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媒体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挑战及路径选择

新媒体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挑战及路径选择

2022-04-26 来源:乌哈旅游
新媒体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挑战及路径选择

作者:尹 寒,张晓红

来源:《新媒体研究》 2018年第17期

摘 要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就业是一种最新的就业模式,它的产生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带来新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需要高校从四方面着手:整合优化新媒体就业理念、协调构建新媒体就业资源、完善新媒体就业信息传播体系、拓展新媒体就业弱连接社会关系。

关键词 新媒体;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7-0102-04

当代大学毕业生以“95 后”为主体,是新媒体技术应用最广泛的群体。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就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众多挑战。怎样在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当前我国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共同挑战。

1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界定及构成要素

研究核心竞争力,是界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概念的前提。哈默尔、普拉哈德于1990 年提出了主要应用于描述公司实力的“核心竞争力”概念,随着研究的深入,后来将其延伸到公司管理之外的其他一系列领域。近年来,随着就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分别围绕知识水平、技术水平、持续发展力、潜力、创造力、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等,来界定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沈金峰认为:“就业核心竞争力是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所拥有的有价值的、独特的、不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的竞争能力,是与竞争对手相比表现出的一种竞争优势,是能够帮助其在适当的工作岗位中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核心能力”[1] ;张体勤、江岩认为:“就业核心竞争力是以个人拥有的知识技能为基础,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创新精神,充分体现资源要素的作用并使自身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2] ;肖力玮、梁斐、陈溪认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含义的界定可以从五个观点出发:潜能观、知识技能观、创新观、综合素质观和整合观[3]。这些界定众说纷纭,尚无统一定论,但是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概念的界定奠定了丰富的素材基础。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容相较于核心竞争力,应更为广泛。要准确界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概念,既要考虑自身的内在能力,又要考虑众多的外在因素,例如:既包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也包括与情商有关的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外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家庭、学校等。楼锡锦、周树红、吴玉丽认为这些因素的能具备帮助大学生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4]。从选择职业、长久的从事某一职业、更换职业等角度来看,都需要大学毕业生具备各种不同的就业能力,这既是单个个体对自身情况的认知,也是对所处环境的理性认识。每个个体要想实现未来的发展规划,必须具备多种就业能力。因为这样,才能够将就业能力综合利用,形成一股巨大的能力集合。综上所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可以理解为在就业市场上,在就业定位合理的基础上,大学生所具有的赢得对手,并获得发挥才能和实现价值的工作机会的能力。独特性、动态性可以概括为这种能力的特性,这“两性”是毕业生可持续发展并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一种竞争力。

关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方面而言,以下两种为学者们主要提出的观点:其一,是以李敏为代表,认为显性素质能力和隐性素质能力构成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5] ;其二,是以楼锡锦等为代表,认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由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三个部分组成[6]。笔者在对他人研究进行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决定采纳第二种观点。根据这一观点,构成就业竞争力的三要素对大学生就业有不同的影响,基础竞争力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决策判断能力、职业规划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信息搜索能力、思想道德及身心素质。基础竞争力在应聘过程中必须被充分展现并被用人单位赏识和接受。这一能力对大学生应聘能否成功起着关键作用;核心竞争力是指大学生所具备的无法被他人借鉴的属于自己的特殊优势,既包括外形条件(先天基础上对自身外形做的就业准备)、科学文化素质等基础能力,也包括创新创业能力、执行能力、领导能力、危机应对能力等扩展能力。核心竞争力对大学生就业的可持续性起着决定作用;环境竞争力在大学生就业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基础、动力作用,主要通过考察外在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而表现。

本文依据楼锡锦等学者的就业竞争力构成要素理论,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着力探讨新媒体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带来的挑战以及路径选择。

2 新媒体倒逼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式变革

知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新媒体的产生。新媒体的“新”是相较于传统媒体(如广播、电视、报刊等)而言的,它是利用INTERNET 国际互联网、有线、无线局域网、有线无线电话通信网、通信卫星等渠道,以及计算机、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终端,为用户提供多维丰富信息的媒体传播形态。当今,最新的就业模式莫过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就业。新媒体有助于大学生获得足够多的就业信息,也能够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以往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知识学习为主的传统模式,新媒体的出现,促使它转向以能力提升为主的新兴模式。

2.1 新媒体要求提升大学生信息采集的综合素养

信息采集的综合素养,即对就业信息的自主收集、分析、加工与应用能力。新媒体表现为数字电视、电子计算机、智能手机、通信卫星等多种传播媒体的相互融合,在传播时间和空间上体现出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新媒体的发展要求大学生具备更高的就业信息收集能力、思辨解读能力与及时准确的传播能力。首先,大学生应对需要收集的信息明确于心,在收集信息时培养识别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了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大学生在选择学习方式和传播手段时,可以结合自身的爱好。其次,大学生应具备对信息的思辨解读能力。这有赖于大学生以往的知识积累和自主思考习惯。再次,大学生应具备对信息及时准确的传播能力。即懂得利用新媒体为自己具备的能力和未来的职业理想发声、宣传,使用人单位能够根据大学生提供的这些个人信息,实现人才的有效匹配。

2.2 新媒体要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与就业密切相关。创业是就业的前提,就业依赖于创业,没有创业,就没有就业,创业者少了,失业者便会随之增加。可以说,创业是主动性更强的就业。创新则是就业、创业得以稳定并长久发展的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在当前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政策下,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尤为重要,它是就业竞争力得以增强的关键。新媒体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宣传和实践平台,要求大学生能够利用新媒体平台获得所需的创新创业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和再创造,以加深对创新创业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同学之间交流学习心得。通过前期学习,大学生还要懂得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企业品牌创造与宣传、增强与客户的互动交流、及时准确了解客户的需求与意见反馈,并在此基

础上尝试市场营销,将创业想法变为切实可行的创业项目。新媒体创业具有便利、快捷、低成本等特点,更甚者一台电脑加一个点子就可以开启创业之路,因此颇受大学生创业者的青睐。据国内某高校发布的《国际传媒创新创业白皮书》显示:目前,大学生选择创业领域的首要目标是网络新媒体,占81.2%,远超广播电视、平面媒体及其他领域。可见,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2.3 新媒体实践平台成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各要素协同发展的助推器

新媒体符合当下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完善与否,是影响大学生获得就业机会和提升就业质量的重要环境因素。高校除了利用学生社团、勤工俭学、实习基地等传统的就业实践平台,还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拓展“弱连接”[7]社会关系的网络,打造就业创业实践平台,能有效推进就业竞争力各要素的融合。学生通过参与新媒体就业实践平台,获取就业实践经验,及时了解国内外的人才需求动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和指引切合实际的就业方向。学生通过参与新媒体创业实践平台,使创业实践在平台虚拟化进行。在新媒体网络平台创建并运作企业,和现实中一样,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资金、场地、人员等),也会受到社会发展状况、国家经济政策等的影响。这样的创业实践锻炼,有助于大学生全面、透彻地认识和理解创业。此外,高校在搭建新媒体就业创业实践平台的同时,还可以专辟一块大学生就业交流区。在交流区中,将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分类规划,相互交流就业经验和就业理念,不仅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机遇,更为他们总结自身就业竞争力的优势与不足提供了依据[8]。

这样,新媒体就业创业实践平台的搭建,在提升大学生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决策判断能力、思想道德素质等基础竞争力的同时,有助于协同推进创新创业能力、执行能力、领导能力、危机应变能力等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为高质量可持续性就业创造良好的竞争力条件。

3 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

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应体现在就业理念、就业能力、就业实践上,这就需要高校落实以下四大策略:整合优化新媒体就业理念、协调构建新媒体就业资源、完善就业信息传播体系、拓展就业弱连接社会关系。

3.1 整合优化新媒体就业理念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就业与新媒体息息相关。在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应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新媒体平台的就业话题互动,在新媒体的传播和推广下,提升话题的关注度,在互动与关注中整合优化就业理念,促进大学生转变旧观念,形成正确的就业认知。同时,大学生在使用新媒体技术的过程中也能强化正确的就业理念。这样能够帮助大学生把握好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3.2 协调构建新媒体就业资源

高校应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实现新媒体平台下就业数据信息标准及内容、全面型师资、相关法律法规的构建融合。一是数据信息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数据是融合信息资源的基础,只有建立规范、统一的数据信息标准,才能实现信息数据的协同工作。二是信息平台内容架构设计。推动就业信息平台架构采用多维一体化设计,将招聘信息、学生成果展示、创就业课程、虚拟仿真实践等内容有机融合。三是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方式的整合利用。采用跨平台开放分布式结构,图文、音视频等统一编码,支持不同平台的信息共享。四是建设全面型新媒体师资队伍。就业师资队伍实现角色的转变,从授课型教师角色向全面型教师角色转变,同时还要培养一批具有新媒体技术开发、产业研判推广、职业能力帮扶等能力的教师,协同其他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参与,构建全面型师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新媒体下的大学

生就业工作。五是完善新媒体就业法律法规。规范就业信息传播机制,加强就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构建大学生就业信息认证体系和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筛查机制,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全国统一身份认证体系,保障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3.3 完善新媒体就业信息传播体系

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体系的完善,应围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行,依托智能化终端平台,实现信息的多维度传递,课程的多层次传播,以及实体实践活动和虚拟仿真实践活动的优势互补、融合促进,凸显出传播体系的自主性、多维性以及针对性。

1)构建多维跨平台的新媒体传播体系。以服务大学生为目标的新媒体就业信息传播系统,具有开放性的鲜明特征。因此,大学生个人的就业行为与社会存在着关联,大学生应充分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短信、QQ 群等传播平台,与社会各方进行就业信息交流,培养自己有效收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2)构建多层融合式的新媒体传播课程。大学生想要提升就业竞争力,必须把专业课程和就业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打造以专业学科为基础的新媒体就业传播课程,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爱好、专长、专业等自主选择进入新媒体平台互动学习的内容。在新媒体传播课程中,可以加入动感闪烁的图画和富有情节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3)打造以实体和仿真性虚拟实践相融合的新媒体传播活动。基于实体实践活动和仿真性虚拟实践活动各自的优势,把二者融合在一起,在仿真性虚拟实践活动中引入实体实践活动的一些要素,如引入实体实践活动的资金支持、人才推荐、优秀作品评选等的标准、流程、制度,增强体验的真实感,以提升就业竞争力。在实体实践活动中引入仿真性虚拟实践活动,使活动带有强传播性和虚拟性的优点,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扩大参与广度、降低参与成本。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设计出自己的创意产品和创新作品,有助于企业发掘符合需要的创新人才。

3.4 拓展新媒体就业“弱连接”社会关系

“弱连接”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格拉诺维特提出[7],在他的研究中,论证了弱连接社会关系对就业具有重要作用。而新媒体本身具有社会性特征,高校应基于此努力拓展大学生新媒体就业的弱连接社会关系,以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1)基于社会网络成员对大学生文化特质的认同拓展新媒体弱连接社会关系。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处在以家庭为中心的强连接社会关系网络中,强连接输出的信息一般是重复的,且自身构成封闭系统,因而难以提供创新机会。在新媒体环境下,基于社会网络成员对高校青年文化特质的认同,拓展大学生群、微、圈、客、吧等的弱连接社会关系,促使大学生在不出校门的情况下,就建立起了不再单纯以家庭为核心的弱连接社会关系,弥补了强连接社会关系网络下的资源不足。

2)基于现代公民型社会自组织拓展大学生新媒体异质性社会关系。基于社会发展和法理因素形成的异质性社会关系网络,使社会中介机构、社会团体机构、行业协会、社区共同体等均被带进大学生新媒体社会关系网络中,新媒体的普及、运用有助于大学生从空间上拓展就业异质性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网络越广阔,大学生越能从中获取丰富的就业资源,就业资源越丰富就越能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沈金峰.略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J].教育与职业,2011:107-108.

[2]张体勤,江岩.基于就业力视角的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7):70-71.

[3]肖力玮,梁斐,陈溪.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150.

[4]楼锡锦,周树红,吴玉丽.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7):49-52.

[5]李敏.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及其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2006(1):101-103.

[6]楼锡锦,周树红,吴玉丽.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7):49-52.

[7]陈春艳.以微信为媒体的科学传播的策略选择[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32-33.

[8]陈国军.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要素整合的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18(2):67-6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