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经济与新常态经济学
陈世清
摘
要:新常态经济是经济学范式转换、经济发展模式转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新常态经济就是对称态经济,
新常态经济学就是对称经济学,新常态经济与新常态经济学确立了对称经济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对称经济学确立了我国新常态经济的诠释权与新常态经济学的话语权。
关键词:新常态经济;新常态经济学;对称态;对称经济学;经济学范式
新常态经济是与GDP导向的旧经济形态与经济发展模式不同的新的经济形态与经济发展模式。新常态经济用发展促进增长、用社会全面发展扬弃GDP增长,用价值机制取代价格机制作为市场的核心机制,把改革开放的目标定位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不是不可持续增长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新常态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常态经济学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以新常态经济为经济形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新常态经济学为理论形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是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新常态经济是自觉按照经济规律发展经济的经济形态与经济发展模式。
新常态经济是经济学范式转换。新常态经济是以一般均衡论为基础、价格经济学为核心、线性抽象为方法的政治经济学范式向对称平衡论为基础、价值经济学为核心、复杂系统论为方法的科学经济学———对称经济学范式转换。对称经济学是新常态经济的理论基础。
新常态经济是经济发展模式转轨。新常态经济是“以金钱为中心、价格为核心机制、GDP增长为导向、私有化为基础、政府完全放任完全自由坑蒙拐骗横行假冒伪劣充斥极不规范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向“以人民幸福为中心、价值为核心机制、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共有制为基础、政府宏观调控常态化法制完善市场规范充
分自由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转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中,政府宏观调控的主导作用与民间市场的基础作用是统一的,简政放权、减少“刺激”与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是统一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与经济职能是统一的。把新一届政府的简政放权理解为“政府退出市场,向完全放任自由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靠拢,并把新常态定位于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方向深化改革”只是新自由主义、市场原教旨主义的范式偏见。
新常态经济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GDP增长方式向再生型增长方式转变:由配置型增长方式向再生型增长方式转变,挤掉配置型增长方式中的GDP泡沫;由经济结构畸形、产能相对过剩的不对称态增长方式,向经济对称态稳增长结构转变;由资源低端产品粗放不可再生型增长方式向生态化创新性精细可再生型增长方式转变;由外延数量增长型增长方式向内涵质量增长型增长方式转变;由效率型增长方式向效益型增长方式转变;由出口导向型增长方式向内需导向型增长方式转变;由经济规模向规模经济转变;由资源运营-产品运营-资产运营-资本运营向知识运营转变。所谓稳增长,不仅是数量上的稳增长,而且是增长方式由低级向高级转变过程中的自觉性、有序性、持续性,通过发现、培植新增长点与技术、结构创新,自觉推动增长方式由低级向高级转变,不存在其他自由主义盛行的发展中国家在由低级增
*作者简介:陈世清,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香港万通国际网络连锁集团策划总监;收稿日期:2015-03-29。
34
长方式向高级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出现的所谓“中等收入陷阱”这样的增长停滞不前现象。
新常态经济就是由“与发展对立、不属于发展范畴、会破坏发展的增长”向“与发展统一、成为发展内在环节、能促进发展的增长”转变。新常态经济就是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新常态经济不是不需要GDP,而是不需要GDP增长方式;不是不需要增长,而是把增长放在发展中定位,使
资,投资有利于生产和经济发展,所以节约、居民高储蓄率有利于经济发展,而铺张浪费、分光吃光、寅吃卯粮不利于经济发展,所谓“消费拉动经济”是个伪命题。根据再生经济学原理,投资驱动和创新驱动是统一的,投资驱动和创新、创业、企业技术提升、产业结构升级、生产效率提高、增长方式转变、经济质量保证不但不矛盾而且内在一致。只有投资驱动,创新、创业、企业技术提升产业结构升级生产效率提高增长方式转变经济质量保证才有基础;只有创新、创业、企业技术提升产业结构升级生产效率提高增长方式转变经济质量保证为主导,投资驱动才有明确的目标与方向,使投资有效。把投资驱动和创新驱动对立起来,和创新、创业、企业技术提升产业结构升级生产效率提高增长方式转变经济质量保证对立起来,认为新常态就是用创新驱动代替投资驱动的观点是错误的。
新常态经济的核心是价值,新常态经济的经济学范式、新常态经济的经济发展模式、新常态经济的经济增长方式,核心都是价值。价值体现了经济主客体的对称;经济新常态的一切特征,都是以价值关系为核心的经济主客体对称关系的展开。以价值为核心的新常态经济,与以价格为核心的旧常态经济有本质的区别,新常态经济与旧常态经济的一切区别,都是以价值为核心还是以价格为核心这一本质区别的展开。无论投资驱动还是创新驱动,抑或投资驱动基础上的创新驱动,都是手段,实现经济高速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目的。属于发展范畴的GDP增长和
GDP增长成为再生型增长、生产力发展的组成部
分。在新常态经济中,经济规模与规模经济是统一的。作为再生型增长的组成部分,GDP增长是衡量再生型增长状况的参数之一。新常态经济与增长方式有关,与增长速度、增长率标准无关。属于发展范畴、能够促进发展的可持续增长,速度越高越好。属于发展范畴、能够促进发展的可持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经济的追求目标。把减速和高效划等号、高速和低效划等号、GDP高速增长和经济过热划等号,把新常态经济定义为减速增效、增长速度降温是错误的;人为降低增长速度将导致“滞涨”的严重后果。新常态经济就是在找准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结构对称态的基础上实现经济高速可持续发展,其中包括高质量无水分属于再生型增长的GDP高速可持续增长。实现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经济可持续高速发展包括可持续高速增长,就是我们讲的“调结构稳增长”。为了实现调结构稳增长的目标,政府实行常态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必要的,不能把我国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混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周期性的“刺激经济”。根据再生经济学原理,无直接经济效益的长期公共基本建设投资永远优先于有直接经济效益的中短期基本建设投资,基本建设投资永远优先于生产资料生产投资,生产资料生产投资永远优先于消费资料生产投资,创业的基础设施投资永远优先于创业投资。由于无直接经济效益的长期基本建设投资与创业的基础设施投资只能由政府实施,所以政府投资永远优先于并且主导民间投资。根据再生经济学原理,只有增量改革才有存量调整,只有新经济增长点才能优化旧产业结构化解产能过剩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增长方式转变经济质量保证,所以新增长点投资永远优先于结构调整投资。根据再生经济学原理,投资永远主导消费,只有投资主导下的消费才有可持续消费,只有投资主导消费才有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可持续增长与发展。由于节约有利于积累,积累有利于投
GDP增长方式的不同,既表现为目的,也表现为手
段,但无论是目的还是手段都源于对经济核心的定位不同。如果把经济核心定位于价格,经济发展定位于一切向钱看,GDP增长就会演变为GDP增长方式;如果把经济核心定位于价值,经济发展定位于生产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可持续发展,GDP增长就从属于发展。演变为GDP增长方式的GDP高速增长确实会破坏社会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真正提高,这样的GDP增长确实需要减速;定位于价值、从属于发展的GDP增长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真正提高,这样的
GDP增长不但不需要减速而且还要加速。所以把
经济新常态简单定义为GDP减速是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会误导我国的经济发展,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发展经济学原理,发现新增长点是结构
35调整的前提,结构调整是开发增长潜力的前提,开发增长潜力是增长的前提。增长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是连续的而非周期运转的。作为发展的组成部分的GDP增长,无法预测也无需预测,更无需预设标准。无论是预设标准,还是评估潜力、预测增速,都与真正的、属于发展范畴的增长风马牛不相及。只要是真正属于发展范畴、从新增长点到结构调整到潜力开发有序运作的增长,增长无极限,其增长率不封顶不设限。GDP增长率只是增长的参数,既非目标,也非指标;对其预测、评估,只有参考价值,其意义不容夸大。如果夸大GDP增长率对于指导经济工作的意义,有意无意把GDP增速作为指标乃至目标,必将使GDP增长脱离经济正常增长与发展轨道,重新陷入旧常态经济GDP增长方式的窠臼。
新常态经济发展是价值的发展不是金钱的增长。价值规律而非价格规律是经济学的核心规律。以经济为中心是以再生生产力为中心而非以钱为中心,经济发展是价值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再生生产力的发展、中国人民创新能力的发展而非
济学、新常态经济与旧常态经济的根本区别。
新常态经济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增长。作为价值的创造、生产、实现的经济是整体范畴而不是层次范畴,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是立体经济而不是层次经济。知识市场经济没有外部性,经济发展就是社会整体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强化政府经济职能,但只有把政府行为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才能使政府经济职能成为服务型政府的内在环节。先进的、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对称的社会制度,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一切向钱看”、“笑贫不笑娼”的社会心理,与拾金不昧、舍己为人的社会心理,对于社会GDP的提高、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价值。人的行为方式导向是积极还是消极、是主体性还是负主体性,将促进或阻碍社会财富增加与社会发展。因此新常态经济发展不仅指社会财富总量或社会有效经济总量的增加,而是社会福利总水平或社会总的幸福指数的提高与人的全面发展。
新常态经济发展是辨证的发展不是线性的增长。经济发展是对称的、时空层次相统一的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辨证发展过程,经济全球化是中国经济后来居上的契机而不是中国重演西方经济增长史的平台。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是以西方为中心的发展而是以中国为主体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逻辑不是西方经济的增长逻辑而是五度空间相互转化的逻辑。中国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人民而不是少数作为社会精英的“主流经济学家”,其成果本来属于人民而不仅是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中国改革开放不是某个领袖人物的扭转乾坤而是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其成果本来属于广大人民群众而不只是与人民分享。新常态经济发展是政府执政能力与民间活力、国富与民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民族主体性与开放性、物资财富增加与人民幸福指数提高的对称发展。只有这种对称发展才是真正的作为新常态的经济发展。
“新常态”最先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提出,“新常态经济”本义指的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经济恢复到危机前的正常状态。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来讲,新常态经济是周期性经济金融危机后经济恢复到正常状态,意味着旧的周期的结束与新的周期的开始;对于移植引用这一名词的我国来讲,“新常态经济”意味着转变有可能导致经济危机、不可持续增长的GDP增长方式,用发展来代替单一的GDP增长。因此,同样是
GDP数字增长。“GDP数字”是增长经济学的核心
范畴,而不是发展经济学的核心范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是客观存在的,但这发展绝不是所谓的GDP数字增长。把GDP数字增长等同于发展,不是科学的发展观。从现象看经济发展是社会财富快速增加;从本质看经济发展是先进生产力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快速增加不仅是高楼林立,先进生产力快速发展应落实为社会资源可再生能力、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与人民生活状况确实改善:科学发展观要求透过现象看本质。所谓“先进生产力”,就是再生生产力。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可以看出,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变增长为发展,自觉把“先进生产力”———再生生产力放在首位;而改革开放发展的根本目标,就是提高、进一步提高、再进一步提高再生生产力。
新常态经济发展是效益的发展不是效率的增长。再生生产力不能归结于生产率———再生生产力是质和量相统一的范畴,而生产率只是量的概念。生产率概念产生于工业经济时期,再生生产力则属于知识经济。是把“先进的生产力”放在首位,还是把“生产率”放在首位;是把“再生的效率”放在首位,还是把“配置的效率”放在首位,是“发展”与“增长”的根本区别,也是再生经济学与配置经
36
“新常态经济”,反映了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与发展模式;同样是诠释我国的“新常态经济”,体现了不同的经济学范式。对于新自由主义、市场原教旨主义者来讲,我国提出“新常态经济”是因为以往的GDP增长率过高,经济增速过快,经济过热导致结构失衡;而所谓“新常态”就是经济增速降温,减少政府投资刺激经济,用创新驱动代替投资驱动,用民间投资驱动代替政府投资驱动,深化改革就是政府逐步完全退出市场,全部由民间市场通过价格涨落自由竞争决定资源配置。在科学的经济学看来,“新常态经济”不是什么GDP增长率过高、经济增速过快、经济过热导致结构失衡因此必须经济降温减速,而是GDP增长方式导致结构失衡;只要根本改变GDP增长方式,就可以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作为发展组成部分的增长,增长率永远不会太高,增长率无论多高,都不会导致“经济过热”,经济结构也不会失衡。投资驱动与创新驱动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属于政府宏观调控范畴的投资驱动不是什么刺激经济,而是调整结构的必要手段。这种属于发展范畴的、增长率高和结构对称平衡统一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是我们讲的“稳增长调结构”的经济新常态。因此,我们的“新常态经济”是对西方“新常态经济”的扬弃,而不是等同。因此,要真正科学认识、积极应对、学会适应“新常态经济”,创造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辉煌,就必须首先对诠释“新常态经济”的经济学进行范式分析,在此基础上建构科学的新常态经济学,给新常态经济以正确的理论指导,避免对“新常态经济”的错误解读造成对我国新常态经济的误导。
新常态经济是对称态经济,新常态经济学就是对称经济学。新常态经济与GDP经济是不同的经济形态,以对称平衡论为理论基础的对称经济学或新常态经济学与以一般均衡论为理论基础的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GDP经济学是不同的经济学范式。新常态经济对经济学范式的要求,是以一般均衡论为基础、价格经济学为核心、线性抽象为方法的政治经济学范式向对称平衡论为基础、价值经济学为核心、复杂系统论为方法的科学经济学———对称经济学范式转换。
对称经济学是以对称哲学为哲学基础,运用对称的、五度空间的、复杂系统论的方法,以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的对称关系为出发点,以对称发展观为核心,建立起来的科学的、一般的、人类的、
与政治经济学相对而言的科学经济学,是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己创立的经济学科学理论体系。对称经济学是主体性与科学性统一、实证性与规范性统一的发展经济学,与只讲实证性不讲规范性、只讲增长不讲发展的增长经济学是不同的经济学范式。对称经济学是新常态经济的经济学基础,新常态经济学就是对称经济学。
新常态经济学———对称经济学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粹为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思想理论来源,以中华民族固有的“天人合一”世界观与对称思维方式为方法论原则,以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平等为基本线索,结合解释、解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系列社会热点、焦点、前沿问题建构以中国对称文化范式为基础、以中国人平等价值观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在新常态经济学中科学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模式,在思维方式、理论基础、发展模式方面科学定位新常态经济,确立中国新常态经济的诠释权与改革开放的话语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深层次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可操作的顶层设计。
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研究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分为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经济学两大类型。政治经济学根据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为了突出某个阶级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发从某个侧面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科学经济学用科学方法自觉从整体上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新常态经济学就是科学经济学。经济学的核心是经济规律。在新常态经济学看来,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只是经济规律的展开和具体表现,经济学的对象应该是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后面的经济规律与经济本质,而不是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的,是政治经济学而不是科学的经济学。要研究经济发展的规律就必须从整体上统一研究经济现象,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统一的经济体中对称的两个方面,所以在新常态经济学范式框架中,有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分,没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别;而政治经济学总是把经济学分为宏观经
37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就经济与经济学的本义来讲,政治经济学是非常态经济学,科学的经济学———对称经济学是新常态的经济学。
新常态经济是非常态经济的转型,新常态经济学是非常态经济学的转型。新常态经济学是转型经济学。转型经济学是以转型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转轨基础上的经济学范式转换的经济学。转型经济学与传统GDP经济学属于不同的经济学范式,在旧范式框架中不可能有真正的转型经济学,只有在对称经济学范式框架中才有真正的转型经济学。
新常态经济是稳增长调结构的经济,而不是总量经济;着眼于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及在对称态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新常态经济学是结构经济学。结构经济学是用结构方法解释经济现象、研究经济发展的经济学。结构经济学分为旧结构经济学与新结构经济学。旧结构经济学运用静态的、纯客体的三维结构方法分析经济、研究经济发展,新结构经济学运用动态的,主客体对称、时间空间层次对称的五维结构方法解释经济现象、认识经济结构、把握经济规律、揭示经济本质、研究经济发展。因此新结构经济学就是对称经济学。在新结构经济学———对称经济学看来,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的对称结构是基本的经济结构,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的对称关系是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所以新结构经济学又可以称为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规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发展规律的经济学。真正的发展经济学只能是扬弃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整体经济学。结构经济学与线性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与增长经济学是不同的经济学范式,在旧范式中不可能有真正的结构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只有在对称经济学范式框架中才有真正的结构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
新常态经济是惠民生使人民幸福的经济,而不仅仅是GDP、人均GDP增长与经济规模最大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是新常态经济的生产目的,因此新常态经济学是幸福经济学。幸福经济学是以主客体对称的对称辩证法和对称经济学为基础理论、以人的利益最大化原则为理论出发点,以价值机制为市场的核心机制、以合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和谐经济为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以人的幸福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幸福经济学范式本质上就是对称经济学范式。幸福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幸福经济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幸福经济学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
新常态经济就是对称态经济,新常态经济学就是对称经济学,新常态经济与新常态经济学确立了对称经济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对称经济学确立了我国新常态经济的诠释权与新常态经济学的话语权。
[责任编辑赖艳华]
3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