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诗格律建设的理性思考-闻一多先生三首旧诗解读

新诗格律建设的理性思考-闻一多先生三首旧诗解读

2024-05-24 来源:乌哈旅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5卷第4期 2002年7月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ongq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V01.15 No.4 Ju1.2002 文章编号:1008—6390(2002)04—0037—04 新诗格律建设的理性思考 ——闻一多先生三首旧诗解读 万龙生 (重庆日报社社会新闻部,重庆400010) 摘 要:闻一多先生1925年自美返华前致友人梁实秋函中附有一组旧诗,过去一直被忽 略。其实解读这些诗作,对于研究一多先生新诗创作从《红烛》到《死水》的发展,亦即从当时流 行的自由体到格律体的转变,对于了解他的以建立新诗格律为中心和旨归的崭新诗学理论,以 至对于今天研究新诗现状、思考新诗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闻一多旧诗;新诗格律;新诗发展 中国分类号:I207.25文献标识码:A 1925年5月14日,闻一多先生从美国登舟返 宝贵的。惜乎就我视域所及,这三首重要作品迄今 华,结束了为时三载的留学生活。行前,他致书友 未为研究者所重。因此,我不揣冒昧,不避浅陋,就 人梁实秋,言及当时心情:“蛰居异域,何殊谪戍? 自己研习所得,草成此文,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 能早回国,实为上策。”在随信抄寄梁实秋的几首旧 的关注,进而作更深入的探索。 体诗近作之前,写了这样几句话:“来示谓我诗风近 有剧变。然而变之剧者,孰过于此——”梁氏的艺 术鉴察力确也敏锐,对一多先生新诗诗风的变化可 谓明察秋毫。然而,一多先生却似乎微笑着狡黠地 答对:这算什么?你还不知道我又做起了旧诗呢! 不访抄几首给你看看吧! 这组旧诗凡4首。其中《实秋饰蔡中郎演(琵 琶记)戏作柬之》乃戏赠友人的调侃之作,无须措 天涯闭户赌清贫,斗室孤灯万里身。 “穷途舍命作诗人” 三首诗中,《天涯》实无题也,取首句前二字为 题,乃前人习用之惯例。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堪笑连年成底事?穷途舍命作诗人。 这实际上是一多先生三年留美生活的自况。 意,而其余3首则含有丰富信息,大可留心。其对 虽然有一点自嘲的意味,却充分表现了他对诗歌艺 于研究闻一多先生的新诗创作从《红烛》到《死水》 术一往情深的挚爱,也是当时精神风貌的生动传神 的发展,亦即从当时流行的自由体到他自己独创的 的写照,并且构筑了下文将要论列的另外两首诗的 格律体的转变,对于了解他的以建立新体格律诗为 内涵与要旨的坚实基础。 中心、为旨归的崭新诗学理论,以至对于今天研究 留学生的经费是不宽裕的。为了节约开支,一 新诗现状、思考新诗发展,所具有的价值都是十分 多先生住的是学生宿舍,甚至曾经自炊,过的是名 收稿日期:2001—12—03 作者简介:万龙生(1941一),男,湖南衡阳人,重庆日报社社会新闻部,主任编辑,致力于新诗格律诗创作与研究。 ・ 37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副其实的清贫生活。远离故国亲友,本觉孤独,加 成为他日后坚持探索的道路和苦苦追求的目标。以种族歧视带来的痛苦与愤慨,更使他郁郁不欢。 诗的前两句写的都是实情。然而一多先生并未因 此而悲观消沉,反而更加激发了爱国热情和学习积 极性。 一“勒马回缰作旧诗” 几首旧诗中,打头的是《废旧诗六年矣,复理铅 椠,纪以绝句》(以下简称《绝句》): 六载观摩傍九夷,吟成驮舌总猜疑。 唐贤读破三千纸,勒马回缰作旧诗。 诗题相当于小序,说明了写作背景。一多先生 多先生学的是美术,也有这方面的兴趣与天 赋;但他更爱的是诗,课外的精力都献给了缪斯。 他本来就有坚实的古典文学基础,出国前不久还写 了一篇精彩的论文《律诗底研究》,作为密月礼物献 给新婚的妻子。到美国后,他在诗歌领域里全面推 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学的还是文言。先生的旧诗 进:既研读旧诗,又创作新诗;既关注国内诗坛,予 以评论,还不忘涉猎外国诗歌。这样“本”“末”倒置 地安排时间精力,显然于攻读的学业不利,还可能 影响归国后的就业。但一多先生任凭兴之所至,沉 浸在诗的氛围中,说是“穷途舍命”并不夸张。 在致友人书信中,他生动地描绘了自己沉醉于 诗的生活状况:“现已作就陆游、韩愈两家之研究, 蝇头细字叠纸盈寸矣。”“回来了,拜伦,雪莱,济慈, 丁尼生,老杜,放翁在书架上,在桌上,在床上等着 我了,我心里又痒着要和他们亲热了;有时理智的 欲火烧起来,我又想继续我那唐代六大诗人的研究 或想看看哲学书。”“近来诗兴尤其浓厚,大概平均 起来,一个礼拜也有一首。”这些真实的自述,适成 为《天涯》一诗形象的注释。 1923年9月,一多先生的诗集《红烛》出版,这 是中国新诗史上的一件大事。而《红烛》中的《孤雁 篇》、《红豆篇》都是他留学前期的作品,抒写的正是 “斗室孤灯”下去国思亲的寂寞情怀。其中的《太阳 吟》、《忆菊》等名篇,成为不朽的精品,丰富了新诗 的宝库,也成就了他爱国诗人的永久的令名。 留美期间,一多先生十分关注国内诗坛,在致 梁实秋信中,对当时风行的两本诗集——徐玉诺的 《未来的花园》和汪静之的《蕙的风》,分别给予精到 的评价。他写的两篇《女神》评论,一论其时代精 神,一论其地方色彩,已成为早期新诗评伦的经典 之作。而其中关于新诗“要做中西艺术结婚后产生 的宁馨儿”的观点,在当时振聋发聩,掷地有声,至 今犹未过时。 “我要时时刻刻想着我是个中国人,我要作新 诗,但要作中国的新诗。”在《论(女神)的地方色彩》 一文中,一多先生说出的铮铮誓言,当彼“欧化的狂 癖”盛行之时,实在难能可贵。创造“中国的新诗” ・ 38 ・ 作品1916年开始在校刊发表,受到老师激赏,并使 他享有诗名。其中有的作品闪耀才华,堪称雏凤新 声。他对诗的热爱也由此开始,贯彻终生。 然而,1919年兴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使他弃 “旧”图“新”,几近狂热地投身于白话体新诗的创 作,态度坚决,义无反顾。1920年秋季,学校忽然开 了一门新课,内容是中国古典诗词欣赏。清华园 里,一时又哼起了平平仄仄,弥漫复古之风。针对 这一现象,他在校刊上发表题为《敬告落伍的诗家》 的文章,义正辞严,给予尖锐的批评:“我诚诚恳恳 敬告那些落伍的诗家,你们要闹着玩儿便罢,若真 要做诗,只有新诗这条道走。赶快醒来,急起直追, 还不算晚呢!” 1922年夏,一多先生赴美留学。如前所述,三 年中他攻读中外诗歌,关注国内诗坛,并创作了大 量新诗。1923年9月,由郭沫若、成仿吾介绍,《红 烛》于上海泰东书局出版,收入此前创作的百余首 新诗,其形式全部采用当时风行的自由体。 然而,就在一多先生归国前不久,他的诗歌观 念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绝句》中,他把过去极 力推崇、自己也呕心沥血地创作的自由诗斥为“驮 舌”——一种难听又难懂的声音。为什么会造成这 样的结果呢?诗人在“唐贤读破三千纸”之后,意识 到单纯模仿外国诗歌,囫囵吞枣,生吞活剥(“六载 观摩傍九夷”),而远离中国悠久的诗歌传统,只能 误人歧途。为今之计,只能改弦易辙,回头是岸, “复理铅椠”,又于“废旧诗六年”后,写下了这一组 旧诗,用以倾诉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表达他对诗 歌发展道路的思考。也许是一时得意,还将这组诗 抄寄梁实秋,以示其诗风之剧变。 不过,在保存至今的资料中,这却是一多先生 旧体诗创作的绝响。终其一生,哪怕他后来沉浸在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形象地讽刺了那种竞相仿 “故纸堆中”讨生活,于《诗经》、楚辞、唐诗均有深入 髻,四方高一尺”的古谚,唯恐后人的风习。并指出,怎能因塞翁失马得 研究,也没有再吟出一句旧诗。这流星一闪,昙花 效、福而争着把“马”丢掉呢?正如倒洗澡水却把孩子 现,说来简直是文学史上一桩疑案。 一那可就会两手空空,什么也得不到呵! 其实,“勒马回缰”只是他一时的冲动。他看重 也一起倒掉,其三,他用“亡羊补牢”成说,指出新诗弊端不 于中国诗歌传统的,并不是那显然已不适合今天的 但只要及时救治,还不算晚,会有很好的效果。 “旧瓶”,他的最终目的乃是创造一种因时而变又不 少,失传统精华、“别求新声于异邦”又不是“纯粹外洋 他对新诗的前途仍怀有信心,这种信心建立在他学 922年所作《密月著 诗”的真正“中国的新诗”。只走了一段小小的弯 贯东西的基础上。其实早在1律诗底研究)稿脱感赋》一诗时就颇为自信地写出 路,他便又回到对这种理想的新诗的不懈追求之 ( 中,并且很快便有了清晰的思路、具体的方案,以及 了这样的诗句:丰硕的成果。 手假研诗方剖旧,眼光烛道故疑西。 “补牢端可救亡羊” 的确,“勒马回缰作旧诗”只不过是一多先生丰 既剖析旧传统,又不满西风东渐的后果,促使 他寻找一条中国新诗发展的新道路。 其四,这条道路在一多先生心目中已具雏型。 富多彩的诗歌生涯中一个小小的插曲罢了。或许, 从《释疑》、《绝旬》可以看出,有两点他是坚信不疑 一是不能再盲目地模仿西方了,因为“六载观 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之为一桩颇具喜剧色彩的偶然 的:事件。 摩”的结果是“吟成鸟挺舌”,前途渺茫。二是民族优 悠久的诗歌传统不能丢,因为“神州不乏他山 事实上,大抵在一多先生写这几首旧诗的同一 秀、李杜光芒万丈长”!“唐贤读破三千纸”后,他一 时段,亦即他归国前后,他的新诗创作便已经开始 石,了由自由体向格律体的转变。正是这种转变引起 度试图“勒马回缰作旧诗”以寻出路,然而很快便意 而必须因应 了梁实秋的注意。据梁回忆,《死水》中《闻一多先 识到复旧复古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胡同,创造 生的书桌》便是留美后期所写;按内容推测,《洗衣 新的已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精神和社会环境,“新陈代谢”,日新又新,万古 哥欠》亦当作于同期。而且,就在《红烛》中,如《晴 性地走一条改革之路: 朝》、《记忆》、《太阳吟》等诗,也已具有明显的格律 长青!其五,从一多先生归国后的作为来验证,他所 化倾向。 尤为可贵的是,一多先生不但对当时诗坛盲目 选择并认定的解决盲目西化、背离传统问题的道 路,就是创造新的诗律。发表于归国次年(1926)的 西化、极端自由的倾向心存疑虑,而且由此发生关 于新诗前途的理性思考,积极为其寻求出路。《释 疑》这首七律正是他思考、探索的结论: 《诗的格律》一文便是他创造新诗格律的宣言与规 划。这时,以他为代表的一群诗人已经进行了创造 性的实践,像《死水》、《采莲曲》(朱湘)这样的新格 律诗典范(前者为整齐式,后者为对称式)已经发表 并产生影响,新诗的格律派已经形成阵势,蔚为大 观。这场新诗格律运动虽然为时甚短,然而在新诗 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成就是不可磨灭的。 其六,一多先生清醒地认识到,当时面对其势 汹汹的自由诗潮,提倡创造新的格律难度很大,简 艺国前程正渺茫,新陈代谢费扶将。 城中戴髻高一尺,殿上垂裳有二王。 求福岂堪争弃马,补牢端可救亡羊。 神州不乏他山石,李杜光芒万丈长。 这首诗所蕴含的深刻见解,至今还有极强的针 对性,富于现实意义,值得认真解读:  其一,一多先生对当时诗坛的现实既不满意, 直是挽狂澜于既倒!这个信息在“费扶将”的“费”也不理解。所以才要思考,思考的结果则是其“疑” 字中可以寻绎。毕竟任何新生事物的发生与发展  已释。他断定,白话诗极端自由的散文化倾向必须 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改变,如果任其发展,前途是“渺茫”的。 其二,当时诗坛的弊端就在于盲目的西化,抛 弃民族传统,模仿西方自由诗。他引用“城中好高 “新陈代谢费扶将” 闻一多先生虽然对创造新诗格律的艰巨性有 ・ 3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当然,自由体新诗在中国已有了近百年的历 所认识,但对其长期性、反复性却估计不足,始料未 及。“新诗的音节……确乎有了一种具体的方式可 史,也已经形成自己的传统,其惯性力量是不可低 寻……我断言新诗不久定要走进一个新的建设时 估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她也丰富了中国诗歌的传 期”,他在《诗的格律》结尾处所作的这种结论显得 统。建立新诗格律体系没有必要排斥、反对自由 过于乐观。因为他所倡导并身体力行的这次新诗 诗,更不可能消灭自由诗。从中国诗歌发展历史来 格律运动尽管也辉煌一时,但持续时间不长,转眼 看,近体诗与古体诗相比,格律严谨得多,却并未取 便风流云散。 代古风;而长短句兴盛以后,也没有人反对齐言,许 但是,必须指出自由诗像目前这样拥有极端的  不过中国的古典诗词以至民歌俚曲,“一向就 多诗人倒是诗词并擅。没有脱离过格律或节奏”(《诗的格律》),传统的力 量是强大的。自从闻一多先生做过了筚路蓝缕以 无限制的“自由”,是不符合艺术规律的;而违背客 启山林的工作,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几十年来,哪怕 道路崎岖,命途多舛,确立新诗格律的努力仍不绝 如缕,在不同时期始终由少数有识之士在锲而不舍 地坚持着。 历史有时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上世纪末至今, 在诗歌界又一次掀起了盲目模仿以至全盘西化的 狂潮,“鸟起舌”盈耳,“天书”惑目,较之上世纪20年 代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从形式上,而且在内容 上,诗歌遭到了全面的破坏与“颠覆”,在“还诗以本 来面目”的旗号下,几乎把诗逼到了“诗将不诗”的 地步。诗成了人们厌之、畏之、避之唯恐不及的怪 物!当此之时,重温闻一多先生关于新诗格律建设 的遗教和实践成果,实在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 义。 可喜的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诗散文化 倾向发展到无以复加、登峰造极的同时,仍然有两 种诗歌现象不容忽视: 一是传统诗词的复兴已渐成气候,以用今韵和 废人声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呼声日高,并已由部分诗 人付诸实施。再就是新诗格律建设由于少数人的 顽强坚持,不但并未在困境中泯灭,反而在一定规 模上集结了队伍(其标志是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的 成立与活动),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理解、赞同和支 持,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前者证明了 传统诗歌的魅力,在客观上成为格律体新诗的盟 友,也是对新诗格律建设的策应。 ・40・ 观规律,必将受到惩罚。现在的问题是,明明诗坛 不景气已是不争的事实,却有人高唱“形势大好”; 明明新诗已失去大量读者,有人却不知反躬自省, 硬说诗本来就该“小众化”;明明已病人腠理,却讳 疾忌医,听不得一句批评:凡此种种,都是自欺欺 人,颟顸之态毕现。 尚可喜者,面对新诗危象,一些明眼人、有志者 已在为其把脉、处方。我很赞同诗评家吕进先生在 不久前发出的“振衰救弊”的呼声,但不知能否在麻 木的自我感觉良好的诗坛起到振聋发聩之效?同 时他开出的两个药方——改善自由诗,建设格律 诗,我以为也是良策,正是一多先生当年提出的“新 陈代谢”之说在今天的具体化。当然,这是两篇大 文章,两项大工程。 建立新诗格律体系,自闻一多先生开始,历尽 艰辛,经过几代诗人的不懈努力,多方探索、试验, 而今框架已见端倪,且已积累若干精品;然而要破 除成见,消除误解,做到为人所知,为人所喜,为人 所乐于学习、采用,尚须假以时日。但愿在本世纪 内能够大体完成这一过程。 回观诗史,五七言绝律酝酿、孕育直到成立、成 熟,不也历经几个朝代,两三百年之久吗?有志于 新诗格律建设的诗人、学者,大可不必急于求成。 只要尽心尽力于这“新陈代谢”的历史过程中,未来 的新诗格律大厦中有你一砖一瓦之贡献,那就很值 得引以为自豪了。 [责任编辑方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