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9 理论与应用研究 我国教育产业化浅析 彭 悦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发展局天津300457) 1999年春节前夕,』二海东方教 摘要:自1999年开始,“教育产业 管理者——政府转换了对教育及教 育中心举行隆重的揭牌仪式,宣告 ,在一定程度上承认 了我国第一家由企业出资、兼具教 化”就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一个争论最 育服务的态度教育的非公共产业属性和教育服务 育产业发展与教育学术研究双重职 多的问题。本文先分析了教育产业化的 的非公共产品属性,rf=『场机制就会 能的非国有民办教育中介机构的诞 内涵和外延,然后从历史发展、理论基 迅速地在教育领域发挥调节作用。 生。这成为我国教育与产业相结合 础、市场基础、物质基础以及现实意义 此时,教育的产业属性就会逐步显 的标志,代表了教育资源开发主体 现出来。从经济发达国家教育发展 摆脱国家统揽,走国家与社会民众 等五个方面剖析了我国教育产业化的 的历史过程看,教育市场化的改革 共同开发的开发主体多元化之路的 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了教育产业 也经过长期的争论才确立其主导地 发展趋势,从而也宣告了我国教育 化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三个原则。 位。比如,美国在教育领域的领头地 产业化发展之路的开始。 关键词:教育产业化;教育市场化; 位,首先得益于教育产业公司的发 什么是教育产业化 教育经济效益 展,美国有不少从事“盈利教育产 (一)教育产业化的内涵 业”的投资公司。美国教育产业的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产业化就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 展还得益于接受外国留学生,该项收入是美国服务业第五大出 通过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促 口收入来源。 成教育产业自身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教育产业 (二)教育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化有两方面的内涵: 经济学理论基础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资本和劳动是异质 首先,教育产业化,即要实现教育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教育 的,人力资本也是资本的一种形式,人力资本投资有助于改变收 投资的经济效益分为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教育投资 入分配现状。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与对物 宏观经济效益,足指整个社会教育投入的成本所取得的社会经 质资本投资一样,必然有相应的收益。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最重要 济收益;教育投资微观经济效益指具体教育部门或学校教育的 的就是教育投资。经济知识化,知识产业化,只有教育发展了,生 投入与教育成果产出的比较。要实现教育产业化,就必须考虑教 产、传播大量新知识,才能更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个人只有接受 育的成本与收益。只有这样,教育产业内部才能形成竞争,实现 更高层次的教育,才能在社会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得到更多的 高效率,走上产业化之路。 就业机会和经济回报。因此,教育产业化有其经济学理论基础。 其次,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教育必须和其他产业部门 教育学理论基础教育能够成为一种产业,与教育的生产 协调发展,在整个产业链上发挥自己的先行和基础产业的作用。 属性有关。人类自身的生产不仅局限于“种的繁衍”和“人口数量 教育结构必须以社会需求为轴心来调整、变化,与经济和社会发 的控制”,还应该包括通过教育形成完全意义上的人,并不断提 展紧密结合。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比例结构以 高人的质量、素质。可见,教育是人类自身生产的重要环节。教育 及教育的科类专业结构必须随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而调整。只 同物质生产一样是具有生产属性的,是一种人类社会的生产。教 有这样,教育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不断变化的需求,在竞争 育的这种生产属性决定了教育存在产业化的基础。当前,我国文 激烈的市场大潮中求得生存并不断发展。 化、体育等进行精神生产的产业也实现了产业化,而且取得了可 (二)教育产业化的外延 观的经济效益,作为人类自身再生产的教育,理所当然也应该作 教育商品化既然教育过程所产生的产品——教育服务是 为产业来经营。 一种商品,而且是一种投资品,那么要获得教育服务,就必须支 (三)教育产业化的市场基础 付教育费用,正如获得市场上任何一种其他商品一样。 当前,我国教育领域存在的主要矛盾就是投资不足与社会 学校企业化教育要改变原来的“纯消费”事业的状况,向 教育需求日益增长,而教育产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一 产业化方向转化,就必须实现教育主体的经营方式的根本转变, 矛盾。 使学校向企业化方面发展,最终成为一个自主办学、自负盈亏的 教育市场供给不足 教育市场的供给包括供给的数最和质 法人实体。这就要求学校成为自由、独立的经济实体,不但课程 量两方面:数量供给问题是指各学校能否提供满足人们需要的 设置、投资规模、招生数量完全由学校自己决定,而且对教职员 硬件设施和教师队伍,这主要取决于教育能否吸引足够的资金; 工的招聘和解雇以及收入分配的决策都是自由的,不受来自学 质量供给问题是指教育质量能否满足人们的要求,这主要取决 校以外的约束和管理。 于教师自身的水平和教学态度。由于长期汁划经济形成的固有 教育市场化教育要实现产业化,就必须实现教育商品化、 模式,教育被理解为应由政府提供,社会也只承认由国家认可、 学校企业化,就必须把教育推向市场。教育市场化有利于强化教 颁发的各级学历和学位,人们也认为只有在国家举办的各级学 育与经济结合的中介环节,促进教育成果的社会经济功能的发 校、科研院所求学读书才是正规的受教育。结果是中国政府只能 挥;有利于创造教育有效竞争的市场条件和环境,为进入市场体 以全世界1%的教育经费支撑占全世界15%的教育人口。 系做好准备;有利于刺激教育成果的供需转移,促进教育商品的 教育市场需求量很大对教育最直接、最基本的需求来自 生产能力、耗费能力以及宏观调控的能力。 居民家庭。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OO5年社会蓝皮书》显示, 教育产业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子女教育费用在居民总消费中排在第一位,超过养老和住房; (一)教育产业化具有历史必然性 90%以上的居民家庭希望子女能受到教育。许多家长感叹可供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社会、科技、教育等各个行业的运 选择的优质、高层次的教育机会太少。教育需求正是当前国内居 作过程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市场经济思想的影响,直接和间接 民的消费热点之一。 地受到市场规律的调节和控制。在这种经济环境中,只要教育的 (四)教育产业化的物质基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理论与应用研究 2006.9 自我效能感和目标设置理论的关系研究 袁长花 (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江苏徐州221009)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的 因素有很多,比如:学生的智力水平,学 习动机,学习环境等。教师的任务不仅 是将知识传输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发挥 学生的学习潜能,而学习潜能的发挥不 仅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以 后的人生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潜 能发挥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学习的自我效 能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关 注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培养学生自 我效能感的途径有很多,本文从目标设置 的角度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 自我效能感理论的阐述 (一)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摘要:本文在阐述自我效能感 和目标设置理论的基础上,讨论二 者的关系,进而提出教师如何设置 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增强学生的自 我效能感,提高学业成绩。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目标设 置理论;学习成绩 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班杜 分。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rf-eficacy for sense of self-eficacy)指人们对自己 f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 心或信念。它是以个体全部资源评估为 基础的,包括能力,经验,训练,过去的 绩效,关于任务的信息等。自我效能感 的特征表现在三个维度上。其一是水 平,人们在这一维度上的差别导致不同 个体选择不同难度的任务。其二是强 度,弱的自我效能感容易受不相符的经 验影响而被否定,强的自我效能感不会 拉,在研究了行为、个体和环境三者交互 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体系,自 我效能感理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因一时的失败而导致自我怀疑,而是相 信自己有能力取得最后的胜利,从而面 对重重困难仍不放弃努力。其三是在广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知识的迅速升值,国民 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为增加知识,人们在教育方面投资 越来越大方。上海市统计局城市调查队对上海市内3000多户城 镇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显示: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上海 础上,还要追求教育的经济效益。要运用市场机制及经济利益诱 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及其改革,实现教育的有偿化。 只有当教育的经济效益得到体现之后,教育事业才会得到 大的发展,并为全社会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反过来又在更高层 城市居民的教育支出持续快速增长。2003年,城市居民人均教育 支出达937元,比1995年增加761元,年均增幅为23.2%。教育 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1995年的3%上升到2003年的 8.5%。为让子女就读好学校,上海不少家长不惜花重金为子女择 校。调查显示,曾经通过交纳一定择校费等而获得更好教育资源 的学生占3.1%。而在浙江省,到2004年,其城镇居民人均家教支 出44元,比2003年增长45_3%;人均成人教育支出l14元,比 2003年增长39.1%;人均培训班支出107元,比20o3年增长 次上体现教育平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产业化的最终受益者 是国家;教育产业化的直接受益者是公民。 (二)收费性教育与补贴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补贴性教育主要作为公益事业,体现平等原则和公共产业属 性;而收费性教育主要作为产业,体现效益原则和非公共产业属 性。具体说来,由于人力投资已成为公众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方 面,补贴性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产业经营。同时,收费性教 21.1%。由此我们可预测,背负适应知识经济和培养独生子女成 才的双重压力,有着崇尚教育优良传统的中国人会越来越重视教 育,投资教育是每个人都不会吝惜的。2004年底,我国居民的储 蓄存款余额已突破10万亿元大关,国民生活水平提高、购买力增 强为教育产业化提供了物质前提。因此,只要教育收费合理,同时 辅以完善的贷学金制度,居民对教育是能够支付其费用的。 (五)教育产业化对我国的现实意义 在目前我国内需不振的情况下,利用教育的产业属性是扩 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和缓解就业压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很 难找到类似教育这样的社会需求如此大的领域。尤其是高质量 的、有特色的教育资源稀缺,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消费特点,绝对 短缺和相对短缺的教育需求,均有可能获得更多元化的投资支 持。因此,适当利用一定阶段教育的产业属性,多渠道筹措教育 经费,增大个人和社会对教育成本分担的比重,对于尽快改变教 育经费紧缺状况,扩大社会教育供给,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乃至构建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公共财政体制,都具有十 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推进教育产业化的基本原则 育也要以培养人才作为第一要务,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防止出 现“经济效益至上”的倾向。收费性教育发展还要注意部分低收人 家庭子女的负担问题。政府应该制定配套政策,建立帮困助贫体 系,实行奖学金和学生贷款制度,以避免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三)盈利与非盈利相结合的原则 把教育作为产业来经营,必然涉及盈利与否的问题。实践证 明,对教育的有效经营的确可以产生利润,对这种利润要进行客 观分析。第一,正是因为教育产业化经营能够产生利润,才有可 能吸引社会各界的投资,这种投资对教育发展大有好处,在中国 当前的经济和社会背景下也是必须的。第二,把教育当作产业来 经营可以带来利润,同教育的非营利性并不矛盾。高等院校实行 产业化经营所得利润不同于企业经营所得利润,国有高等院校 产业化经营所得利润主要用作发展教育的基金,这也是教育的 非营利性体现。第三,对社会力量投资办学应制定相应的政策, 允许其在教育产业经营所得利润中,除了用作发展教育的基金 外,可将部分利润作为投资回报交给投资者。 参考文献: [1】刘金磊、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化研究[D1、杨凌:西北农林科 技大学,2002、 [2】薛竟秀.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产业化问题研究[D】、武汉:华 中师范大学,2004. [3l ̄'J、丽萍.教育产业化之我见【J1.发展,2005,(1). (一)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以往人们更多地注意了教育的基础型教育功能,对其经济 功能重视不够。现在,强调教育是全局性、先导性的基础产业,但 同时必须强调教育的公益性质,坚持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益相结 合的原则。一方面,要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政 府有责任继续增加对教育的投资,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全体 公民提供充分的教育机会。另一方面,在充分保证教育平等的基 [4】孙茜.高等教育产业化的理论内涵与运作机制分析IJ1.兰 州交通大学学报,2005,(2). [5】刘仕辉.教育产业化与高等教育改革【J1.教育与经济, 1994,(1). (本栏责任编辑:杨在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