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短文三篇

短文三篇

2020-09-21 来源:乌哈旅游
短文三篇(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信条)·教案

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文章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注意学习课文语言,摘抄名言警句。

二、能力培养目标 1.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 2.要在阅读过程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三、德育渗透目标

读懂这三篇短文,领悟文章哲理美和语言美。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要在阅读过程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入

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执行主任费立鹏博士介绍:在中国,自杀已成为中国人的第五大死因,是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

在中国每两分钟有1人自杀死亡、8人自杀未遂;目前,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这说明现代的人越来越脆弱,对生命轻视。那我们如何对待生命呢?又如何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呢?那就让我们从《短文三篇》中寻找答案。 (板书)短文三篇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1)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 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从他的思想和感情来看,人们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个时代出现的一位现代人。

蒙田出身贵族,祖上是波尔多人,他早年学习拉丁文,在波尔多市念完中学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门读书思考。后来,他在政府部门任职,成为波尔多市议员,并两度被选为波尔多市市长。1562年他皈依天主教;1572年在他父亲死后才开始撰写《随笔集》。 (2)帕斯特尔(1623—1662),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思想家。

(3)罗伯特?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在他的经历中,他当过干活的牛仔、民歌手、IBM公司推销员、专业画家、教区牧师、酒吧调酒师、绘画教师和父亲。他和他的妻子住在西雅图的一座船屋里。 主要著作《我一躺倒,身下就起火》。

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关键句(即有哲理的句子、难以理解的句子及自己认为新颖的句子)互相讨论解疑。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文章中说:“生之本质在于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明确】意思是说,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总是要死亡的,是人人所不能避免的。这句话从生命的终极归宿上来看待生命,由此引出珍惜生命的话题。

2.【提问】文章中说:“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明确】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就感到死而无憾,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

如果一辈子懒散拖沓,萎靡不振,不能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留有好多遗憾,临死时必然感到苦恼。 从哲学上说,人在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时可以超越死亡。在人类的历史上,饮鸩的苏格拉底,自沉汨罗的屈原,断头台上的谭嗣同,这些著名人物都把个体的“小我”融会于人类的“大我”之中,实现了人的生命的

1

自我超越。

3.文章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试对这句话做一点说明。

【明确】人有一种希望,就是填充空间和时间,即希望自己占有更大的空间和时间。但与浩瀚的宇宙相比,人占有多少空间都没有用;人无法避免死,因此也占不了多长时间。人的尊严不在于填充空间和时间,而在于思想。思想有深浅高下之分,高明的、有深度的思想才能使人获得力量,体现出人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努力,显示出人的独特性和魅力,也即获得人在自然万物中的“尊严”。因此,要“努力好好地思想”,“提高自己”。

4.文章说:“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试对这句话做一点说明。

【明确】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对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作者把“努力好好地思想”作为道德的原则,说明作者思想的高度重视。 5.【提问】作者列出这些最基本的信条有什么意义?

【明确】人们常说,真理是朴素的。又说,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用最简明的语言表达最复杂的道理。对于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做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没有固定的衡量标准,使一般人难以把握、望而生畏。作者却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且讲得机智、幽默,充满温情,容易为人们所接受。正如文章中所说,这些信条“贴近真实,清晰明了并且坚实可靠”,便于大家信心十足地去实践,并获得成功。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说过,他之所以能得奖,原因就在于他实践了幼儿园中学到的那些基本的信条。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总结各篇主旨

第二课时 一、理清文章思路 1.关于《热爱生命》

生命活动表现为日常的生活,热爱生命的最好方式是热爱生活。作者在文章一开头,就表明自己热爱生活的态度:“坏日子”,飞快地“度”过去;风和日丽的时候,则“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接着,作者把“哲人”与自己对生活的不同理解和态度作比较。“哲人”消极地看待生活,仿佛生活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而自己认为“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是优越无比的,是值得称颂,富于乐趣的。从比较中可以看出,生命是否可爱,取决于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如果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不正确,“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所说的“糊涂人”正是如此。

在文章的第三段,作者谈到生命的孪生兄弟:死亡。人们一般都害怕死亡,作者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原因是,“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因此,要不害怕死亡,就要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同时,“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所以“我们”要更加讲究生活、专注于生活。作者以自己为例,自信“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即使已经进入老年,但还是“迅速抓住时间”,“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使自己最后“剩下的”生活过得“丰盈饱满”。

2.关于《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这是作者在瞬间进发出的思想火花。

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从生理的层面来讲,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一口气、一滴水就能致人于死命。第二,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因为能思想,区别于顽石或者牲畜;因为能思想,比能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比囊括了人并吞没了人的宇宙高贵得多;因为能思想,人囊括了宇宙。第三,人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是道德的原则。人不能求之于空间,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总之,人的尊严在于能思想,因此人要“努力好好地思想”。 3.关于《信条》

文章开宗明义:“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我都在幼儿园就学过。”接

2

着,文章列出了十七条。作者认为“你需要知道的任何东西都在上边那些条条里”。这些条条是人们过正常合理生活所需要遵守的那些最基本的原则,包括个人的健康习惯,正确处理与他人关系,对生活保持热情和兴趣,承认死亡以及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等。作者进一步阐释,十七条中的任何一条,都可以应用到成年,实践于家庭、社会,生活、工作之中,甚至可以用到政府行为中。最后,作者强调十七条中的一条:“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还是手拉手,紧挨一起。”这是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团结,要互相关爱,要有集体精神。 二、总结主旨 1、《热爱生命》主旨

本文的主旨是:作者通过对“度日”一词的理解,对生命、生活、生死等问题的自我阐释,道出生命的本质,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热爱生命。 2、《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主旨

人本身很脆弱,伟大之处在于人能思想,所以人要努力好好思想。 3、《信条》主旨

人要想过得正常合理就要坚守一定的人生准则,这就是作者的信条告诉我们的。 三 、讨论如何对待生命 四、课堂小结

生命是自然的厚赐,我们应珍惜之,选择轻生是自私,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应用我们所有的勇气来提高我们生命的力量。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2、思考短文三篇间有何联系

板书: 热爱生命 坏日子

热爱生命 好日子 重在态度 哲人 我

更多的关心生命 如何热爱 讲究方法 抓住今天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脆弱 人是苇草 渺小 高贵 有尊严

人伟大 不断提高自己 人能思想 能囊括宇宙 信 条 怎样为人

怎样处事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怎样生活 推衍到老练、通达的成年期中 对生活保持热情

3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作者生平及其作品。②把握文章主旨。

2、过程与方法①理清作品思路,分析文章阐述的哲理。②品味文章朴实而又富有哲理的语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文章丰富的精神内涵,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领悟文章哲理美和语言美。

教学难点:把握短文的观点以及支撑观点的材料。

教学方法:圈点批注、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对生活的感悟,把握文章主旨。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个死囚在临刑前被突然告知:你如果能端着一碗水绕皇宫走上一圈而滴水不洒,你就会被国王赦免。死囚答应了。皇宫周围高低不平,还有许多台阶,观看的人起哄,而死囚只是死死地盯着碗里的不一步步地走了大半天,终于走回到了出发点,竟然一滴水也没有洒出来。人群沸腾了,国王也非常高兴,问他:“你怎么能做到滴水不洒呢?”死囚回答说:“我端的哪里是水,分明是我的生命啊!”人生只是一个竞技场,当你扮演自己的角色在场上自由呼吸着生命的空气时,也许你并没有觉察到,生命、自由的宝贵,而一旦将失去这些,除了懊悔与自责外,更多的是加倍珍惜。我们如何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让生命绽放出绚丽的色彩,那就让我们去品读这三则短文吧!

这三篇短文,是三个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家,站在不同角度对人生问题的思考。这三篇短文蕴涵的深刻哲理是什么,看看能不能对我们认识“人”有所启发。

二、听课文录音,准备圈点批注 三、学生自读课文,并圈点批注文章

方法指津:把你认为能够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进行圈点、标注。

四、文脉梳理

《热爱生命》这篇短文分别表述了什么样的主旨?是怎样表述的?让我们追寻作者的思路,将文章脉络梳理出来。

【明确】这篇短文的思路是这样的:作者从“度日”的含义谈起,引出对生命的两种不同的理解和态度。比对比中得出结论:生命是否可爱,取决于对生命的认识。如果认识有偏差,只好虚度此生。接着换了一个角度,从生命的特殊形式——死亡谈起,指出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没有死的苦恼。作者由于讲究生活的方法,才使生命丰盈饱满。

简单概括:

第一部分(第1~2段):热爱生命,享受生命的乐趣。 第二部分(第3段):珍惜光阴,充实生命。

五、疑难探究

1、自主探究:请大家将预习中理解有困难的词语和问题提出来,互相探究解决。 2、合作探究:(1)文章中“生之本质在于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明确】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而有限的,活过一天,就意味着向死亡走近了

4

一步,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作者正是从终极意义上关照生命,以此引出珍惜生命的话题。

(2)文章中说:“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能否举出实例证明这个观点。

【明确】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死而无憾。

如果一辈子浑浑噩噩,消极悲观地对待生活,留下太多遗憾,临终必然苦恼。

从哲学意义上说,人在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时可以超越死亡。在人类的历史上,饮鸩身亡的苏格拉底、引颈就刀的阿基米德、服毒自杀的杰克·伦敦、自沉汩罗的屈原、进退皆忧的范仲淹、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鞠躬尽瘁的周恩来等著名的人物都是把个体的“小我”融会于人类的“大我”之中,实现了生命的自我超越。

3、概括主旨:第一篇: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享受生命赋予的快乐,让生活过得丰盈充实,对于死亡也就不觉得烦恼了。

六、梳理探究

1、探讨第二、三篇短文

【语言美】运用修辞手法:①比喻,使内容形象生动,将人比作会思想的苇草,指出人脆弱和坚强的两种特性;②对比,指出人和顽石、畜生的区别在于思想。

【哲理美】文章深刻而耐人寻味,如苇草的脆弱和坚强,时间、空间的无法填充和思想、尊严的可以追求,庞大的宇宙和渺小的“我”之间的辩证关系等,文章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点明思想对人的重要作用。

【关键句子理解之一】“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作者将“人”比作“苇草”,形象地指出人是脆弱而不堪一击的(这是就肉体、物质一面而言的)。接着作者转折一笔在“苇草”这个喻体前加了“能思想”的修饰语,强调由于有思想,人就比宇宙还高贵,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从而指出人要“努力地好好思想”。

【关键句子理解之二】文章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试对这句话做一点说明。

【明确】人有一种希望,就是填充空间和时间,即希望自己占有更大的空间和时间。但与浩瀚的宇宙相比,人占有多少空间都没有用;人无法避免死,因此也占不了多长时间。人的尊严不在于填充空间和时间,而在于思想。思想有深浅高下之分,高明的、有深度的思想才能使人获得力量,体现出人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努力,显示出人的独特性和魅力,也即获得人在自然万物中的“尊严”。因此,要“努力好好地思想”,“提高自己”。

【短文主旨】人本身很脆弱,伟大之处在于能思想,人应该“努力地好好思想”。 2、人应该怎样追求或者说追求什么才能拥有尊严和思想的高度呢?让我们一起关注第三篇短文,看此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1)注意这些信条中,最能打动我们心灵的是哪些?(探究短文的重点难点) (2)总体看来,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探究短文的主旨)

【明确】人们在生活中要想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实际上只需要遵守那些最基本的规则,而这些规则在幼儿园里就学过了。

3、《信条》关键句子理解

“智慧并不在高等学府的大山顶上,倒是出自主日学校里孩子们玩的沙滩中。” “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要注意来往车辆,手拉手,紧挨一起。”“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还是手拉手,紧挨一起。”

5

“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是个容量很大的题目,作者却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他举重若轻地以开列“信条”的方式来大题小做,见微知著。这些“信条”不仅适用于幼儿园,而且适用于家庭、社会;不仅适用于孩提时代,也适用于成年时期;人们在生活中,实际上只需要遵守那些在幼儿园里就学过的最基本的规则。作者诚恳地呼吁人们都来积极主动地实践这些充满人性光芒的忠告。

4、作者列出这些最基本的信条有什么意义?

【明确】人们常说,真理是朴素的。又说,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用最简明的语言表达最复杂的道理。对于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做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没有固定的衡量标准,使一般人难以把握、望而生畏。作者却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且讲得机智、幽默,充满温情,容易为人们所接受。正如文章中所说,这些信条“贴近真实,清晰明了并且坚实可靠”,便于大家信心十足地去实践,并获得成功。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说过,他之所以能得奖,原因就在于他实践了幼儿园中学到的那些基本的信条。

七、整合全文:将这三篇短文联系起来作点思考,发表自己对生命、生活的认识。

【明确】“人是有生命、有思想、有信念的一种高级动物,是受到自然厚赐的优越无比的一种生命形式,我们应该用思想指引自己的行为,用信念照亮人生的道路,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让我们生活是丰盈充实,有意义、有价值,如此,即使地‘死亡’,我们也会泰然处之。”

八、总结:三篇短文中,这些闪烁着理性的光芒的语句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当

我们懂得了死与生的关系时,我们会更加热爱生命;当我们知晓了人如苇草一般脆弱,但有了思想我们变得高贵而强大时,我们看到了思想对于生命的意义;当我们明白度过一生靠的居然是在幼儿园里学到的那些信条时,我们不禁感慨看似简单的信条中包含了多少永恒!这些都是由作者运用辨证统一的思想找到矛盾的对立统一点,从而在我们寻常所见中敏锐地捕捉到并加以挖掘出来的!

九、布置作业

1、请大家精心领悟、摘抄积累文中的名言警句。

2、拓宽到课本以外,搜集整理一些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 3、蒙田《随笔集》和《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同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经典,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附】板书设计

《热爱生命》

坏日子

热爱生命 好日子 重在态度 哲人 我

更多的关心生命

如何热爱 讲究方法 抓住今天

6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脆弱

人是苇草

渺小

高贵 有尊严

人伟大 不断提高自己 人能思想

能囊括宇宙

《信 条》

怎样为人

怎样处事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怎样生活 推衍到老练、通达的成年期中

对生活保持热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回忆上节课学过的三篇短文,请将印象最深的语句或思想概括地表述出来,大家彼此分享。教师顺便介绍课文的作者:

【作者简介】

(1)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从他的思想和感情来看,人们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个时代出现的一位现代人。

蒙田出身贵族,祖上是波尔多人,他早年学习拉丁文,在波尔多市念完中学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门读书思考。后来,他在政府部门任职,成为波尔多市议员,并两度被选为波尔多市市长。1562年他皈依天主教;1572年在他父亲死后才开始撰写《随笔集》。

(2)帕斯特尔(1623—1662),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思想家。

(3)罗伯特·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在他的经历中,他当过干活的牛仔、民歌手、IBM公司推销员、专业画家、教区牧师、酒吧调酒师、绘画教师和父亲。他和他的妻子住在西雅图的一座船屋里。主要著作《我一躺倒,身下就起火》。

二、阅读训练

阅读泰戈尔先生的《吉檀迦利》中的两节散文诗,回答1~3题。

吉檀迦利(节选)

泰戈尔

7

把礼赞和数珠撇在一边罢!你在门窗紧闭幽暗孤寂的殿角里,向谁礼拜呢?睁开眼你看,.上帝有在你的面前!

他是在锄着地的农夫那里,在敲石的造路工作那里。太阳下,阴雨里,他和他们同在,...衣袍上蒙着尘土。脱掉你的圣袍甚至像他一样地下到泥土里去罢!

超脱吗?从哪里找超脱呢?我们的主已经高高兴兴地把创造的锁链带起;他和我们大家永远连系在一起。

从静坐里走出来罢,丢开供养的香花!你的衣服污损了又何妨呢?去迎接他,在劳动里,流汗里,和他站在一起罢。

灯火,灯火在哪里呢?用熊熊的渴望之火把它点上罢!

灯在这里,却没有一丝火焰,——这是你的命运吗,我的心啊!你还不如死了好! .悲哀在你门上敲着,她传话说你的主醒着呢,他叫你在夜的黑暗中奔赴爱的约会。 .

云雾满天空,雨也不停地下。我不知道我心里有什么在动荡,——我不懂得它的意义。 .一霎的电光,在我的家庭经营上抛下一道更深的黑暗,我的心摸索着寻找那夜的音乐对我呼唤的径路。

灯火,灯火在哪里呢?用熊熊的渴望之火把它点上罢!雷声在响,狂风怒吼着穿过天空。夜像黑岩一般的黑。不要让时间在黑暗中度过罢。用你的生命把爱的灯点上罢。

1、第一节中的“你”是什么人?在干什么?“他”又是谁?“他们”是什么人?

2、第二节中的“灯火”和“灯”各是什么意思?其中的“你”“她”“他”“它”分别指的是什么?

3、仔细品味这两节散文诗,分别探究其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你”是朝圣者或修士,在静坐或祈祷中寻求解脱,寻求上帝的保佑。“他”是上帝或上帝的化身。“他们”是劳动者,即农夫和工人。

2、“灯火”是指人的向往、希望和理想。“灯”指“我的心”。其中的“你”“她”“他”“它”分别指我的心、悲哀、心的主、云雾遮满天空,雨也不停地下。

3、表达了作者的平民意识和亲近劳动者的情感,以及对宗教的怀疑与批判。第二节诗表达的是激发或唤醒一颗失望而悲伤的心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三、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泰戈尔的散文诗,作好读书笔记或阅读体会。 2、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题。 3、完成《优化探究》相关内容的练习。 【说明】《短文三篇》安排二课时,但第一课时内容较多,因此,第一课时的一些内容可留到第二课时。虽然,两个课时的延续性好像会受到影响,但只要合理衔接,应该不会有大的问题。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