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凯旋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7期
唐凯旋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货币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对于一国经济的稳定和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金融创新浪潮的来临,传统的货币政策操作失去了应有的前提和依据,从而使货币政策效果不断减弱.本文就从货币政策的工具、中介目标和传导机制入手,分析一下金融创新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央行可以通过扩展中央银行的调控范围、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提高中央银行地位以保证货币政策独立性等相应对策来应对金融创新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金融创新;影响;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4)09-0047-02
1 金融创新的涵义
金融创新,是在金融领域内部创造性地对各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和结构调整,从而提供新的金融功能,达到其降低交易成本、规避监管、增加盈利目的的过程.
从微观角度看,金融创新是对诸如流动性、收益性、可转让性、数量大小、期限长短、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等特性进行分解和重新组合创造出来的金融工具.从宏观角度看,金融创新包括市场创新和制度创新.市场创新包括金融业务创新和金融组织结构创新,前者指的是金融工具创新、金融技术创新、金融交易方式创新等,后者则包括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体制创新等.而金融制度创新则是由政府主导的关于金融监管方面的创新.
2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2.1 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2.1.1 削弱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作用
存款准备金作为中央银行调整货币供给量的重要工具,常被用来调整货币乘数,控制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从而调整全社会的货币供给量.金融创新的出现,一方面,资产证券化趋势加强,大量的资金从银行流向非存款性金融机构,从而避开了存款准备金的约束.另一方面,在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中,存款比率下降,而通过国内外货币市场,如同业拆借、回购协议、欧洲美元借款等短期借款和发行金融债券等长期负债的比率上升,即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大大增加.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导致银行体系中的存款数量大减,加上商业银行创造出来的介于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间的新型存款账户,使得提缴的准备金大为减少.
2.1.2 削弱了再贴现政策的效力
中央银行的再贴现政策是通过制定再贴现率和规定可用于再贴现的票据种类来调整市场利率和银行信贷规模,并最终调节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工具.首先,金融创新降低了再贴现率的作用力.其次,金融创新使得新型票据都符合中央银行关于再贴现票据种类的规定,“真实票据说”的影响逐渐消失.而金融机构以政府债券为抵押从中央银行借款在再贴现业务中的比例越来越大,
从而并不受再贴现条款的限制.由此可见,不论是从再贴现率角度,还是从合格再贴现票据种类角度,再贴现政策的效果都大打折扣.
2.1.3 加强了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
公开市场业务即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来调节信用量,进而调剂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工具.当市场上流动性短缺,缺乏资金时,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购入有价证券,即相当于向市场投放等额资金,从而增加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给量,反之则会减少货币供给量.金融创新带来的大量新型金融工具,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提供了更多的可供买卖的工具,拓宽了中央银行业务操作的市场环境.同时政府债券因其较好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成为各金融机构的二级储备,金融机构在调整其资产结构的过程中日益依赖公开市场,从而在客观上配合了中央银行的操作,有利于政策效果的增强.
2.2 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2.2.1 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把货币供给量作为一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好处在于货币当局可以轻松获得相关数据,且有较好的控制力,而且抗干扰性较好,对最终目标的作用也很明显,符合三性标准.然而金融创新使金融资产间的替代性逐渐增强,货币的定义和计量更为困难,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间的区别不再明显,重新划分货币层次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不利于央行对货币供给量的监控.而且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反应的也未必是需求的变动,而可能只是资金在账户间的转移,中介目标的可测性下降.货币供给的主体扩大,货币供给量的内生性加强,再加上中央银行两大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政策作用的削弱,货币供给量的可控性也下降.
货币乘数的不稳定使得基础货币的扩张倍数不确定,使M1、M2等货币总量目标与经济活动间的稳定可靠关系被打破,大大降低了货币供给量目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早在1987年,美联储就宣布不再设立M1目标,到了1993年,更是宣布“放弃以任何货币总量作为实施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M2在内”(格林斯潘,1993);其它国家如英国、加拿大、瑞士、日本等国降低了货币总量目标的重要性或干脆取消了货币总量目标.
2.2.2 对利率的影响
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可以及时、灵敏地反映货币供给与需求的相对数量,从而施加影响以达到预计目标,中央银行对利率的控制力也较强.然而金融创新的出现使得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创新金融工具来绕开中央银行的利率控制,比如花旗银行推出的CD业务就是为了规避《Q条例》对存款利率最高限的限制,使其得以以市场利率吸收资金.所以当中央银行为了压缩信用量而压低利率时,金融机构可以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其他金融工具获得流动性从而保持信贷规模,从而使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失效.而且中央银行所能控制的只是名义利率,影响金融机构信贷行为的是实际利率,金融创新使利率的决定因素更加复杂,名义利率的变动未必能对实际利率产生预期的影响,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下降,使利率对货币需求的作用减弱;金融创新带来的储蓄和投资实际效益的提高,使中央银行能控制的名义利率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力下降,所以,即使中央银行能够控制利率,也未必能控制货币量和信用总量.
2.3 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在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中,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传导到社会公众的.然而金融创新的发展,使得货币供给主体扩大,金融工具增多,直接融资比重加大,金融“脱媒”现象逐渐扩展,商业银行在传导机制中的地位越来被削弱,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中介角色反而日益明显.商业银行为了在激烈的金融同业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从传统的存贷款业
务为主转向多种业务并重,并开始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表外业务,这无形中削弱了它作为货币政策导体的重要性和功能.特别是在中央银行越发重视公开市场操作的情况下,非银行中介机构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3 中央银行的调整和改革
随着各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金融创新的继续深化,各国央行寻求卓有成效的货币政策操作任重而道远.对我国而言,近几年的金融创新取得了较大成就,特别是随着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居民、企业、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行为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货币政策出现问题.
3.1 扩展中央银行的调控范围
金融创新的实践表明,如果中央银行还继续其仅控制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方式,会导致货币政策的失效.因此中央银行必须扩大其调控范围,将控制主体的范围从单纯的商业银行扩展到非银行金融机构,将控制对象从单纯的活期存款扩展到其他具有同样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金融资产.这就要求中央银行必须根据金融创新的情况,适时调整货币定义和分类,准确地及时地全面地将一些具有货币功能的新型金融工具划归到相应的货币层次当中,客观真实地反映货币供给及其与相关经济变量间的关系,从而更好的控制货币供给量.
3.2 创新货币政策工具
金融创新的发展带来了多样的金融工具、复杂的金融机构和不断发展成熟的金融市场,经济形势越来越复杂,货币的供给和需求也不仅是简单的几个因素所能决定的,央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都受到相应影响,特别是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再贴现政策效力已大不如前,这就需要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创新形势的发展,充分考虑各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渠道的多元化,运用一些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创新一些新型政策工具,从而更好的调控货币供给量和信贷总量.美联储为应对本次次贷危机,创新了几种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期限拍卖融资便利、一级交易商信贷便利、定期证券借贷工具等.
美联储这些非传统工具的使用,一方面延长了流动性管理的期限,改变了以往美联储主要采用隔夜等短期政策工具的惯例,增强了流动性管理的灵活性;另一方面,流动性的操作大量通过国债、机构债、资产抵押债券等交易进行,增强了对市场利率的管理.这些政策的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各国借鉴.
3.3 调整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金融创新使得货币供给量的计量、控制及其与经济目标的相关性都出现严重问题,因此亟需改变中介目标.从国际经验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如英国、瑞典、加拿大等国,纷纷放弃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目标,而是将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合二为一,直接将通货膨胀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实施通胀盯住目标制.具体过程如下:首先确定一个通货膨胀的目标值或者目标区间,以此为标准,如果监测到的通货膨胀率高于目标值,则应该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控制物价上涨;如果监测到的通货膨胀率低于目标值,则应采取扩展性的货币政策,防止出现通货紧缩.这样可以提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透明度,也有利于缓解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和货币流通速度造成的不确定影响.
3.4 提高中央银行地位,保证货币政策独立性
金融创新削弱了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货币供给和需求的易变性增强,货币政策可控性下降,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难度加大,而政策的偏差可能会对宏观经济造
成非常不利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和预期完全相反的结果,因此必须慎重决策.这就要求政策制定者立足国情和经济形势,审时度势,尽量排除一些外在因素的干扰,保证货币政策的权威性和独立性.鉴于货币供给主体的增加,非银行金融机构在经济体系中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面对如此众多的控制对象,更要保证央行的领导地位和影响力,从而使货币政策更为顺畅地实施.
参考文献:
〔1〕黄燕萍.金融创新对传统货币政策的冲击及启示[N].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3(2):41-44.
〔2〕乌兰.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的影响分析[J].前沿,2007(9):64-65.
〔3〕徐大军.从历史的发展看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J].武汉金融,2009(4):41-42.
〔4〕解红梅.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J].商场现代文化,2005(453):156-157.
〔5〕岳崴.金融创新对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影响[N].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3-64.
〔6〕孙涛.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J].西安金融,2004(7):29-31.
〔7〕陈柳钦.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1(22):29-31.
〔8〕葛珊珊.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供需与货币政策的影响[J].商业文化?经管空间,2007(8):91.
〔9〕吉可为,苑德军.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N].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0(5):58-62.
〔10〕董睿琳.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目标和传导机制的影响[J].商业文化·财金视点,2008(2):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