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说明文习作教学反思

说明文习作教学反思

2020-02-05 来源:乌哈旅游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说明文习作教学反思

曾经读过管建刚老师关于作文讲评的一篇文章,这位研究作文教学的高手这样看待作文讲评。他说,作文教学必须重视 作后讲评 。 讲评 ,不只是将学生的作文讲一讲,评一评;更在于,批改时,发现学生作文表达的精彩之处,由此引出一个训练点,由个别至全体;或发现学生表达上存在的一个普遍缺陷,由此引出一个训练点,由缺点而练成优点。这种训练,即 先学后教 , 以学定教 。

管建刚老师这番话说得十分实在,也让这学期想在作文讲评课上下些功夫的我找到了方法。有些时候,在自己找不到路的时候,走别人走过的路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确定自己要走的路。管建刚老师认为,要想上好作文讲评课,第一步就是认真研究、琢磨学生的作文,了解学生现有的、真切的作文水平,知道学生作文的最近发展区域在哪里,在学生的作文里,有没有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没有有创意的表达;然后,在作文讲评课上欣赏同学的佳句,以部分带整体,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同时,从学生作文中引出一个训练点,让学生现场进行练习。

这次孩子们写的是一篇说明文,我已在上周进行过相关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指导。接过课代表交上来的作文草稿,明显没有以前几篇记叙文那么厚重。果然,翻开几篇,最多的用了两页稿纸,还有部分孩子勉勉强强写了一页整,心里先就有几分失望,上周的作前指导是很下功夫的。大致浏览了一遍,好的方面就是孩子们的作文还是很有条理的,知道分段从几个方面介绍物品,还有的采用了自述的方式,在语言风格上也有差别,科学性比较强的显然是依赖了自己提前搜集的

1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资料。但还是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孩子们在介绍物品的每一个方面时,语言太口语化,基本就是大白话,至于从课本上学到的说明方法,更是不知道在何处运用。所以,这节讲评课的重点要放在如何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物品写具体上。

作文讲评课在我的预设中进行着。由于在交流中的启发占用了不少时间,当修改例文时,一节课已将要结束,让孩子在课堂上好好地修改这篇作文已不可能,只好留到课下再修改。

讲评课结束后,我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语言不够简洁,提到某一个问题时会不自觉地发挥,导致课堂任务无法高效完成。这节课,如果不给学生留出修改的时间,指望他们课下再去认真修改,几乎不大可能。同时,还有一个值得我深思的问题,就是关于不同类型的作文如何表达的问题。平时我一直鼓励孩子们多读书,家长也非常支持,。记得一个语文专家说过,孩子读经典好书,它的含金量相当于一百,哪怕孩子吸收八分,就有八十分,而读一些小学生作文选之类的书籍,含金量只有六十,哪怕全部吸收,也只有六十分。可是,当这一类型的作文出现时,如果孩子很少接触,就会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又想到昨天孩子完成的关于从一种事物中悟出一个道理的小练笔,一部分孩子不知从何入手,一部分孩子语言贫乏,空泛的几句话后便是口号性的结尾。说到底,还是跟孩子的阅读量、跟孩子的语言积淀有问题。

今后的工作,除了在每篇作文的讲评技巧上下功夫外,如何指导孩子读书、积累语言也是一个重点。

篇二:说明文习作教学反思

2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习作教学任务是:在阅读了四篇说明文之后,让学生也来练习写一写说明文,内容是介绍一种物品,可以是蔬菜、水果,也可以是玩具、文具或电器。旨在鼓励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及时运用到习作中去,使学生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

我提前了几天布置学生选择好物品,并通过观察、参观、访问、阅读说明书、查找资料等方式,尽可能多地掌握这种物品的有关资料。课堂上,首先我根据学生所选物品的情况,将学生分成小组,如介绍蔬菜的为一组,介绍水果的为一组,介绍玩具的为一组,介绍文具的为一组,介绍电器的为一组。然后,为每个小组提供一篇相关的例文,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明确应从哪些方面进行介绍。学生比较容易知道了,介绍蔬菜、水果,应重点介绍形状、颜色、味道,还可以介绍种类、产地、产量、营养价值等方面的情况;介绍玩具、文具、电器,应重点介绍形状、特点、构造、用途以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等。接下来,我对说明的顺序和说明方法进行了恰当的指导。结合学过的课文《鲸》《松鼠》《新型玻璃》等文章,了解并列式、总分式结构的特点,特别是鼓励学生大胆运用一些学过的说明方法,如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然后,就是动笔习作、自我修改和同桌互改,最后是修改定稿。

这次习作教学,我觉得成功之处有:一是巧用例文,为学生掌握写作方法铺路搭桥。例文的运用应当要慎重,运用不好,可能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但这里主要是学习写作方法,如表达顺序、说明方法等。

3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二、是自我改评有实效。学生完成初稿后,我要求学生先进行自我修改和评价,练习在原文上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并针对我给出的评价方法写眉批和尾批。眉批主要这样写:先画记出运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再在旁边写上:用的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尾批这样写:从___等几个方面介绍___,运用了____的说明方法。语言____,结构____。不足之处是:_____。 这样做能够巩固写说明文的方法,还能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但问题还很多:一是资料的运用出现了偏差。我在教学前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看使用说明书等,结果有的学生就大量照搬了这些资料中的文字材料。可以这样改进:建议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物品,最好不需要查资料;要查资料也可以,但要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习作时最好不要看资料。二是介绍蔬菜、水果,应重点介绍形状、颜色、味道,还可以介绍种类、产地、产量、营养价值等方面的情况;介绍玩具、文具、电器,应重点介绍形状、特点、构造、用途以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等,但没有抓住主要特征写具体。

三、说明的顺序和说明方法的指导还不到位。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去记录生活,引导学生把写作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写实实在在的事情,写想表达的感受,给学生展示的舞台,在展示中鼓励优秀学生,带动暂时有困难的学生。还要辅导学生捕捉生活的细节,积累写作题材,在写好作文的同时,要把作文修改初稿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有意选取某个学生一篇有代表性的习作,在班中朗读,讨论分析,共同提高写作能力。

篇三:说明文习作教学反思

4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五年级第三组的说明文习作课,课时安排具体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 抓住物品某一方面突出的特点,运用说明方法准确清楚地介绍清楚 ,第二课时则是从谋篇布局的角度出发,开拓学生介绍物品多方面特点的思维,以及如何安排这些特点的写作顺序。本课时,意在从段落出发,让学生领悟物品具体的某个特点的写作,推广开来那么他们再写其他方面的特点就会有章可循了,起到一个举一反三的作用。

要完成第一课时的目标,我觉得应该是让学生首先对各种说明方法的独特作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虽然这在课堂上会涉及,可真正运用到习作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那么在本课的教学环节中,就有体会说明方法对强化物品特点介绍的内容,可在实际操作中,因感时间的压力而对着草草了事。只追求让学生知道用了何种说明方法,却放飞让学生具体谈谈感悟到的说明方法好处的机会。感受不到说明方法的好处以及如何使用来达到介绍的目的,他们就不懂得有意去运用。这或许是接下来小练笔时候,学生难以运用到其中的说明方法进行特点介绍的原因吧。

此外,本习作课上要体现一个学生学会局部特点描写的目标。在预设环节中有学生的集体评价,有学生的自评以及修改后习作的展示。我觉得这三个步骤是相辅相成的,由于集体评价的环节学生发现问题,预留修改的时间都过于仓促,也忽略了让他们进行一个思想碰撞的必要性,导致他们无法明白自己文章长处以及不足在什么地方。这样就很难从身边实际习作例子中获得修改的启发,然后就产生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自评也因此失去了应有的自我发现的程度。

篇四:说明文习作教学反思

5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实用,其文大多比较质朴平实,有的学生会觉得平淡无奇;不少教师讲起文学作品来劲头十足,一教说明文则有气无力,有的还公然对学生说:说明文没什么好多讲,你们自己看一看算了 。如果 主导 者就抱着这样的态度,说明文教学中出现 低气压 、学生没劲头的现象自然就不足为怪了 。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实践证明,只要教师能努力激 发学生对说明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转向主动,从 勉为 变成 乐为 ,从而提高说明文教学效率 。

一、引导学生在获得科学真知中得乐趣

文艺作品,能以其生动的形象和真切的情感打动人;议论文,能以其深刻的哲理和强大的逻辑力量折服人,那么,在这两方面都没有长处的说明文,是不是没有任何吸引人的地方了呢?事实并非如此,说明文最大的魅力,在于它那科学的真知对人的吸引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当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一种新 知的时候,他们便会体验到一种愉悦感和自豪感,教师在说明文的教学活动中,倘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努力强化科学真知的吸引力,积极诱导、扶植学生的这种愿望,借助有效的专门方法,让学生得以实现他们的愿望, 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得到激发。中学课本所选的说明文,几乎篇篇都是精品,文中蕴含的具有吸引力的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强化和激发。

记得我在导入新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时候,首先给学生做了这样一个演示:往透明的各自盛有石灰水和稀盐酸溶液的玻璃杯里

66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请大家观看。一会儿,学生发现一个杯子里的溶液变红了 ,而另一个变蓝了,同学们的兴趣骤然大增。我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这里面所隐藏的秘密,如果你认真看一下新课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会明白其中的奥妙了。现在请同学们 仔细阅读这篇课文,看谁能最快地在课文中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下,同学们的兴趣上来了,又是翻书,又是作标记,连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也都沉浸在研究和思考的海洋里。

二.点拨学生在扩展欣赏视野中品美趣

文似观山不宜平 , 文以曲为贵 ,常被看作做文章的 奥秘 ,古今中外,无不如是,只是 曲 的方式不同罢了:小说常以曲折多变的情节吸引读者,散文多以情感起伏的波澜激起共鸣,戏剧每靠峰峦叠起 的矛盾冲突抓住观众的心,倘或一望见底,就会被斥为 用淡水写的文章 。然而说明文则大多以平直见长, 如《中国石拱桥》,如拉家常地介绍包涵高 深道理的石拱桥。然而,学习和研究这样的作品,我们的学生却往往提不起精神,鼓不起劲头。美,从内容和形式统一的角度去看,一方面,应具有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内容(即 真 和 善 ); 另一方面,又应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形式。平直质朴的说明文,是与其 实用 这个目的相适应的,它也有自己 美学价值。 现代美学还认为, 审美感受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它带有浓厚的情感因素。 这种情感是 人对客观现 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 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为学生做好这方面的 情感铺垫 启发 学生理解说明文形式与目的间的啮合性,品味平直简洁的说明方法中隐含的和艺术性,从而产生新的审美情趣 。

77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三.组织学生在参与图表教学中出新趣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知识习得的过程中,耳眼并用要比单一感官参与的效果好得多,如果加上手 的参与,效果更会呈几何级数增长,这是心理互补因素的作用。美国缅因州的一个实验机构对此所作的研究表明,在教学中如果适时地配以编制图表、做图示等方法,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分析内容较 深、结构复杂的文章,如果利用捕捉要点、梳理层次、编写概要和制作图表的方法,其学习效率也会成倍提高 。这是它的视觉形象带来的新趣。运用图表作为辅助手段进行教学,并不是陌生的手段,但它对于说明文来说,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首先,说明文的内容与实物联系的直观性和结构的有序性,为图示法教学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因为一般 的记叙文和文学作品往往通过形象来表现人或事物,用图表法教学不仅难度较大,而且有时会有一种削足适履 的感觉,弄得不好,还会限制学生形象思维的创造性。

其次,说明文以对事物的理性说明为主,它相对地弱化了形象的描绘和情感表达。中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 向逻辑思维转变时期,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辅以图表的手段来帮助他们理解,就能在形象和理性互补的 过程中,增添感觉上的新趣,更好地实现思维形式的转变。 我在教学《苏州园林》一文,在布置预习时首先让每个学生根据课文对长廊、假山、 池沼关系的说明,绘制一张剖面示意图。这是一份比较困难的手脑并用的作业,同 学们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发现这些在平时看来枯燥乏味的文字,在绘图时显得多么的重要。 利用图表进行提问,以检测学生思维的严密程度,可以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思维训练,这种富有挑战性的 训练更能激起高年级学生的兴奋。

88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四.带领学生在涵泳精彩文字中识妙趣

文艺理论对语言有三个要求,这就是 准确、鲜明、生动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 迅的诗句是美的,主要因为它的抒情爱憎鲜明,对比强烈;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的诗句也很美 ,主要是因为它的描绘形象而生动。以实用为目的的说明文,运用的是一种科学的语言,它的最大特征是准确 而贴切,应该说这也是一种美。问题是对鲜明、生动的语言,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欣赏能力,而对 准确 之美缺乏情感体验,往往会孰视无睹,以至于不屑一顾。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理论上进行必要的指导,在 实践中带领学生进行反复涵泳和体味,学生们才能体会出说明文用词的妙处。探讨用词之妙的途径很多,有词素分析法、实验演示揣摩法,还有情境体验法、影视场面回味法、不同文体比较法等等。我在教学《雨林的毁灭 世界性的灾难》一文时,曾经出了这样一个思考题:下列文字选自课文,请把 带点的词更换成别的比较合适的词,并试作比较:①如果雨林按照这种速度 ;

②毁掉6平方米的巴西雨林 全班同学挖空心思,动了不少脑筋,比过来比过去,总找不到一个更妥贴更到位的词 于是从心底佩服作者用词之妙。苏轼曾经说过,为文 须求物之妙 ,要 了然于心 已非易事, 而况了然于口与手者乎 ?在上述练习中,同学们似乎才发现,原来这 平淡 之中包含着不平淡的功力, 他们对说明文语言的妙趣有了新的认识。 这么老师把此称为 挖词重填法 。

如何使说明文教学具有趣味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认为说明文教学无所作为,或者把说明文教学课上成科普知识课,这是

99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对语文教学本身的取消 和异化,是十分要不得的。许多教师在这方面都有各自独到的方法与经验,所举的从内容吸引、视角转换 、教法更新和语言品味等角度激趣的方法,仅是挂一漏万的几个例子,如果大家能积极开动脑筋,探求新的途径,相信在说明文教学中会取得更大的突破。

篇五:说明文习作教学反思

这是小学阶段的第一次说明文训练,尽管学生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对说明文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真正让他们动 笔写,还是有困难的。收学生的初稿批改,发现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作文存在取材不当之不足。本是一篇说明文,却写成了记叙文。例如一个学生写的是榴莲,开头 两段围绕样子、味道两方面去写的。可是写着写着,就写到买榴莲、偷吃榴莲的事情去了,类似于此的作文还不是一篇。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还在于难点没有落到实 处。因为之前所写的都是一些记叙文,而说明文写作还是初次接触,学生把说明文写成记叙文也不足为奇。反思课堂,虽思路清晰,但在讨论写作重点这一环节还没 做到扎实。根据写作的对象,我是让学生按选择的对象分成几大组,水果组、文具组等,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围绕这一类物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经过讨论,我 们有了大致的确定,如水果类的,可以从产地、生长过程、形状味道、营养成分等几个方面去介绍;而文具类的,可以从外形、作用等几个方面去介绍。先让各小组 讨论,再全班交流,这一过程竟花了近半节课的时间,按理说,已经是够扎实的了。可是交流反馈之后,我并没有把各小组讨论的成果 讨论稿反馈给

1010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各小组,以 至于部分学生来不及有效地吸收理解,于是就有学生还是把说明文当做记叙文来写。

把每一个环节做得扎实有效,的确太重要。

11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