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 数学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分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对于两个图形,下列结论:①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②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其中能得出这两个图形全等的结论共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观察下列图形,从图案看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如图,画△ABC一边上的高,下列画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4.如图,△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5cm,△ABD的周长为18cm,则△ABC的周长为( )
A.23cm
B.28cm
C.13cm D.18cm
数学试题 第1页(共32页)
5.如图,将△ABD沿∠BAC的角平分线AD所在直线翻折,点B在AC边上的落点记为点E,若∠BAC=120°,∠EDC=20°,那么∠C等于( ) A.15° B.20° C.30° D.40° 6.如图,点C在线段BD上,ABBD于点B,EDBD于点D,ACE90,且AC5cm,CE6cm,点P从点A开始以2cm/s的速度沿AC向终点C运动,同时点Q以3cm/s的速度从点E开始,在线段EC上往返运动(即沿ECE运动),当点P到达终点时,P、Q同时停止运动.过P、Q分别作BD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N.设运动的时间为ts,当以P、C、M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与△QCN全等时,t的值为( )s. A.1 B.1或2 C.1或115 D.1或11235或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7.如图、手机支架采用了三角形结构,这样设计依据的数学道理是三角形具有____________性.
数学试题 第2页(共32页)
8.如图,点D在BC上,AB=AD,∠B=∠ADE,添加适当的条件能使△ABC≌△ADE,则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9.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6条对角线,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______.
10.如图,△ABD≌△ACE,点B和点C是对应顶点,若AB=8cm,
AD=3cm,则DC=________cm.
11.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的∠C沿着GF折叠(点F在BC上,不与B,C重合),使点C落在长方形内部的点E处,若FH平分∠BFE,则∠GFH的度数是_____.
12.如图所示,在△ABC中,∠ACB=90°,∠A=40°,点D为AB边上一点且不与A、B重合,将△ACD沿CD翻折得到△ECD,直线CE与直线AB相交于点F.△DEF为等腰三角形时,∠ACD=__________.
数学试题 第3页(共32页)
三、(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边长为9cm、另一边长为1cm,求: (1)这个三角形的第三边的范围;
(2)当第三边长为奇数时,求三角形的周长.
14.如图,点A,B,C在同一直线上,点E在BD上,且ABD≌EBC.(1)若AB=2,BC=3,求DE的长;
(2)判断AD与CE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数学试题 第4页(共32页)
………… ………………○……○……… ……… ………内 ………外……… 此………………………○………卷○………………只………装……装装………………订…………○……○……………不…………订……密…订……………封…………○……○…………… ………………线…线………………………○………○……………………… ……
………………………………○○……………………… _……__…线__线…__……__……__……__……__……__…○__○…__……_…:……号…考……_……__…订_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装__装…_:……名……姓……_……__……__…○__○…__……__……__……_:……校……学…外 内… …… …… …… …… …… …○ …○……… ………………………15.如图,CE是△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且CE交BA的延长线于点E.
(1)若∠B=30°,∠BAC=120°,求∠E的度数; (2)证明:∠BAC=∠B+2∠E.
16.下列正方形网格图中,部分方格涂上了阴影,请按照不同要求作图.
(1)如图①,整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画出它的对称轴.
(2)如图②,将某一个方格涂上阴影,使整个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3)如图③,将某一个方格涂上阴影,使整个图形有四条对称轴.
17.如图,已知点B,
E,C,F在一条直线上,BE=CF,AC∥DE,AD.数学试题 第5页(共32页)
(1)求证:△ABC ≌△DFE; (2)若BF=12,EC=4,求BC的长.
四、(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8.如图,在六边形ABCDEF中,AF∥BE∥CD,ED∥AB,∠A=110°,
∠ABC=100°.
(1)求六边形ABCDEF的各内角和的度数; (2)求∠C、∠D的度数;
(3)若一只蚂蚁从A点出发沿A-B-C-D-E-F-A运动到A点停止,蚂蚁一共转过了多少度?
数学试题 第6页(共32页)
19.如图Rt△ABC中,∠C=90°,AC=8,BC=6,沿AB的垂线DE折叠△ABC,
(1)如图①,若点A落在点B处,求AD的长;
(2)如图②,若点A落在AB的延长线的点F处,AD折叠后与CB交点G,且CG=BG,求AD的长.
20.在
ABC中,ABAC,E是BC中点,G,H分别为射线BA,AC上一点,且满
足GEHBAC180
数学试题 第7页(共32页) (1)如图1,若B45,且G,H分别在线段BA,AC上,CH2,求线段AG的长度;
(2)如图2,连接AE并延长至点D,使DEAE,过点E作EFBD于点F,当点G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点H在AC延长线上时,求证:2BFCHBG
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21.如图,△ABC中,点D在边BC延长线上,ACB100,∠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E,过点E作EH⊥BD,垂足为H,且CEH50.
(1)求∠ACE的度数; (2)求证:AE平分∠CAF; (3)若AC+CD=14,AB=8.5,且SACD21,求△ABE的面积.
数学试题 第8页(共32页)
………… ………………○……○……… ……… ………内 ………外……… 此………………………○………卷○………………只………装……装装………………订…………○……○……………不…………订……密…订……………封…………○……○…………… ………………线…线………………………○………○……………………… …… ………………………………○○……………………… _……__…线__线…__……__……__……__……__……__…○__○…__……_…:……号…考……_……__…订_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装__装…_:……名……姓……_……__……__…○__○…__……__……__……_:……校……学…外 内… …… …… …… …… …… …○ …○……… ………………………22.如图1,△ABC是边长为6cm的等边三角形,点P,Q分别从顶点A,B同时出发,沿线段AB,BC运动,且它们的速度都为1厘米/秒.当点P到达点B时,P、Q两点停止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
(1)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BQ的长为 厘米,BP的长为 厘米.(用含t的式子表示)
(2)当t为何值时,△PBQ是直角三角形;
(3)如图2,连接AQ、CP,相交于点M,则点P,Q在运动的过程中,△CMQ会变化吗?若变化,则说明理由;若不变,请直接写出它的度数.
六、(本大题共12分)
23.如图① ,在△ ABC中,AB=12cm,BC=20cm,过点C作射线
CD∥AB.点
M从点B出发,以4cm/s的速度沿BC匀速移动;点N从
点C出发,以acm/s的速度沿CD匀速移动.点M、N同时出发,当点M到达点C时,点M、N同时停止移动.连接AM、MN,设移动时
数学试题 第9页(共32页)
间为t(s).
(1)点M、N从移动开始到停止,所用时间为______s;
(2)当△ ABM与△ MCN全等时,① 若点M、N的移动速度相同,求t
的值;
② 若点M、N的移动速度不同,求a的值;
(3)如图②,当点M、N开始移动时,点P同时从点A出发,以3cm/s的速度沿AB向点B匀速移动,到达点B后立刻以原速度沿BA返回.当点M到达点C时,点M、N、P同时停止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 PBM与△MCN全等的情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B
【分析】根据全等图形的判定方法分析解答.
【详解】解:①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这两个图形不一定全等; ②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这两个图形不一定全等; 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一定全等. 正确的有③,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全等图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图形的判定定理
数学试题 第10页(共32页)
是解题的关键. 2.A
【分析】分别沿一条直线将每个图形对折,看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否重合.
【详解】解:图1有1条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 图2有1条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 图3有3条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 图4没有对称轴,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这时,我们也可以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3.C
【分析】作BC边的高,找到顶点A,过A作BC的垂线,由于是钝角三角形,交BC的延长线与D,AD⊥BC,垂足为D.
【详解】解:过A点作BC边的垂线,交BC的延长线与D,则AD为△ABC 中BC边的高.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高的作法,掌握高线的画法,会作钝角三角形的高是解题的关键. 4.B
【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AD=CD,将△ABC的周长表示成△ABD的周长加上AC长求解.
数学试题 第11页(共32页) 【详解】解:∵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 ∴AD=CD,AE=CE=5cm, ∴AC=10cm,
∵△ABD的周长是18cm, ∴AB+BD+AD=18cm,
△ABC的周长=AB+BD+CD+AC=AB+BD+AD+AC=18+10=28cm.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5.B
【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BD=DE,AB=AE,得到∠B=∠AED,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到,∠B=∠EDC+∠C=20°+∠C,又因为∠B+∠C=60°,得到20°+∠C+∠C=60°,即可求解. 【详解】
解: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BD=DE,AB=AE. ∴∠B=∠AED, ∵∠AED=∠EDC+∠C, ∴∠B=∠EDC+∠C=20°+∠C, ∵∠BAC=120°, ∴∠B+∠C=60°, 即20°+∠C+∠C=60°, ∴∠C=20°, 故选:B. 【点睛】
数学试题 第12页(共32页)
………… ………………○……○……… ……… ………内 ………外……… 此………………………○………卷○………………只………装……装装………………订…………○……○……………不…………订……密…订……………封…………○……○…………… ………………线…线………………………○………○……………………… …… ………………………………○○……………………… _……__…线__线…__……__……__……__……__……__…○__○…__……_…:……号…考……_……__…订_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装__装…_:……名……姓……_……__……__…○__○…__……__……__……_:……校……学…外 内… …… …… …… …… …… …○ …○……… ………………………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熟练的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6.C 【分析】需要分三种情况讨论,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结合建立一元一次方程可求解. 【详解】解:当点P在AC上,点Q在CE上时, 以P,C,M为顶点的三角形与QCN全等, PCCQ, 52t63t, t1, 当点P在AC上,点Q第一次从点C返回时, 以P,C,M为顶点的三角形与QCN全等, PCCQ, 52t3t6, t115, 综上所述:t的值为1或115.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一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7.稳定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即可求解.
【详解】解:手机支架采用了三角形结构,这样设计依据的数学道理是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故答案为:稳定
数学试题 第13页(共32页)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稳定性,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是解题的关键. 8.CE
【分析】根据题意条件可知,△ABC和△ADE有对应一组等角和一组等边,结合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若CE,即可根据AAS方法来判定三角形全等.
【详解】解:添加一个条件CE,理由如下, 在△ABC和△ADE中
∠C∠E∠B∠ADE ABAD则△ABC≌△ADE(AAS) 故答案为:CE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添加条件使三角形全等,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9.1260##1260度
【分析】根据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作对角线的条数公式n3求出
边数,然后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解: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6条对角线, ∴
n36,
解得:n9,
∴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921801260. 故答案为:126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多边形的对角线的公式,求出多边形的边数是解题的关键. 10.5
数学试题 第14页(共32页)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AC,AD=AE,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求解. 【详解】解:∵△ABD≌△ACE,点B和点C对应, ∴AB=AC,AD=AE, ∴AB-AE=AC-AD即CD=BE, 已知AB=9,AE=4, ∴CD=BE=AB-AE=9-4=5. 故答案为:5.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11.90°##90度 【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1312CFE,再由FH平分∠BFE,可得2412EFB,再由∠1+∠2+∠3+∠4=180°,即可求解. 【详解】解:如图, 根据题意得:1312CFE, ∵FH平分∠BFE, ∴2412EFB, ∵∠1+∠2+∠3+∠4=180°, ∴∠1+∠2=90°,即:∠GFH=90°. 故答案为:90°.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的数学试题 第15页(共32页) 关键是根据翻折的方法得到∠1和∠3的关系,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2和∠4的关系. 12.15°或30°或60° 【分析】当△DEF为等腰三角形时,分四种情况讨论,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得结果. 【详解】解:△DEF为等腰三角形时, 根据折叠变换的性质可得∠A=∠E=40°,∠ACD=∠ECD, ①当DF=DE时,∠E=∠DFE=40°,如图, ∴∠CFB=40°, ∵∠B=50°, ∴∠FCB=90°,显然不符合题意; ②当EF=DE时,∠E=40°,如图, ∴∠EDF=∠EFD=180402=70°, ∴∠CFB=70°, 数学试题 第16页(共32页)
………… ………………○……○……… ……… ………内 ………外……… 此………………………○………卷○………………只………装……装装………………订…………○……○……………不…………订……密…订……………封…………○……○…………… ………………线…线………………………○………○……………………… …… ………………………………○○……………………… _……__…线__线…__……__……__……__……__……__…○__○…__……_…:……号…考……_……__…订_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装__装…_:……名……姓……_……__……__…○__○…__……__……__……_:……校……学…外 内… …… …… …… …… …… …○ …○……… ………………………∴∠ACF=70°-40°=30°, ∴∠ACD=15°; ③当EF=DF时,∠E=∠FDE=40°,如图, ∴∠DFE=180°-40°-40°=100°, ∴∠ACE=100°-40°=60°, ∴∠ACD=30°; ④当点E在线段AB上侧时,DE=EF,如图, ∵△ACD沿CD翻折得到△ECD, ∴∠CAD=∠CED=40°, ∴∠EDF=∠EFD=20°, ∴∠ADC=∠EDC=180202=80°, ∴∠ACD=180°-40°-80°=60°; 故答案为:15°或30°或6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折叠变换、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题关键是分类讨论求解. 数学试题 第17页(共32页)
三、(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3.(1)8<x<10; (2)19cm.
【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到有关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即可; (2)根据(1)得到的取值范围确定第三边的值,从而确定三角形的周长.
(1)设第三边的长为x cm,
∵三角形的一边长为9cm,另一边长为1cm, ∴9-1<x<9+1, 即8<x<10;
(2)∵第三边的长为奇数, ∴第三边的长为9cm, ∴三角形的周长为19cm.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列出有关x的取值范围.
14.(1)1;(2)AD⊥CE,见解析
【分析】(1)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E=AB=2,BD=BC=3,再利用线段的和差可得答案;
(2)先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邻补角互补求解∠ABD=∠EBC=90°,CD,从而可得
CEBC90,再证明
DEGD90,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解:(1) ∵△ABD≌△EBC,AB=2,BC=3, ∴BE=AB=2,BD=BC=3, ∵点E在BD上, ∴DE=BD-BE=3-2=1;
数学试题 第18页(共32页)
(2)AD与CE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为AD⊥CE. 理由如下:如图,延长CE交AD于G,
∵点A,B,C在同一直线上,且△ABD≌△EBC, ∴∠ABD=∠EBC=90°,CD, ∴
CEBC90,
DEGCEB,
∴
DEGD90,
DGE90,
∴AD⊥CE.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垂直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应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15.(1)∠E=45°; (2)见解析
【分析】(1)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ACD,即可求出∠ECD,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E即可;
(2)利用角平分线定义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ECA=∠B+∠E,再次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1)解:∵∠B=30°,∠BAC=120°, ∴∠ACD=∠B+∠BAC=150°,
数学试题 第19页(共32页) ∵CE平分∠ACD, ∴∠ECD=12∠ACD=75°, ∴∠E=∠ECD-∠B=45°; (2)证明:∵CE平分∠ACD, ∴∠ECD=∠ECA, ∵∠ECD=∠B+∠E, ∴∠ECA=∠B+∠E, ∴∠BAC=∠E+∠ECA=∠E+∠B+∠E=∠B+2∠E.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性质,角平分线定义的应用,注意: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16.(1)详见解析 (2)详见解析 (3)详见解析 【分析】(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作出对称轴即可; (2)根据要求画出图形即可; (3)根据要求画出图形即可. (1)如图①中,直线m即为所求; (2)如图②中,图形即为所求; 数学试题 第20页(共32页)
………… ………………○……○……… ……… ………内 ………外……… 此………………………○………卷○………………只………装……装装………………订…………○……○……………不…………订……密…订……………封…………○……○…………… ………………线…线………………………○………○……………………… …… ………………………………○○……………………… _……__…线__线…__……__……__……__……__……__…○__○…__……_…:……号…考……_……__…订_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装__装…_:……名……姓……_……__……__…○__○…__……__……__……_:……校……学…外 内… …… …… …… …… …… …○ …○……… ………………………(3)如图③中,图形即为所求.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7.(1)证明见解析 (2)8
【分析】(1)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CBDEF,再根据线段和差可得BCFE,然后根据AAS定理即可得证;
(2)先根据线段和差可得BECF8,从而可得BE4,再根据BCBEEC即可得. (1)证明:
AC∥DE,
∴ACBDEF,
BECF,
BECECFCE,即BCFE,
在
ABC和△DFE中,ADACBDEF,
BCFEABCDFEAAS.
(2)解:BF12,EC4, BECFBFEC8, BECF,
BE4,
数学试题 第21页(共32页)
BCBEEC448.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线段和差,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 四、(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8.(1)720 (2)C150,D110 (3)360
【分析】(1)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出FBEF180,
AABE180,DDEB180,CCBE180,全部相加即为六边形
ABCDEF的内角和;
(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ABE180,
CCBE180,DDEB180,DEBABE,再利用角之间的换算,则可计算出答案;
(3)利用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的性质即可. (1)∵AF∥BE∥CD, ∴
FBEF180,AABE180,DDEB180,CCBE180,
∴六边形ABCDEF的各内角和FACDDEFABC
FACDBEFDEBABECBE 1804
720;
(2)∵AF∥BE∥CD, ∴AABE180,CCBE180,DDEB180,
∴
ABE70,
∵ED∥AB, ∴DEBABE,
∴
C180CBE18010070150,
数学试题 第22页(共32页)
D180DEB180ABE18070110; (3)由于蚂蚁从A点出发沿A-B-C-D-E-F-A运动到A点停止, 即绕了多边形一周,转过的角度多边形为外角和, ∴蚂蚁一共转过了360.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多边形外角和定理,解题关键是灵活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角之间的换算. 19.(1)25574;(2)8 【分详】(1)由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度,设AD=x,则CD=8-x,由折叠可知DB=AD=x,在Rt△DCB中, CD2+BC2=DB2,列式计算求出x的值即可; (2)过点B作BH⊥BC交DF于点H,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DGC≌△HBG,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DC=BH,∠CBH=∠DCB,由平行线的判定得AC//BH及∠A=∠HBF,由折叠知∠A=∠F,得∠HBF=∠F,HB=HF.设CD=y,则AD=DF=8-y,HF=y,在Rt△DCG中, CD2+GC2=DG2,列式计算即可求出AD的长 【详解】解:(1)∵Rt△ABC中,∠C=90°,AC=8,BC=6, ∴AB=10. 设AD=x,则CD=8-x,由折叠可知DB=AD=x. 在Rt△DCB中, CD2+BC2=DB2,(8-x) 2+62=x2, 解得x=25254,AD的长为4; (2)过点B作BH⊥BC交DF于点H. 在△DGC与△HBG中, ∵∠DCB=∠HBG,∠DGC=∠BGH,CG=BG, 数学试题 第23页(共32页) ∴△DGC≌△HBG. ∴DC=BH,DG=GH,∠CBH=∠DCB, ∴ AC//BH. ∴∠A=∠HBF. 由折叠可知∠A=∠F, ∴∠HBF=∠F. ∴HB=HF. 设CD=y,则AD=DF=8-y,HF=y, ∴DG=112DH=2(8-y-y) =4-y, 在Rt△DCG中, CD2+GC2=DG2,y2+32=(4-y) 2, 解得y=78, ∴AD=8-y=57,即AD的长为5788.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是本题的关键. 20.(1)2 (2)见解析 【分析】(1)连接AE,可证△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进一步可得AE=CE,∠C=∠EAG=45°,根据已知条件,可得∠CEH=∠AEG,即可证明△CEH≌△AEG(ASA),从而求出AG; 数学试题 第24页(共32页)
………… ………………○……○……… ……… ………内 ………外……… 此………………………○………卷○………………只………装……装装………………订…………○……○……………不…………订……密…订……………封…………○……○…………… ………………线…线………………………○………○……………………… …… ………………………………○○……………………… _……__…线__线…__……__……__……__……__……__…○__○…__……_…:……号…考……_……__…订_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装__装…_:……名……姓……_……__……__…○__○…__……__……__……_:……校……学…外 内… …… …… …… …… …… …○ …○……… ………………………(2)作EI⊥AB于I,在BG上截取IJ=BI,连接EJ,可知EI是线段BJ的垂直平分线,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易证△ECH≌△EJG(AAS),可得CH=GJ,再证明△BFE≌△BIE(AAS),可得BF=BI,即可得证. (1)解:连接AE,如图所示:
∵∠B=45°,AB=AC, ∴∠B=∠C=45°,
∴∠CAB=180°-∠B-∠C=90°,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E为BC的中点,
∴AE=CE,AE⊥BC,∠CAE=∠BAE=45°, ∴∠C=∠BAE, ∵∠CAB+∠GEH=180°, ∴∠GEH=∠AEC=90°, ∴∠CEH=∠AEG, 在△CEH和△AEG中,
CBACAECE CEHAEG∴△CEH≌△AEG(ASA),
数学试题 第25页(共32页)
∴AG=CH=2;
(2)证明:作EI⊥AB于I,在BG上截取IJ=BI,连接EJ,如图所示:
则EI是线段BJ的垂直平分线, ∴EJ=BE, ∵E是BC的中点,
∴BE=EC, ∴EJ=EC,
∵∠GEH+∠BAC=180°,∠GAH+∠BAC=180°, ∴∠GEH=∠GAH, ∴∠JGE=∠CHE, ∵EJ=EB,AB=AC, ∴∠EJB=∠ABC=∠ACB, ∴∠EJG=∠ECH,
∴△ECH≌△EJG(AAS), ∴CH=JG,
∵AC=AB,点E是BC的中点, ∴AE⊥BC,又DE=AE, ∴BD=AB, ∴∠ABE=∠DBE,
数学试题 第26页(共32页)
∵EF⊥BD,EI⊥AB, ∴∠BIE=∠BFE=90°, ∵BE=BE,
∴△BFE≌△BIE(AAS), ∴BF=BI, ∴2BF+CH=BG.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涉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等,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21.(1)40(2)证明见解析(3)514 【分析】(1)先求出ACD80,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可得DCE40,然后根据ACEACDDCE即可得; (2)过点E作EMBF于点M,作ENAC于点N,先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EMEH,ENEH,从而可得EMEN,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判定即可得证;(3)过点E作EMBF于点M,作ENAC于点N,则EMEHEN,设EMEHENx,再根据SACESDCESACD21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x的值,从而可得EM的值,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 (1)解:ACB100, ACD180ACB80, EHBD,CEH50, DCE90CEH40, ACEACDDCE40. (2)证明:如图,过点E作EMBF于点M,作ENAC于点N, 数学试题 第27页(共32页) BE平分ABC,EMBF,EHBD, EMEH, 由(1)可知,ACEDCE40,即CE平分ACD, ENEH, EMEN, 又点E在CAF的内部, AE平分CAF. (3)解:如图,过点E作EMBF于点M,作ENAC于点N, 由(2)已得:EMEHEN, 设EMEHENx, SACD21, SACESDCE21, 12ACEN12CDEH21,即12xACCD21, 又ACCD14, x22122ACCD1143, 数学试题 第28页(共32页)
………… ………………○……○……… ……… ………内 ………外……… 此………………………○………卷○………………只………装……装装………………订…………○……○……………不…………订……密…订……………封…………○……○…………… ………………线…线………………………○………○……………………… …… ………………………………○○……………………… _……__…线__线…__……__……__……__……__……__…○__○…__……_…:……号…考……_……__…订_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装__装…_:……名……姓……_……__……__…○__○…__……__……__……_:……校……学…外 内… …… …… …… …… …… …○ …○……… ………………………EM3, AB8.5, ABE的面积为12ABEM15128.53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2.(1)t,(6﹣t); (2)2或4; (3)△CMQ不会变化,始终是60°,理由见解析 【分析】(1)根据点P、Q的速度都为1厘米/秒.得到BQ=t厘米,AP=t厘米,则BP=AB-AP=(6-t)厘米; (2)分当∠PQB=90°时和当∠BPQ=90°时,两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 (3)只需要证明△ABQ≌△CAP得到∠BAQ=∠ACP,则∠CMQ=∠ACP+∠CAM=∠BAQ+∠CAM=∠BAC=60°,即∠CMQ不会变化. (1)解:∵点P、Q的速度都为1厘米/秒. ∴BQ=t厘米,AP=t厘米, ∴BP=AB-AP=(6-t)厘米, 故答案为:t,(6﹣t); (2)解:由题意得:AP=BQ=t厘米,BP=AB-AP=(6-t)厘米, ①如图1,当∠PQB=90°时, ∵△ABC是等边三角形, ∴∠B=60°, ∴∠BPQ=30°, ∴PB=2BQ,得6﹣t=2t, 解得,t=2, 数学试题 第29页(共32页)
②如图2,当∠BPQ=90°时, ∵∠B=60°, ∴∠BQP=30°,
∴BQ=2BP,得t=2(6﹣t), 解得,t=4,
∴当第2秒或第4秒时,△PBQ为直角三角形; (3)解:∠CMQ不变,理由如下: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AC,∠ABC=∠CAB=60°, 在△ABQ与△CAP中,
ABCABCAP60, APBQt∴△ABQ≌△CAP(SAS), ∴∠BAQ=∠ACP,
∴∠CMQ=∠ACP+∠CAM=∠BAQ+∠CAM=∠BAC=60°, ∴∠CMQ不会变化.
数学试题 第30页(共32页)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等,熟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六、(本大题共12分) 3223.(1)5 (2)① t2;② a245 (3)存在,t52或7 【分析】(1)根据时间=路程÷速度计算即可 (2)①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即可 ②当CNAB,CMBM时,两个三角形全等,求出运动时间,可得结论 (3)分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 (1)解:点M的运动t=20÷4=5(s) (2)∵CD∥AB, ∴BDCB, ∴ B、C对应 ① 若点M、N的移动速度相同 ∴ BMCN 若△BAM≌△CMN 则ABCM 即:12=20-4t 解得:t=2 数学试题 第31页(共32页) ② 若点M、N的移动速度不同 则BMCN ∴当CNAB,CMBM时,两个三角形全等 ∴ 运动时间t=10÷4=52 ∴a=12÷2.5=245 (3)① 若点M、N的移动速度不同,则BMCM 由BMCM求得时间t=52, 此时BP=12-592×3=2 CN=592·a=2 解得:a=95 ∴当t=52时,△PBM≌△NCM(此时点N的速度为95) ②若点M、N的移动速度相同,则CNMB ∴只要PBMC,两个三角形全等 a4,123t204t或204t3(t4) 解得:t8(舍去)或t327 综上:t=52或t327 【点睛】本题属于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抓住点B始终与点C对应,由点M与点N速度相同和不相同分类求解是解题关键.
数学试题 第32页(共32页)
………… ………………○……○……… ……… ………内 ………外……… 此………………………○………卷○………………只………装……装装………………订…………○……○……………不…………订……密…订……………封…………○……○…………… ………………线…线………………………○………○………………………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