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2022-07-30
来源:乌哈旅游
普教研览 MODERN EDUCATI现代教育科学 ON SCIENCE 2009年第5期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杨远芳 (天津市第四十五中学,天津300181) 摘要:2006年秋季,天津市高中年级开始了人教版新教材化学必修1、2模块的教学。在新课程的教学,教 师的困惑和问题主要有:学时管理的落实;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体例的变化;转变教学方式等六大问题。针对以上 问题,提出了四点对策和建议,一是准确理解高中化学必修模块的功能定位与教学目标;二是全面理解教材结构, 准确把握必修模块的教学要求;三是深入研究教材中知识呈现主线,合理重组教学内容;四是以科学探究作为突 破口,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新教材:化学;必修模块;高中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5-0059-03 2006年秋季,天津市高中年级开始了新课程教学,从 四是尽管普遍认同了新课程的理念,暑假期间高一年 高一开始进行人教版新教材化学必修1模块的教学,一年 级的老师全部接受了新课程的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但在 的时间完成了化学必修1和必修2。几年来通过新课程的教 实际教学中仍然欠缺所需要的教学技能。 学实践,教师产生了一些困惑,提出一些新问题,如何解 五是新课程改革要求师生要转变教学方式,提倡学生 决这些问题,就成为新教材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和动手操作 能力等。这些新的教学思想在教材的设计中已经有所体现, 一、教师的困惑和问题 但过于理想化,条件不具备。如:教材中的“科学探究” 一是学时管理没有落实。 饫津市普通高中课程设置 栏目,增加了实验内容,但学校的化学实验室有限,实验 指导方案》的学时管理要求:“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 室的资金有限,实验员老师的负担加重,学生不可能都到 段10周,每个学习模块通常为36学时,可在一个学段内 实验室上课,实验基本上由教师在普通教室演示,形成 完成”,这一要求没有得到落实,大多数学校周学时为3—4 “公开课上进行科学探究,日常课上依旧接受学习”、“展 学时,每个模块用了一学期,必修1、必修2用了一学年。 示课上做模做样搞改革,展示课后循规蹈矩走应试”。 例如: 六是能与新教材配套的教辅资料不少,但大多是旧教 材的翻版。真正水平高的资料却很少,知识重点的把握、 学年 时间 学习内容 学时 周课时 学分 材料的取舍不能令人满意。教师平时教学任务重,备课时 上学期 必修1 72 4 2 间紧,没有更多精力和条件寻找资料和编写练习题,使留 高一 下学期 必修2 72 4 2 作业成为难事,复习巩固、及时反馈更谈不上,学习质量 不能保证。 二是化学新教材编排的体例有很大变化,知识呈现方 式和顺序变了,知识内容的教学目标要求变了,许多教师 二、对策和建议 感到不适应。 (一)准确理解高中化学必修模块的功能定位与教学目 三是新教材的知识面比较宽,化学必修1、必修2几乎 标 涉及了f日教材从高一到高三的所有知识,但比旧教材浅。 高中化学新课程分为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 在高考要求不明晰的情况下,老师在教学时唯恐讲浅了学 其中必修模块是选修模块的基础,选修模块是在必修模块 生不能适应高考,但讲深了课时就不够,学习内容与学习 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与深化。从内容上看,必修模块几乎包 时间之间存在很大矛盾,教师不知道课改后的高考如何应 括了以往高中化学三年所涉及的所有内容,但由于必修模 对,感到茫然、困惑。 块中具体的知识点作了精简,教学要求作了调整,大多数 收稿日期:2009—06—30 作者简介:杨远芳(1962一),女,天津市第四十五中学,大学本科,理学学士,化学特级教师。 59 只是形成一般的概念,了解基本的研究方法,相关内容在 复出现,反复应用,在必修模块全部结束后,才提高到期 选修模块中都将进一步深化。 望的高度。 (二)全面理解教材结构,准确把握必修模块的教学要 再把握教学要求时,还要正确处理教学与考试的关系, 求 有些内容是必教必考的,而有些内容可以只教不考或者选 从课程设计来看,必修模块的目的是促进全体高中学 教选考,有些则选教不考。根据教学需要而增补的内容一 生形成最基本的科学素养,是所有的高中生人人都要学的 般不作为学分认定的内容。例如:教材中的“资料卡片” 化学,因此必须强调其基础性;从必修模块的编排体系来 “科学视野”和“科学史话”三个栏目的内容是教学上很好 看,不再从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为出发点, 的素材,但可不作为学分认定内容。 采用推理、演绎的方法学习化学,而改为以物质分类的思 (三)深入研究教材中知识呈现主线,合理重组教学内 想来整合教学内容,通过提供实验事实、科学史话等感性 容 材料,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获得化学知识。因此,同样 教材采用了专题式的模快内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知 的知识内容,在新、旧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 识的内在逻辑关系。例如化学必修1中的第三章的“金属 教学要求也不相同。例如:教学中,首先应该保证所有的 及其化合物”,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本章教材按照新 学生掌握好最基本的东西。在此基础上,为了便于学生对 课标要求,隐去了周期和主族这条过去最熟悉的线索,将 知识的理解和后续知识的学习,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 整个金属作为研究对象,按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 对教学内容进行增补,但不要任意添加。增补的前提是有 横向分类,横向比较,了解通性,突出特性。这样的集中 利于教学、不增加学生负担。例如: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 介绍,有其明显特点,但大量的信息同时出现在学生面前, 二章“离子反应”一节,可做如下要求。 又缺乏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基础,学生容易感到知识凌乱, 教学要求 把握不住规律,造成“背化学”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在 教学中要深人研究教材的编排主线,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 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地重组教学内容。教材第三章是 ①电解质的概念;能够正确书写强酸、 以钠、铝、铁、铜四种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为知识主线, 强碱和可溶性盐的电离方程式 在“金属与水的反应”中,重点介绍的是钠与水和铁与水 ②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强酸、强碱、盐 两个反应,在教学中建议增加铝与水反应,从学生已有的 之间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金属与酸或 “金属活动顺序”知识出发,充分利用“金属的活动性不 基本要求 盐溶液的置换类型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同,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这条主线,使基础知识规 (全体学生应在本节学 (限于初中学过的方程式) 习时掌握) ③离子方程式代表的是同一类的反应, 律清晰。 并能举例。如看到H++OH一=HzO,知道 在新课程中,教材仅仅是学习的一个范例和文本,教 其代表的是强酸、强碱之问的反应 师要破除“教教材”的传统观念,教学中如何选取知识, 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溶液中离 知识如何呈现,都要靠教师进行二次创造,根据课程标准 子能否大量共存 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重新整合教学资源,灵活处理教材。 ⑤cr、S0越'、c0 的检验方法 如钠的物理性质可以在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引导学生 观察现象,分析归纳。 (四)以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弹性要求 ①探究离子反应的实质 改变学生过于依靠接受式学习的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 (有条件的学生可在本 ②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的重点任务之一。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探究情景,让学生 节增补) 发现问题,作出猜想与假设,并通过实验、调查、查阅文 发展要求 涉及醋酸、氨水等弱电解质以及HCO; 献等方式搜集与处理信息,对猜想与假设进行论证,最后 (全体学生可在化学必 等酸式盐与碱的反应的较为复杂的离子 通过表达与交流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在这 修2结束时掌握) 方程式 一过程中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 不宜拓展 ①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弱电解 得情感体验。 (留待选修学习) 质的电离及相关知识 1.联系生活实际取材,设计探究实验方案。在必修1 ②涉及过量、不足量等关系的离子反应 第三章“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教材有“金属与酸和 水的反应”,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两个知识点,选 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是螺旋上升的, 取月饼包装里的小袋黑色粉末和“管道通”中小袋灰色粉 不是在知识首次出现时就要求学生一下子全部达到目的。 末,这些来自生活的素材,根据学生已掌握的金属与水、 新课要求与模块学习结束时的要求应该有所不同。像物质 与酸反应的知识,让他们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月饼包装里的 的量、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这些重要的化学知识,在 小袋黑色粉末和“管道通”中小袋灰色粉末分别是哪种金 前两章有了初步印象后,在后续所有单元学习中,必须反 属粉末?方案和结论如下: 60 探究方案 黑色粉末 灰色粉末 课前准备好过滤器,并将实验Ba(OH):溶液滴加稀H_SO 拍 与冷水 不反应 不反应 成实验视频,有助于现象的观察,使学生讨论的时间更充 裕。 加热 不反应 有气泡 本节课以实验为基础,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探究离 与盐酸 有气泡,浅绿色溶液 有气泡 子反应的实质,用一系列实验揭示溶液中电解质所起的反 磁铁 吸引 应是离子反应,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课堂气氛热烈, 与NaOH溶液 有气泡 教学效果非常好。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学 结论 Fe粉 铝粉 习的唯一方式。学习任务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类多样化、个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被激发,体验了 性化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在校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和空间 科学探究的喜悦,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比能力,分 里。要掌握几千年来人类文化的精髓,只用一种学习方式 析能力,学习了实验研究的方法,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是不可想象的。接受学习、探究学习等都是学生常用的学 (2)选择核心内容进行探究。在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 习方式,并没有绝对的优与劣,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 “离子反应”一课,为使学生认识离子反应的实质,利用实 一,就是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多种学 验探究的方法,学生通过向CuSO 溶液中滴加BaC1:溶液, 习方式(包括接受式)来积极、主动、高效地获取知识。 过滤后得蓝色溶液,分析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问:Cu2+ 新课程的实施中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 是否参加了反应?若在蓝色滤液中再加入NaOH溶液,过 探讨,提出解决的策略,面对新课程试验的客观存在,深 滤得无色溶液,再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学生自己得出正确 感机遇与挑战的并存,更激励着我们探索的勇气和对收获 结论并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的憧憬。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探究离子浓度的变化与溶液导电 性,揭示离子反应的实质。向0.01mol/LBa(OH).z溶液中加几 参考文献: 滴酚酞,再逐滴加入0.2mol/LH ̄O 溶液,观察溶液中现 [1】广州市高中化学新课程试验教学指导意见[J],试教通 象、小灯泡和电流表指针的变化,通过分析小灯泡由亮一 讯。2005.8. 暗一熄灭一亮几个阶段变化的原因,学生对稀H_SO 与Ba 【2】王敏勤.高中新课改:一线教师的困惑与建议【J],天津 (OH 溶液的反应有了新的认识,讨论得出离子浓度的变化 教研,2007.2. 与溶液导电性关系,揭示出离子反应的实质。为节省时问, 责任编辑:曙光 (上接58页)个性的差异,制定不同的作业制度等等。通 态度产生很大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家长成为影响学 过这些教学制度的创新,使得教师由原来被动的应付上级 校课程与教学的最直接的力量。 检查而变成积极主动地构建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堂。 家庭对孩子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许 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真正回归到 多家长也比较重视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有时候知道 生活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制度上保证并 重要,做起来次要,关键时候不要。因此必须建立综合实践活 激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课当中来,提高 动课与家庭教育之间的有效合作关系,特别是加强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堂质量,营造学习氛围,实现教师工 活动课课程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可开展呼唤建立家校 作由被动到创新的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的 合作制度。 个性彰显。 3.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家庭教育制度保障。树立终身 参考文献: 学习的教育理念,建立学习型社会,将会给未来的教育事 【1]孙苏奎.孔子的综合实践教学思想及其启示【J】.中国科 业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有利的 教创新旬刊.2007,(26). 外部支持环境,需要改变过去以学校为“轴心”的主体框 [2]左全华.对研究性学习实施的理性思考【J].湖南科技学 架,建立一种由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平等参与,协调发 院学报.2005,(7) 展的和谐关系。 【3】李继星.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论纲[J].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 理论与实践.2005,(2). 中指出:“吸收社会各方参与决策是改进教育系统的主要目 [4]参见田慧生等.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价值取向【J】.人民教 标之一,也可能是一个重要手段……应该创造,才能使地 育.2006,(2). 方一级的教师、家长与公众之间更好地合作。”研究表明。 责任编辑曙光 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动机和学习的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