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语文】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26 忆读书(教案)-部编(统编)人教版

【小学语文】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26 忆读书(教案)-部编(统编)人教版

2020-01-28 来源:乌哈旅游


26忆读书(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舅、斩、凯”等1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传、卷、煞、着”,会写“舅、津”等14个生字,会写“津津有味、一知半解”等词语,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知道作者的读书经历,感受作者读书的快乐,激发读书的兴趣。

3.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知道“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意思。

4.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 5.在学文中注意搜集并梳理相关信息,把握内容的要点。

6.指导学生体会作者不同年龄段的读书生活对她的影响,体会作者的读书心得。 【教学重点】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知道作者的读书经历,感受作者读书的快乐,激发读书的兴趣。

2.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知道“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意思。

3.在学文中注意搜集并梳理相关信息,把握内容的要点。 【教学难点】

1.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 2.指导学生体会作者不同年龄段的读书生活对她的影响,体会作者的读书心得。 3.在学文中注意搜集并梳理相关信息,把握内容的要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舅、斩、凯”等1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传、卷、煞、着”,会写“舅、津”等14个生字,会写“津津有味、一知半解”等词语,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知道作者的读书经历。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谈话导入。 教师口述:同学们在课内和课外阅读中一定多过很多文章,也一定读过很多书刊。你都读过哪些书?是怎样读得?在阅读中你都积累了哪些读书的好方法?(让学生自由说说,教师评议。) 1 / 17

课件页码 关键能力必备品格

导入课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女作家寥若晨星。世纪老人冰心是文学界的常青树,从19岁成名到耄耋之年仍在创作。她能取得这么高的文学成就与她的勤奋读书是分不开的。她是怎么读书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她的文章《忆读书》。(板书课题:26.忆读书)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这篇课文是围绕着“读书”来写的。学生对读书有深刻的印象,这样从学生自身的经历说起,学生会感到有话可说,有情可发。由读书的话题过渡到文本内容,自然衔接,顺理成章。】

二、简介作者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1946年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

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2) (4) (5)

舅舅 斩首 凯歌 诸葛亮 水浒传 着力 鲁智深 地煞 荡寇志 贾宝玉 书卷 (6) 书刊 繁琐 栩栩如生 无病而呻 某年

(重点指导生字“琐”为平舌音;“斩、传、着、煞、呻”为翘舌音;“斩、传、卷、刊、呻”为前鼻音。)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指导读准词语:地煞 消遣 某年 (2)学习多音字:传(chuán zhuàn)

练①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鼓励学生发现句子中的多音字。)

2 / 17

(7) (12)

8-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 chuán 转授,递,如传递、传输、传戒、传统、言传身教;推广,散布,如宣传、流传、传名、传奇(a.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b.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c.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zhuàn 解说经义的文字,如经传、《左传》;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如小传、自传、纪传、传记、传略、树碑立传;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如《水浒传》;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如传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②读一读: 电视剧《白蛇传(zhuàn)》是根据民间传(chuán)说改变的。 (3)学习多音字:着(zhuó zhe zhāo zháo) 练①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鼓励学生发现句子中的多音字。) 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要强多了。 zhuó 穿(衣):穿着。穿红着绿。着装。 接触,挨上:着陆。附着。不着边际。 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在别的物体上:着眼。着笔。着色。着墨。着力。着想。着意(用心)。 下落,来源:着落。 派遣:着人前来领取。 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着即施行。 zháo 接触,挨上:着边。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感受,受到:着凉。着急。着忙。着风。着迷。 使,派,用:别着手摸。 燃烧,亦指灯发光:着火。灯着了。 入睡:躺下就着。 用在动词后,表示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打着了。没见着。 zhāo 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着法。着数。一着儿好棋。 计策,办法:高着儿。没着儿了。 3 / 17

(13)

放,搁进去:着点儿盐。 应答声,表示同意:这话着哇!着,你说得真对! zhe 助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走着。开着会。 助词,表示程度深:好着呢! 助词,表示祈使:你听着! 助词,用在某些动词后,使变成介词:顺着。照着办。 ②读一读: 电视剧《白蛇传(zhuàn)》是根据民间传(chuán)说改变的 李晓明在通往学校的小路上悠闲地走着(zhe),忽然,他看到不远处沟里的柴草烧着(zháo)了,他赶紧把火扑灭。李晓明回家后静下心来开始着笔(zhuó)书写日记,在日记中他着(zhuó)力讲述烟尘和火灾的危害。 (4)学习多音字:卷(juàn juǎn) 练①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鼓励学生发现句子中的多音字。)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 juàn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如长卷、画卷、手卷;书籍的册本或篇章,如上卷、第一卷、藏书十万卷、卷帙(书卷成束,用布裹或布囊装起来称“帙”,即书套。现一般指书籍)。考试用的纸,如试卷;机关里分类汇存的档案、文件,如案卷。 juǎn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如卷尺、卷帘子;裹挟带动,如卷入、卷扬;弯转裹成筒形的东西,如烟卷儿、纸卷儿。 ②读一读: 妈妈把试卷(juàn)卷(juǎn)起来丢给楼下的李晓明。 (5)学习多音字:煞(shà shā) 练①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鼓励学生发现句子中的多音字。) 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极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shā同“杀”,弄死,杀死,如立性凶暴,多行煞戮;停止,结束,如煞住脚往里细听;收煞,煞住(止住,收住),煞果(方言。最后,结果),煞后(殿后,走在最后面),煞场(科举考试结束,一出戏结束),煞落(干脆利落),煞年(年终); 削弱,损坏,如此刻的话,很近于大煞风景;煞水(驱除湿气),煞手 4 / 17

(14) (15) (16)

锏(杀手锏。喻出奇制胜的手段和方法),煞渴(消渴,解渴); 出气,发泄,如煞火(痛快,过瘾),煞性(索性,干脆),煞性子(出气);刺痛,如碘酒涂在伤口上真煞得慌;使紧或更紧,如煞腰带;甚么,啥,如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东西,有煞用处呢? shà指迷信的凶神恶鬼之类,如鄂城之俗,于新丧避煞最严;凶神恶煞,煞神,煞耗(指凶神),煞星(对人不利的灾星),煞鬼(恶鬼);魂灵,魂魄;如煞回(旧俗谓人死若干天后,魂魄返回故宅,有煞神随之,称“煞回”。);很,极,如那一片灯光,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煞是好看;煞实(确实,努力),煞是(确实,非常),煞生受(很为难),煞时间(霎时间,极短的时间),煞末(方言。末尾,最后),煞不如(远不及),煞有(的确有一套),煞黑(全黑),煞费心机(费尽心思)。 ②读一读: 看到对方凶神恶煞(shà)的样子,我立即煞(shā)住脚步。 (6)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国文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教学用书。又称课本、教材。 教科书 本国的文字,旧时指汉语汉文。 ②旧时指中小学的语文课。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津津有味 指人或事物变化无常,分合无定。 豪杰 期盼,等待。 期待 使赶快进行某事或使某事的进程加快。 催促 才智勇力出众的人 一知半解 哭个没完没了。 三十六天罡 道教称北斗丛星中有七十二个地煞星,《水浒传》因以附会“梁山泊”中的七十二个头领。 七十二地煞 道教称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小说家即以附会于“梁山泊”中的三十六位头领。 哭哭啼啼 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荒唐 总的说起来。 辛酸 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行为放荡,没有节制。 兴亡盛衰 指辣味和酸味;比喻悲苦。 总而言之 指人与事变化发展的各种情况。 消遣 模模糊糊,不清楚。也可指人意识不十分清晰或事物界限不清。 烦琐 用自己感觉愉快的事来度过空闲时间;消磨,排遣。打发时 5 / 17

(17-27) (28) (29-

光,或消闲解闷。 栩栩如生 形容文章杂乱、说话啰嗦。 索然无味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朦朦胧胧 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 堆砌 没生病而装病呻吟。比喻感情不真挚。 无病而呻 垒积砖石并用泥灰黏合,比喻写文章使用大量华丽而无用的词语,以扩大或加长篇幅(如书籍、杂志的文章、讲话)。 自作多情 心里的想法动摇了,会在神态上发生改变。 风花雪月 自以为或自己想象自己是人家的意中人。 心动神移 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不能自已 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7)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体现了一个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先读准字音,再感知字义,最后记忆字形。识字的难点是记忆字形,这个环节重在启发学生交流记忆字形的办法。】 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记叙了作者自己亲身的读书经历,表达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以及对读书的认识,希望我们少年儿童认识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梳理课文思路 练填空:课文第一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说,突出作者对读书感受、体会的强烈;第二到八自然段以自己幼时的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说明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能得到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第九到十一自然段侧重谈(“读书好”),以作者80多年的阅读经验说明如何挑选、比较、选择好书;第十一到十二自然段概括全文主要内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四、学习“会写字” 舅 津 斩 限 凯 葛 述 贾 衰 刊 琐 朴 篇 某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6 / 17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 31)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本课要写的字中,“津、限、琐”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刊、朴”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宽右窄;“斩、凯”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右相当;“刊”是左右结构的字,有些的左宽右窄;“舅、葛、衰、篇 、某”是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宽窄的变化;“述”是半包围结构的字,要注意写好偏旁走之。)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舅、篇”和左右结构的字“津、凯”,学生练写。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重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学,使写字教学落到实处。】

五、分类积累,练习表达

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分类整理并摘抄积累: (1)多字词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

(2)四字词语:津津有味、一知半解、勉勉强强、分久必合、哭哭啼啼、兴亡盛衰、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做人处事、闭门不出、栩栩如生、索然无味、朦朦胧胧、无病而呻、自作多情、风花雪月、真情实感、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3)二字词语:舅父、豪杰、英雄、无限、厌烦、荒唐、辛酸、访问、精彩、烦琐、堆砌、质朴、浅显、篇章、国际、刊物

2.练习运用:练习用上词语“不能自已”说话。 六、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读书可以丰富生活,完善自我;读书可以扩充知识面。首先要培养读书的兴趣,做到读书面广,读书种类多。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用心读书的习惯,品味赏析文学作品。读书不可毫无目的去读,也不是什么书都拿来读,而应有所选择和比较。要读与写作有帮助,于生活有帮助的好书。

七、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八、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

第二课时 7 / 17

【课时目标】

1.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2.了解作者的读书经历,就课文中作者的读书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感受作者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

3.指导学生体会作者不同年龄段的读书生活对她的影响,体会作者的读书心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一、课前导入 1.板书课题:26 忆读书。学生齐读课题。 2.同学们你们最近都读了哪些书?(指名答) 3.教师评议,进行小结:有的同学能做到每日坚持阅读,真是好样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要你一打开书本,从中就能获益,同样《忆读书》这篇课文的作者冰心谈到了她读书的体会,今天我们来深入体会。 4.作者有着怎样的读书经历?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谈话过渡: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 二、品读释疑。 (一)默读全文,了解读书经历,体会读书感受。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说说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读书经历的?用“( )”标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1)小组交流。 (2)指名汇报。(时间顺序。表示这种顺序的词语:七岁时;那时;从课件页码 (3) (4) 此;十二三岁时;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 2.文中作者读了许多书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请用“ ”标出书名、用“ ”划出描述这些感受的句子,结合重点词谈谈自己的体会。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①《三国演义》:这是作者七岁时读得第一本书,所以记忆犹新,写得最详细。 ②《水浒传》:人物栩栩如生,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 ③《荡寇志》:没有人物个性。 ④《红楼梦》: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甚至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着一个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8 / 17

⑤精彩的《西游记》。 ⑥烦琐的《封神榜》。

3.从作者冰心的读书经历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4.你们都读过什么书?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分析课文,朗读体味(怎样写的)

1.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读书经历的?(时间顺序——作者一生爱读书)表示这种顺序的词语有哪些?(表示这种顺序的词语:七岁时;那时;从

(5)

此;十二三岁时;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

(1)第一自然段:总说。突出作者对读书感受十分强烈。(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板书 总说:突出作者对读书感受十分强烈。)

(2)第二到八自然段:以自己幼时的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说明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能得到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这部分先分说,后总说。可分为2层。(板书: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1层(2-6自然段):回忆幼时、少时自己是如何“多读书”的往事,说明“读书好”。

①第2-5自然段:读《三国演义》:由一知半解 → 越来越懂 → 越来越爱读(《三国演义》是作者读的第一本书,所以印象特深刻,写得最详细。抓住“咬了牙”“居然”“哭”“又哭”等词,这与后文“心动神移,不能自已!”也相照应。)

1>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a.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叙述了作者再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课外读书了。)

b.从“不是……而是……”这种句式你了解到什么?(这句一方面写出了作者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喜欢读书了,另一方面写出了作者喜欢读的是《三国演义》之类的书。)

2>那时,我的舅(jiù )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zhǎn )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a.从这段话你能感受到什么?(对《三国演义》的喜爱。)

b.从词语“津津有味”“含泪上床”能看出什么?(表达了作者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惦记,表现了冰心老人读书时的着迷。)

c.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的了

9 / 17

(6) (7) (8) (9)

解吗?(在桃园里,主人张飞摆酒宴请刘备和关羽,共同商量国家大事,并结拜成异姓兄弟,愿意共同出生入死。三位主角结拜完毕之后所做的事情就是带着一些兵卒去和当时的乱贼黄巾军交战并战胜了他们,这是他们三个英雄首次在战场上立功。)

3>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说把“凯”( kǎi )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就只学过那个字一半。

a.从“咬了牙”和“一知半解”你了解到什么?(可看出作者由于识字量有限,读起书来困难,但是求知精神很坚定。)

b.从这段描写中你感受到什么?(读书越多,知识积累越多,理解能力就会越强,所以就看明白了。)

c.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我”读《三国演义》的坚定决心。) 4>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ɡ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a.从读了哭,哭了读能看出什么?(看出作者每读一次就有不同的感悟与收获。)

b.从这段描写中你感受到什么?(进一步说明作者很喜欢《三国演义》这本书。)

c.作者在读《三国演义》时会“哭”反映了什么?(一方面这“哭”反映出冰心是一个爱憎分明、情感丰富的人。另一方面这“哭”说明了作者确实非常喜欢《三国演义》,被故事中的人物给感染了。)

方法指导:阅读时梳理信息的方法

提取信息是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也是最经常用到的能力,阅读时就要有意或无意地提取信息。

方法:抓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对文本中相关联的词句进行梳理组合,提取有用的信息。

②第6自然段:读《水浒传》,并将其与《荡寇志》作了比较,突出了水浒人物有个性。(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极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说说你对“林冲、武松、鲁智深”这三位人物特点的了解?(林冲——疾恶如仇, 富有正义感, 武艺高。,有勇有谋。武松——一身虎胆,武艺高超,疾恶如仇,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鲁智深——爱憎分明,刚爽豪迈,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疾恶如仇。)

③第7自然段:不同年龄读同一本书的前后感受的对比。

十二三岁时看《红楼梦》的感受:《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

10 / 17

(10) (11) (12) (13) (14)

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

中年时看《红楼梦》的感受: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着一个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第2层(第8自然段):总结作者一辈子“多读书”的情况(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及“读书好”的感受(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说明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得到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3)第九到十自然段:侧重谈“读书好”,以作者80多年的阅读经验说明如何挑选、比较、选择好书。(板书:如何挑选、比较、选择好书)

①挑选:

《西游记》精彩 《水浒传》人物栩栩如生 《封神榜》烦琐 《荡寇志》人物索然无味

举例说说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挑选书的呢?(作者是通过比较、选择来挑选书的。例如:她爱看“精彩的《西游记》”,而丢下“烦琐的《封神

(15)

榜》”; 爱看“人物如生的《水浒传》”,不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 对那种“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她“一看就从脑中抹去”,而对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她读起来就“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②现代文艺作品的比较: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几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③体会: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4)第十一到十二自然段:概括全文主要内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板书: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三个分句各自强调的重点是什么?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①读书好:开卷有益(对写作有益;读书是最大的快乐,让自己懂得做人处世的道理)

②多读书:博览群书(数量要多、品种要多,涉及古今中外。)可罗列文中提到的各本书。

③读好书:择善从之(要学会选择,因为只有好书才能让自己怡情知理。无意义的书不要读,注意文中好书的三个标准。)

(三)感知课文,分析解答

1.作者回忆了哪些读书的经历?读书都有哪些好处呢?

11 / 17

(1)读书的经历:①七岁时就开始读《三国演义》;②由一知半解到越来越读懂、越来越爱读《三国演义》这件事;③回忆了幼时阅读《水浒传》的过程,其间还将《水浒传》与《荡寇志》作了比较;④回忆了十二三岁时看《红楼梦》与中年时看此书不同的感受;⑤回忆了晚年不能“行万里路”,仍能“读万卷书”的情况,并分别从古典文学、现代文艺作品两方面给读者传授挑选、比较书的经验。 (2)读书的好处:①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②读书可以扩大知识面。③读书是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④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2.作者是个对书非常有感情的人,你从文中哪些词句能感受到这种感情? (1)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2)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3)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说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4)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5)《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着一个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3.作者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文中哪些地方能表现出来? (1)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2)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3)《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 12 / 17

(17) (18) (19) (20) (21)

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着一个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4.结合冰心老人的选择和自己的阅读经验,说说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呢?(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写作的书,才能算是好书。)

5.说说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抓神态、动作描写表现人物。) (1)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为“忆读书”服务。(写作方法是为文章内容服务的)

(2)从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语言表达等三方面,通过对比(两种事物相对比较)看出作者评判好书的标准。

(3)全文末句从总体上概括了作者的读书感受。 (4)按照时间顺序来写自己的读书经历。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主张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让学生多元的感悟课文内容。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创设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通过自我建构、自我体验,自我表达。】

三、总结课文主旨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记叙了作者自己亲身的读书经历,表达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以及对读书的认识,希望我们少年儿童认识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四、学习写作方法

1.注意梳理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

注意梳理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是整体阅读一篇文章的前提,也是对文章进行深层理解的基础。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三步来进行:

第一步,整体阅读。阅读一篇文章,首先必须对文章形成大致认识后再理清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手法,进而理清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

第二步,段落取精。段落取精就是要摄取文章段落的精华和要点,以便更好得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行文思路。要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逐段分析文章的段意,再看哪些段落集中表达一个意思,划分小层,理清文章的各个段落之间的联系,明白文中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上下照应的地方,把握重点段落的中心句,支撑句等内容。

第三步,梳理信息。思路是作者思维的轨迹,如能找出贯穿全文的线索,就能很快理清文章的思路。一篇文章,不管是整篇文章,还是局部语段,往往有一条线索贯穿其中,正是由于这条线索,文章或段落之间才会井然有序。

2.举例:在读文中注意梳理信息,就能知道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作者一生的读书经历。

13 / 17

(22)

(1)七岁时就开始读《三国演义》;(2)由一知半解到越来越读懂、越来越爱读《三国演义》这件事;(3)回忆了幼时阅读《水浒传》的过程,其间还将《水浒传》与《荡寇志》作了比较;(4)回忆了十二三岁时看《红楼梦》与中年时看此书不同的感受;(5)回忆了晚年不能“行万里路”,仍能“读万卷书”的情况,并分别从古典文学、现代文艺作品两方面给读者传授挑选、比较书的经验。

3.练一练:搜集并阅读《默爱如山》,请你梳理文中的信息,说说文中通过哪些事写出来“我”对“父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按照上面的方法,通读全文后知道了这篇短文是按作者成长的经历写出了对父亲感情的变化,然后再再细读短文的基础上,梳理文中有用的信息后,知道了文中通过父亲要我唱戏、喝茶、带我看庙画、送我上学等几件事写出了我对父亲的感情由害怕、严厉、愧疚到期盼的变化刻画的淋漓尽致。)

【设计意图:加强阅读与写作的联系。以文本为载体,拓展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阅读经验。】

五、课堂小结

作者冰心通过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提醒大家平时要多读书,要读好书,最终才能明白读书的好处,希望同学们今后也要多读书,读好书,因为“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是使人类进步的阶梯。”

六、主题延伸 1.延伸交流:

(1)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2)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这种读书方法?和同学讨论,说明理由。 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说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以“谈读书”为活动载体。让学生畅谈内心的感受,激励学生奉献爱心。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说话,达到了既教语文又教做人的教育效果。】

2.推荐阅读。

窃读记 林海音

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放学后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到这里,目的地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

14 / 17

但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我已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如果口袋里有钱该多好!去吃一碗热热的面条,回到这里时,已经有人给摆上一张沙发,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着看。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每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思考:

1.阅读全文,了解“我”“窃读”过程中心情的变化。

2.阅读全文,找一找作者慢慢积累了哪些行之有效的“窃读”技巧?

走遍天下书为侣 尤安•艾肯

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 似乎很难做出选择。

如果你问到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

15 / 17

一本书!我听到有人感叹了:如果你坐船周游世界,这一趟下来,你可以把它读上一百遍,最终你能背诵下来。 对此,我的回答是: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能背诵的程度。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思考: 1.作者为什么选择书作为自己旅途中的伴侣? 2.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请试着归纳出来。 七、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八、课后作业 1.推荐阅读《窃读记》《走遍天下书为侣》。 2.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主题探究”“拓展提升”板块的习题。 板书设计

总说:读书感受

读书好 丰富情感,获得美感

忆读书 扩大知识面

提高写作能力 最大的快乐 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多读书:读万卷书

读好书:比较、选择

16 / 17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阅读是学生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引导学生找出描写作者读书感受的句子,引领学生细细读这些句子,看看能读懂些什么。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学生是听说读写的主体,学生正是在听说读写的自主活动中不断“自得”成长起来的。语文课不能游离听说读写的训练。在指导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在引领感悟词句的同时,我把说的训练穿插在其中,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把写的训练安排进课堂,让学生想一想,引领学生进行归纳表达,同时帮助学生认识“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让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不足之处:在本课教学中读的形式比较单调。根据本课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多次读书,促使学生思维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悄然走进文本,自己寻找感受作者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以及了解作者对读书的认识。真正做到在读中感知,在读中体味,在读中很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17 /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