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渔家傲·秋思 教学目标: 1. 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首词的内容。 教学 2. 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目标 3. 积累,赏析名句。 4. 领会词中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重点 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难点 积累,赏析名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请大家回顾曾经学过的有关诗歌背诵其中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 1. 李贺:《雁门太守行》: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 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的边塞诗范仲淹的《渔家傲》感受一下范仲淹的爱国之情吧! 讲授新课 一.检查预习: 1.词的常识 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 宋词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称,叫作“词牌”,“渔家傲” “江城子”等都是词牌名。 宋词中的两种主要艺术风格—婉约与豪放。 婉约派:内容上以情感为题材;语言清新、含蓄,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 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代表人物:李清照温庭筠。 豪放派:内容上多以抒发强烈的政治热情,豪爽的英雄本色;语言畅达流利,直抒胸臆;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奇阔大。由北宋词人苏轼开创,经南宋词人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 2.了解作者: 范仲淹,字希文。他在陕西守卫边疆多年。政治上,他主张革新,为守旧派阻挠,他的词,写边塞生活,苍凉悲壮,慷慨生哀;写羁旅生活,缠绵深致,脍炙人口。范仲淹于宋仁宗康定元年任陕西经略副使,守边四年,作《渔家傲》乐歌数阙。一○三八年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一○四○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延州当西夏出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此词可能即作于知延州时。原有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欧阳修尝称为“穷塞外之词”。但流传至今的却只有此词。 3.写作背景 宋仁宗康定元年,作者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发动的战争。他在西北边塞生活达四年之久,对边地生活与士兵的疾苦有较深的理解,治军也颇有成效。当地民谣说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首词就作于此时,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另方面,也描写了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 二、朗读、赏析诗歌 1.听读诗歌: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读懂诗意 秋季到来,西北边塞的风景多么奇异, 大雁南飞避寒,没有半点恋意。号角连连, 马嘶风号,万千层峦叠峰里,云雾弥漫, 夕阳西下,天际一片橘黄,孤城紧闭。 斟上一杯浊酒, 遥寄远在万里的思乡之情,功名尚未立,又怎么敢盘算回乡的日期呢。听惯了幽怨的羌笛声,见惯了秋霜满地, 远在边塞守边的战士在夜深人静时久久不能睡,辗转反侧,将军又长了些许白发,战士热泪满眶。 3.赏析诗歌 “塞下秋来风景异” “塞下”点明了地点, “秋来”点明了时间, “异”字统领全词。 “四面边声连角起”写出了边塞的空旷辽阔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西北荒漠 “浊酒一杯家万” 借酒浇愁,数字对比写思乡之情。 “燕然未勒归无计”用典表达报国之情 “羌管悠悠霜满地”这入夜的悠悠羌音、浓 浓白霜,更使人惆怅难眠。描写夜景,营造了 一种凄清,悲凉的氛围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壮志难酬、思乡忧国。 三.问题探究 1.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 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上阙的景物描写渲染出怎样的氛围? 上片以描写为主(塞外秋景), 下片以抒情为主(忧国思乡之情)。 萧瑟肃杀 荒凉冷寂 2、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 《渔家傲》描述了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的塞外景色 “衡阳燕去”,秋天边塞的大雁想衡阳飞去,表明塞下天气极寒冷,与作者的家乡吴地大有不同.“四面边声连角起”,风吼、马嘶, 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 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这种“边声”当然 也是中原所没有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座落在重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蔼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 这里当然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这也点名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概括为:气候之异,边声之异,边城之异。) 与中原家乡风景进行对比。 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情景?有何作用? 创设了怎样的意境? 描写了群山,炊烟,落日,关了城门的小城,描绘出一幅壮阔苍茫的边塞黄昏景象.起到了烘托气氛,突出戒备森严、战事吃紧的特点 凄凉萧瑟 4、如何理解“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此句是全词的核心,揭示了作者和征夫们思念家乡但又因没有 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而没有办法回去的矛盾心理。 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抒发了将军及征夫因有家难归,功业难成的哀伤心理;还含蓄地 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心理。 6、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 a、慨叹功业未立;b、思念家乡。 (表达了作者及守边将士思念家乡而又慨叹功业未立的复杂情感,表现了他们的爱国之情。) 四.课堂练习: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答案D 2.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 B.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 C.“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非“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答案D 五、拓展提高 1.从“长烟落日”,你想到了学过的哪两句诗? 描绘“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一画面?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描绘出了边塞荒凉而又壮阔的景象,隐隐透出边城严峻的军事形势 。 2、请选择一个角度对“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句赏析。 本句采用了互文的写作手法,用将士与士兵的白发与泪,来表达在漫长的戍边生活中的思乡之情。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词。 2.积累名句并赏析。 课堂小结 《渔家傲》这首词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慨和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感慨情怀,同时也写出了 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 板书 上阙:异 写景 (渲染荒凉萧瑟气氛) 下阙:泪 抒情 (抒发思乡报国之情) 苍凉悲壮、 沉郁雄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