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社会的一面镜子
——《兵车行》赏析
20091110318 张晶 0906
《兵车行》大约作于天宝十一载前后,旨在揭露玄宗发动黩武战争。其时,玄宗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日益频繁,俩年的大规模战争,不仅给边疆的少数民族带来沉重的灾难,也给广大的中原地区的人民带来同样的不幸。
“行”是一种诗题,这首诗没有用《从军行》等乐府旧题,而是自创新题以写现实,缘事而发,更加形象生动的反映了人民的苦难。以深广生动,血肉饱满的形象展现了战火中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具有史的认识价值。
诗的开始便呈现给读者一幅触目惊心的送别图。车声辚辚,马声萧萧,被征役的士兵身负弓箭,爹娘妻子奔走相送,恋恋不舍。车、马、人步行使尘土飞扬,埋没了咸阳桥,表现了人多,同时也增加了悲壮的气氛。亲人们相互拉扯着,拥抱着,阻挡着前行的军队,分别所带来的哭声直冲向云霄。这里诗人通过“辚辚”“萧萧”“哭声”及“尘埃”等多种意象给人以听觉和视觉上的冲击,达到触目惊心,感同身受的效果。“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里所运用的几个动词,更加生动形象的表达了送别的人们的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等复杂的内心及神态。“道旁过者”实指杜甫本人,在这里暗指这首诗所描写的场面实为作者亲眼目睹,非虚构,增加了诗的真实性,表现力也大大加强。“行人但云点行频”中的“频”字实为这首诗的诗眼,一个“频”字精确无误的反映了战争的频繁,也表达了百姓的无奈与对战争的厌恶。与后文“武皇开边意未已”也形成前后对应,使诗的结构更加紧密。随后诗人又举了一个真实的例子来验证自己所说的皆为真。“去时里正与裹头,
归来白头还戍边”一方面表达了战争持续的时间长,另一方面也道出了战争对人民的戕害。
长时间的征战已经使得整个社会残破不堪,人民生活疾苦,生灵涂炭,众多将士的生命献身于疆场。“边庭流血成海水”而“武皇”开边拓疆的想法“未已”。诗人在“武皇开边意未已”这句中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向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这正是一位真正的文人所应该具有的胆识与气度,不仅表明了杜甫关心黎民百姓的疾苦,更表现了他不畏权贵,敢于说真话。这一部分写的多为边庭的状况,下面的是诗人又目睹的景象所联想到的“汉家”的现状,生动而真实。
“君不闻”和“君不见”,诗人以与统治者对话的方式把写作的对象由边庭转移到汉家来。连年的征战,中原地区的生活已被破坏,人烟萧条,荆棘丛生,“千村万落生荆杞”与“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真实的体现了出来。村里的壮男都被官府征走,村里已没有了生机,虽然有强壮的妇女耕种,但种出来的庄稼长得杂乱不堪,行列不整。诗中诗人用“秦兵”来指代唐朝的军队,用“犬与鸡”来指代被征役的士兵的状况。通过长者与役夫的问答,表达了百姓敢怒而不敢言。“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利用一个反问来突出人们在贫苦的生活下还要遭受政府的欺压,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与前文“千村万落生荆杞”相互辉映,进一步展现了战争期间广阔的社会画面与百姓所受的战争的苦难。“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这两句诗说由于战争把男丁征走,生死未卜,即使战死沙场也无人收骨被埋没于百草之中,从而使人们知道生男是坏事,生女才是好事。在封建社会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的情况下,战乱造成了“生女好”的反常现象。最后,诗人用“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创造了一个阴森恐怖的画面,凄凉,低沉的色调与开头人声鼎沸相对比。
这首诗寓情于事,在叙事中融入诗人强烈的感情,悲哀、同情、愤怒与无可奈何相交织在一起。客观的真实的叙述与主观情感融为一体,使人很难分出是抒情还是叙事,诗人
所记述的是时事,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画面而抒发的是一己情怀。
同时,《兵车行》大量使用叙述手法,三言,五言,七言灵活运用,极尽新题乐府诗之妙,使诗的表现力也大大增加,叙事手法达到一个新的高峰。这种诗的风格是沉郁顿挫的,其感情基调是悲慨。诗人心系国家安危和民生疾苦,反映了史的事实,提供了比事件更加广阔,更为具体的生动的生活画面,艺术的再现了社会现实。
读杜甫的诗就如读一部史书,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