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
民俗是一种生存方式
民俗是一种生活相 “有四相即是众生,无四相即为佛也。”
生活相也就是生活的样子,一种生活的方式,不是我们所想像的古老的,古老的只是一个方面,关键是它是活的,活态的生活相。它在生活层面表现为生活的习惯和生活的技艺。 一、民俗是一种文化模式
从文化的层面看,民俗是什么?民俗是一种文化的模式。所谓模式,是一种样式,它概括了某种日常生活的规范或范式。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模式,作为一个国家种族的管理手段在历史上是很多的许多民俗在文化层面都体现着本民族的文化模式。这些民俗的样式,一般没有文字规定,往往象风一样流动。
鱿鱼炒鸡片---游龙戏凤 鸡蛇同烧---龙凤呈祥 虾仁炒鸡蛋---花好月圆
黄瓜炒鸡肝鸭肉---苦凤怜鸾 菠菜炒番茄---翠柳啼红 鸡汤炖雀肉---鸠集凤池
黄花菜焖全菇---美女簪花 公鸡与母鸡同盘---鸾凤和鸣 鹅掌炖白蘑菇---雪泥鸿爪 二、民俗是民族思想文化的源头
哲学的层面,民俗就是一个族群独特的、特有的、思想文化的起点和思考的原型。民俗追根溯源是什么?就是一个民族思想文化的源头。这个原点都在我们身边,我们只是往往没有意识到,没有解密。
民俗归根到底是什么?民俗归根到底是“人俗”,是社会民众中的传承性的生活文化。如果说我们一个人有生物的生命,那么我们也有文化的生命。人是生物生命和文化生命的 双重复合体。如果生命的基因是DNA,那么文化的基因就是——从哲学理念上的民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
㈠口头传统和表述 ㈡表演艺术;㈢社会风俗、礼仪、节庆;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㈤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昆曲(2001) 柯尔克孜族玛纳斯史诗 古琴(2003) 妈祖信仰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2005) 蒙古族呼麦 蒙古族长调民歌 福建南音 篆刻(2009) 热贡艺术
雕版印刷技艺 中国传统蚕桑丝织技艺 书法 藏戏
剪纸 浙江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 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宣纸传统制作技法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西安鼓乐 端午节 越剧
朝鲜族农乐舞 中医针灸(2010) 格萨尔史诗 京剧
侗族大歌 皮影戏(2011) 花儿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羌年(2009)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维吾尔族麦西来普(2010) 帆船水密舱壁制作 木版活字印刷术 赫哲族伊玛堪(201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民俗与民俗学
一、民俗的定义
广义的概念 民俗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以城乡民间生活为研究对象的;就民族而言,既研究文明民族的民间生活,也研究后进民族的民间生活。 狭义的概念 一是认为民俗是文化遗留物,是一个已发展到较高文化阶段的民族中所残存的原始观念与习俗的遗留物;二是认为民俗是精神文化;三是民俗为民间文学;四是认为民俗为传统文化。
民俗是在民众中传承的社会文化传统,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被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这种社会生活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民俗事象的种类
物质民俗——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社会民俗——称制度民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关涉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精神民俗——指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集体心理习惯。
语言民俗——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包括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
江湖黑话
男子——江湖术语叫“孙食” 媳妇——江沏术语叫“果食” 喝酒——江湖术语叫“抿山” 吃饭——江湖术语叫“安根” 一——江湖黑话叫“柳” 二——江湖黑话叫“月” 三——江湖黑话叫“汪” 四—一江湖黑话叫“载” 五——江湖黑话叫“中” 六——江湖黑话叫“申” 七——江湖黑话叫“行” 八——江湖黑话叫“掌” 九——江湖黑话叫“爱” 十——江湖黑话叫“句” 东——江湖术语叫“倒” 南——江湖术语叫“阳” 西——江湖术语叫“切” 北——江湖术语叫“密”
说书的——江湖术语叫“团柴的” 算卦的——江湖术语叫“做金点的” 刘——江湖术语叫“顺水万” 王——江湖术语叫“虎头万” 李——江湖术语叫“一脚门万” 白——江湖术语叫“雪花万”
《林海雪原》中写到杨子荣进威虎山时,记载了很多东北黑话。 土匪:蘑菇,溜哪路,什么价?什么人,到哪里去?
杨:嘿!想啥来啥,想吃奶,就来了妈妈,想娘家的人,小孩他舅舅就来啦!找同行。 杨:紧三天,慢三天,怎么不见天王山?我走了九天,也没有找到哇。 土匪:野鸡闷头钻,哪能上天王山。因为你不是正牌的。见到座山雕。 雕:天王盖地虎。你好大的胆!敢来气你祖宗。
杨:宝塔镇河妖。要是那样,叫我从山上摔死,掉河里淹死。
第二节 民俗的基本特征
2
一 集体性 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所体现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 民俗在刚刚形成时,结构和内容往往比较简单,而在以后的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则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丰满,这正是集体再加工的结果。
集体性体现了民俗文化的整体意识,也决定了民俗的价值取向,这是民俗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二 传承性和扩布性 传承性,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 扩布性,指民俗文化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
民俗文化的传承,是由它的功能决定的。这种功能系统体现着教化的职能,传承只不过是一种形式和手段。
民俗文化的横向扩布包含着对异民族民俗文化价值取向的判断、吸收(或拒绝)、消化和加工。
正常的扩布;非正常的扩布
三 稳定性与变异性 稳定性是指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的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般来说取决于经济基础和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变异性是指在民俗传承和扩布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化。
民俗发生变异的原因——社会环境①外来文化的影响②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运用——移风易俗
四 地域性 地域性是指民俗在空间上显示出来的地理特征和乡土气息。 产生地域性的原因:①自然环境-封闭的自然环境
②社会环境-宗教环境、语言环境、文化环境等
第三节 民俗的社会功能
1.教化功能,是指民俗在个人行为过程中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2.规范功能,指民俗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和控制作用 。 3.娱乐功能,是指民俗能对社会成员心理产生愉快的调剂作用。
4.审美功能,是指民俗能对社会成员心理产生悦耳悦目和悦神悦意的审美作用。 5.维系功能,是指民俗统一人们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成员保持向心力和凝聚力。
第四节 民俗的发生
一、征服自然发展生产的需要
中国民俗是在自己固有的客观环境、生活状况以及赖以生存的首要的物质生产活动中,逐步形成的。
⑴生存的基本前提:衣食 ⑵人类最初的民居:巢居、穴居等。 二、种族繁衍发展自身的要求
滋生中国民俗的又一个客观基础是人自身的生产。 什么是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巴尔扎克
三、民众群体心理的认同 一个民俗事象的最终形成,总是有同一实践的反复剌激,在一群人的心底里留下了同一个感受,即“共同感”,或“我们感”。再在此相同的感受与实践反复的双向交融中,形成一定 的表现程式,沉淀折射文化状的混浊的意识团,民俗便正式诞生了。 1、中国崇红习俗
2、龙的崇拜信仰习俗的形成
中西龙的比较 西——邪恶、凶狠
3
中——祥瑞、尊贵 与龙相关的节日习俗
龙抬头节——时值惊蛰、春分时节,民俗认为蛰伏一冬的龙在这一天正抬头活动,以后的雨水也就多起来了。由于中国北方多旱少雨,将引入家中,图的是风调雨顺,于是也就产 生了“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端午节——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内容,古时皇家龙舟的制作极为奢华,头、尾、鳞皆雕镂金饰,舟上建层楼台观,槛曲安设御座,两舷各三桨,气势雄伟,金碧辉煌。 四、统治阶级思想的渗透与衍化
中国历代统治阶级统治思想的力量对中国民俗的产生和发展也有着一定影响,常常是起到一种有效的催化剂作用,有时甚至充任导火索。 清明节 寒食节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物质生产民俗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地域性、季节性、功能性、科学性
第二章 物质生产民俗
第一节 农业民俗
一、中国两大农耕系统及其耕作民俗 所谓“刀耕火种”,就是指在秋季将荒山荒地的大树砍倒,待来年春暖花开,冰雪消融后,再放火烧荒。这样既温暖了地气,增强了地力,同时也消灭了荒山荒地间的虫卵。——旱作农业
所谓的“火耕水耨”就是把地里前一年留下的枯草用火烧掉,然后把水稻直播田中,待禾苗
长到七八寸时,再割除杂草,灌水灭绝,这种方法历史上一直沿用。 ——稻作农业
二、农业民俗的传承方式
主要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的
农谚是人类生产经验与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四伏种荞麦”反映的是农耕与农时的关系;“深耪棉花浅耪瓜,不深不浅耪芝麻”,讲的是各种农活与生产技术之间的关系 三、农业生产民俗的传承内容
(一)信仰传承 土地有灵的观念 土地神-- “社神”、“社公”
汉代土地神的世俗化-土地娶妻 “社”-祭土地的组织 “社火”-社的传统祭仪 龙王信仰 始于唐,兴于宋,至明清达到高潮
布雨集团——龙王兄弟五个、风伯、雨师、雷公、电母四位辅助神灵 布雨活动的管理层面--玉皇大帝与龙母
布雨活动的督察层面 --雨官 、四眼天师、四值功曹 (二)祭神习俗 祭天、祭地 、祭雨神
(三)节气习俗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立春,24个节气之首,每年2月4日或5日 咬春
农谚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人勤地不懒,秋后粮仓满。东设芒神,西设春牛 雨水,在2月19日或20日;表示天渐回暖,雨量增多。 拉保保 回娘屋(川西一带)
农谚: 麦子洗洗脸,一垄添一碗。 种地别夸嘴,全凭肥和水。
4
惊蛰,一般在每年3月4日~7日。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
打小人 农谚: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春分,在3月20日或21日;表示春季中间,昼夜等长。 春分竖蛋 农谚: 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
清明,在4月4日或5日;表示天气晴朗温暖,草木返青。
家家蒸清明果互赠、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 谷雨,在4月20日或21日;表示降水明显增多,有利谷物生长。 祭仓颉 农谚:谷雨前,好种棉。 林木果园早喷药,花儿过密酌情剪。
立夏,在5月5日或6日;表示夏季开始。人们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称人 斗蛋游戏 迎夏仪式 农谚:小猪要动大猪静,放羊满天星为佳。 玉米花生继续种,红麻黄姜和芝麻。 小满,在5月21日或22日;表示麦类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农谚:麦黄不喜风,有风减收成。 小满麦渐黄,夏至稻花香。
芒种,在6月5日或6日;表示夏收(麦类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大忙季节。 农谚:芒种忙,麦上场。
夏至,在6月21日或22日;表示炎热将至,该日昼最长,夜最短。是我国最早的节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 吃狗肉 农谚:嬉,要嬉夏至日;困,要困冬至夜。 夏至无雨三伏热 小暑,在7月7日或8日;表示开始炎热。 农谚:小暑吃芒果 睡了一觉,由旱变涝。
大暑,在7月23日或24日;表示天气酷热,最炎热时期到来。 大暑节 农谚:大暑不暑,五谷不起。 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
立秋,在8月7日或8日;表示秋季开始。 贴秋膘 啃秋 摸秋 农谚:立了秋,扇莫丢,中午头上还用着。
处暑,在8月23日或24日;表示炎热暑期即将过去。 农谚: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 处暑三日割黄谷。 白露,在9月7日或8日;表示夜凉,出现露水。
农谚:割谷要稳,收麦要紧。 谷子未熟透,小米粒子瘦。 秋分,在9月23日或24日;表示秋季中间,昼夜等长。 农谚:一场秋雨一场寒
寒露,在10月8日或9日;表示气温下降,露水更凉。 登高 农谚: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 菊花开,麦出来。
霜降,在10月23日或24日;表示天气渐寒,出现霜冻机会增多。 农谚:秋雁来得早,霜也来得早。
立冬,在11月7日或8日;表示冬季开始。 吃饺子、冬泳、补冬 农谚: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
小雪,在11月22日或23日;表示开始降雪,雪量小。 农谚:小雪不耕地,大雪不行船。
大雪,在12月7日或8日;表示降雪机会增多,雪渐大。 农谚:大雪纷纷是丰年
冬至,在12月21日或22日;表示寒冬到来,该日昼最短、夜最长。 饮食“三多三少”——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 馄饨、吃狗肉、吃饺子
小寒,在1月5日或6日;表示天气开始寒冷,且越来越冷。
5
农谚:冷在三九。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
大寒,在1月20日或21日;表示天气严寒,最寒冷的时期到来。 农谚:大寒天若雨,正二三月雨水多
第二节 行业生产民俗
“杭州三百六十行,各有市语” ——《酉湖游览志馀》明.田汝成
三十六行分别指:肉肆行、宫粉行、成衣行、玉石行、球宝行、丝绸行、麻行、首饰行、纸行、海味行、鲜鱼行、文房用具行、茶行、竹木行、酒米行、铁器行、顾绣行、针线行、汤店行、药肆行、扎作行、仵作行、巫行、驿传行、陶土行、棺木行、皮革行、故旧行、酱料行、柴行、网罟行、花纱行、杂耍行、彩兴行、鼓乐行和花果行。 一耕二读三打铁, 四五航船磨豆腐, 六木七竹八雕花, 九纺十织织布郎, 十一裁缝做衣裳, 十二是个修锅匠, 十三卖杂贷, 十四打磨工, 十五皮匠鞋子上,
十六拉锯木匠苦, 十七和尚做外场, 十八尼姑清弹唱, 十九道士唱凤凰, 二十僮子数的土地堂,
廿一叮当算命的, 廿二相面看眼光, 廿三打卦穿长衫, 廿四渔鼓道情唱, 廿五樵夫在山上; 廿六郎中卖假药, 廿七兴乐把戏唱, 廿八打拳强身体, 廿九做百戏的武艺强, 三十下雨出门去修伞, 卅一天晴出门磨剪刀,
卅二最脏修屋的, 卅三挑的八根系, 卅四重丧花轿行, 卅五是个剃头匠, 最后一行看牛郎。 上行下行三十行, 行行总出状元郎, 若问看牛哪一个? 就是皇帝朱洪武。 一、技艺的传承性
百工五法——《墨子》载:“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衡以水,正以悬。” 矩:直角正方的木工曲尺,俗称“鲁班尺”。沿用逾3000年。
规:正圆的工具。古代正圆的规是用一根平木,一端固定一个圆心轴,另一端凿一排孔,空中临时按圆的大小插入划线的棍,以手推转。 绳:是画直线的工具。古称“绳墨”现代俗称“墨斗”。 水:取平自古用水。《尚书.大传》说:“非水无以准万里之平“,正是这种技术的概括。 悬:取直立的垂绳。今天仍然运用吊线取直法。 榫卯——“公母”、“枘凿”,古称“簨牡”
斗拱和飞檐,作为最具东方建筑风格的代表性特征,被载入世界建筑艺术史,是我国工匠对人类建筑艺术的创造性贡献。 最早的斗拱实物:战国四龙四凤方案 輿人:造车猿、车厢的工匠 轮人:造车轮的工匠 弓人:专制弓的工匠
庐人:专制戈戟木柄的工匠 车人:专造木犁的工匠
梓人:专造古代钟磬木架的工匠
匠人:专盖宫室房屋并制作室内木器的工匠 文房四宝 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浙江湖洲的“王一品斋笔庄” 徽墨安徽屯溪“老胡开文墨店” 艺诀 艺谚
木匠看三,瓦匠看二 普通房屋出檐部分的宽度应是柱高的十分之三,由木匠掌握;屋前露出台基的宽度应是柱高的十分之二,由泥瓦匠掌握。
6
立木顶千斤 木匠们根据经验,认识到垂直木纹的耐压力,比平行木纹的耐压力要高出许多。 立七、坐五、盘三、跪四 若要笑,眼角朝下,嘴角翘;若要恶,眉眼口鼻齐一撮。 工匠技艺传承的特点:1、师承关系的系谱性 2、技术传授的封锁性3、生产活动的神秘性4、浓厚的尊祖师习俗 二、行业生产中的信仰传承
中国的行业神大致可分为祖师神与行业保护神两种。 行业神中基本上没有自然神其原型大都是历史上的真人,故学界有“每一行当必奉一古人为师”的说法。
农业祖师:神农氏 蚕业祖师:马头娘、嫘祖 织业祖师:黄道婆、织女 织绸祖师:伯余 渔业祖师:伏羲、海龙王、殷郊 纸业祖师:蔡伦 笔业祖师:蒙恬 商业祖师:范蠡 铸业祖师:李老君 盐业祖师:葛洪 酒业祖师:杜康 醋业祖师:帝予
水业祖师:水母娘娘 屠业祖师:张飞、樊哙 厨业祖师:詹王、易牙、灶君 药业祖师:孙思邈 医业祖师:华佗 仵作祖师:宋慈
染行祖师:梅葛二仙 车行祖师:马王爷 牛行祖师:牛王爷、龚遂 镖行祖师:达摩、洪拳五祖 木匠祖师:鲁班 石匠祖师:鲁班 泥匠祖师:张班、鲁班妻 鞋匠祖师:孙膑 画匠祖师:吴道子 玻璃祖师:陆毒大王 鞭炮祖师:祝融 席篾祖师:张班
玉器祖师:邱长春 泥塑祖师:女娲 锔补祖师:女娲、老君 梳篦祖师:鲁班、张班 化妆祖师:观世音 土匪祖师:达摩老祖 膏药祖师:铁拐李 乐器祖师:师旷 梨园祖师:唐明皇 道情祖师:张果老 皮影祖师:李少翁 评书祖师:魏征 坠子祖师:邱长春 相声祖师:东方朔 戏法祖师:吕洞宾 理发祖师:罗祖 乞丐祖师:伍子胥、范丹 算卦祖师:鬼谷子 竹匠祖师:泰山 茶叶祖师:陆羽 豆腐祖师:乐毅 中药祖师:李时珍 裁缝祖师:轩辕氏 评话祖师:柳敬亭 火腿祖师:宋泽 星相祖师:柳庄 风水祖师:刘伯温 制伞祖师:鲁班 武术祖师:张三丰 娼妓祖师:管仲
第三节 商业与交通民俗
一、各类商业及其民俗特点 1、集市 这是最古老最原始的交换方式。我国定时、定点的集市贸易,大约兴起于殷商时代。 云南苦聪人 北方叫“集”,江南叫“市”,两广叫“墟”,云南叫“街子”,川黔叫“场”。 有规律地变换时间和地点的集市去交易叫“跟集”或“赶场”。 中人(掮客、牙子) 袖里吞金
2、行商 这是一种流动性的交易方式,可以说是集市贸易的补充和发展。
行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资金雄厚,长途跋涉,进行大宗交易的商队;另一类则是小本经营,挑担背筐,上山下乡,走街串巷的货郎小贩。
3、坐商 凡有固定的摊位和店铺,并有规定的营业时间和专营商品的,均称坐商,以大城镇的商业街最为集中。 二、交通民俗概述
交通民俗是指与交通运输、信息通讯有关的民俗事项。是诸民俗事项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所以人们常把它与衣、食、住三大民俗相提并论。 我们现在所现解的“交通”,则主要指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各个行业。交通民俗包括:交通运输工具,交通运输设施,交通运输集团和交通运输信仰四个方面。
1、交通民俗的产生及其特点 (1)地域性 (2)宗教性 (3)等级性 (4)行业性
7
2、交通民俗的主要类型 ⑴陆路交通民俗
①交通设施――交通设施是指道路、桥梁以及与之相关的设备,如驿站、长亭、短亭等等。 道路——栈道 、纤道 、盘山道和石阶路 、冰雪道 、城镇道路。近代负责交通运输服务的设施主要是大车店。
桥梁是道路的组成部分,是为了使道路跨过江河、湖泊、海峡、山谷或人工建筑物所修建的建筑物。 石桥 、木桥 、索桥
其他设施——在各重要交叉路口及交通沿线都有凉亭、车马店、关塞、货栈、码头之类供客人歇脚、食宿、存取货物之用,它们都是民间传统交通设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交通工具——交通工具是载人载物用于运输的工具,陆路交通工具主要有直接附着于人体的工具,如扁担、背篓等,各种车辆、动物,以及用于冰雪路上的雪橇等等,是交通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车辆——按车轮数量,可以分为独轮车、两轮车、三轮车、四轮车等等;按动力,可以分为人力车和畜力车;按车轮质地和结构,可以分为有辐车、无辐车、木轮车、铁轮车、 胶轮车等;按车辕数量,可以分为单辕车和双辕车。
动物类交通工具——动物除了用于牵引车辆之外,还可以单独作为交通工具使用。 其他类交通工具——包括冰雪类交通工具和直接附着于人体的交通工具。 狗或马拉雪橇;驴或骡拉爬犁;冰鞋和滑雪板 。
扁担、背篓、背架、绳索、布或皮袋、滑竿、轿子等等。 ⑵水路交通民俗
①水道及其他交通设施
水道——水道又可以称为航道或航线.按其形成过程,可以分为天然水道和人工水道;按其所处地理位置,可以分为内河水道和海上水道。 其他交通设施——渡口、港口、船闸、航标等。 ②交通工具
舟船——舟船按其材料分,可分为木船、桦皮船、兽皮船、鱼皮船等。 筏——大致可分为竹筏、木筏和皮筏三种
3、影响交通民俗的因素:⑴自然环境的影响
⑵新型交通的发明和使用 ⑶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⑷民族文化因素 三、中国传统交通运输业的职业传承
五大职业传承——车家、船家、脚夫、店家、牙子
交通运输行业具有很强的垄断性 交通运输业一般都有内部流通的暗语 四、中国传统交通运输业的信仰传承
一般平头百姓最常祭祀的一是门神,二是行神。 路神——雷祖(嫘祖)。 与陆路交通有关的另一位神灵是马神。 与水上交通有关的的神灵依水域的不同也有区别。
第三章 物质生活民俗
饮食民俗
一、中国饮食民俗的发生与发展
饮食民俗——指人类维持生存基本的生理必需和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 (一)传说时代的饮食文化
8
有巢氏——“积鸟兽之肉,聚草木之食\"
燧人氏——钻木取火,开我国烹饪文化之先河
伏羲氏——教人民织网捕鱼,驯养牲畜,为后来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神农氏——农业方面的建树
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的炊具系列基本形成 黄帝时代——灶和釜甑、海水煮盐
(二)周秦时期的饮食文化——我国饮食文化的形成期 形成了以粮为主食的传统 ——“五谷”,稷、黍、麦、菽、稻等等 我国先秦时期的菜肴按烹调方法大致可分七类: 一、炙品——烤鸭、烤乳猪、烤全羊 二、醢——以肉类为主制成的肉酱 三、羹藿——用肉、菜煮成的浓汁 四、脍——食鱼方法 五、脯腊——干肉 六、菹齑——腌菜 七、鲊——鱼酱 (三)汉代的饮食文化
西域诸国的饮食原料和烹饪技法的输入 豆腐(国菜)的诞生 植物油的问世(西汉) 中国豆腐的八大系列
一为水豆腐,包括质地粗硬的北豆腐和细嫩的南豆腐; 二为半脱水制品,主要有百叶、千张等; 三为油炸制品,主要有炸豆腐泡、炸金丝;
四为卤制品,主要包括五香豆腐干、五香豆腐丝; 五为熏制品,诸如熏素肠、熏素肚; 六为冷冻制品,即冻豆腐;
七为干燥制品,比如豆腐皮、油皮;
八为发酵制品,包括人们熟悉的豆腐乳、臭豆腐等。
安徽淮南的八公山嫩豆腐,广西桂林的白腐乳,浙江绍兴腐乳,黑龙江的克东腐乳,广东的三边腐竹,北京的王致和臭豆腐,湖北武汉的臭干子等 (四)唐宋时期的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的多元化特征代表水平--烧尾宴 烹饪技术专著的纷纷问世
韦巨源《食谱》 司膳内人《玉公批》 浦江吴氏《中馈录》 宋时厨娘好风光 唐宋时代,曾出现过较多的女厨。有幸为皇上烹调的称为“尚食娘子”,为大小官吏当差的则成为“厨娘”。 (五)明清时期的饮食文化
满蒙民族饮食文化的混入 引进作物——马铃薯、甘薯 清代饮食文化的代表作是满汉全席 满汉全席的特点是筵宴规模大,进餐程序复杂,用料珍贵,菜点丰富,料理方法兼取满汉,有满汉大席和烧烤席之称。 《粤菜存真》所录广州满汉全席谱
到奉:每位蟹肉片儿面,咸甜美点四式。 茗叙:香茗,红瓜子,银杏仁。
第一度 两冷荤:京都熏鱼,花蕊炖肝。 两热荤:鸡皮鲟龙,蚝油鲜菰。 一品上汤官燕,干烧大网鲍鱼,
9
炒梅花北鹿丝,雪耳白鸽蛋, 金陵片皮鸭,跟饽饽一度, 鲜奶苹果露,精美甜点四式。
第二度 两双拼:菠萝拼火鹅,云腿拼腰润。 两热荤:合核肾肝片,夜香鲜虾仁。
红扒大裙翅,鹤寿松龄,翡翠珊瑚,口蘑鸡腰, 烤乳猪全体,跟千层饼,酸辣汤,酸菜, 岭南咸点一度,跟长寿汤一碗。 第三度 两冷荤:卤水猪脷,青瓜皮虾。
熊掌炖鹧鸪,凤肝拼螺片,麒麟吐玉书,桂花耳鸭, 如意鸡成对,跟片儿烧一度,
申江美点一度,跟长春汤一碗,会伊府面九寸。 第四度 两双拼:露笋拼白鸡,酥羊拼彩蛋。
烩金钱豹狸,鹿尾巴蚬鸭,鼎湖罗汉斋,清汤雪蛤,
哈尔巴一礼,跟如意卷一度,雪东甜点一度,冰冻杏仁豆腐。
第五度(压席菜) 四座菜:玉兰广肚,乌龙肘子,清蒸海鲜,锅烧羊腩。 四饭菜汤:咸鱼,油菜,咸蛋,牛腩,蛋菜汤,稀、硬饭。 一品上汤官燕,干烧大网鲍鱼,
炒梅花北鹿丝,雪耳白鸽蛋,金陵片皮鸭, 跟饽饽一度,鲜奶苹果露,精美甜点四式。 三十二围碟 四京果:核桃酥,奶提子,杏脯肉,荔枝干。 四生果:鲜柳橙,潮州柑,沙田柚,甜黄皮。 四糖果:糖冬瓜,糖椰角,糖莲子,糖橘饼。 四水果:水莲藕,水蓢蔃,水马蹄,水菱角。
四蜜碗:蜜饯金橘,蜜饯枇杷,蜜饯桃脯,蜜饯柚子。 四酸菜:酸青梅,酸沙梨,酸子姜,酸藠头。
四冷素:酥甘面根,卤冷白菌,申江笋豆,蚝油扎蹄。 四看果:象生时果,雀鹿蜂猴百子寿桃一座。 二、中国古代的饮食惯制 (一)日常生活需要的食制
目的——满足生理需要 内容——节制饮食的次数、食量的分配及时间的规定 餐制——早晚二餐制,朝食,飧食 一日三餐制 (二)节日仪礼需要的惯制
目的——社会需要 内容——年节食俗、礼仪食俗、食物礼品的赠答往来 (三)信仰上的饮食惯制
目的——信仰需要、社交 内容——以“牺牲”供奉各种神灵或祖先 给亡人供饭供酒菜 用食物为供品讨好鬼神 三、影响饮食民俗的主要因素
(一)自然环境对饮食民俗的影响:1食物资源 2地域特征、气候条件 (二)人文环境对饮食民俗的影响:1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传统道德、宗教信仰 2图腾信仰与饮食禁忌 四、中国传统食俗中的五大菜系
鲁菜即山东菜,主要由济南和胶东两个菜系构成。精于制汤,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善于葱香调味。
10
川菜以四川成都的为正宗。川菜调味多样、清鲜与醇浓并重,尤以善用麻、辣著称。 具有适应性强、雅俗共赏的特点,既有工艺精湛的名菜,又有大众化的家常风味。 粤菜选料广博奇杂,鸟兽蛇鼠均为佳肴。在风味上,粤菜夏秋求清淡,冬春取浓郁。粤菜中独特的烹调技法有熬汤、煲、泡、焗等。粤菜系由广东菜、潮州菜、东江菜三种地方风味组成。
淮扬菜以扬州风味为主,包括镇江、南京、淮安等地的风味,以清淡味雅著称。淮扬菜以烹制河鲜、湖蟹、蔬菜见长,十分注重吊汤,制作精制。在调味上强调突出本味 造型美观,变化多端
北京菜又称京帮菜,它是以北方菜为基础,兼收各地风味后形成的。 北京菜中,最具有特色的要算是烤鸭和涮羊肉。 北京官府菜的代表是“谭家菜” 以茶入馔的食茶遗风
茶树原产中国西南,现在长江以南地区种植十分普遍。茶叶作为饮料之前,曾做过食料,知道今天仍是如此。大约从魏晋时代起,茶与酪、酒一样,同为筵宴饮品中的佳品,史籍中甚至有以茶代酒的美谈。
居住民俗
一、居住民俗概述 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域的广大民众在居住活动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属于本群体的独特的民俗习惯模式。 二、居住民俗的形成
(一)利用天然空间阶段——北穴南巢 (二)人造空间居住阶段 1、流动的民居 2、固定的民居 (1)生土型建筑 一种是沿天然的山崖开挖洞穴,街道就设在窑洞的另一侧(陕北窑洞),一种是开挖下沉式院落。
(2)干栏式建筑 所谓“干栏”的原型,应是两棵叉形树干,当中架条横木。优点——具有防卫功能;具有卫生功能。
三种形式——全楼居干栏式建筑、半楼居干栏式建筑(吊脚楼)、千脚落地式干栏建筑。 火塘(火坑、火铺) 室内地上挖成的小坑,四周垒上砖石,中间生火取暖、做饭。 (3)屋宇式建筑 四合院
(4)圆形建筑 结构紧凑、有效使用面积多 (5)具有中西风格的建筑 三、居住习俗的表现
(一)住屋的设施和格局 原则:第一,要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第二,要从消费生活出发尽可能舒适调节室内寒暑、干湿和明暗的部位。
需注意的辅助性建筑:一是厕间,一是仓房,一是畜圈。 在格局方面,民族特色十分重要 (二)住屋的造型和工艺 全世界房屋建筑造型从民俗特点划分,大致分为六个体系: 1.用古代原始形式搭架住房的称做原始系
2.用古代阿拉伯建筑艺术形式建成的房屋,称做阿拉伯系,或称伊斯兰系 3.用印度及东南亚建筑艺术形式营造的住房,称做南亚系 4.用西欧建筑艺术营造的住室,称做欧美系
5.用典型的中国式建筑艺术营造起来的上栋下宇前后两坡、木架结构的大屋顶住屋,都属于东亚系
11
6.标志古代西亚、北非、古埃及建筑民俗样式的古代系
住室内外的装饰艺术——梁架装饰、门窗装饰、屋脊装饰(五脊,指大脊(正脊)及四条垂脊。正脊两端有龙吻,又叫吞兽。四条垂脊排列着五个蹲兽。统称“五脊六兽”。五个蹲兽分别是:狻猊、斗牛、獬豸、凤、押鱼。) (三)住屋的分布与座落
住屋的座向习惯 宅院内部的结构惯例
(四)有关住屋的信仰 建造住屋时的各种仪式 “相阴阳宅\"
从古代的宗教信仰生活中,可以看到“佛”与“神”也都有各自的居室、住屋。
服饰民俗
一、服饰民俗概述
什么是服饰民俗?服饰民俗是指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的作用下,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广大民众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相沿承袭的一种服饰特征。它既是一个地区生活风尚的表征,也反映了穿着者的行为和文化习惯。 1、服饰及构成
类 型 内 容 用不同质料如棉、麻、丝绸、毛纺、化纤、皮革制作的衣、袍、裤、裙、帽、袜、鞋等 衣着 头发的装饰物如夹、簪、钗、梳;耳部装饰物各种附加的装饰如耳环、耳坠;颈部的装饰物如项圈、项链;胸腰物 部装饰物如胸针、腰佩;手臂装饰物如臂钏、手镯、戒指;脚部装饰物如脚铃等 对人体自身的装 梳各种发式、画眉、描唇、染指甲、镶牙、染饰物 牙、束胸 、缠足、纹面、纹身等 具有装饰作用的 各种佩刀、腰刀、弩弓;各种背兜、挎包手提生产工具、护身袋、荷包、香囊袋;各种扇、伞以及背孩子的背带、武器和日常用品 背兜等 2、服饰民俗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阶段:以遮身蔽体,防寒御暑为主要目的。 第二阶段:以适应生产需要为主要目的。
第三阶段:服饰成为社会角色和等级身分的标志。
第四阶段:能反映出某些社会观念、政治观念方面的变化。 3、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
(1)性别 自古以来,男女性别在民俗上就有重要区别,不仅在信仰习俗中认为:男为天,属阳;女为地,属阴;就是在服饰上也有重要差别。 周代王室衣服为例 天子之服为九种,祭服六,常服三
王后之服为六种,祭服三,常服三(纬衣、展衣、缘衣)、裳——褰袴、裙 (2)年龄 消费生活总是有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暮年或晚年的差别,于是服饰也形成不同年龄的类型。如男子二十行冠礼,要改服装,戴冠帽,与少年时代告别。 (3)职业 人们穿着衣服都要以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的便利为要求,同时,衣物的构成原料也往往与自己的职业有一定关系。
(4)地位 人的服装本来不具备地位的标志,但是,随着家族制度、社会制度和阶级等级的分化,身份的尊卑,地位的高低都促成了服饰习俗的变化,形成了不同地位、等级的人
12
穿戴也对应不同的特点。
“紫貂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水红绫子袄儿,青缎子坎肩儿,下面露着玉色绸袜,大红绣鞋” “银红袄儿,青缎子坎肩,白绫细折裙子”
(5)用途 穿着打扮经常受到社会生活需要的制约。从个人生活需要出发就有内、外衣等区分;从个人活动需要出发又有便服、常服与劳动服、礼服之分;从社会礼仪需要出发, 还有冠、婚、寿、丧及各种节日的专用礼服。
(6)民族 由民族传统及民族差别形成的装束上的特点,是服饰的最鲜明的标志。民族生活和文化传统形成了各民族在服饰上的审美标准。服饰样式、花色都按本民族惯例形成。 (7)季节 不同地带气温产生不同的服饰,同时,春、夏、秋、冬四季所分单、夹、棉、皮四季衣服,也各有类型,以适应不同季节的气候。
(8)质料 这是和经济生产、自然地理条件有关系的因素。由原料的经济价值和质量派生出了服装质料的差异以及由此而标志的身份、地位的差异。
(9)色彩 色彩的服饰民俗有两种性质:一种是色彩所标志的装饰美的性质;另一种是色彩所标志的信仰方面的性质。两者在民俗发展中往往是结合着的。
天子服装的颜色是按季节有不同规定的;孟春穿青色,孟夏穿赤色,季夏穿黄色,孟秋穿白色,孟冬穿黑色。(五方正色)——《礼记》
禅僧常服是茶褐色,披五色袈裟;讲僧常服则是五色,绿绦、披浅红袈裟;教僧常服是黑色、黑绦,浅红袈裟。道士的常服,都是青法衣,只有朝服才是红色。——《明会典》 (10)工艺 由编制、印染、绣嵌、裁缝等工艺技巧的传承所构成的服饰习俗。平纹、斜纹、格纹的织工;多种花纹的编工;各色花鸟虫鱼的印或绣;各种图案绦边的嵌镶;钮扣、飘带、配物的缀饰,都有习俗惯例。
(11)样式 在发展中根据人体各部位的活动便利及特点形成规格,又不断创新,发展至今。衣服样式的关键部位在领、袖、襟、带上;衣服的规格在长短、宽窄、肥瘦上。 4、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
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 求吉心理 表现民族的自我意识 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 二、中国服饰民俗 1、古代服饰的发展
⑴原始社会 草裙、兽皮衣
⑵夏、商、周 奴隶主阶级把服饰作为巩固政治统治的工具,首先对服饰资料的生产、管理、分配、使用都进行了有效的统制。
奴隶主阶级从物质占有的角度统制了服饰资料,同时从精神统制的角度,把服饰文化确定为“礼治”的重要内容,规定了以奴隶主最高统帅“天子”的“冕服”制度法理化。 礼服
周代国王在举行各种祭祀时,要根据典礼的轻重,分别穿各种不同规格的冕服,总称六冕。 ①大裘冕(王祭祀天 ) ②衮冕(王祭祀先祖 )
③鷩冕(王和百官祭祀先王、行飨射典礼 ) ④毳冕(王和百官祭祀山川 ) ⑤希冕(王和百官祭祀社稷 )
⑥玄冕(王和百官参加小型祭祀活动 )
⑶春秋战国时期 深衣始创于周代,盛行于战国时期,至东汉逐渐被袍服替代。 特点——①上衣下裳相连;②无男女式样的差别,皆可穿用。
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 特征——短衣、长裤、革靴或裹腿,衣袖偏窄,便于活动。
13
⑷秦汉 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帝国,他相信阴阳五行学说,认为皇帝时以土气胜,崇尚黄色。 夏——青色 殷——白色 周——赤 秦——黑 永平二年正月祀光武帝当位时,汉明帝和公卿诸侯首次穿着冕冠衣裳举行祭礼,这是儒家学说衣冠制度在中国得以全面贯彻执行的开端。
西汉时,上下联体的长衣统称袍,成为贵族的主流,短衣与合裆裤多为劳动者所穿。 汉代的冠是区分等级地位的基本标志之一,主要有冕冠、长冠、委貌冠、爵弁、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进贤冠、法冠、武冠、建华冠、方山冠、术士冠、却非冠、却敌冠、樊哙冠等16种以上,这些冠的形式,只能从汉代美术遗作中去探寻。
汉代妇女的发型,通常以挽髻为主,一般是从头顶中央分清头路,再将两股头发编成一束,由下朝上反搭,挽成各种式样,有侧在一边的堕马髻、倭堕髻,有盘髻如旋螺的,还有瑶台髻、垂云髻、盘桓髻、百合髻、分髾髻、同心髻等名称。髻上一般不加包饰,大都作露髻式。
⑸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驻中原,胡服大规模向中国传统服饰渗透,促进了两种服饰文化的融合,形成了中国服饰的重大转变。 南京云锦 ⑹隋唐 唐代服饰吸收了胡服的某些特点,男子在日常生活中穿圆领袍、裹幞头,穿长靿(靴或袜子的筒)靴。
⑺宋 宋代服饰改唐袍的圆领为圆领内加衬,改小袖为大袖,衣身也较宽大。 ⑻元 元代,蒙古贵族统治了中国。蒙古族男女均穿宽大长袍,用带子束腰。 ⑼明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当朝后,下令禁胡服,恢复唐代的衣冠服饰制度。 男服服饰:冕服:从宋代起皇帝几乎只穿一种冕服。 朝服:有通天冠服、皮弁服、朝服等。 公服:百官的正式办公服。均用到它。 常服:恢复唐宋时代的常服系统。 女服服饰:礼服:
褘衣:为皇后受删、谒庙、朝会时穿着。 翟衣:为皇后的第二礼服。 礼服:品官命妇的大礼服。
⑽清 满族入关建立了清朝,强令汉族改穿满清装束,男装为长衫马褂并蓄长辫。 仙鹤 锦鸡 孔雀 鸳鸯 白鹇 鹭鸶 鸂鶒 鹌鹑 兰雀
麒麟 狮子 豹 虎 熊罴 彪 犀牛 海马
2、近现代汉族服饰的变化
男子服饰上的变革首先是“剪辫子革命”,其次是在长衫队列里,加进了中西合壁的中山服。 女子服饰仍流行旗袍,青年学生中流行短衣短裙。
建国以后,中山装、西裤取代长衫,成为城市男装的主流,但在农村,对襟小褂仍是较普遍的服装。
50年代后期,受苏联服饰的影响,女装中曾一度盛行大翻领、双拼扣的“列宁装”,“布拉吉” 也受到城市妇女的青睐,成为流行不衰的夏季服装式样。
文革期间,服饰单一,男女一般都穿军服或蓝灰黑服装,是我国历史上服饰的大倒退。 改革开放以来,西装、夹克衫取代了五六十年代的中山装,高跟鞋也走遍全中国 三、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民俗
满族穿袍服,袍服中最具特色的是旗袍。满族妇女的旗袍最初是长马甲形,后演变成宽腰直筒式,长至脚面。领、襟、袖的边缘镶上宽边作为装饰。坎肩是满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 分,其制作精致,不仅镶上各色花边,而且还绣有花卉图案。头饰是满族服饰的突出特点。过去男子留长发、结辫。而妇女的发型则富于变化,留发、结辫,还绾或髻等。
14
朝鲜族:男子穿短款上衣,斜襟、左衽宽型袖筒,下身穿宽腿、肥腰、大裆的长裤。外出时喜欢穿斜襟长袍,无纽扣,以长布带打结。女服则为短衣长裙,喜欢选用黄、白、粉红色衣 料。朝鲜族的鞋从木屐、草履到草鞋、麻鞋,直至近代男子宽大的长方形胶鞋、妇女鞋头尖面跷起的船形胶鞋,无不别具一格。
蒙古族:喜欢穿长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则喜用红、粉、绿、天蓝色。蒙古族服饰包括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已婚妇女梳两个长辫,用黑布做两只辫套把辫子装在里面吊在胸前,辫套上绣有花纹图案或缀以银质圆牌首饰,蒙语叫“哈都尔”。蒙古族妇女佩带的饰物,除了头饰、耳环、项链、手锡、戒指以外,还有种佩挂在袍子右上襟扣子上的饰物,叫“哈布特格”,有时候被作为友谊、爱情的信物。
维吾尔族:男子穿绣花衬衣,外套斜领、无纽扣的“袷袢”,“袷袢”身长没膝,外系腰带。在北疆因天气较寒冷,外套常常有纽扣。妇女则喜欢穿色彩艳丽的连衣裙,外面往往还套穿绣花背心。男女皆喜欢头戴绣花小帽,脚穿长筒皮靴。在用料上喜欢选用纯毛、纯棉、真丝、真皮,妇女喜欢艳丽的衣物,并以耳环、戒指、手镯、项链等饰物点缀。
哈萨克族:男子服装主要有皮大衣、皮裤、衬衣、长裤,多选用白布为原料制作而成。衬衣采用套头式,青年男子还喜欢在衣领处绣有花纹图案,五颜六色,十分漂亮。
妇女多穿以绸缎、花布、毛纺织品缝制的连衣裙,喜欢选用红、绿、淡蓝色。姑娘和少妇的连衣裙,袖子绣花、下摆缝花边,十分艳丽。妇女的帽子、头巾颇为讲究。
回族:在服饰上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就是礼拜帽,一般是用白布制作,式样为无檐小圆帽,也有戴黑色的,最初是作礼拜时戴,现在已成为民族标志,平日也随处可见。
回族妇女习惯戴披肩盖头,只把脸露在外面,根据年龄的不同,选用的颜色有所不同,姑娘用绿色的,中年用青色的,老年用白色的。
藏族:农区男子一般穿黑白氆氇或哗叽藏袍,衣裤套穿在白衬衣上,外束色布或绸子腰带; 妇女藏袍的用料同男装,冬袍有袖,夏袍无袖,内衬各色绸衫,腰前围一块毛织的彩色横条“帮典”,风格独特。
藏靴主要有“松巴鞋” 和“嘎洛鞋”。藏族男女的头、手、胸、腰上都喜欢佩戴用珠宝、金、银、铜、玉、象牙等制作的精美首饰。
傣族:男子多穿对襟或大襟无领短衫,肥筒长裤,也有少数人穿深色筒裙,用白、青、浅蓝、淡黄色的布包头; 女子服饰因地域不同而有明显差异。西双版纳的妇女上穿白色、绯色或淡绿色紧身窄袖短衫,下着各种花样的长及脚面的筒裙,束银腰带,喜欢留长发,并挽髻于顶,插上梳子或鲜花,典雅大方;也有用大布巾包头的。德宏和耿马的妇女上穿齐腰短衣,下着色彩艳丽的筒裙,发髻位于脑后,余发散拖一绺在背后。服饰衣料过去为土布,现多为丝绸、细花布,更显傣女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身材。
白族:白族崇尚白色,男子的包头,女子的帽箍,男女上衣、裤子都喜欢用白色和接近白色的浅绿、浅蓝等颜色。白族妇女常将色彩艳丽的图案绣在挂包、裹背、腰带、包头布、鞋等饰物上。淡雅朴实,色调和谐,审美境界高雅。大理的白族男子身着白色对襟上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头缠白色或蓝色头帕,肩挂手绣挂包。妇女多穿白色或穿浅蓝色右衽上衣,下着白色或浅蓝色宽裤,腰系绣花或缀有乡花飘带的短围裙,足蹬绣花鞋。
纳西族:过去以自织的麻布或粗布为衣料,青壮年喜穿白色,老年人喜欢黑色,以表现其二元对立的宇宙观。纳西族女子喜欢穿红、蓝、紫色并用彩色布镶边、钉双排扣子的上衣,浅蓝或白色的衫里的双层百褶长裙,用丝线绣五彩花边。腰束红、黄色彩带,脚穿青布绣花鞋。纳西族最具特色的服饰是妇女的“七星披肩”,缀以圆形花片。双肩各有一个大的,背上并列7个小的,分别象征日、月、星辰,表示披星戴月勤劳不息,恶鬼不敢近前。
彝族: 男子喜穿黑色窄袖左斜襟上衣和多褶宽大长裤,缠包头,并在包头右前方扎一细长
15
锥形的“英雄结”;女子喜穿镶边或绣花大襟右衽上衣和多褶长裙,有的系围裙和腰带,缠包头;男女外出时,喜披“擦尔瓦”,“擦尔瓦”形如斗篷,长可及膝,下端缀以长穗,用羊毛织成,多为黑色。
侗族:男子上衣有对襟、左衽和右衽3种,下着长裤,裹绑腿。缠头布为3米长的亮布,两端用红绿丝线绣着一排锯齿形图形。盛装时戴“银帽”,并佩戴其他银质饰物。 女子穿裙时,上身以开襟紧身衣相配,胸部围青色刺绣的剪刀口状的“兜领”;裹绑腿穿裤时,以右衽短衣相配。盛装时,妇女多穿鸡毛裙,也有穿右衽无领上衣,以银珠为扣,环肩镶边,足蹬翘尖绣花鞋。侗族妇女喜欢佩带银花、银帽、项圈、手镯等银质饰物。 苗族: 妇女较典型的装束是短上衣,百褶裙。苗族衣料过去以麻织土布为主,普遍使用独具特色的蜡染、刺绣工艺。裙子以白色、青色居多,服饰的用料、颜色、款式、刺绣等方面,都极具民族风格。 配饰以头、颈、胸及手等部位的银饰为多见,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首饰中首屈一指。
布依族:男子上穿对襟或大襟的短衣。下着长裤,也有穿长衫长裤,缠青色或花格头巾,色调以青蓝色或白色为主。
妇女一般穿大襟短衣,下着长裤,衣襟、袖口等处镶着彩色花边,裤脚处也镶着花边,头缠青色或花格头巾,或将白色印花头帕搭在头上,青年女子的胸前还挂着绣有漂亮花纹图案的围腰。
壮族:男子多穿对襟上衣,纽扣以布结之。胸前缝一小兜,与腹部的两个大兜相配,下摆往里折成宽边;下裤短而宽大,有的缠绑腿,扎绣有花纹的头巾。
妇女穿藏青色或深蓝色矮领、右衽上衣,衣领、袖口、襟边都绣有彩色花边;下着黑色宽肥的裤子,也有穿黑色百褶裙,上有彩色刺绣,下有彩色布贴,色彩绚丽耀眼。 主要有蓝、黑、棕三种颜色。
瑶族:各支系服饰存在较大差异,男子服装以青蓝色为基本色调,以对襟、斜襟、琵琶襟短衣为主,也有的穿交领长衫,配长短不一裤子,扎头巾、打绑腿,朴实无华。
妇女服饰有穿大襟上衣,束腰着裤的;有穿圆领短衣,下着百褶裙的;还有穿长衫配裤的。瑶族服饰的花构图风格独特,整幅图案均为几何纹。瑶族头饰特点更为突出,有“龙盘” 形、“A”字形、“飞燕”形等。瑶族染织业发达,服装均用自染的土布制作,有一套完整的蓝靛印染技术。色彩常用红、绿、黄、白、黑五种,服饰制作采用挑花、刺绣、织锦、蜡染等工艺。
京族:服装服饰特点鲜明,简便飘逸。
男子一般穿及膝长衣,袒胸束腰,衣袖较窄。妇女内挂菱形遮胸布,外穿无领、对襟短上衣,衣身较紧,衣袖很窄,下着宽腿长裤,多为黑色或褐色。外出时,外套淡色旗袍式长外衣,衣袖仍然很窄。
妇女染黑齿、结“砧板髻”的习俗依然存在于少数妇女当中。京族最有特色的装饰是他们的斗笠。
毛南族:男子以前有着唐装的,也有穿琵琶襟上衣的。妇女则穿右襟上衣,宽脚滚边裤。上衣的襟边及袖口有三道镶边,一宽两窄,十分别致。毛南族的衣料多为青、蓝色。 “顶布花”(花竹帽)是毛南族手工产品中的精品,毛南族妇女视为精美、珍贵的装饰品,帽顶编几十个蜂窝眼,内衬以油纸及花布,使蜂窝眼与周围花纹相映衬,极其美观。防雨防晒,美丽容颜,兼具实用与装饰两种功效。
土家族:男子过去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二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
土家族现在平日着装已没有民族特色,只有喜庆节日、隆重集会或边远山村,才有传统民族服饰展示风采的机会。
16
畲族:男子过去一般穿着色麻布圆领、大襟短衣,长裤。冬天套没有裤腰的棉套裤;老年男子扎黑布头巾,外罩背褡。
妇女服饰因居住地区不同,款式各异。番族妇女服饰以象征万事如意的“凤凰装”最具特色,即在服饰和围裙上刺绣着各种彩色花纹,镶金丝银线,高高盘起的头髻扎着红头绳,全身佩挂叮叮作响的银器。畲族对自然之色蓝色和绿色具有特殊的爱好。
高山族: 台湾南部的男子穿对襟长袖上衣,外套坎肩式短褂,系宽腰带,垂其两端的作为前裙。衣袖、领、腰及下摆都镶上彩色花边,用黑布缠头,经常戴藤盔或木盔。
女子服饰分为短衣长裙、胸前挂一块斜方胸衣,有的上身只穿一个背心,下身横围一块腰布,冬天用一块方布自左肩围裹其身,头戴木制八角头盔。
高山族男女都喜欢佩戴饰物,如贝料、兽牙、羽毛、兽皮、花卉、钱币、竹管等,全身上下被装点得五光十色。妇女刺绣享有盛誉。
黎族:男子一般穿对襟无领上衣和长裤,缠头巾插雉翎;妇女服饰有地区差异,有些穿黑色圆领贯头衣,衣服的饰物很多,领口用白绿两色珠串连成三条套边,袖口和下摆以贝纹、人纹、动植物纹等装饰,前后身用小珠串成彩色图案。下穿紧身超短筒裙,花色艳丽。有些身着黑、蓝色平领上衣,袖口上绣白色花纹,后背有一道横条花纹,下着色彩艳丽的花筒裙,裙的合褶设在前面。盛装时头插银钗,颈戴银链、银项圈,胸挂珠铃,手戴银圈。头系黑布头巾。 赫哲族:男女喜欢穿大襟长袍,外套坎肩或短褂。男子的裤子多用怀头或哲罗、狗鱼皮制成,腰上端为斜口。妇女的裤子多为齐口并镶有或绣有各种花边。男女都穿鱼皮靰鞡,以适应狩猎或捕鱼。赫哲族的鱼皮服饰不仅面料为鱼皮,连缝衣服的线也用鱼皮线。(注:靰鞡音同兀拉,亦做乌拉) 四、外国服饰民俗
日本、马来西亚、泰国、印度、阿拉伯、印第安人 和服 江户时代以前通常指吴服。明治时代前和服泛指所有服装,而与这个词相对的是洋服,指来自西洋的衣饰。后来此词的词意逐渐单一化,通常单指具有日本特色的民族服装。 留袖和服 女性参加亲戚的婚礼和正式的仪式,典礼等时穿的礼服。以黑为底色,染有五个花纹,在和服前身下摆两端印有图案表示已婚妇女使用叫“黑留袖”和服。另外其它颜色的面料上印有三个或一个花纹且下摆有图案的叫“色留袖”和服。 振袖和服 未婚小姐的第一礼服,根据袖子长度分为“大振袖” ,“中振袖”和“小振袖” 。其中穿得最多的是“中振袖” 。例如:成人仪式,毕业典礼,宴会,晚会,访友等场合。 因为这种和服给人一种时尚的感觉,所以已婚妇女穿“中振袖”的时候也越来越多。 色无地 在平时穿着 单色
访问和服 整体上染上图案的和服从下摆,左前袖,左肩到领子展开后是一幅图画,近年来作为最流行的简易礼装而大受欢迎。
开学仪式,朋友的宴会,晚会,茶会等场合都可以穿,并且没有年龄和婚否的限制。 小纹和服 衣服上染有碎小花纹。因为很适合用于练习穿着,所以一般作为日常的时髦服装,在约会和外出购物的场合,常常可以看到。小纹和服也是年青女性用于半正式晚会的礼服。
付下和服 袖子,前后身,领子的图案全是自下而上的方向印染的和服总称。比访问和服更轻便舒适。
婚礼和服 日本婚服以纯白色为基本色调。白色是纯洁无暇的处女象征,因此,古来称新娘和式嫁衣为“白无垢”;三天后的阳式仪式,则改换花枝招展的艳装。 为此,时至今日,出席婚礼的女性,也忌着纯白色的和服或裙装,以便突出嫁娘的风采。 早上太阳升起,新娘起床后首先要拜别父母。
17
日本新娘化妆时,要把脸用脂粉画得雪白,然后再配上艳红的唇色。
传统的日本婚礼上,新娘的头发应该挽起来,而且一定要用龟壳梳子束紧。 装扮完成之后,新娘要穿上白色的礼服,等待告别自己的家。
日本的新娘在临出门之前,要在头上戴一块白盖头和面纱,然后才能出门。 拜谢媒人,此时的新娘已经不再是父亲的女儿,而是丈夫家的一名成员了。 新娘出门之后要由神职人员带领走向神社。 婚礼中,神职人员祈求神灵保佑新婚夫妻。
仪式中新娘将脱掉白色礼服,换上绣有吉祥图案(像仙鹤,花朵等)的华丽礼服,颜色为金、银、红。
最后,新娘将会换上另一套深色的礼服,表示对纯洁少女的告别,仪式完成,她将成为别人的妻子。
十二单 又称女房装束或五衣唐衣裳,是日本女性传统服饰中最正式的一种。于平安时代的10世纪后开始被作为贵族女性的朝服,现代在一些场合是正式礼服。
一般由5-12件衣服组合而成。按照不同季节,穿着人的身份和场合,十二单衣的颜色和花纹有特定的复杂搭配。
男式和服 男子和服以染有花纹的外褂和裙为正式礼装。除了黑色以外其它染有花纹的外褂和裙子也只作为简易礼装,可以随便进行服装搭配。 丧服 连腰带在内全部为黑色,丧礼时穿。
马来西亚 男子有穿裙子的习惯,这种长至足踝的纱笼,俗称“卡因”。他们上身所穿的,俗称“巴汝”,是种无领而宽大的上衣,很适应炎热气候。
女装主要是纱巾、上衣和纱笼。纱巾多为鲜艳的单色,薄如蝉翼,其长至胸。上衣长袖无领,十分宽,其长至臀,称“巴汝吉隆”。纱笼多是单色的,宽大而多有黄色图案,可垂至足。由于马来装过于宽大,多有不便,所以现代的马来人在工作中多穿西服。
泰国 几乎每个人的脖子上都用项链花鼓挂着一个小佛像,购买佛饰时不能说“购买”或“出售”,只能说“求租” 或“出租”。
城市居民,尤其是中上阶层的青年男女流行西方现代服饰,男人通常穿西式长裤,短袖上衣,多数人只在节日或重要场合穿西装或钦定礼服;女士则穿筒裙。
农村的居民,男人穿长裤和圆领短袖上衣,劳动时随身带一条深色格子花纹粗布,用来搽汗或洗浴,俗称“水布”,平时系在腰上或松散地缠在头上。在农村,无论男女,在家时普遍穿拖鞋或赤脚。
印度 莎丽是目前流行最广的服装之一,莎丽只是指一块长方形的布料,大约5-6米长,式样、色彩和质地多种多样。
绰尼是指和莎丽等服装同时穿着的一件短紧身上衣。传统的绰尼是露背的,此种式样在拉贾斯坦仍然非常普遍。
勒含卡是拉贾斯坦妇女的传统装束,指和绰尼同时穿着的一件皱韬长裙。 莎尔瓦克米兹大概是印度目前最流行的装束,莎尔瓦是宽松的睡裤形状的长裤,克米兹是穿在外面的长及膝盖的长袍。
印度人酷爱首饰常佩带界环、手镯、戒指、脚铃等。
阿拉伯 阿拉伯传统服饰属于伊斯兰服饰范畴,因此,伊斯兰教教义所体现的价值观是统摄这种服饰文化各要素的最高主导思想,使其具有鲜明的宗教特征,强调服饰中伦理观重于审美观。伊斯兰教对服饰的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强调服装必须遮盖羞体。
二、反对服饰上的奢侈浪费,认为人类作为安拉在大地上的代治者,必须在享用安拉的恩典时遵循中正之道,即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
18
三、反对男女不分,互相摹仿,认为这样做有悖安拉造物的本来面目和天性,这种在性别上的掩饰作假会使人性受到歪曲,从而走向堕落。 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的服饰艺术主要来源于自然。服饰的花纹表现部族的崇尚和标识,极为美观。
面具和纹面是印第安人的一种强烈的文化艺术表现。纹面只用黑、蓝、红和白4种颜色。已婚女子只能用蓝白两色,男人用黑与红色,未婚姑娘也可以纹上花朵图案,如果年轻女子的脸颊纹上鱼尾花纹。
佩戴的饰品崇尚原始风格,其原料主要是高山大海赐予他们的贝壳和宝石。
不同场合的着装知识
正式场合:宴会、正式会见、招待会、婚丧礼、晚间的社交活动,必须穿深色西服,衬衫要求穿白色衬衫,领带要求配戴有规则花纹或图案的领带,颜色对比不宜太强烈。
半正式场合:上班、午宴、一般性访问、高级会议和白天举行的较隆重活动可以穿中等色、浅色或较明快的深色西服,素净、文雅与西服颜色协调的衬衫,配戴有规则花纹的或是素雅的单色领带。 非正式场合:旅游、访友等,穿着可较为随便自由,可选择色调明朗轻快,花型华美的西服,衬衫可任意搭配,领带也可自由搭配。
西服及马夹钮扣要领
上装:有双排扣与单排扣两种。穿双排扣上装一般要将全部钮扣扣好,有时可不扣下面一粒。单排扣上装可不扣下面一粒或全部不扣,不要将钮扣全部扣上。
马夹:往往不扣最下面一粒钮扣。若扎领带的话,应置于马夹里面,注意领带尖不要露出。在正式场合应穿三件套或两件套,避免加穿毛背心或毛衣。
岁 时 节 日 民 俗
一、什么是民间节日
节日,又被称为“时空以外的时空”(time out of time),主要指的是民间传统的周期性的集体参与的事件或活动。 “传统”,指的是民间节日一定要具有很长的历史传承性,属于民间自发的遵循和继承的一种仪式或活动。 二、节日的成因
1、宗教仪式活动 2、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 3、人们特殊的生产、生活和交流方式 三、节日的特点
1、反映了一个民族对自然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 2、节日期间的饮食和服饰带有浓郁的传统色彩 3、节日是集中表现传统的宗教信仰习俗的场所 4、节日是集中展示社会关系的场所 四、节日的结构
1、起始仪式 节日的开始都会由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或仪式来作为节日的开始 2、净化仪式 “净化”人们的活动空间和生活环境
3、竞技仪式 出于娱乐的目的,寻找和发现自己的意中人。
4、服饰和饮食的展示 旧的衣服与所有的不如意都留给过去的阶段 5、祭祀仪式 谢神、谢祖自然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6、表演仪式 娱乐、酬神、还愿、表现权势、地位和财富。 7、结束仪式 标志着节日的结束,时空又回归正常。 五、中国传统节日民俗的发展
19
㈠神话传说的嵌入㈡上层统治者的参与与提倡㈢民众历史情感在节日风俗的积淀㈣宗教节日(或其因素)的渗透 ㈤各民族节日风俗的融合 六、确定节期的基本要因
(一)远古历法的因素(二)农历望朔的因素(三)神秘数字的因素四)神灵诞忌的因素 七、女性与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女性节日占有很大的比重,很多的节日都与女性有关。
中秋节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 七夕“乞巧节”,又称“女儿节”。 “六月六,请姑姑”
人生礼仪
第一节 基本理论
一、什么是人生礼仪
“文化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婴儿期到儿童期的育儿和家教
第二阶段是青春期走向成熟的各种角色准备和训练 第三阶段指成年后的学习
人的一生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需要借助于特定的仪式,这些仪式被称为“人生礼仪” 。又称“通过礼仪”,主要指围绕着人的生命历程中的关键时刻或时段而形成的一些特定的仪式活动。
目的是标记或帮助人们成功或顺利地度过这些关键时刻,完成人生角色的转换。 二、礼仪的功能
1、标记功能 标记人的不同的生活阶段
2、社会功能 在仪式中人们可以实现自己在社会中角色的转换
“丧服,兄弟之子犹子也,盖引而进之也;叔嫂之无服也,盖推而远之也;姑姊妹之薄也,盖有受我而厚之者也”。 《礼记·檀弓上》
“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群,别亲疏贵贱之节,而不可损益也。故曰:无易之道也。” 《礼记·三年问》
“何以三年也?正体于上,又乃将所传重也。庶子不得为长子三年,不继祖也。” 3、心理功能 协助人们实现角色转换的同时实现心理转换,安抚人们在角色转换时期不安的心理状态 。
一更明月出东方,越想离恨越惨伤。今夜母女同诉话,明天分离各一方。养女恩情难尽讲,怎不叫人泪汪汪。
二更安静思爹娘,泪珠滚滚湿衣裳。爹如黄蜂把蜜酿,妈像蚕子制衣裳。辛苦养女成长大,慈心皆是为儿忙。女儿明日离家走,从今不得奉爹娘。
三更明月照粉墙,喜鹊反哺报爹娘。娘哺女儿生外相,枉自花费苦一场。今日女儿要离去,活活分离泪两行。
四更明月正当空,分别爹妈在堂中。你女本是黄花女,一朝出阁难回笼。
五更明月落四方,哭声爹来哭声娘。不幸儿是裙衩相,从今不能奉高堂。爹娘还要宽心放,莫把女儿挂心房。生朝满日儿拜望,年头四季会爹娘。女儿不孝枉思想,明朝分别哭断肠。养育之恩难尽讲,叫人血泪洒千行。 一是表达女儿与父母及亲人的难以割舍的亲情和女儿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 二是父母对女儿嫁后身份和角度变化的担忧 三是情绪宣泄的一种主要途径
20
第二节 诞生礼
是一个人一生中举行的第一个仪式 包括求子、怀孕、贺诞等三个阶段 一、求子习俗
(一)祈祷型求子习俗 (二)巫术型求子习俗 二、孕期习俗
孕期禁忌 “酸儿辣女”、“肚尖生男,肚圆生女”、“左腹动为男,右腹动为女”早期胎教 三、贺诞习俗 人们生了男孩,“载寝之床,载衣以裳,载弄之璋”,以示尊贵 ——《诗·小雅·斯干》 生了女孩,“载寝之地,载衣以裼,载弄之瓦”,以示卑顺 ——《诗·小雅·斯干》
第三节 成年礼
“原始社会中男女青年跨入成年阶段时经历的一种仪式。通常在庄严的场合,进行毅力和智力考验,以鉴定青年是否具备充当氏族、部落正式成员的条件” ——《辞海》 一、近世成年礼的类型
1、与婚礼相结合的成年礼。2、与幼子养育习俗相结合的成年礼。3、相对独立的成年礼。 二、成年礼的种种标志
(一)及冠与及笄 (二)穿裤与穿裙 (三)文身 (四)染齿与凿齿 三、成年礼仪式的本质:考验与审定
传统成年礼的核心是严格的考验仪式,以验证该成员能否经受住现实生活的严峻考验,是否具有一个成年人所应具备的养家糊口的能力,这是一个少年步入成年社会的必备条件。 原始成年礼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首先是进行能力,成就尤其是体力的考验 2.成年仪式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性的允诺3.在身体或装饰上作出某种标记,以造成成年前后身体本身或其装饰物的某些变化以示成年。
成年礼的本质是一种考验仪式,它的考验内容便是考察当事人能否承担起一个成年男人或女人应尽的社会义务。
第四节 婚礼
一、婚姻释义
“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 “圣人无父,感天而生” “同姓相婚,其生不繁” 《白虎通义》云:“婚姻者,何谓也?昏时行礼,故谓之婚也。” 郑玄说:“婿曰婚,妻曰姻。” 孔颖达则解释说:“婿则昏时而迎,妇则因而随之。故云婿曰昏,妻曰姻。” 《说文》亦云:“娶妇以昏时。” 二、传统婚礼的程式 “六礼”
将婚礼分、成六个不同阶段,并举行六个规模大小不等的仪式 纳采——大雁
问名——年龄禁忌、生肖禁忌 、五行禁忌 、生辰八字 纳吉——订盟、订婚、过小礼 纳征——纳币、完聘、过大礼 请期——提日子
亲迎——迎娶新娘的仪式 三、中国婚姻民俗中的传统观念 (一)老成持重的媒人观 《诗.齐风》:“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之何?匪媒不明。”
21
《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与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管子》:“自媒之女,丑而不信。”唐代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 “千里姻缘一线牵” “十世修来同船渡,百世修来共枕眠 (二)才子佳人型爱情观
“女子无才便是德” “学而优则仕” “郎才女貌” 大团圆式的喜剧结局 骑士型的爱情
首先,骑士的爱情不以婚姻为目的 其次,骑士的爱情也不以性满足为目的
第三,骑士的爱情没有一点中国式的夫权和大男子主义 第四,由于骑士的爱情表现为一种漫无尽头的精神上的苦苦追求,所以在他们的爱情生活中,常常隐含着一种深沉的悲切、探析与惆怅。 (三)“七出”、“三不去”的弃妇观 种贤、多子、端正、长、白 种妒、少子、丑、短、黑 所谓“七出”,就是丈夫抛弃妻子所依据的七种理由 《大戴礼记.本命篇》载:“妇人七出:不顺父母,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世也;淫,为其乱族也;垢,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为其不克共粢盗也;口多言,为其离亲也;窃盗为其反义也”。 三不去
《孔子家语》云:“三不去者,谓有所娶无所归,与共更三年之丧,先贫贱而后富贵。”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四、多元文化格局下的中国婚俗
(一)抢婚(二)试婚(三)姑舅表婚(四)服役婚(五)交换婚(六)转房婚(七)招养婚(八)招养夫婚(九)典妻婚(十)童养婚(十一)指腹婚(十二)冥婚(十三)共妻婚 (十四)走访婚(十五)不落夫家婚 第五节 丧葬礼 一、丧仪的程式
(一)初死——“属纩” (二)告丧与奔丧(三)大殓(四)出殡 二、中国丧葬习俗中的传统观念
(一)宗法伦理观念(二)灵魂不死观念(三)祭死祝生观念 (四)祥瑞避邪观念(五)葬先荫后观念(六)魂归故里观念 三、多元文化格局下的中国葬俗 (一)土葬——坟、墓两部分组成 (二)火 葬
第一阶段:最初的火葬习俗主要盛行于西北诸游牧民族中
第二阶段:东汉后期,随着佛教的传入,佛教中的火葬习俗也一并传我国 第三阶段:汉族一般百姓使用火葬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五代 (三)水葬——康藏古俗中多有水葬 投河式 漂尸式 水葬台
(四)天葬——是西藏及周边地区较为流行的一 种葬法
四川阿坝的天葬台
(五)悬棺葬——将棺木悬挂在崖壁上的一种葬法,包括悬棺、崖葬和崖洞葬等
22
崖洞葬
(六)木架葬——也叫“树葬”、“风葬”,这是一种将尸体放置在树上或木架上,用于风干的一种葬法。
(七)二次葬——也叫“复合葬”
(八)药物存尸——处理尸体的一种方法
(九)腹葬——一种由亲族分食死者尸体,举行“人体对餐礼”的丧葬习俗 (十)塔葬——是藏族中最为高贵、最高待遇与 最高规格的一种葬式,其又称灵塔葬。
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