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框架箱涵施工方案

框架箱涵施工方案

2022-02-16 来源:乌哈旅游


框架箱涵施工方案

待防护桩和冠梁混凝土养护完成后进行基坑的大开挖,开挖方式从一端向另一端推进,挖到防护桩位置后随挖随完成横向支撑梁的施工。现场多余土方全部外运至渣土排放场。回填土方堆放在远离基坑外侧6米以外的存土区堆放(存土区域必须设置在铁路红线以外且距桥墩不少于30m)。基坑外侧不少于2.0m设置截水沟及挡水堰,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坑底四周设置集水沟。

1、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前由技术人员依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放线,并确认开挖范围内无电缆或其它设施后方可进行开挖工作。基坑使用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土至指定地点存放。基坑顶部无静荷载。根据现场土质实际情况开挖时设置1:1的坡度。

基坑四周用土堆成30cm高土坝,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冲刷坑壁,基坑底设置集水坑。基坑开挖成型后,周围外设置围栏。同时在基坑周边以及施工临时便道设置警示标志。

基坑开挖及进行基础施工过程中,运土自卸汽车必须按既定的马道行走,基坑其他方向10米范围不许任何机动车辆通过,防止动荷载引起坑壁塌方。提前48小时通知监理单位进行隐蔽工程检查。

2、框架主体施工

概述:主体施工首先绑扎底板以及伸入底板的墙体竖向钢筋,绑扎完成安装周围模板并测量钢筋顶面标高,控制底板顶高程以及底板保护层厚度。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养护一定时间等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可以承受排架以及杆件模板的重量后,进行墙体分布钢筋、墙体模板、洞内排架及顶板模板施工,绑扎顶板钢筋安装桥体端头以及两侧外墙模板,完成后请相关单位进行隐蔽工程项目检查,符合要求后浇筑墙身、顶板混凝土,混凝土浇筑之前要进行标高以及桥体中心线测量与桥对比。

主体施工主要包括: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 2.1钢筋工程:

1)本工程钢筋产品,所有施工用料必须有生产合格证或检验报告单,钢筋试验取样以60t为一批任意抽取三根,各截取一组试样,每组3个试件,其中一根做冷弯试验,一根做拉力试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延伸率),一根试件用作可焊性

试验。对一次不足60吨的钢筋进场也将作为一个批次抽取3根进行相应试验。试验合格方可使用,钢筋加工、焊接、绑扎应严格按照设计及验收规范进行。对焊电源电压必须稳定,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钢筋加工须做成型平台,平台用20mm厚钢板加工制成,钢筋型号较多,对不同编号的各类钢筋做好成型模型,钢筋加工的技术人员、质量检查人员必须亲自对样板筋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料,并作好钢筋加工过程中的抽检工作。

3)全部的钢筋加工要有清单,技术应会同有经验的钢筋工共同核实,钢筋下料交底,尽力做到合理用料。

4)钢筋的绑扎要满足结构尺寸及保护层的要求;因钢筋的型号较多,绑扎时要有顺序的进行;为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绑扎时顶、底板必须弹线加设通长钢筋支架,按照设计的钢筋排架间距做好定型的槽口间距板,采用梅花式绑扎。

5)钢筋骨架应绑扎结实,并有足够的刚度,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应发生任何松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钢筋的交叉点处,应用直径0.7~2mm的铁丝,按逐点改变方向(8字形分布)交错扎结,或按双对角线(十字形)方式扎结牢固。

②箍筋弯角应与主筋围紧。

③钢筋骨架经绑扎安装就位后,应妥加保护,不得在其上行走和递送材料。 ④钢筋接头应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不得超过钢筋(指受力钢筋)截面总面积的50%,相邻两接头相距不得小于35d或50cm。

8)钢筋绑扎的允许偏差:主筋位置±7.5mm,箍筋位置±15mm,钢筋保护层厚度±5mm。

9)钢筋绑扎完毕自检资料齐全后,报监理单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经签证后方允许下道工序施工。

2.2模板工程:

概述:配合混凝土浇筑分两次支模:底板部分和边墙及顶板部分。模板采用90×150cm钢模板或竹胶板,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滑度;支撑槽钢支撑,此支撑刚性好,有利于控制模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顶板支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配合方木,做成满堂红体系。

1)为保证桥体位置正确,保证模板的稳固,为防止涨模,特要求做到: 模板放线准确无误,模板拼装平整、牢固,符合评定检验标准;各种连接件要

牢固可靠,并与模板接触紧密;加固支撑要在受力大的地方,支撑的基础要坚实;并在混凝土浇筑时,要有专人仔细看守模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为保证桥体的外观质量,采用定作大块钢模板,长1.5m宽0.9m。模板按设计文件尺寸提前配模,并刷模板漆,按技术要求支好立带、横带(采用槽钢),并用Φ16mm水平拉筋(对应墙体拉筋位置安装直径为20mm与墙体厚度一致的钢筋顶棍)支牢固,保证框架桥的外形尺寸、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钢模安装要整齐、统一。

3)桥内排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按设计标准支牢,保证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排架间距顺桥体中线方向采用0.9m间距,垂直于桥体中心线方向采用0.9m间距,竖向采用1.2m一道横杆,以增加杆件的稳定性和整体性。排架斜撑全桥采用45°剪刀撑,平均每4m长度设置一道剪刀撑,垂直于桥体中心线方向每3-4m设置一排剪刀支撑。经检算脚手架杆件的承载力符合要求,实际施工中增加剪刀支撑,更增加了脚手架的强度以及其整体性。

3)防止墙体模板涨模,采取措施如下:

①技术人员放线要准确无误,模板拼装要平整,符合质量验收评定的标准; ②各种联结件要牢固可靠;

③各加固支撑联结件与模板之间接触紧密;

④混凝土浇筑前技术人员会同施工人员仔细检查模板尺寸和位置是不是准确,支撑是不是牢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⑤加固体系采用内顶外箍的立体加固方法,将模板外侧龙骨在横向和纵向连接成整体并支撑在其外侧的满堂红支架上。

8)根据碗扣式脚手架使用说明书及建筑施工手册(第二版,1993年),当纵向、横向间距小于0.9m,水平连接杆间距为1.2m时,单根柱承受的安全荷载为30KN。

9)考虑到刚度、稳定性,在每孔桥体两壁模板施工时同时设置剪刀撑加固;加固和支撑要在受力大的地方,支撑的基础要坚实牢固,必要时设置扫地横杆,用来控制模板的平整度、垂直度;在每个单体桥顺桥向每隔5m设置一道剪刀撑,第一道剪刀撑距墙端为5.0m的位置。

2.3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检查预埋位置是否正确,安装是否牢固,数量是否齐全。 2)桥体混凝土分两次浇筑,即先浇筑框架底板混凝土,当其强度达到适宜强度后,再绑扎上部钢筋,浇筑相应部分的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前仔细检查预埋件位置

和数量,保证位置正确、数量齐全。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预埋件若有移动应及时进行校正。浇筑过程采用倾斜分层式,倾斜分层式的垂直高度为0.25-0.35m,斜面长度为3.5-4.0m;同一次混凝土要求连续浇筑,中间不许停顿。在浇筑过程中,预埋件若有移动及时进行校正。每阶段施工的混凝土接缝处必须凿毛,清洗干净,先浇筑一层纯水砂浆再浇筑混凝土。

3)混凝土浇筑边墙及顶板时配备泵送车、混凝土运输车及足够的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器振捣时按梅花型布置,棒距不大于1.25倍的作业半径,并插入下层10-15cm。振动器在每一位置上的振动延续时间,应保证混凝土获得足够的密实度(以混凝土不再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开始泛浆为度),但也应防止振动过量。在钢筋很密无法使用振动器时,可采用人工捣固密实。

4)施工缝的留置原则:尽可能留置在受剪力较小的部位,留置部位应便于施工。

施工缝处理方法:应先凿除施工缝面上的水泥砂浆浮膜和表面上松动的石子或松弱混凝土层,并以压力水冲洗干净,使之充分湿润,不存积水。浇筑前在施工缝表面上先铺一层厚度约15mm并与混凝土灰砂比相同而水灰比略小的水泥砂浆,或铺一层厚约30cm的混凝土(按新浇筑混凝土配合比减少10%的粗骨料计)后,再接灌新层混凝土。施工接缝处的新层混凝土应加强振捣,使新旧层混凝土紧密结合。

5)混凝土浇筑完后,外露的混凝土表面要摸平压光。

6)混凝土浇筑时严格控制坍落度,本工程要求混凝土搅拌站严格控制水灰比、混凝土的和易性、水泥的品种以及粉煤灰的种类,要求搅拌站将坍落度严格控制,到现场浇筑混凝土时坍落度在160mm-200mm范围内,超出此范围的混凝土坚决不能进行灌注,并在其数量单上签字说明退货。

7)混凝土因收缩而开裂,选择集料级配时,要求混凝土有最大的密实度,并严格控制用水量和水泥用量。施工中应充分捣固,除用振捣器外,在角隅处及钢筋较密集的位置需要用插钎捣实,要精心养护,及时浇水,并做到晚拆模。

为有效控制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化热而引起的内外温差,防止温差过大而导致混凝土裂缝,施工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为防止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应在水泥中掺入适量的抗裂防水剂,使得混凝土在硬化的初期和中期生成大量具有微膨胀性的微晶体,在混凝土结构内部建立预压应力,抵消混凝土硬化后期的收缩力,改善混凝土的内部微观结构,降低空隙率,

增加混凝土的密室度,达到抗裂、防渗的目的,并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②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保持在10℃以上; ③控制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控制在5℃以上; ④分层浇筑,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初凝时间。 2.4模板的拆除: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由专人负责试块的制作,并放置现场一组与主体同条件下养护,以确定具体拆模时间。模板的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到达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进行,其拆除顺序与支立顺序相反。

4、防水施工方案:

①防水层施工准备,施工前对基层面进行验收,基层面应平整、均匀一致,其平整度用1m直尺检查空隙只允许平缓过度,且不大于3mm。基面做到结实干燥清洁平整,无尖锐异物。平面和一面交接处应做成均匀一致的光滑圆角,圆弧半径不小于50mm。涂刷基层处理剂涂刷前要求基层应干燥。

②备好防水卷材、基层处理剂等工具。基层表面不得有水,严禁雨中施工。防水层铺设施工环境温度不宜低于20℃。涂刷高聚物改性沥青基层处理剂,用量每平米不少于0.4kg,用长柄滚刷进行涂刷,要求涂刷均匀,不漏底面,不堆积待处理剂达到干燥(不粘手为准)方可施工防水卷材的纵横向搭接不小于100mm,在已涂刷的处理基层处理剂并干燥的基层表面,留出搭接尺寸,将铺贴卷材的基准线弹好,按线进行卷材的铺设。卷材铺设采用多台喷灯同时烘烤。为保证卷材与基层的粘结,卷材热熔铺贴过程中应铺贴边滚压排气粘合,滚压工具采用1.0m长的钢辊。重约15~20kg。卷材搭接处的上层和下层卷材应完全热熔粘合,以保证搭接处粘贴牢固,搭接处有自然溢出的热熔沥青为标准。

③保护层施工防水层铺贴完成后即可开始浇筑保护层。保护层采用C40细石纤维混凝土浇筑,浇筑时施工用具材料要轻吊轻放严禁损坏已铺好的防水层。保护层表面应平整、流水畅通。保护层材料应符合《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