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其他货币资金
是指除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之外的各种货币资金,主要包括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外埠存款等。
应收票据
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是一种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应收账款
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主要包括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应向有关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
其他应收款
是指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
交易性金融资产
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例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存货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或库存商品以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等。)
原材料
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过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购半成品,以及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原材料具体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
低值易耗品
是指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各种用具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
委托加工物资
是指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各种材料、商品等物资。
包装物
是指为了包装本企业商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核算的主要内容有生产领用、随同商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随同商品出售且单独计价、出租或者出借给购买单位使用的包装物。)
库存商品
是指企业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合乎标准规格和技术条件,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以及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
长期股权投资
包括企业持有的对其子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以及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固定资产
是指同时具有: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这两个特征的有形资产。 折旧
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应计折旧额
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投资性房地产
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
无形资产
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
其他资产
是指除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以外的资产,如长期待摊费用等。
长期待摊费用
是指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如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等。)
【第二章 负债】中要理解的部分概念,看看你能解释清楚几个
负债
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短期借款
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种借款。
应付账款
是指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
应付票据
是指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应付利息
是核算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包括短期借款、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企业债券等应支付的利息。
预收账款
是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款项。与应付账款不同,预收账款所形成的负债不是以货币偿付,而是以货物偿付。
应付职工薪酬
是指企业为活的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因职工提供服务而产生的义务;还包括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给职工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等;以及企业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将企业拥有的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和为职工无偿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应交税费
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所得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
增值税 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消费型增值税允许将用于生产、经营的固定资产中已含的税款,在购置当期全部一次扣除。)
视同销售行为
企业的有些交易和事项从会计角度看不属于销售行为,不能确认销售收入,但是按照税法规定,应视同对外销售处理,计算应交增值税。(如建造仓库领用本企业产品.)
小规模纳税企业:
1、应当按照不含税销售额和规定的增值税征收率计算交纳增值税,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时
只能开具普通发票,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2、不享有进项税额的抵扣权,其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增值税直接计入有关货物或劳务的成本。
消费税
是指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按其流转额缴纳的一种税
营业税
是对在外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流转税。
其他应交税费
除上述税金以外的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个人所得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等。
应付股利是指企业根据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审议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确定分配给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其他应付款
是指企业除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等经营活动以外的其他各项应付、暂收的款项,如应付租入包装物租金、存入保证金等。
长期借款
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借款。
应付债券
是指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发行的债券。 债券
是企业为筹集长期使用资金而发行的一种书面凭证。(其发行有面值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三种情况。)
长期应付款
是指企业除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项,包括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及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发生的应付款项等。
租赁内含利率
是指在租赁开始日,使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与未担保余值的现值之和等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出租人的初始直接费用之和的折现率。
【第三章 所有者权益】中要理解的部分概念,看看你能解释清楚几个
所有者权益
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资本公积
包括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留存收益
是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主要包括计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 利得
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
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注意:利得和损失可能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也可能先计入当期损益,最终影响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是指企业按照章程规定或合同、协议约定,接受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
资本(或股本)溢价
是指企业收到投资者的超过其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
利润分配
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章程、投资者协议等,对企业当年可供分配的利润所进行的分配。
盈余公积
是指企业按照有关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司制企业的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法定盈余公积
是指企业按照规定的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
是指企业按照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提取的盈余公积。
可供分配的利润
企业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减年初未弥补亏损)和其他转入(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后的余额。
【第四章 收入】中要理解的部分概念,看看你能解释清楚几个 收入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商业折扣
企业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现金折扣
企业销售商品涉及现金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销售折让
是指企业因售出商品的质量不合格等原因而在售价上给予的减让。
完工百分比法
是指按照提供劳务交易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与费用的方法。
让渡资产使用权的使用费收入
是指企业转让无形资产等资产的使用权形成的使用费收入。
政府补助
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其中政府包括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如财政、卫生、税务、环保部门等;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类似组织也视同为政府。)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
财政拨款
是政府无偿拨付企业的资金,通常在拨款时就明确了用途。
财政贴息
是政府为支持特定领域或区域发展,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对承贷企业的银行贷款利息给予的补贴。
税收返还
是政府按照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等办法向企业返还的税款,属于以税收优惠形式给予的一种政府补助,增值税出口退税不属于政府补助。
【第五章 费用】中要理解的部分概念,看看你能解释清楚几个 费用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成本费用
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等;
期间费用
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主营业务成本
是指企业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结转的成本。9企业一般在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或在月末,将已销售商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结转入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是指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成本,包括销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等。
营业税金及附加
是指企业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相关税费,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销售费用
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
管理费用
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管理费用,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薪酬、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费用、排污费等。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应在发生时计入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差额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第六章 利润】中要理解的部分概念,看看你能解释清楚几个 利润
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营业收入
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
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资产减值损失
是指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
是指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投资收益(或损失)
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营业外收入
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
营业外支出
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
所得税费用
是指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营业外收入
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等。
盘盈利得
主要指对于现金等清查盘点中盘盈的现金等,报经批准后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金额。
罚没利得
指企业取得的各种罚款,在弥补由于对违反合同或协议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后的罚款净收益。
捐赠利得
指企业接受捐赠产生的利得。
营业外支出
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盘亏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盘亏损失
主要指对于固定资产清查盘点中盘亏的固定资产,在查明原因处理时按确定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的金额。
罚款支出
指企业由于违反税收法规、经济合同等而支付的各种滞纳金和罚款。
公益性捐赠支出
指企业对外进行公益性捐赠发生的支出。
非常损失
指企业对于因客观因素(如自然灾害等)造成的损失,在扣除保险公司赔偿后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净损失。
应交所得税
是根据税法规定的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一定比例上交的一种税金。
纳税调整增加额
主要包括税法规定允许扣除项目中,企业已计入当期费用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金额(如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广告费、业务招待费支出),以及企业已计入当期损失但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项目的金额(如税收滞纳金、罚款、罚金)。
纳税调整减少额
主要包括按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亏损和准予免税的项目,如前五年内的未弥补亏损和国债利息收入等。
【第七章 财务报告】中要理解的部分概念,看看你能解释清楚几个
财务报表
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编制财务报表的目标是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资产负债表
是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报表。
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流动资产项目通常包括
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等。
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非流动资产项目通常包括
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开发支出、长期待摊费用以及其他非流动资产等。
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流动负债项目通常包括
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等。
非流动负债项目通常包括
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其他非流动负债等。
所有者权益
一般按照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分项列示。
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主要项目的填列说明如下:
资产项目的填列说明 “货币资金”项目
反映企业库存现金、银行结算户存款、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等的合计数。本项目应根据“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期末余额的合计数填列。
“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
反映企业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权证投资等金融资产。本项目应当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应收票据”项目
反映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本项目应根据“应收票据”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应收票据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应收账款”项目
反映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本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如“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有贷方余额的,应在本表“预收款项”项目内填列。
“预付款项”项目
反映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等。本项目应根据“预付款项”和“应付
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预付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如“预付款项”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期末有贷方余额的,应在资产负债表“应付账款”项目内填列。
“应收利息”项目
反映企业应收取的债券投资等的利息。本项目应根据“应收利息”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应收利息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应收股利”项目
反映企业应收取的现金股利和应收取其他单位分配的利润。本项目应根据“应收股利”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应收股利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其他应收款”项目
反映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等经营活动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的款项。本项目应根据“其他应收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其他应收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存货”项目
反映企业期末在库、在途和在加工中的各种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本项目应根据“材料采购”、 “原材料”、“低值易耗品”、 “库存商品”、“周转材料”、 “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 “生产成本”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减去“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以及库存商品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或售价核算的企业,还应按加或减材料成本差异、商品进销差价后的金额填列。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项目
反映企业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项目金额。本项目应根据有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长期股权投资”项目 反映企业持有的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本项目应根据“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的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固定资产”项目
反映企业各种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净额。本项目应根据“固定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在建工程”项目
反映企业期末各项未完工程的实际支出,包括交付安装的设备价值、未完建筑安装工程已经耗用的材料、工资和费用支出、预付出包工程的价款等的可收回金额。本项目应根据“在建工程”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工程物资”项目
反映企业尚未使用的各项工程物资的实际成本。本项目应根据“工程物资”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固定资产清理”项目
反映企业因出售、毁损、报废等原因转入清理但尚未清理完毕的固定资产的净值,以及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变价收入等各项金额的差额。本项目应根据“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填列,如“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期末为贷方余额,以“-”号填列。
“无形资产”项目
反映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本项目应根据“无形资产”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摊销”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开发支出”项目
反映企业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能够资本化形成无形资产成本的支出部分。本项目应当根据“研发支出”科目中所属的“资本化支出”明细科目期末余额填列。
“长期待摊费用”项目
反映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长期待摊费用中在一年内(含一年)摊销的部分,在资产负债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项目填列。本项目应根据“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将于—年内(含一年)摊销的数额后的金额填列。
“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
反映企业除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等以外的其他非流动资产。本项目应根据有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负债项目的填列说明 (1) “短期借款”项目,反映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种借款。本项目应根据“短期借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2) “应付票据”项目,反映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本项目应根据“应付票据”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3) “应付账款”项目,反映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本项目应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填列;如“应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有借方余额的,应在资产负债表“预付款项”项目内填列。
(4) “预收款项”项目,反映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收客户的款项。本项目应根据“预收账款”和“应收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填列。如“预收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期末有借方余额,应在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项目内填列。 (5) “应付职工薪酬”项目,反映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等各种薪酬。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也在本项目列示。
(6) “应交税费”项目,反映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等。企业代扣代交的个人所得税,也通过本项目列示。企业所交纳的税金不需要预计应交数的,如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不在本项目列示。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费”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如“应交税费”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应以“一”号填列。
(7)“应付利息”项目,反映企业按照规定应当支付的利息,包括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应支付的利息、企业发行的企业债券应支付的利息等。本项目应当根据“应付利息”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8) “应付股利”项目,反映企业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企业分配的股票股利,不通过本项目列示。本项目应根据“应付股利”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9) “其他应付款”项目,反映企业除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应付利息、应交税费等经营活动以外的其他各项应付、暂收的款项。本项目应根据“其他应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10)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项目,反映企业非流动负债中将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内到期部分的金额。如将于一年内偿还的长期借款。本项目应根据有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11) “长期借款”项目,反映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借款。本项目应根据“长期借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12) “应付债券”项目,反映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发行的债券本金和利息。本项目应根据“应付债券”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13) “其他非流动负债”项目,反映企业除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项目以外的其他非流动负债。本项目应根据有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其他非流动负债项目应根据有关科目期末余额减去将于1年内(含1年)到期偿还数后的余额填列。非流动负债各项目中将于1年内(含1年)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应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项目内单独反映。
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填列说明
“实收资本(或股本)”项目
反映企业各投资者实际投入的资本(或股本)总额。本项目应根据“实收资本” (或“股本”)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资本公积”项目
反映企业资本公积的期末余额。本项目应根据“资本公积”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盈余公积”项目
反映企业盈余公积的期末余额。本项目应根据“盈余公积”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未分配利润”项目
反映企业尚未分配的利润。本项目应根据“本年利润”科目和“利润分配”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未弥补的亏损在本项目内以“一”号填列。
利润表
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报表。
利润表项目的填列说明如下:
“营业收入”项目
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营业成本”项目
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成本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
反映企业经营业务应负担的消费税、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本项目应根据“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销售费用”项目
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广告费等费用和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等经营费用。本项目应根据“销售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管理费用”项目
反映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发生的管理费用。本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财务费用”项目
反映企业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资产减值损失”项目
反映企业各项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本项目应根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发生额分析填列。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
反映企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本项目应根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净损失,本项目以“-”号填列。
“投资收益”项目
反映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本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投资损失,本项目用“-”号填列。
“营业利润”项目
反映企业实现的营业利润。如为亏损,本项目以“一”号填列。
“营业外收入”项目
反映企业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本项目应根据“营业外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营业外支出”项目
反映企业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本项目应根据“营业外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利润总额”项目
反映企业实现的利润。如为亏损,本项目以“-”号填列。
“所得税费用” 项目,反映企业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本项目应根据“所得税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净利润”项目
反映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如为亏损,本项目以“-”号填列。
现金流量表
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现金流量
是指一定会计期间内企业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用现金购买短期到期的国库券等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之间的转换不属于现金流量。 现金
是指企业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如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等)等。不能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不属于现金。
现金等价物
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期限短一般是指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现金等价物,通常包括三个月内到期的债券投资等。权益性投资变现的金额通常不确定,因而不属于现金等价物。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现金等价物的范围,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经营活动
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工资和交纳税款等流入和流出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投资活动
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购建固定资产、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等流入和流出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筹资活动
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吸收投资、发行股票、分配利润、发行债券、偿还债务等流入和流出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注:偿付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商业应付款等属于经营活动,不属于筹资活动。】
现金流量表主要项目说明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实际收到的现金,包括销售收入和应向购买者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具体包括: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以及前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本期收到的现金和本期预收的款项,减去本期销售本期退回的商品和前期销售本期退回的商品支付的现金。企业销售材料和代购代销业务收到的现金,也在本项目反映。
(2)“收到的税费返还”项目,反映企业收到返还的各种税费,如收到的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消费税、关税和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等。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经营租赁收到的租金等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金额较大的应当单独列示。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购买材料、商品、接受劳务实际支付的现金,包括支付的货款以及与货款一并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具体包括:本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以及本期支付前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的未付款项和本期预付款项,减去本期发生的购货退回收到的现金。企业购买材料和代购代销业务支付的现金,也在本项目反映。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反映企业实际支付给职工的现金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包括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本期实际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如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各种津贴和补贴等,以及为职工支付的其他费用。 (6)“支付的各项税费”项目,反映企业按规定支付的各项税费,包括本期发生并支付的税费,以及本期支付以前各期发生的税费和预交的税金,如支付的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印花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教育费附加等。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反映企业除上述各项目外,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如罚款支出、支付的差旅费、业务招待费、保险费、经营租赁支付的现金等。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果金额较大的,应单列项目反映。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出售、转让或到期收回除现金等价物以外对其他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等而收到的现金。单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除外。
(2)“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对其他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等分回的现金股利和利息等。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反映企业出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如投资性房地产)所取得的现金,减去为处置这些资产而支付的有关费用后的净额。
(4)“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项目,反映企业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所取得的现金减去子公司或其他营业单位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以及相关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购买、建造固定资产,取得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如投资性房地产)支付的现金,包括购买机器设备所支付的现金、建造工程支付的现金、支付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等现金支出。
(6)“投资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取得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对其他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等所支付的现金以及支付的佣金、手续费等附加费用,但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
付的现金金额除外。
(7)“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项目,反映企业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购买出价中以现金支付的部分,减去子公司或其他营业单位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后的净额。
(8)“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除上述(1)至(7)项目外收到或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金额较大的应当单独列示。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以发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金实际收到的款项净额(发行收入减去支付的佣金等发行费用后的净额)。
(2)“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举借各种短期、长期借款而收到的现金,以及发行债券实际收到的款项净额(发行收入减去直接支付的佣金等发行费用后的净额)。 (3)“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以现金偿还债务的本金,包括:归还金融企业的借款本金、偿付企业到期的债券本金等。
(4)“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实际支付的现金股利、支付给其他投资单位的利润或用现金支付的借款利息、债券利息。 (5)“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费用企业除上述(1)至(4)项目外收到货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金额较大的应单独列示。
4.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项目 现金流量表准则规定,外币现金流量以及境外子公司的现金流量,应当采用现金流量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应当作为调节项目,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列报。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是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
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列示项目 (1)净利润;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项目及其总额; (3)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更正的累积影响金额; (4)所有者投入资本和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 (5)提取的盈余公积;
(6)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期初期末余额及其调节情况。 附注
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速动资产
是指流动资产减去变现能力较差且不稳定的存货、预付账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和其他流动资产等之后的余额。
速动比率
是用来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一般来说速动比率越高,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企业短期偿债风险较小
长期偿债能力
是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两项: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与资产负债率对评价偿债能力的作用基本相同,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资产负债率侧重于分析债务偿付安全性的物质保障程度,产权比率则侧重于揭示财务结构的稳健程度以及自有资金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
资产运营能力
取决于资产的周转速度、资产运行状况、资产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
获利能力
指标包括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四项指标,据以评价企业各要素的获利能力及资本保值增值情况。
发展能力
主要考察以下四项指标:营业收入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总资产增长率和营业利润增长率。
综合指标分析
就是将运营能力、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纳入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全面地对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进行解剖与分析。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中要理解的部分概念,看看你能解释清楚几个 企业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
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 、分类法、定额法、标准成本法等。
直接材料
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
直接人工
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职工报酬。
制造费用
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辅助生产
是指为基本生产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辅助生产成本是指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
成本。
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的方法
主要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和按计划成本分配法等。
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有 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和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等。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定额比例法等。
联产品
是指使用同一或几种原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同时生产出来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主要产品。
副产品
是指在同一生产过程中,使用同种原料,在生产主要产品的同时附带生产出来的非主要产品。
约当产量比例法
应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即约当产量,然后按照完工产品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且产品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差不大的产品。
【第九章 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中要理解的部分概念,看看你能解释清楚几个 品种法
是指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单步骤、大量生产的企业,如发电、供水、采掘等企业。)
分批法
是指以产品的批别作为产品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如造船、重型机器制造、精密仪器制造等。)
分步法
是指按照生产过程中各个加工步骤(分品种)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计算各步骤半成品和最后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如冶金、纺织、大量大批的机械制造企业等。)
分步法成本计算程序
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
逐步结转分步法
是指按照产品加工的顺序,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加工步骤才能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平行结转分步法
是指在计算各步骤成本时,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而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其他成本,以及这些成本中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将相同产品的各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这些份额平行结转、汇总,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
产品生产成本表
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成本的报表。该表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按成本项目反映,另一种按产品种类反映。
【第十章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中要理解的部分概念,看看你能解释清楚几个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分为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两大体系,反映和监督单位预算执行及各项业务活动的专业会计,是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主管会计单位
是指向同级财政部门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有下一级会计单位的行政单位、事业单位
二级会计单位
是指向主管会计单位或上一级会计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有下一级会计单位的行政单位、事业单位。
基层单位会计
是指向上一级会计单位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没有下一级会计单位的行政单位、事业单位。
固定基金
是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所占用的基金。
事业基金
是对于事业单位而言的,指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分为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两部分内容。
专用基金
是对于事业单位而言的,指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设置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主要包括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医疗基金以及住房基金等。)
事业单位的结余
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各项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的余额,包括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
事业结余
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内除经营收支外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
经营结余
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内各项经营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
结余分配的内容主要有两项
一是有所得税交纳业务的事业单位计算应交所得税;二是事业单位计提专用基金。
事业单位的收入
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事业单位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拨入专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等。
事业单位的支出
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或其他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及损失。包括拨出经费、拨出专款、专款支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成本费用、销售税金、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结转自筹基建等。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
是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是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指导单位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编制下年度单位财务收支计划的基础。(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会计报表分为月报、季报和年报(年度决算)三种。)
【第十一章 财务管理基础】中要理解的部分概念,看看你能解释清楚几个
财务管理
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
企业的财务活动
包括投资、资金营运、筹资和资金分配等一系列行为。 投资
是指企业根据项目资金需要投出资金的行为。(广义投资包括对外投资(如投资购买其他公司股票、债券,或与其他企业联营,或投资于外部项目)和内部使用资金(如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资产等)。狭义的投资仅指对外投资。)
资金营运活动
是指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一系列资金收付行为。 筹资
是指企业为了满足投资和资金营运的需要,筹集所需资金的行为。
资金分配活动
广义的分配是指对企业各种收入进行分割和分派的行为,如销售产品取得销售收入后,要考虑补偿成本、支付债权人利息、给股东分配股利等。
狭义的分配仅指对企业净利润的分配。如分配给投资者、企业留存。
财务关系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
财务管理目标的表述
利润最大化目标、每股盈余最大化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
包括三个方面,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和股利决策。
财务管理环境又称理财环境
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内外各种条件的统称。(对企业财务管理影响比较大的有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金融环境。)
基准利率:
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情况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在西方通常是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在我国是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
套算利率
在基准利率确定之后,各金融机构根据基准利率和借贷款项的特点而换算出的利率。
固定利率
在借贷期内固定不变的利率。
浮动利率
在借贷期内可以调整的利率。
市场利率
根据资金市场上的供求关系,随市场而自由变动的利率。
法定利率
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者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
纯利率
没有风险、没有通货膨胀情况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通货膨胀补偿率
由于持续的通货膨胀会不断降低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为补偿其购买力损失而要求提高的利率。
风险收益率
投资者除了关心通货膨胀率以外,还关心资金使用者能否保证他们收回本金并取得一定的收益。
资金时间价值
是指一定量资金在不同时点上的价值量差额。通常情况下,它相当于没有风险也没有通货膨胀情况下的社会平均利润率。
终值又称将来值
是现在一定量的资金折算到未来某一时点所对应的金额,通常记作F。现值是指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一定量资金折算到现在所对应的金额,通常记作P。 年金
如果是等额定期发生的系列现金流称年金,每期流入(或流出)的金额用A表示。按其每次收付发生的时点不同,可分为普通年金、即付年金、递延年金、永续年金等。
永续年金
是指无限期等额收(付)的特种年金。
实际收益率
已经实现或确定可以实现的资产收益率。
名义收益率
在资产合约上标明的收益率。
预期收益率(期望收益率)
在不确定条件下,预测的某种资产未来可能实现的收益率。
必要收益率(最低必要报酬率或最低要求的收益率) 投资者对某资产合理要求的最低收益率。
无风险收益率(无风险利率)(短期国债利息率) 是指可以确定可知的无风险资产的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纯利率+通货膨胀补贴,无风险资产(国债)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不存在违约风险,二是不存在再投资收益率的不确定性。
风险收益率
因承担该资产的风险而要求的超过无风险利率的额外收益,它等于必要收益率与无风险收益率之差。
规避风险
当资产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不能由该资产可能获得的收益予以抵消时,应当放弃该资产,以规避风险。
减少风险
包括:(1)控制风险因素,减少风险的发生;(2)控制风险发生的频率和降低风险损害程度。
转移风险
对可能给企业带来灾难性损失的资产,企业应以一定代价,采取某种方式转移风险。
接受风险
包括风险自担和风险自保两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