十(多)岁的老太太那儿听到了这首诗,他现在还记得前两句。在一个幼小的童年的心目当中,这毫无疑问是一个非常非常浪漫的故事,也是一个非常非常传奇的故事,一个九十岁的老太原来见证过一段风流浪漫的历史,而且它是真实的。最难得的是苏轼在被贬的那种窘境的情况下,依然愿意就着前面那两句写出后边他的想像,让它成为一首完整的篇章,这毫无疑问寄托了诗人一种埋藏已久的对浪漫的想像,你能说苏轼的成长没有受到这花蕊夫人的影响吗?他没有受到在正史当中见不着的个人浪漫史的影响吗?不可能。我们以前了解苏轼总是说博览群书,不错,博览群书是很重要,可是博览群书之后很多人都成为学问家了,他不一定成为诗人;他就是成为诗人,他不一定成为一个有趣的诗人;他成了有趣的诗人,不一定成为可爱的诗人。

  我前面说什么来着,苏轼不但是让我们感到崇拜,不但觉得可敬,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很可爱,他除了可爱他还很飘逸,他为什么会很飘逸呢?因为身上有一种神秘的气息,这种神秘的气息其实就是诗人的气质,不能太实在,不能太老实,得有点鬼机灵,这就是灵气。

  所以四川这个地方,我们可以说养育了苏轼。苏轼自己天资聪颖,毫不为错,但是他周围的环境包括我们刚才讲到的贵人的这样的相助,各方面的元素凑合在一起,使得苏轼的成长之路不但很顺利而且很健康;不但很健康,而且非常地饶有趣味。这就是为什么苏轼到了中晚年的时候他还一再地回忆起他青少年的故事,所以我们说在苏轼的成长道路上能够给我们现在提供很多的借鉴,实际上用我们现代的语言来讲就是一种非常良好的人文的环境。当然了,在苏轼以后的成长道路当中,这种人文环境里头培养出来的很浪漫的、很洒脱的、很飘逸的气质,也给他带来很多很多的麻烦,这就是我们后边要接着讲的。好,谢谢大家。画外音:

  他是王安石的座上宾,可是王安石变法最需要帮手的时候他却走向了对立面。他深得司马光的信赖,可是重返朝廷中枢的他,却丝毫不给司马光留情面。一个看似不讲人情、不通事理的人,到底在庙堂之上如何坚持信念、为民请命?敬请关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三集《忧国不谋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