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清代漕运必要性探析

清代漕运必要性探析

2022-02-08 来源:乌哈旅游
2017年10月 阴山学干lj Oct. 2017第 30 卷第 5 期_______________YINSHAN ACADEMIC JOURNAL__________________V〇1.30 No. 5

清代漕运必要性探析

杨卓翰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大连116000)

摘要:漕运在清代被称作天庾正供,而接受漕运供给的人员却多属冗员,对漕粮需求不高,漕政本身又 已经弊政深重难以孙救,治漕和治河之间也矛盾重重。而交通工具航海技术的发展、商业的繁荣、东北地区的 开发使得通过商人转卖粮食来供给京师成为可能,因此漕运在清代已经是一项不必要的制度。

关键词:清代;漕运;制度

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4 -1869(2017)05 -0083 -04

漕运历史悠久,从春秋时期的“泛舟之役”开 始,通过水路运输粮食便成为历朝历代不能回避的 问题。康熙帝在亲政后将“三藩” “漕运”“河务”六 字悬挂在宫中柱子上时刻提醒自己,这说明漕运在 清廷看来,是最紧要最亟需解决的。对于这个问题, 下至无官无职的读书人,上至部院大臣乃至皇帝本 人,都长时间、大范围的对漕运各方面进行过讨论。 这其中关于是利用内河还是利用外海进行转运成为 讨论热点,后世学者对此也多有研究。而笔者经过 分析研究,认为在清代已经事实上具备了废除漕运 的条件,即无必要再维持漕运。

可以供养27. 8万人食用,显然是远远超出实际需 求,其数量大的维持不过是作为一种福利待遇。 《清实录》中多次记载了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贵 族将漕粮出售受到责罚的事情。京城的富贵人家并 不喜欢吃大米,“京师贵人家以紫色米为尚,无肯食 白粳者”[2]。因此,对宗室勋戚的漕粮供给其实是 一种弹性需求。

再说 八旗

的 175 万

, 面上看

师驻兵十余万,连带上家属有数十万之多,这当然是 一种刚性需求。然而仔细阅读史料,却不难发现并 不尽是如此。贪图享受的八旗兵丁,每次一到发放 口粮的日子,领米之后便立刻将大半米粮转手卖给 京城铺户,以换取银两来维持日用开销和消费需求, “不为度日之计,辄先市酒肉以供醉饱”[3]B10。甚 至逐渐形成了每当八旗兵丁发放口粮,北京铺户便 压低价格大量收购、囤积,待到少粮时又高价向旗人 出售这样一条商业链条。旗人虽然因为铺户低买高 卖这种恶性循环导致生计愈加艰难,但是为了换取 银两保持原有的生活却仍不得不依赖于铺户。这种情况早在康熙年间就开始出现,康熙四十

九年(1710年)曾下发上谕严禁八旗兵丁卖米,“惟 图微利,一时即行变卖。及至此银费去,米价又

一、清代漕运不必施行的原因1.受漕粮供给的人往往并不需要漕粮

每年运抵北京的漕粮在三四百万石之间,其中

给八旗官员发放的数额为12万石,给在京汉官发放 的数额为1万石,宗室勋戚等100万石,八旗士兵 15万石,此外还有抚恤养赡用米若干,总计三百余 万石。⑴

从漕粮的分配情况来看,给八旗兵丁的口粮和 宗室励戚的禄米为最多。先说宗室励戚,以一'人一' 月食粮三斗,年均食粮三石六斗计,一百万石的漕粮

收稿日期=2017 -05 -13

作者简介:杨卓翰(1993 -),男,湖北鄂州人,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明清史研究。

83

贵。”[4]尽管如此依然屡禁不止,乾隆年间依然“严 行禁止铺户囤积米石,不得过五十石以上。”[5]说明 这种现象是长期存在的,同时也说明,对于八旗兵丁 而言,漕粮大部分也是用来买卖换取银两的。

清廷动用国家力量将大量漕粮运抵京城,结果 大部分却又都被卖出,这使得京师一带粮价一般比 较稳定,甚至比河南、山东一带还要低。由此还诞生 了“回漕”的现象,即在通州仓支取漕粮后再南下卖 出,仍然可以获得更多利润。“一俟重运将次抵通, 正可潜赴水次售卖,是回漕之弊。”[3]B165京师的粮 价比起运地还要低,这种畸形的价格关系充分说明 帮费,若州县拒绝则不待漕米装完便行船,牵累州县 自行去交粮。其它勒索的名目繁多,有“铺仓费” “米色银”“通关银”等等,勒索的银两有时竟然“递 增至五六百两、七八百两者”[]。

盗卖漕粮也是运丁牟取利益的方法,盗卖之后, 为了应付在通州交仓时查验短少,运丁会想尽各种 办法来弥补。如在其中混入石灰、白土、米糠之类, 也有用石灰和温水泡胀米粒的,这样虽然能使每石 漕粮多勻出数升,但是非常容易发霉变质。[1°]查验 的仓官虽然知道米色不纯,但这也正好是他收取贿 赂的好机会,只要得到好处便不驳斥,而支领漕粮的 了清廷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的漕运,并不是一种 经济的办法,相反却正是劳民伤财。

2.官吏、漕军对漕粮的侵蚀

官吏对漕粮的侵蚀从顺治朝就开始,刚开始是 因为沿袭明末漕运弊政,种种陋规未加以规范的缘 故,“州、县官故以收漕为利窟,乾没无巳。”[6]康熙 朝虽然对漕务有所整顿,但是由于康熙帝本人的宽 仁和后期的倦政,上述情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直到雍正年间屡屡发上谕革除旧弊,才基本清理掉 前明留下的积弊[7]28^

。然而,随着漕运管理的松

弛,到乾隆中期,漕政又不可逆转的走向败坏。各种 浮收、陋规、勒索层出不穷。“乾隆三十年以前,并 无所谓浮收之事。……其后生齿愈繁,而用度日绌, 于是诸弊渐生”[]B4。许多弊窦又卷土重来,甚至加。

农民缴纳漕粮之时,要在正额之外缴纳大量的 雀鼠耗,有时官府吏员还借口仓库已满,强迫纳粮农 民折色改兑,而改兑的比例又是由吏员确定,从而获 得相当大的差价来获利。有的地方绅衿为农民包揽 漕粮,也往往上下其手从中渔利。漕船在运河之上, 也少不了受到盘剥。运河水势不

在河上筑有许

多闸坝,漕船每次过闸时,闸上的官吏借故百般刁难 索贿。漕粮到了通州仓,应该亲自查验米色的守仓 大臣也将法律视为空文,委派花户查验,造成各处对 漕粮的侵吞和勒索。

再看漕军。清制,漕粮由漕军负责运输,漕军另 立户籍,每隔五年编审一次,不能改籍。由于漕军的 职责只是负责运输槽粮,所以又称作“运丁”。漕军 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官吏盘剥勒索的对象,又是环环 相扣的陋规利益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向州县勒 索漕船帮费是其手段之一。《皇朝经世文统编》有 载:运弁奸丁连成一气,州县惟恐误兑,不能不受 其刁勒。”运丁经常以米色不纯为借口,向州县勒索 84

官员旗兵就成了这种霉变漕粮的受害者。

此外,迫于贫穷和官吏的压迫,出于团结互助, 增强与官府抗争的能力的目的,漕军往往结成各种 帮派或加入秘密教门。这样虽然能带给漕军心理上 的一些安全感和寄托感,但是往往沦为帮会头子的 牟利工具。参与并从事种种社会破坏活动,成为社 会不稳定因素,讹诈抢劫凶杀械斗层出不穷。虽然 官府多次整顿槽军,但是由于漕军的生活状况得不 到改善,这就使得结帮的行为一直有市场,到了清末 统治力量衰落帮会组织更是不可遏制,引发了一系 列严重的社会问题。11]

3.因保槽而起的河工弊政

清代治理河务的工程相当多,也花费了相当大 的人力物力,然而治河的最主要目的之一却是为了 保障漕运,而漕运河道本身就是逆地势而为,存在诸 多问题的死结。因此各种治理河道的措施都在不同 程度上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比如治河的重点之一清口,为黄河、淮河、运河 交汇之处。黄河泥沙含量很高,到了中下游一带水 势减缓,泥沙便沉降下来淤积在河道中。清口一带 这种情况最为严重。一旦清口一带出现堵塞,就会 导致黄淮泛滥,运河也就自然不能通行。康熙年间 河道总督靳辅沿用潘季驯“束水攻沙,蓄清敌黄”治 河方法,用洪泽湖储蓄淮河清水,来抵御黄河倒灌, 并将清水引入清口,用清水来冲刷黄淮合流后的淤 沙。虽然在一段时间内这种方法可以保证清口通行 无碍,但是对生态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由于洪泽 湖放水敌黄需要不断增加蓄水量,导致康熙十九年

(1680年)在洪泽湖之畔的泗州城沉入湖中,到了康 熙三十五年(1696年)整个城市都被湖底泥沙埋 没。12]而淮河中下游也逐渐成为地上河,对沿河居 民的农耕和安全都造成了很大影响。这说明以漕运 为本的指导思想极大限制了治理河务,即使古代劳

动者发挥智慧建造出许多精巧的水利工程,也存在 不少隐患。

调查沙船时,调查出“查上海沙船底册,除小船不计 外,其中大中两号沙船,自千石以上二千石者,不下 一千三四百号”[15]。而在广东地区,水运贸易也非 常发达,“广州望县,人多务贾与时逐。……香、糖、 果箱、铁器、藤、蜡、香椒、苏木、蒲葵诸货,北走豫章、 吴浙,西北走长沙、汉口”,通过水路广东向全国各 地乃至东南亚输送商品,有人估计嘉道年间广东一

行 的海船大约有 百多 , 重 约百五十吨,总和大约有十八万吨左右。[16]所以无论 从实际运载能力上看,还是从商业贸易的发展程度 上看,只要政府允许,向京师大规模贩粮也是完全可 二、清代具备废止漕运的条件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清代的漕政已经是弊政繁 多积重难返,不仅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沉重负担,而且 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极大苦难。加之通过漕运运抵京 师的粮食所供给的又多属冗员,对漕粮的需求不高。 所以笔者以为在清代已经没有必要再实行槽运制度 而应改折收银,用货币租取代实物租。而京师的粮 食供应完全可以通过用商人转卖、采购来完成。

1. 东北开发是内地粮食供应的重要保障东北地区被纳入实际管辖范围使清代相比于前 代又多出一个巨大的粮仓。东北地区土地肥沃易于 种粮,清建国后东北得到进一步的开发,粮食产量提 高,甚至盛京的居民因为收获太多仓库无法存放开 始用大米来喂猪。“向来奉天居民,有以米谷饲养 豚豕之陋习”,这在内地简直是不可想象。雍正帝 为此还特下谕旨,“令地方官劝谕禁止”,而后雍正 帝也建议奉天居民将米“从海道运至京师”[13]卖给 京城的百姓。

虽然清廷对东北地区实行封禁,然而事实上却 很难避免内地人口迁移到东北,而人口不断增长的 压力也使得清廷不得不放宽禁令,雍乾之后皇帝基 本对流民采取一个默许态度,放任他们进入东北谋 生。这样使得东北不断得到开发,京师每逢粮荒,清 廷都会采取奖励商人贩卖的方法来缓解。据有关档 案记载,在嘉庆年间“关东每年约有百余万石高粱 输往直隶、山东等省”[14]。考虑到私商私贩的存在, 以及还有其它品种的粮食,东北地区实际向内地输 出的粮食总量应远超过这个数目。可以认为,即使 清廷取消漕运,商人贩卖的东北粮食能够解决很大

2. 商人的趋利是向京师贩米的根本原因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收复台湾解除海禁之后,民间海上贸易活跃,“自康熙年间,开海禁以来, 商船往还关东天津等处,习以为常。”长时间的贸易 也推动了航海技术的不断发展,“凡驾驶之技,趋向 之方,靡不渐推渐准,愈久愈精。”[8]B4交通工具也 随之改进,我国北方海岸多浅滩沙地,普通船只航行 极易搁浅,在江浙一带的商人便发明了一种“沙 船”,是专为在北方沙滩海岸航行特制,底部平吃水 浅,适航性能好,载重量大,一艘船能装米几千石。 嘉庆道光年间的科学家齐彦槐曾在道光初年在上海

以实现的。站在经济性的角度来看,以道光六年 (1826年)的试行海运漕粮为例,有人计算过,每用 海运的方式运输一石漕粮,需要用银不到一两用米 不到二斗,而用河运来运输漕粮,每石则需要用米四 五石之多。[]361 -362

商人的趋利性决定了只要有利可图,就会甘冒 风险前去贸易,加上清代的商人已经有能力向京师 大规模转卖粮食,只要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一定支持, 比如减免税额、授予虚衔、发放盐引茶引等,相信在 利益的推动下,优质廉价的大米会源源不断地向京 师运来。而清廷也可以向商人收购储备一定的粮食 以备调控或应对不时之需。这样对于农民,每一石 米运抵京城需要缴纳数倍之多,这样沉重的纳粮负 担能够减轻;对于京城居民,可以吃到质量更加优质 的大米而不是容易发霉的漕粮;对于八旗,漕粮改折 银给他们发放白银,不用年复一年的重复支领漕粮 后贱价卖出,反复受铺户盘剥的窘境,对于改善八旗 生计也有一定积极作用;对于清廷,不用每年投入巨 额的资金以及大量的人力来治理漕运,也不用受到 漕河阻断京师乏食的困扰。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 样不仅能够促进商品经济的繁荣,对于缓解当时人 口膨胀带来的生存压力十分有益,并且还能提高古 老中国的海洋意识。

清代一些有识之人也有类似的观点,“秦汉唐 漕粟入关,未尝言官艘”,“百货皆由采办,采办者官 与民为市也。且事” m#4,他们在议论漕粮改由海运的基础上提出 间岁有采买米粮,以民船运通之 更为激进的废除漕运通过采办来解决京师粮食问题 的方法,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到了清末的康有 为、梁启超等人,对维持漕运的指责更为激烈,康有 为认为维持漕运是非常荒唐可笑的,“方今四海交 通,万国转运,但能通商,善其交易,则民食所重,商 贾自趋,不劳官之自为转运也”,所以漕运“其实不

85

过京师一米店之事耳,仓场漕运两总督,不过南北两 支店司事耳”。梁启超也认为执掌漕运之官员最为 无用,漕运之事“泰西各国皆无之,以运米乃一商人 事耳”。漕运为“万国腾笑奇谬之弊政”[17],要求清 政府立刻停止漕运罢尽漕官,充分反应出有识之士 对漕运的深刻看法。

三、结语

废除漕运、漕粮改折银,对于清廷来说似乎这才 是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然而却无法实现,退而求其 次的海运也是晚清时期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勉强施 行。笔者并不赞同有些学者认为这是由于既得利益 集团阻挠的结果,因为在君主集权达到顶峰的清代, 皇帝有着足够的权威和力量来对任何一个利益集团 改革,雍正帝八旗均齐化、乾隆帝取消生息银两等 等,哪一项不是触犯了既得利益者呢?笔者以为,最 深层次的原因恐怕还是由于传统农业社会对于海洋 和商业的不信任,对“祖宗成法”的盲目跟从不愿意 在根本上做出改变。“漕运由内河行走,已阅数百 年,惟有谨守前人成法,将河道尽心修治。……断不 可轻议更张”[3]#24°,嘉庆帝的话正是体现了清朝中 后期那种固步自封不愿意做出改变的思想,而这种 顽固腐朽的思想终将会被时代抛弃。

当然,“事情不会无缘无故的发生,也不会无缘 无故的不发生”[18],清代的皇帝也难以超越历史和 传统去做一些“超前”的事情,他们已经在经典农业 社会的框架内,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和智慧去完善 帝国制度的运行,这也是后人无可厚非的。

〔参考文献〕

[]陈桦.多元视野下的清代社会[M].合肥:黄山书社,

2008:329.

[]震钧.天咫偶闻[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208.[3 ]清实录:仁宗睿皇帝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6.[4]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卷

241.

[]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卷

56.

[6 ]钱仪吉.碑传集[M ].北京:中华书局,1993 :卷27.

2008.

[8] 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9] 邵之棠.皇朝经世文统编[M].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

卷 67.

[10] 杨杭军.略论清朝嘉道时期漕运之弊及其影响[].中

州学刊,1998(1) :108 -111.

[11] 陈峰.清代漕运水手的结帮活动及其对社会的危害

[J].社会科学战线,1996(2) :140 -145.

[12] 袁飞.济运护漕与清代的水利治理[].中州学刊,2015

(5)115-122.

[13 ]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M ].北京:中华书局,1985 :卷

86.

(1) :1 -88.2006:212.

[16 ]叶显恩.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沈阳:辽宁人

民出版社,1990:461 -462.社,1986:215 -216.社,1992:36.

[7] 李文治.清代漕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4] 许檀.明清时期山东的粮食流通[J].历史档案,1995

[15] 倪玉平.清史论丛[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7] 戴鞍钢.清史研究集:第五辑[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

[18] 戴逸.乾隆帝及其时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责任编辑王宇〕

An Analysis on the Necessities of Water Transportation in Qing Dynasty

YANG Zhuo - han

(School of Histroy,Cultare and Tourism,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00)

ty. While the water transport mostly supplied the redundant personnel whose grain demand was not high. Water

transport system itself was already run - down, and there wer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control.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 and marine technology, the business prosperity, develoareas made it possible for the merchants to resell food. Therefore,the water transporttem in Qing Dynasty.

Key words : Qing Dynasty; water transport; system86

Abstract: Water transport was called 11 specifically for the royal warehouse and supply of food” in Qing Dyna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