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关羽的艺术形象
【内容摘要】《三国演义》是一部赞美忠义智勇的颂歌。通过一系列人物的描写,表现了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从不同侧面唱出了这部颂歌的主题。在众多英雄中,独有关羽被称为“绝伦逸群”,与曹操、诸葛亮并列为“三绝”、“三奇”,这是由他义重如山的性格和神威壮美的形象所决定的。关羽所具有的“义”,既不同于儒家的“仁义”,也不同于庸俗的“意气”,而是一种具有崇高、正义、神勇意义的“义气”——正义之气。但是他的愚忠和傲气为他的人生涂上了墨点,也因为他的傲气,使他最终败走麦城,给他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悲惨的句号。尽管如此,关羽的形象仍然在中国文学史人物画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长久流传在民间,受到民众的喜爱。
【关键词】义气 英雄主义 壮美 高傲
《三国演义》里,武将如云。在蜀国,也有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与关羽同被封为“五虎上将”。那么,为什么独有关羽被称为“绝伦逸群”,与曹操、诸葛亮并列为“三绝”、“三奇”呢?
作为一个文学形象,关羽富有特殊的气质和精神。而他心高气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不说。故此对关羽的艺术形象和性格特点,我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粗浅地评说:
一、大义凛然
关羽与刘备、张飞结义起事时,就立下誓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在当时,“上报国家”的具体内容,就是匡扶汉室。他对于有心篡汉的“贼臣”,义愤填膺,表现了对邪恶行为的不可容忍。在“许田打围”情节中关羽的表现,便是最生动的证明。第二十回书写曹操“引十万之众,与天子猎于许田”,“操与天子并马而行,只争一马头”,在关羽看来,曹操如此“欺君罔上”,就应诛杀,毫无妥协可言。这种对邪恶势力的仇恨和斗争,就是义气的表现。
- 1 -
关羽是武将,但作品写他熟读《春秋》,深明大义,即使在最困难的条件下,他也能表现出大义凛然的精神状态。关羽在下邳城外被曹军围困,处境极其危险之时,曹操派张辽前来说降,而关羽则慨然表示:“吾今虽处绝境,宾至如归!”最后,张辽以“兄今即死,其罪有三”说服关羽,而关羽则以三事为约:“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这“三事”,“首言归汉,次言保嫂,末言寻兄”,既有原则,又有策略;而把降汉、降曹之辨,列为首事,下表明关羽即使在如此危急之际,依然坚持正义,而无妥协。
当然,在这个问题上,还有很深入辨析的必要。就当时的实际情况而论,所谓”汉”,实已不存,降汉亦即降曹,所以曹操对此完全可以接受,因为他的逻辑是“吾为汉相,汉即吾也”但关羽在当时的情势下,为了保护二位嫂夫人,为了等待刘备的消息,他必须设法留下来,因此,降汉不降曹之说,是当时唯一可以采取的立场。而且更重要的是,暂归曹操之后,关羽无一日不思寻兄,确确实实毫无降曹的意思,所以,事实可以有力地说明,关羽降汉不降曹的原则,并非一时的说辞,更非降曹的掩饰。关羽降曹的目的和动机已是非常明显的,他对刘备的忠,对汉室的忠,或者说是兄弟之义,全包容于暂归曹营之中。.
在暂归曹操的时期里,关羽的“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是拒绝了曹操的一切利诱。曹操为了收服关羽,极尽利诱之能事:“次日设大宴,会众谋臣武士,以客礼待关公,延之上座;又备绫锦及金银器皿相送。关公都送与二嫂收贮。关公处到许昌,操待之甚厚:小宴三日,大宴五日;又送美女十人,使侍关公。关公尽送入内门,令伏侍二嫂。”曹操之所以一心要收服关羽,除了欲得一将之外,也包涵了对关羽的爱慕。毛宗岗说:“曹操一生奸伪,如鬼如蜮,忽然遇着堂堂正正,端端正正,凛凛烈烈,皎若青天,明若白日量人,亦自有珠玉在前,觉吾形秽之愧,遂不觉爱之敬之,不忍杀之。此非曹操之仁,有以容纳关公,乃关公之义,有以折服曹操耳。”这种解释,虽未必正确,但作为一种分析,也还是确认了曹操对关羽的爱慕。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关羽的言行,确有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所谓“折服”,大概就是对这种气势的威力,或者说是一种精神的威力。
- 2 -
曹操对关羽的礼遇,表现在赠袍﹑赠马以及铸印封侯等情节中。但这一切,都不能改变关羽的意志,他依然日夜思考着如何寻找到刘备。关羽不为利诱所动,不为曹操软化,并非是关羽不思享乐、不知好歹,而是心中对刘备之义,对汉室之忠使然。意志之坚决,寻兄之心之强烈,还不是“义”字在心中吗?
(二)是明确表示要为曹操立功而后去寻找刘备。关羽在下邳战败,暂归曹操,他们之间的关系,本是敌我关系;归曹之后,虽受礼遇,但又无意降附,于是又形成一种收服与反收服的关系。这两层关系都是对抗性的。一般而言,这样的双方是无所谓立功报恩的。但是,关羽在这样的处境中,却表示了“必立功以报曹公,然后去”的态度,于是发生了斩颜良﹑诛文丑的情节。
关羽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态度和行动,思想基础还是一个”义”字。在他看来,自己败于曹操,而又受到恩礼,这是必须报答的,即所谓有恩必报。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他既不考虑与曹操的对抗性关系,也不考虑诛杀袁绍大将的利弊,义字压倒一切。当然,关羽这样做,也是以最终脱离曹操,追随刘备为目的的。忠义之气,可见一斑。关羽为人一向堂堂正正,他要摆脱曹操也只能是堂堂正正地摆脱,而决不会采取其他的形式。“立功而后去”就是堂堂正正摆脱曹操的办法。他说:“新恩虽厚,旧义难忘。”于是,对“新恩”就要报答,而对“旧义”更要坚定。报答“新恩”正是为了履行“旧义”,这就是关羽“必立功以报曹公,然后去”的思想方法。这就是一种“义”之道,也是关羽之“义”的一个典型之笔。
(三)是追随刘备的意志没有丝毫的动摇。与刘备的“旧义难忘”,是关羽全部活动的支撑点。面对曹操的利诱,张辽的游说,关羽明白而坚定地表示:“吾受刘皇叔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张辽说:“倘玄德已弃世,公何所归乎?”关羽斩钉截铁地回答:“愿从于地下!”正是这种坚定的意志,才演出了义气感人的活剧:如曹操为感化关羽而赠予赤兔马,不料关羽却道:“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见面矣。”按照封建封建道德标准来说,关羽如此忠于刘备,当然是非常崇高的;而这种情意,在曹操面前,不加丝毫的掩饰,更表现出光明磊落,胸怀坦荡的品格,尤其令人肃然起敬。
- 3 -
当关羽得知刘备的确实消息之后,更加义无反顾:“窃闻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羽处幼读书,粗知社义,观羊角哀,左伯桃之事,未尝不三叹而流涕也。前守下邳,内无积粟,外无援兵;欲即效死,奈有二嫂之重,未敢断首捐躯,致负所托;故尔暂且羁身,冀图后会。””关公上赤兔马,手提青龙刀,率领旧日跟随人役,护送车仗,径出北门。门吏挡之,关公怒目横刀,大喝一声,门吏皆退避。”
关羽暂归曹操时,有“三事”之约;离开曹操时,有数次辞别,不得见,又修书辞别。的确是“来得明白,去得明白”:他明知袁绍是曹操的大敌,但却明白告诉曹操,因为刘备在袁绍处,自己也必须去袁绍处;他明明为曹操诛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文丑,得罪了袁绍,但因为刘备在袁绍处,自己必须冒死去袁绍处;他明知从许昌出发保护二位嫂嫂,投奔刘备,一路上要经历多少艰难,但为了寻兄,一切置之度外,毅然前往。所有这一切,都不得非常生动地表现了关羽的气度,精神,使这一个正气凛然的将军,与其他武将,有了极大的不同,显示出“绝伦逸群”的独特性。从以上事例之中,关羽的忠义之气,忠义之举彰显得十分突出,性格之独特,形象之完美,令人肃然起敬。
二、英雄主义
义重如山的关羽,一生中表现了强烈的英雄主义精神。他无所畏惧,藐视敌人(甚至达到了犯错误的地步),义勇兼具,武艺超群。
关羽辞谢曹操,投奔刘备的的事迹,史有所载,但极简略:“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在《三国演义》中,把这一史实,敷演为“过五关斩六将”的的生动情节,表现了关羽的英雄气概和大智大勇。这一情节与一般的描写一场战争是不同的,它不是一次对阵厮杀以决胜负。从关羽这方面来说,他并没有夺关斩将的目的性,他并不想杀害这五关诸将。如果这五关守将对关羽采取放行的态度,那么,关羽是没有攻击目的的。只是由于守将们阻挡了关羽寻兄的行动,所以才有厮杀。这是此一情节的特点之一;其二,关羽在这次行动中,有一个特殊的负担,就是要保二位嫂嫂,整个行动中,“因欲护送车仗,不敢纵马”,只能“按辔徐行”,这就更不同于一般
- 4 -
的对阵厮杀或穷追猛打;其三,从许昌到汝南,要闯过五关,这也是一种特殊性。闯过一两个关隘,那还可以凭借一时的智勇;但要冯过五关,则非常人所能。这里除了一般的智勇之外,还要有极为坚定的百折不挠的意志。关羽,正是因为有坚定的投奔刘备的意志,所以才能闯过五关,斩杀六将。这些特殊性,使这一情节,不仅充满了传奇性,而且使关羽的英雄主义精神,得到了完美的表现。而关羽的英雄行为也正是这种特定的环境,特殊的境遇所造就的。这并非个人的英雄主义,而是忠义之下的英雄之举。
关羽虽然勇不可挡,但也绝非常胜将军,因为,真正的“常胜”将军是不存在的。关羽在水淹七军,活捉于禁之后,威镇华夏,孙曹胆寒。但就在这时,却被曹仁毒箭射中落马。于是有刮骨疗毒的壮举。《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说:“羽尝为流矢所中……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酒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基本上就是按照这段记载生动描写了“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情节:“公饮数杯酒毕,一面仍与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佗取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大盆于臂下接血。佗曰:‘某便下手,君侯勿惊。’公曰:‘任汝医治。吾岂比世间俗子,惧痛者耶?’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无痛苦之色。”这里写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写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刮骨疗毒”显示了关羽的英雄气概,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关羽的英雄主义精神,还表现在身处险境之中,而能以威武的气势压倒敌人。著名的“单刀赴会”的故事,就是一例。
《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写的“关云长单刀赴会”,就情节本身而而言是极简单的:鲁肃向孙权献计,约关羽过江,讨还荆州“,若云长肯来,以善言说之;如其不从,伏下刀斧手杀之。如彼不肯来,随即进兵,与决胜负,夺取荆州便了。”结果,云长应邀而至,而且是只用亲随十余人,独驾小舟而来。酒席间,鲁肃计取荆州,云找严辞拒绝。忽然“周仓在阶下厉声曰:‘天下土地,唯有德者居之。岂独是汝东吴当有耶?’云长变色而起,夺周仓所捧大刀,立于庭中,目视周仓而叱曰:‘此国家之事,汝何敢多言!
- 5 -
可速去!’仓会意,先到岸口,把红旗一招。关平船如箭发,奔过江东来。云长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手,佯推醉曰:‘公今请吾赴宴,莫提起荆州之事。吾今已醉,恐伤故旧之情。他日令人请公到荆州赴会,另作商议。’鲁肃魂不附体,被云长扯至江边。吕蒙、甘宁,各引本部军欲出;见云长手提大刀,亲握鲁肃,恐肃被伤,遂不敢动。云长到船边,却才放手,早立于船首,与鲁肃作别。肃如痴似呆,看关公船已乘风而去。”情节是简单的,而气氛是紧张而惊险的。在这里,关羽大无畏的精神,威严的气势磅礴,巧妙的安排,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在《三国演义》成书之前,元人杂剧中已有《关大王独赴单刀会》。这本杂剧最成功之处,也正是塑造了关羽的豪迈、威严而神勇的气概。关羽唱道:“大江东去浪千叠,引着这数十人驾着这小船一叶。又不比九重龙凤阁,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大夫心别,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此处一节,关羽的英雄刻画得非常逼真,使我们感受到关羽的英雄主义所显示出的智能与神威。多么完美多么巨大的英雄形象!
三、形象壮美
《三国演义》为了表现关羽的义重如山和英雄气概,还赋与这一人物以壮美的形象。作品描写他“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这正是一个忠义智勇的大将的形貌。所以史称为“美髯公”。在有关关羽的情节中,凡有可能,都要描写他的威武形象,而且,把他身著绿袍,坐上赤兔马,手持青龙刀作为一个整体,多次描绘,创造出一个富有我们民族审美特征的壮美形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中还多次描绘出关羽的动态形象,更显示出他的威武豪迈。例如第二十七回写关羽挂印封金保护二嫂上路之后,曹操赶来赠袍:“操笑曰:‘云长天下义士,恨吾福薄,不得相留。锦袍一领,略表寸心。’令一将下马,双手捧袍过来。云长恐他有变,不敢下马,用青龙刀尖挑锦袍披于身上,勒马回头称谢曰:‘蒙丞相赐袍,异日更得相会。’遂下桥往北而去。”这个刀尖挑袍的动作,既谨慎沉着,又高傲庄严。所以说他形象的壮美与他的智和勇是相辅相成的,神韵之美、气势之美与外形之美合为一体,活画出一幅壮美的图画。
- 6 -
四、心高气盛
纵然威武豪壮的关羽,一生中义重如山、正气凛然,然而关羽重义的思想和行为在超乎界限之后,义的原则就成为一种束缚,也成为关羽人生中的一种缺憾之美,因为他这种“美”却改写了当时的历史。例如,曹操赤壁大败之后,于华容道遇到关羽。关羽是在与诸葛亮立正军令状之后,专为捉拿曹操而来到华容小路的,但是,“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在这里,“义”已经束缚了关羽的正常的思考与行动!孙、刘两家为了消灭曹操,付出千军万马的代价,但在此关键时刻,关羽却完全忘却了曹操是敌人,是威胁着他的集团的主要敌人。报恩的思想,旧日的情义,使关羽模糊了最起码的敌我界线,也成为他人生中的一段不完美的插曲。而这种愚不可及的“义”也许从另一侧面显示出另一种美吧!由于关羽的“义”放曹操,而形成了此后三国鼎立的政治格局。
尽管《三国演义》如此写华容中路上的故事,作者本意显然还是赞美关羽,赞美关羽义重如山。因此毛宗岗评道:“或疑关公之于操,何以欲杀之于许田,而不杀之于华容?曰:许田之欲杀,忠也;华容之不杀,义也。顺逆不分,不可以为忠;恩怨不明,不可以为义。如关公者,忠可千霄,义亦贯日;真千古一人。”这里正表现出作为封建社会的作家和评论家思想上的局限性。因为无论是“忠”还是“义”,都不能不从大局出发。违反大局,违反原则的“忠义”是不可取的。而“忠义”又是不可多方兼得的。当然,就表现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来说,这个情节是生动而深刻的。它主要还是以渲染人物形象为主。
然而,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关羽的英雄主义和义气如果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气盛高傲正是义气发展到超乎寻常界线之后的产物。例如,他对东吴的态度,就有很多过分高傲、不讲策略之处。第七十三回书中写孙权派人向关羽求亲,虽然 这求亲的本身是计,但是,关羽傲气凌人,毫无策略:“孙权遣诸葛瑾为使,投荆州来。入城见云长,礼毕。云长曰:‘子瑜此来何意?’瑾曰:‘特来求结两家之好:吾主吴侯有一子,甚聪明,闻将军有一女,特来求亲。两家结
- 7 -
好,并力破曹。此诚美事,请君侯思之。’云长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遂唤左右逐出。”这一情节自然会使读者联想起第五十四回书中所写刘备招亲的故事:周瑜以许孙权之妹为计,要幽囚刘备,换取荆州;而诸葛亮却将计就计,大做文章,使孙权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那是何等巧妙高超的手段!关羽自然不能与诸葛亮相比,但即使是拒绝孙权的求亲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做到有理有利,何必以“虎女”“犬子”之说,陷于被动局面呢?高傲,作为一种性格缺欠,使关羽走向失败。
如果说关羽对东吴的高傲,还有拒外侮的意义,那么,在内部的人际关系中,争强好胜,傲视别人,就毫无可取之处了。例如,第六十五回书中写关羽听说刘备收了马超,并知道马超武艺高强,于是就要从荆州入川来与马超比试高下。幸亏诸葛亮致书说服,才免此举。同样的,当刘备做了汉中王,封关羽与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并列为“五虎大将”时,关羽又不服气:“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这两个情节中,一方面表明关羽毫不掩饰自己争强好胜的尽责,另一方面,孔明的一封信,费诗的一席话,讲明了道理,关羽也就立即取消了自己的不合理的要求。因为在诸葛亮的信中,毕竟肯定了关羽高于其他人;费诗的话中也点明了“将军即汉中王,汉中王即将军”,就是说,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关羽高傲的心理,给了他最大程度的慰藉,成就了他作为英雄的威名。
关羽最后大意失荆州,走麦城的悲剧结局,都与他高傲的性格有着直接的关系。
作为一个文学形象,关羽的性格十分鲜明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人物画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长久流传在民间,受到民众的喜爱。但封建统治者,利用关羽这个形象所体现的义气和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以封王封帝,给他带上“大帝”“圣君”桂冠的手段,故意神化关羽,使之成为封建统治者恫吓人民,束缚群众的工具,这也是中国封建文化史上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
《三国演义》是一部赞美忠义智勇的颂歌。无数英雄人物所具有的优秀品格,汇聚成我们民族
- 8 -
群星灿烂的光辉,这正是《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受到百代读者喜爱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刘向军 《三国演义的哲学艺术》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1年3月
2、罗贯中 《三国演义》中华书局出 版 2006-9-1
3、陈曦钟 《三国演义会评本》: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中国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北京人民出版社
5、孙昌熙 《三国演义》的艺术结构
6、赵齐平 谈谈《三国演义》 北京人民出版社
7、李悔吾 著 《中国小说史漫稿》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8、陈 寿 撰 《三国志》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59年版
9、白寿彝 著 《中国通史》第五卷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1年版
10、司马光 著 《资治通鉴》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6年版
11、毛宗岗 著 《读三国志法》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
- 9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