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文论》作业
一、简答题。
1.姚斯的“接受主体论”(即“读者中心论”)及其方法论意义。
答:1967年,姚斯在康斯坦茨大学出任教授,作了题为《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的就职演讲。他在这篇著名的演讲中全面提出了接受美学基本思想和理论格局,确立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接受美学理论,对60年代产生的文学研究方法论危机作出回应,实现了文学研究方向的根本改变。接受美学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在他们看来,作品总是为读者而创作,文学的唯一对象是读者。未被阅读的作品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姚斯指出,文学并不是一种“自在之物”,而是“为他之物”,在作者—作品—读者的三角关系中,读者绝不仅仅是被动的部分,或者仅仅作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必将走向死亡。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之中。也就是说,只有通过读者,作品才能在一代一代的接受之链上被丰富和充实、展示其价值和生命。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中心论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打破了英美新批评、巴黎结构主义的文本中心论,确立了作品的意义从读者对作品的阅读过程中诞生这一事实。读者接受作为一种心理活动而言,是人类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方式。这是融注了欣赏者全部生命、全部人格的整体震撼,是调动整个丰盈的生命力总体投入的高峰体验。同时,读者艺术接受过程是一个融情入理、情理统一的过程,是在这种情理交融过程中完成对文本意义的探究。读者将自己的体验以及独特的生命意义置入文本,通过活生生的体验对文本进行具体化,将作品中的空白处填充起来。因此,接受美学是一种融注了欣赏者感知、想象、理解、感悟等多种心里因素的一种艺术形象再创造活动。
2.弗莱的“文学循环发展论”。
答:诺思罗普·弗莱是20世纪加拿大而且也是西方著名美学家和文学理论家。弗莱原型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文学循环发展论。这是他从自然界和生命的循环运动得到启发而引申出来的。弗莱的原型意义理论归纳为五种意象结构,其中启示(天堂)与魔幻(地狱)两意象为两极,中间的天真类比、自然和理性类比及经验类比三种意象结构提供了转换运动的过程,而“过程的基本形式是循环运动:盛与衰、劳与逸、生与死与交替发生都是过程本身的韵律。”这样,弗莱就把循环运动的规律引入了原型批评理论。
他在五个原型意象结构的静态分析中概括出七个意象范畴,他又对七个意象范畴分别从叙述的动态转换角度,分析了它们的循环运动特征:(1)“神明世界”。他从许多神话故事的分析中概括出“将死的神在同一人格中重生便是所有同类神话的规律特征”,其循环运动规律是“某一个神话的死亡与复活,消失与回返,隐退与重现”。(2)“天体中的发光世界”。他归纳出三种重要的循环节奏:太阳神每日经天一次;基督教文学中,太阳从冬至到夏至的循环运动,象征受黑暗势力威胁的新生的光明的主题。(3)“人类世界”。他从人生节奏与太阳运行节奏的相反类比中,揭示出“醒觉生命和梦幻生命的循环”,以及与动物相似的“生与死的循环往复”。(4)动物世界。同人一样受自然法则的制约,其生命也是生死循环。(5)植物世界。他指出其循环方式是“一年一度的四季交替”。(6)文明社会。他指出,在文学中,“文明社会的生命常常等同于有机物的循环过程:生长,成熟,衰落,死亡,以及另一个体形式的再生。”(7)水的象征。也经历雨、泉、溪、江河、海或冬日的循环往复。弗莱在分析了七个文学意象和象征范畴中的循环运动方式后,进一步归纳出它们共同的循环特征,即“通常分为四个阶段”:
(1)黎明、春天和出生方面,这是传奇故事的原型,狂热的赞美诗和狂想诗的原型;
(2)天顶、夏天、婚姻和胜利方面,这是喜剧、牧歌和田园诗的原型;
(3)日落、秋天和死亡方面,这是悲剧和挽歌的原型;
(4)黑暗、冬天和毁灭方面,这是讽刺作品的原型。
这种原型解释体系,把逻辑上先于体裁的文学叙述程式范畴,转化为文学的历史体裁,使之能应用于西方文学各种不同体裁作品的阐述。
二、论述题。
请运用当代西方消费文化理论,谈谈你对当前网络文学现象的看法。
答:消费及消费品均是表达意义的符号体系和象征体系。消费社会学将消费看作是一种文化。消费文化的出现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必须从社会变迁的多重视角进行历史省察。工业革命的到来,福特主义以及后福特主义的出现,不断为消费文化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鲍德里亚、伊舍伍德、萨赫利斯、道格拉斯、布尔迪厄等学者也用自己的理论不断丰富着人们对于消费文化的认知。而消费文化自身的范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从符号价值走向了物的社会意义。当代西方消费文化理论,对于中国消费社会的建构有着诸多启示与借鉴意义。
消费意识形态是网络文学表征自身的第一枚徽章。“网络就是新生活”,这种新生活的一个突出表现, 就是用“在场”的欲望和“缺席”的身体来张扬消费意识并消费图文影像。网络文学作为数字时代颇具影响力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已经无以选择地被裹挟进现代消费文化大潮。“网络文学”是继“口传文学”、“纸面文学”之后文学发展第三阶段主导性“历史形式”。网络文学作为网络时代的文学,技术的因素比历史上任何一种文学都要多,因而不仅容易出现“只见网络没有文学”的现象,而且还容易在文学观念上叛逃应有的审美设定,宽容乃至助长技术主义和工具理性,以技术审美化替代艺术审美性,导致文学的“非艺术化”和“非审美性”。被称作“第四媒体”的计算机网络借助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已日渐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尊万能的偶像,这使得“技术沙文主义”又有了滋生的土壤,并通过一定观念模式或理论形态导致技术理性的横行无忌,以及人文价值理性的遮蔽和冷落。于是我们看到,网络技术一方面在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满足人们的需求,发挥着宰制大众意识、诱导大众行为的
操纵功能,用标准化、复制性的文化产品把自己设定的理解世界的方式强加给大众;另一方面,又在精神生活领域千方百计抬高“技术的艺术性”以打造“艺术的技术化”,用技术的手段改变人们对艺术的认知方式和感悟方式,修正传统的艺术观念,消解乃至摧毁人文的审美创造性,影响艺术的“出场”和功能范式。
网络作为文学的“工具”,是人类迄今为止发表作品最容易、传播作品最便捷的技术载体。在这个虚拟空间里,人们可以笼天地于尺幅之间,挫万物于光标之处,能够“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达成“咫尺天涯”、“瞬间永恒”,让幻想成为现实而不失其真。在这一点上,网络的虚拟与艺术的虚构和想象有重合的一面,这对文艺创作是有利的;但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技术的新奇和玄妙,又可能使人们陷入技术工具的黑洞而不能自拔,进而迷失艺术的本性,误将虚拟的读屏符号当作普遍的价值出发点,将人类导向意义和价值虚无的危途。因为在网络写作中,电子化的工具打造的是普遍化、标准化、纯数量化的时空模式,“比特”作为软载体符号已经伪装成具有自然的直接性和呈现性,数字化技术的工具优势作为艺术的催化者,通过将非自然、非人性的成分引入时间、意识、理性、历史的世界之中,并运用超文本或超媒体符号思维的外在干预,形成自然呈现的中断和价值理性的阻隔,不仅导致网络工具人为而任意地对人的愿望的生产,而且形成艺术对人性的遮蔽和对人文的偏离。
从“技术-社会-人”的哲学视野上看,网络时代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取代,必将导致人类对高技术的盲从,以及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漠视,造成社会进步中人与技术的本末倒置。影响所及,会造成技术进步而道德沦丧、科学发达而人文堕落、工具先进而文化颓败、物质丰赡而精神贫乏、生活优裕而思想疲软等种种“现代文明病”。今天,互联网技术浪潮已经把工具的功能由感性的认知推到理性的认同,与之相关的是,技术化消费诱发的伦理匮乏、人文失落和精神萎缩,正导致各种社会丑恶现象打着“科学”的招牌危害社会、摧残人性,高科技犯罪日渐增多,技术对财富的增值效应使许多人忙于用技术满足自己的物欲和享乐,科技产品的无奇不有和无所不能又使得人们从舒适中滋长出惰性,钝化了进取和拼争的锐气……这正印证了卢梭在18世纪说过的那句谶言:随着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光芒在天边上升起,德性也就消失了。
看来,我们从人文的视野中考辨网络和网络文学的时候,需要坚守的仍然是人文本位和审美立场,反对以技术主义替代人文动机和审美规律,更不能以工具理性替代价值理性、以技术的艺术化替代艺术的审美性。正确的立场是:“放弃机械论的二分法,提倡有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同时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或者有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有科学精神有人文科学,这两者相结合,发展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同时发展有科学精神的人类道德。”
3德里达解构的真实意图何在?其具体解构策略有哪些?
答:德里达解构的真实意图在于:首先是对“非中心”的肯定,在一个非中心的结构里就只有无止境的替换,而运动就是生命。其次,解构作为一种肯定表现在它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思想工作,它不是对哲学研究的否定,而是对哲学问题的介入,它标志着对西方形而上学的核心问题即存在问题的突破性思考。第三,解构作为一种肯定还表现在它的具体的思想内容方面。解构是对结构的一种反应,对结构的关闭与敞开的反应。它不是对结构的终结,而是敞开了结构的排列或集合的可能性、聚集的可能性。
德里达解构的具体解构策略从关键词入手:1、延异:“延异”作为德里达的一种解构策略和书写活动,它首先要担当的一个重任就是颠覆西方根深蒂固的“在场的形而上学”或“逻各斯中心论” 以及传统的语义学系统。2、撒播:由于文本间有着差异和间隔,因而造成了延缓,对于信息的传达就不能是直接的,而应当像撒种子一样,将信息“这里播撒一点,那里播撒一点”,不形成任何中心地带。所谓“播撒”就是要“颠倒所有这些恢复了的主宰姿态。3、印迹:踪迹不是一个允诺而是一个吁求,它永远延搁意义。写作变成踪迹在差异链中的无限替代运动,它永远无法切进那个终极意义,因为那个终极,那个客观真理是本源性地缺席了。4、幽灵:德里达集中表达了两点,其一是说 “幽灵”是个复数,不是“幽灵”而是“幽灵们”其继承是多样的,弥漫的。是以部分取代全体,是替换、表现、理解、解释、翻译、表达的过程。其二是说这个幽灵有多重含义,它不仅是显灵的,有形的,更重要的是幽灵是无形的,不可见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