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与社会是一门整合了历史、地理及有关人文知识的综合课程,因此它要求教师善于整合各种课程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乡土课程资源是学校课程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拓展,开发并整合乡土课程资源中的地理、历史和人文资源,将其应用于日常教学,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和实践,不仅有助于顺利实现教学目标,还可以切实提高学科的德育功能,有效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乡土资源、挖掘、运用、课堂教学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要求:教师要善于发掘和利用本地特有的乡土教育
资源。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要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在实际中发现问题,并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对社会的认识能力。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撷取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引发学生的直觉体验,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激活课堂教学。
乡土知识的涵盖面和涉及面是十分广泛的,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
社会发展资源等。具体而言,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
一、巧借地域景观,增强社会实践能力
《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课的目的是“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综合多种知识探究社会问题,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使探究课达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综合性”、“探究性”、“活动性”和“社会性”,实现课堂从“历史”到“社会”的回归,这样要求我们的课堂和活动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生活的体验和社会的回归。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为发展学生的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以七年级上册为例,七上的综合探究课都是围绕人类生产与生活环境探究来设计的,加上整个课程的设计基于生活、基于案例、基于问题的呈现方式,综合活动课的探究自然成为了学生乡土自然资源的探究。那么怎样在七年级上的综合探究课中开发家乡的自然环境资源呢?
第一课“生活在社区”和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教学中,我便引导学生在学会绘制平面图的基础上,绘制社区图,明确自己家在本社区中的位置,然后按社区分组,让同一社区的同学一起绘制自己社区在乡镇版图中的位置,然后进行辅导纠正,全班同学一起绘制家乡乡镇的行政平面图,最后查找乡镇在台州市的位置和台州在全国的位置。用4幅图呈现了四级家乡----社区、乡镇、台州、中国。在讲七下“我是社会小主人”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调查题目《花桥溪污染状况调查》,调查对象是学校附近的那条司空见惯的小溪。我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一组是本地学生,让他们回家向长辈们了解这条溪流过去的状况,并收集有关的资料;另一组是进行户外考察活动,沿小溪两岸进行观察。然后结合两组同学之精华,写调查报告及整治建议,最后进行团队活动,组织志愿者课余时间捡垃圾。这样既落实了教学内容,灵活的适用开发了乡土资源,又让学生尝试了如何行使监督权,真正
1
体会到“我是社会小主人”的感觉,使乡土资源与教材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二、巧挖民风民俗,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把学生带入思维的兴趣之门,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引入乡土资源,能够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也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丰富与亲切。例如,学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文,为了更加清晰的阐明南北方自然差异和人文差异,教师有意识地联系家乡的气候、土壤、河流水文特点、典型动植物、农作物耕作制度、房屋结构、水陆交通、食物及风俗习惯等,并将其制成表格,让学生自己填表并归类。因为这些都是平时司空见惯的,学生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效果可想而知。又如在九年级《世界遗产在中国》一目中讲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特意提到家乡龙灯,因其做工精细、传神、历史悠久等特点,被誉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教学时,可利用视频播放舞龙场面,同时布置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要求每个学生动手制作一盏花灯,在元宵节举行灯展、评选、猜谜活动,不但对龙灯制作的历史及蕴含的意义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还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倍感亲切,提高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在学科教育中更好地落实了传统文化教育。
三、巧引名人伟绩,提升综合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即人文方面的素质与修养,亦称人文素质。一般把人文素养定位于两个层次,一是指掌握语言、文学、历史、哲学、音乐美术等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程度,二是指依靠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内心反省、感悟而形成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由、自觉、批判及超越精神,对人生意义与价值判断和思考。第二层次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性的东西只有在人文精神的层次上其价值才能得以复活。”由此可见,人文素养分为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人文知识体现在具体的学科知识之中,而人文精神则蕴涵在人文知识之中,需要我们在学习人文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思维、概括、提炼出人文的精神。人文素养的培养,关键在于塑造人文精神。
乡土知识在塑造公民修养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一个人在认识上是先熟悉家人乃至家乡,再逐步扩大到了解国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 “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是从爱家庭、爱学校、爱集体农庄、爱工厂、爱祖国语言开始的。他从直接表达爱家庭、爱学校、爱故乡的感情,逐渐过渡到认识更加深刻的社会关系,从理性上认识祖国的概念。”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基普郎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在教学中引用本乡本土的名人轶事,能使学生认识自己的先辈对家乡、对祖国的贡献,能了解到家乡人民辛勤劳动和英勇斗争的业绩,进一步体会到家乡的可爱和祖国的伟大。八年级历史教材中涉及到文天祥、戚继光等历史人物,教师可根据学生多次游过附近仙岩洞、桃诸城的经历,从仙岩洞、桃诸城想到文天祥的视死如归、戚继光的不畏强敌;从瞻仰亭旁起义遗址认识了包定等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深刻地体会到在白色恐怖时代一个人生存的艰难,更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激发战胜困难、度过逆境的勇气和力量,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培养自己奋发进取的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这难道不比那些以空泛的“祖国化”为号召,以古老的民族英雄、伟人事迹为教材,苍白无力的爱国主义教育显得更加丰厚有力。由此可见,乡土资源不仅是树立学生健康向上人生观
2
的催化剂,还是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化石”。
四、巧用乡土语言,点缀课堂教学氛围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交流的艺术。”因此,重视语言的魅力,重视语言与其他教学手段的配合,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有规定,课堂教学语言要尽量使用普通话,这是为了更好地推广它,推广普通话其实与方言的现存状况并不矛盾,两者不是水火不相容的,有时方言在地域文化中所起的作用是普通话这种正统语言永远不能代替的。我们要让方言这种充满温情和独特特点的语言在推广普通话的前提下存在。在教学中,某些词语或句子的意思普通话无法准确的表达或感情无法到位,而方言说起来却特别顺口,学生也容易理解。因此在特殊的情况下,适当的运用一些方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且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那在怎样的情境中适宜用方言呢?
(一)、介绍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趣闻轶事、生活哲理,使之通俗易懂
近年来,一些方言版的新闻节目遍布许多地方电视台。因其雅俗共赏,老少皆宜,收视率极高。学生不爱看新闻联播,但很喜欢看方言版的趣闻轶事。如台州影视频道方言版《阿福讲白搭》,学生在口头上模仿的惟妙惟肖。而七年级下册社会教材主要内容是介绍我们生活环境的现状和特点及学生在平常学习、生活中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整体上比较生活化和通俗化。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这样设计:讲述一些专业的理论知识、习题答案坚持用规范的普通话教学;而围绕前者引用的一些案例、趣闻、哲理常可用地道的方言加以诠释。如:在讲授七(下)第五单元第三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交通规则一目时,教师可将前晚在《阿福将白搭》里看到的一则交通事故新闻模仿阿福的口吻对学生讲述,有的学生马上进行模仿,其他同学也饶有兴致的加以附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案例就这样不经意地烙在同学的脑海中。这样不但激活了课堂氛围、提高了教学效果,还为构建和谐的课堂、融洽的师生关系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应。
(二)、解释出现在教材或练习中的民谚俗语、经典词句,使之形象生动
漫漫的历史长河记载了人类的艰辛而神奇的生命历程,演绎了事物与事件的纷繁美丽,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民谚俗语、名人名言则是其中内在魅力的自然折射,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点。用方言教学显得更加亲切生动。例如:在七上《气象万千》一目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牢记各地的气候特点,教师可用方言引用各种民谚俗语解释。用“六月的天,孩子的脸”来形容六月天气的变幻无常;以“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作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真切写照,既形象又诙谐。除了引用本地方言,有时还可套用各地方言,在八下《开国大典》一目教学中,可模仿毛泽东湖南话来表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更加生动逼真;再如九年级出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词,教学时可引用安徽凤阳花鼓“凤阳地方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让学生轻而易举的理解了最早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地方及原因。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是不胜枚举,需要教师用心去挖掘,理性去运用。
综上所述,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通过引用乡土教材,适当采用方言教学,可以把历史社会学科的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综们可以启发学生立足家乡,放眼全国,胸怀世界,促 使他们树立为建设家乡美好的明天和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
3
志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58) 2、武文:《历史与社会教学实施指南》〔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5、名人名言网站 http://www.mrzl.com/
6、梁仁华:《课程改革与人文教育》 〔M〕2002(5) 2003. (376)
3、张仁贤:《教学艺术技法指南》 〔M〕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7年(239)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